基于校企合作的“现代制造”工程中心建设探索

2014-04-29 00:44程俊廷谢雪冬吴维华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4年8期
关键词:高等教育校企合作

程俊廷 谢雪冬 吴维华

摘要:为加强学校培养社会所需人才的能力,本文讲述了黑龙江科技大学现代制造工程中心基于校企合作的现代制造”工程中心教学模式的建设,这种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的工程技术人才。

关键词:现代制造;校企合作;工程中心;高等教育

近年来,黑龙江科技大学结合地方和区域经济的现状,为加强社会服务能力,培养工程技术人才,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成立了现代制造工程中心 [1 ],尤其对于现代制造技术的教育培训仪器装备得到了极大的补充和发展。同时,为了更好地利用学校的资源来发展教育,从企业和高校分别引进了一批高技术和科研能力强的人才,并且与许多高校、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校企合作做到了适应社会需求,与市场接轨,与企业合作,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全新理念,为黑龙江科技大学教育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

1.“现代制造”工程中心建设的意义和必要性

随着我国高校教育和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教育工作者对教学模式的研究日渐加强。同时,针对社会对高校工科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际应用能力的重视,高校也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的培养。加上效率高、低消耗、低污染或无污染的现代制造技术的快速发展,而现代制造技术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多种学科间的内容不断渗透、交叉、融合,要求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面也越来越多。现代制造技术是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必然结果,而现代制造技术又离不开传统的制造技术,两者相辅相成,因此,有必要使学生不仅能满足传统制造业的需求,也能跟上先进技术发展的趋势。为了适应教学的要求,大力发展校内教学的同时,应充分与企业合作,实现高校教学和研发资源的优化,实现学校教学资源、研发能力和企业生产及创新设计紧密结合的培养机制,对于培养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高等教育中,工程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与科研创新精神的有效途径。“现代制造”工程中心的建设发展,对于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具有重要的作用。现代制造工程中心的建设,是实施“三大”教育理念与工程人才培养体系”的思路 [2 ]。因此,这种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可以成为全面贯彻落实学校素质教育,培养基础扎实、科研能力强、素质高和具有创造性的复合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的教学模式。所以,建立“现代制造工程训练中心”是优化整合学校资源、提高现代制造技术专业水平、培养现代工程技术人才的需要。

2.“现代制造”工程中心建设的目标和思路

以现代制造工程中心拥有的高水平教师队伍和现代化仪器设备为基础,以“大德育、大工程、大实践”教育理念 [2 ]为指导思想,注重培养学生的德育、工程意识、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国家培养高水平的合格工程技术人才,将“现代制造工程中心”建设成为校企合作模式下的工程教学示范基地和教学、科研服务的创新基地。

以提高学校整体教学质量、培养实用型工程技术人才为目标,充实、加强教学师资队伍的工程科研能力。通过让教师参与校内外教学,增强教学队伍的建设,尤其让科研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强的高水平教师及企业高级工程师投入到教学和教改中,增强教学改革和开发,带动学校教育教学的发展。以加强教学的实效性为目标,在现有基础类课程教学体系的基础上研究与现代制造技术相适应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条件、教学方式。

加强与企事业单位的交流合作,建立校企合作模式下的教学实践基地,努力创造校企合作模式下的重点实验基地,使现代制造工程中心的教学水平整体提高,从而带动学校教学水平的整体提高。

思路如下:

在现有课堂教学体系建设上,组织、引导并鼓励学生利用学校资源进行课外技能、创新活动,组织参加各种相关技能、创新设计比赛。通过比赛,开阔学生的眼界,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合作能力、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结合学校的教学任务,展开“四个层次”:工程文化教育与基本技能训练、专业技能训练、综合创新训练、校企合作。即由感性认识到学习掌握再到科研创新,最终培养成为合格的工程技术人才。

3.“现代制造”工程中心建设的主要内容

构建现代制造工程课程体系,分层次模块化设置教学任务,以提高学生德育、工程、实践能力为主线,逐步展开“四个层次”的教学任务,由浅入深,由简单到综合,使学生从意识上和实践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上逐步加强,将中心建设成为以培养学生德育、工程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为主线,具备基础性、综合型、专业型、技术型的现代制造工程教学体系。

重视因材施教,实施分层培养,通过必修课与选修课的结合,课堂学习和课外实践、创新相结合,创建丰富有效的培养模式。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及先进的实验教学理念、手段,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和创造条件。组织、引导并鼓励学生利用学校现有的资源进行自主学习、扩宽知识面,参加各种相关技能、创新设计比赛,开阔眼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从而培养出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不断完善教学管理的基础化建设,修订教学实习教材。积极探索教学方法、手段,创建先进有效的教学体系,不断总结教学中的经验,形成有一定影响力的优秀教学成果;通过现代制造工程中心教学基地的逐步完善,为学生提供可靠的实验环境和条件,使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稳步提高。

注重现代制造工程中心教师队伍的建设,通过“与校内外全面合作,引进高级人才”的政策,采取学历提高、在岗培训、实践锻炼、盯课等措施提升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水平。

4.“现代制造”工程中心建设的成果

随着“现代制造”工程中心的建立,作为基本的技术技能培训和培养学生工程素质、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基地,发挥了巨大作用。其具体表现在:

(1)满足了学生进行工程训练所需要的软硬件条件。随着现代制造工程中心的建成、软硬件的不断完善,基本上满足了本校学生的实习要求,同时也接待了许多其他学校学生的实习,除满足正常的学校教学任务外,还提供了相关专业的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和课外创新设计的平台,进一步提高了学生毕业设计的水平和质量。

(2)从知名企业和高校分别引进了一批高技术和科研能力很强的教师,增强了学校的教学、科研和现场加工能力。另外,学校也投入大量的财力,购买了许多先进的仪器设备,为科研、对外服务提供了基本的保障条件。

(3)按照社会对学生的实际需求,实行校企合作模式,实现了由以前的校内学习为主的传统培养模式,逐步走向校企合作、共同培养工程技术人才的模式。学校本科生就业率连续12年居黑龙江高校前三名。每年有20%左右的毕业生考取国内外著名高校读研究生、就业于世界500强企业,毕业生以扎实的基础知识、优良的思想作风、较强的工程应用能力受到了用人单位的欢迎。

(4)现代制造工程中心的科研与对外服务能力不断增强,现代制造工程中心重视人才的引进与培养,着力推进科技转型,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提升对外服务能力,与许多知名高校、企业合作,在科研与技术对外服务上取得了巨大成绩。其中“煤矿装备智能结构与系统应用”方向为本校东部煤电化建设项目提供服务;“高速精密切削与检测”深入开展了“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国家重大专项的研究;“金属粉末快速成形”方向研发了金属粉末打印机;“逆向工程技术及装备”方向开发了三维测量系统。

参考文献:

[1]张辉,樊泽恒,孔垂谦.高校“工程训练中心”功能定位与特色追求[J].江苏高教,2007(3):68-71.

[2]赵国刚.“三大”教育理念与工程人才培养体系[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4):48-51.

[3]赵国刚.教学服务型大学转型发展初探[J].中国高等教育,2010(24):14-15.

■ 编辑∕高 伟

猜你喜欢
高等教育校企合作
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师德建设的对策研究
大数据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推动研究
关于应用型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
基于Flash+XML技术的护理技能虚拟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韩国高校校企合作模式新发展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高等教育教学中的重与轻分析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