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爱华
【摘要】文章在“艺考热”这样大的社会时代背景下产生,根据音乐考生学习音乐的需要,指出在我国音乐高考扩招的大背景下,音乐教育领域出现了很大变化,这一现状促使对音乐高考相关问题的研究势在必行。为了保证每一位音乐考生获得更好、更快的发展,培养他们不断学习音乐的兴趣与热情,结合这一趋势,文章对当前音乐高考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归纳,总结出一些可行的提高措施,解决我国音乐考生热造成的诸多问题。
【关键词】学习共同体;艺考热;音乐高考生;专业素质
音乐高考对我国艺术事业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所以我们应高度重视音乐高考,积极主动地寻求音乐教学的新模式,在音乐专业培养方面寻求新的突破。下面结合我校音乐高考教育现状的实际,提出以下四方面的措施来提高音乐考生的专业素质:
一、构建音乐考生学习共同体
“学习共同体”(learning community)或译为“学习社区”。学校班级学习共同体是由学习者(学生)和助学者(教师)共同组成的,以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为载体,以促进成员全面成长为目的的,强调在学习过程中以相互作用式的学习观作指导,通过人际沟通、交流和分享各种学习资源而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基层学习集体。它与传统教学班和教学组织的主要区别在于强调人际心理相容与沟通,在学习中发挥群体动力作用。
所谓音乐学习共同体,是音乐教学中学生学习的一种组织形式,是学生在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按照明确的责任分工进行的互助式学习,通常以小组学习为主要形式。音乐学习共同体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一)按性格特征的差异构建
性格是指人对现实的一种稳定的态度体系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它是个性特征的重要方面。人与人之间的个别差异,首先就表现在性格上。歌德说:“在一棵树上很难找到两片叶子形状完全一样,一千个人中也很难找到两个人在思想情感上完全协调的。”在实际音乐教学中,我们面对的教育对象千差万别,性格也不相同。有的胆大泼辣,有的羞涩胆小;有的善于言表,有的不善言谈。作为教师,我们既要充分重视学生整体,又必须看到每一位学生之间的性格差异。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智力上的成就依赖于性格上的伟大。”因此观察每一个学生的性格表现,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有着重要的作用。作为教师,我们可以主要从活动特点、语言特点、表情特点三个方面来观察:一是活动特点。外部活动是鉴别学生性格的主要形式。主要是指学生的学习、劳动和文化娱乐等方面。二是语言特点。一个人说话的频率,说话的风格、方式和说话的态度常常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性格特点。三是表情特点。表情主要是指一个人的面部表情、动作表情以及衣着、服饰等方面的表现。这些表现常常能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一个人的性格特征。教育应重视生命的价值,尊重和善于发现学生的个体差异。我们要认真分析不同学生之间的性格特征的差异表现,这样能为学习共同体的建设提供充分的心理学准备。
(二)按音乐素养的差异构建
音樂素养是学习音乐的综合素质教育,它是一门独立的专业学科,是音乐基础课、必修课。它包括读谱、视唱、听音、节奏、和声、写作、音乐欣赏和音乐史等多方面的综合理论基础。一个学习音乐的人,不学习音乐素养就等于是一个机械地弹奏和歌唱的机器人,他就无法去理解音乐、懂得音乐、表现音乐。所以,学习音乐素养是培养学习音乐人的全面音乐素质快速提高的一门重要学科。在我们的具体音乐教学活动中,每位学生的音乐素养多多少少都会存在差异的,我们在具体的音乐教学研究中,应该多研究每位同学的具体素养,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摸清每个学生的音乐素养,才能为下一步的实施教学提供很好的准备。在掌握不同学生间的音乐素养的差异的基础上,构建的音乐学习共同体才是科学的、有效的。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每位学生的音乐素养的水平存在不同,所以,构建按照音乐素养的差异学习共同体对学生成长的影响意义是十分深远的。存在差异,他们在一个集体中就可以互相学习、互相借鉴,不断地去找出差距,进而互相进步。这也是我们设定音乐学习共同体的重要目的之一。
二、创建优秀学生负责制与班主任管理相结合的模式
优秀学生负责制,是指对学生实施音乐教育的过程中,让那些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在一边学习的同时还可以充当班主任的助理,班主任要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为班级的总体进步做出他们应有的贡献。
优秀学生身上有很多优点值得其他同学学习,所以,在学习过程中,让优秀学生去帮助那些后进的学生不仅对优秀的学生有好处,也将给后进的学生带来更好的发展空间。毕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会比教师与学生间的交流更自然、更流畅。教学的过程就是不断地促进学生自身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的发挥,在发挥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班主任也要起到必要的管理职能。对于高三学生学习的很多方面,班主任既不能全管也不能不管,在管与不管之间就体现出教师的管理艺术。越是学生学习紧张的时刻,教师越应该更加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与波动,不要为一点小事而去打扰学生的紧张备考。但是,对于一些非常不合适的行为采取必要的说教也是理所应当的,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有时比学习一些知识更有价值,也更有意义,这一点也体现出新课标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维度要求。根据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如果在音乐学习过程中做到将优秀学生的负责与班主任的管理相统一起来,会将音乐班每一位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都调动起来,使我们的班级集体变得更加有生机和活力。班级中的每一位学生的理想就是提高自己的音乐水平与素养并在未来的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因此,创建优秀学生负责制与班主任管理相结合的模式不仅对学生的学习有好处,也对教师的教学管理产生积极的影响,对教师的发展与学生的提高都会起到很好的帮助作用。
三、积极构建帮扶对子间的评比与考核
在构建学生音乐共同体的过程中,对班级学生实行“帮扶对子”的形式让整个班级分成几个不同的帮扶对子组,每一个小组都有固定的负责人,这个负责人一般由学习成绩优秀学生的学生来担任。在不同的分组中,我们要平衡各个组的学习实力,力争是每个组的实力相当、水平相似,这样的分组现实就为今后的帮扶对子间的评比打下了很好的基础。根据教育规律以及学生的发展需要,我们要对帮扶对子间进行相应的评比,进而选出优秀的对子以及那些进步很大的个人并提出表扬。
帮扶对子间的评比不仅在日常生活中进行,而且还要与帮扶对子间的考核相统一,让考核更好地为构建学习共同体服务,及时反馈帮扶对子间的学习情况,让教师对学生学习的发展做到心中有数。另外,教师也应根据最新的评比与考核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管理策略,让每一位学生在学习共同体中都得到很好的发展。
四、教师积极引导创造民主.和谐.探究的音乐学习氛围
以审美为核心,注重体验与感受。音乐教师在实施课程的过程中,牢记音乐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以审美为核心,遵循听觉艺术的规律,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将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中,注重体验与感受,引导学生喜爱音乐、享受音乐,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充分挖掘作品所蕴含的音乐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用自己对音乐的感悟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教师用自己的歌声、琴声、语言、动作将音乐美传递给学生,用生动活泼的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在艺术氛围中获得审美的愉悦,做到以美感人、以美育人。
构建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首先,教师要走下讲台,站在学生中间,重新设计学生的座位排列顺序,可将学生的座位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排成圆形、半圆形、两组对坐等形式,从形式上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其次,师生可共同体验一种情境。例如,教师在教授新课时,让同学们分别演奏不同的乐段,彼此点评,然后再由教师做总结,这样就会共同构建平等、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使学生们在无拘无束的课堂中进行表演与创造。
当前,音乐高考作为高校音乐院系招生的主要渠道,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但由于这一问题是近些年剛出现的,在我国还是一个新生事物,对于音乐扩招后出现的一系列问题还没有明确的应对策略,希望本文能给音乐高考大系统的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参考文献
[1]查汪宏,章连启.走进高中音乐教学现场[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王安国.我国学校音乐教育改革与发展对策的研究[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4,(4).
[3]郭克剑.音乐成才之路[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4,(4).
[4]杜蕾.境界在美中升华[J].音乐天地,2010,(9).
[5]昌丽萍.高校音乐教育的多元文化发展[J].中国成人教育,2010,(17).
[6]薛焕玉.对学习共同体理论与实践的初探[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