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伟
【摘要】民族地区高校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是人才培养目标中的一项重要任务。位于湘西土家族、苗族地区的吉首大学在“中国少数民族艺术”专业(音乐方向)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过程中,把操作技术实践能力、理论接受实践能力、田野调查实践能力作为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的三个模块,结合本土少数民族艺术资源,形成了独特的教学模式,同时也为“中国少数民族艺术”专业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提供了一个新的探讨视野。
【关键词】民族地区;高校;中国少数民族艺术;研究生;实践能力
我国民族地区高校研究生培养中,“中国少数民族艺术”专业的开设已经有了一定规模,如内蒙古师范大学、延边大学、广西民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云南民族大学、新疆师范大学、湘西吉首大学等都开办这门专业。这些高校都以自身特点设立研究方向。目前,研究方向主要涉及领域是音乐、美术、舞蹈、电影、旅游、工艺、服装、宗教艺术、文化产业等。相关培养方案、学科建设、教学管理等仍在探索之中。作为“中国少数民族艺术”专业研究生,实践能力是学业结构的基础。有的学校在培养方案中明确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作为人才培养的教学目标。不同专业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具有不同内容和培养模式,“中国少数民族艺术”专业(音乐方向)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应包括操作技术实践能力、理论接受实践能力、田野调查实践能力三个方面,下面以湘西土家族苗族地区的吉首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艺术”专业(音乐方向)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为例予以分述。
一、操作技术实践能力
人们对客观事物进行定向、定时、定位以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称为操作技术能力(如信息操作技术能力、教学操作技术能力等)。对事物進行操作技术过程就是技术实践,在此过程中体现的技术运用直接反映出当事人技术实践能力的优劣。操作技术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操作者经过动作顺序、分解整合、定时定量多种环节的实践才能形成。少数民族地区高校“中国少数民族艺术”专业(音乐方向)研究生的操作技术能力培养,主要分为以下两个方面:
(一)专业自身操作技术能力
“中国少数民族艺术”专业(音乐方向),学业本身就有技术内容和操作要求(如吹拉唱弹)。本科阶段,这些内容和操作往往通过单一的技术性课程(声乐、器乐、舞蹈等)实训来完成。研究生阶段,这些课程的本质虽然还在(仍需要吹拉唱弹),但随着培养目标的改变,课程属性和教学模式也发生了变化,单一化的技术追求转换为广泛化的操作技术能力方面的延伸,淡化了技术高度,强化了广度。吉首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艺术”专业“民族音乐理论与音乐教育”研究方向的《声乐课程大纲》规定:“模唱不同支脉少数民族歌曲40首。其中荆楚武陵支脉占30%、滇桂黔支脉占30%、其他支脉占40%,模唱要求保持原生态风格。”把民歌曲目作为操作实践对象,是因为现实民族生活中的民歌与教室中的练声唱歌存在价值取向的差别,研究生在对民歌进行认识时应当以民歌的声色为范式,通过一定的模唱操作技术实践方可形成民歌演唱的技术能力。因此模唱目的就是让研究生对少数民族原生态演唱方法作技术上的操作和理解,从感性上积累少数民族歌曲的技术方法,如发声方式、音区关系、音色特点等,由此感受少数民族歌曲不同语式演唱的直接经验。有了这个操作实践过程,学生对民族声乐(意识、行为、形态)的认识和把握形成理解,从而形成一定的操作技术能力,从教学角度讲,这是专业自身操作技术实践能力培养环节,绝非在MP3或视频中简单模仿可以替代的教学实践过程。
(二)民族艺术资源利用操作技术能力
民族艺术资源是指本土少数民族艺术活动提供给教学的实践对象。吹拉弹唱是民族音乐艺术的基本载体,其操作运用方法有地域特征,也有族别特征,审美角度大相径庭。需要学生在临场中专门学习,“学习”既是操作实践,也是品味民族艺术。民族地区高校所处周边环境——市、县、镇以及居委、村寨、场所,包括学校、机关、部门等均可以作为田野实践对象。民间大量的展演、仪式、风俗等文化真实艺术活动,为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民族审美内容和表演技术。所谓文化真实,简单说就是事物的原始本相,其特点是时间、地点、人物的直接性和客观性。文化真实的属性是原生、朴实、生动。文化真实中的民族音乐事象,其观念与形态都是参与者自身的情态和动态来构成和完成的,由动态枝生出来的视觉感受就是事象中相关技术细节——动作、情感、音声等,这些系列化、程式化的技术动作,是一种无修饰的文化真实面貌,它构成了少数民族音乐艺术的基本特征,也成为学生技术实践与操作的直接对象。吉首大学位于多民族聚居区,周边民族艺术活动频繁、类型多样,研究生在文化真实环境中学习、体验技术操作要领,与教室、琴房学习的感受大不一样。多年来,吉首大学带领学生作田野工作、学习,收获较大。如到湘西龙山县、张家界、桑植县、凤凰县、花垣县等地,参与土家族打溜子、摆手舞以及苗族的苗鼓、苗歌等活动,把民族艺术作为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无限源能,使其成为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重要成分。
二、理论接受实践能力
研究生在读期间除课程专业理论知识需要学习,课程外学术动态及文献学习也是重要领域。学习过程就是实践过程,但每个学生对理论内容的接受程度有所不同,其原因就是理论接受能力的差距所致。为说明理由,这里有必要把“接受”作简单认识,所谓“接受”一词有多种意义,此仅举两种,心理学认为:主体就对象的价值予以认同而产生的行为心理。哲学认为:接受是主体适应外界事物的一种行为特征。可见,“接受”是人们为满足自身需求对客观事物予以纳取的一种实践活动,观察、注意、记忆是接受的主要特征。接受能力,就是人们在认识客观事物中形成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等的总和。人们以理论知识为对象而具备的接受能力称为理论接受能力。理论接受能力的形成同样需要一定的实践过程,如果把每一个民族艺术事象当作视觉化的独立文本,文本中蕴含有不同的思维逻辑及理论意义,则对于文本的阅读就是理论接受的实践过程。“中国少数民族艺术”专业(音乐方向)研究生所涉及的理论实践主要有两类,即书面文本接受和行为文本接受。
(一)书面文本接受
所谓书面文本,指用文字、图表、符号等构成具有表意功能的书面材料(如图书、教材),特征是以阅读为主要实践方法。“中国少数民族艺术”专业所涉及学缘关系繁杂如网,书面文本颇为丰富。学生的接受条件受阅历和经验限制,若对内容的把握不能随心深入,即难在其上形成独立的自我观念,达不到理论学习的目的。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民族艺术研究视域开拓、研究力量加强,相关民族艺术生境及其变化的学术观点不断通过书面文本面世,形式与语义丰富多样,学生没有一定的书面文本接受实践过程就不能形成专门的能力,很难在书面文本上产生正确的文化价值判断,也就谈不上学术实践与研究。这里仍以湘西吉首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艺术”专业“民族音乐理论与音乐教育”研究方向为例,声乐理论方面要求是:“了解民族声乐表演基本形式,使学生对各类民歌体裁(包括单声、多声等)具有正确的形态分析能力,能记录原生态民歌曲调(以简谱为主),并为唱词的方言或民族语言注音(国际音标或本民族语式)。”显然,这是针对学生就少数民族艺术书面文本和理论素材进行解释的接受能力培养的举措,目的是通过这个实践活动揭示少数民族艺术表述符号和语义,教学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即接受能力,更准确接受民族艺术的内涵。
(二)行为文本接受
民族地区高校周边少数民族艺术活动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生动的材料,这些材料多承载于独立或组合的演绎形式之中。这类将内容依附于非物质形式(唱民歌、戏曲表演、民俗仪式等)行为中而构成的具有统一、完整、稳定的叙事形式,它是由民族民间自我约定俗成的文化类型,我称其为行为文本。具体讲就是用口头、肢体、情态等在一定程式中完成特定情节或内容。当然,行为文本的内容必须有意义,程式有特色,才可能成为行为文本。行为文本的最大特点就是文本因受众而产生。德国尧斯(HansRobert Jauss)在1967年提出接受美学的核心是从受众出发,美学实践模式为“生产一流通一接受”。这个模式也符合少数民族艺术行为文本的生成与接受实践。但每位受众的接受程度并非一致。简单说,观看同一部民族戏剧的每个人的直接感受和认识是不同的,原因就是他们存在接受能力的差异,对行为文本的价值认同角度存有己见。因此,
“中国少数民族艺术”专业研究生应当尽最大限度接受和认识少数民族艺术行为文本,因为接受是读者的审美经验对行为文本的创造过程,接受过程就是实践过程。这里举一案例:湘西张家界(土家族聚居区)天门山景区有一个演艺场所,2009年9月起上演大型实景剧“天门狐仙——《新刘海砍樵》”,该剧作为少数民族艺术行为文本,从内容改编、表演创意、音乐创作等都得到社会普遍认同。但其中仍有不少内容尚难以被人们立即接受,比如商业意识、消费文化、后现代文化等。2013年10月,吉首大学开展了“天门狐仙——《新刘海砍樵》”学术讨论会,剧组代表人员和老师们、学生们共同对该剧作了综合的探索,对其音乐、舞台、演唱、表演、服装、道具、民族化风格等从行为文本方面进行讨论,形成认同,其后该演艺公司成为吉首大学师生科研实践以及课题研究的平台。
三、田野调查实践能力
田野调查是人类学、民族学、艺术学、音乐学等学科的必要环节,也是“中国少数民族艺术”专业(音乐方向)研究生的必修课程,田野调查实践能力是学生必须具备的专业条件。学生必须运用专业知识临场于少数民族艺术事象发生地去观察问题、认识问题。因此,培养学生的田野调查实践能力是高校研究生培养实践教学的必要课程。吉首大学的培养方法是以基地调查与选地调查两种为主,前者是建立稳定的“田野”场所供实践教学长期运用;后者是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临时性民族艺术活动即时安排实践任务,两种方法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目标与结果均不一样。
(一)基地调查实践
学生在学校建立的基地接受实践教学。教师在学生临场前就预设好实践的事项(有的内容可以重复),学生是在相对集中的“田野”范围开展调查活动,但学生的主观思维是能动的,不受现场条件限制,可以对预设的情景作出不同的提问和判断。事实上,学生在调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是多样的、复杂的,这正说明学生是在放开的状态下参与调查的。当然,基地需具备三个条件:一是基地的所在地(或单位)具有研究特色,如常年开展传统民歌、地方小戏、歌舞器乐等文化习俗活动;二是保障学生在基地有充足时间对民族艺术事象作具体观测;三是学校有一定投入,使基地所具备的文化资源得到保持,这样才能使定点基地产生实践教学的作用。位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吉首大学,在吉首市内(湖南省民族歌舞团、自治州文艺职校、州电视台文艺部、市民族中学等)以及周边村落——丹青村、吉信镇、乾州“格朗度”民族艺术演艺堂、德夯苗族演艺团等建立了少数民族艺术定点实践基地,这些基地的调查内容和实践方法各具特色,学生们在不同的环境参与各种田野调查活动,既是对专业知识的检验,在实践能力方面又得到锻炼。当然,学校要有长期投入和管理规划,保证基地的活性与稳定性。
(二)自选地点调查实践
教师对实践内容作要求后,由学生自己支配时间、选择地点、设置方案开展田野调查活动。学生根据自身专业情况、能力条件作出实践对象选择是选地调查的基本特征。这类田野调查与基地调查的意义与结果有所不同,主要体现于学生对专业知识运用的自主性和能动性方面。一般而言,研三的学生在写毕业文章时多以选地调查为主,因为选题范围较多,教师不能一一相随,整个调查活动学生与教师处于遥控状态。下面是一个选地调查的案例:关于湘西阳戏的生成渊源,学生对此展开不同地点的调查,发现阳戏作为民间小戏种,流布地域涉及我国中南、西南少数民族地区,阳戏取名多以当地名称为主,如湘西阳戏、重庆阳戏、福泉阳戏、遵义阳戏等,各地阳戏的类型与结构各具特点,若用文字定义或技术涵盖对各地阳戏作统一的文化认定,必然出现以此代彼的片面结论,不符合民族文化构成特征(地域文化、历史文化、宗教文化等)。实际是,学生渗入到相关地点(张家界、凤凰、吉信、乾州等地)作实地了解,得到较为客观的材料,提高了阳戏文化的认识,即:各地阳戏生成应当从该地民族文化生境的情况区分对待,既认定阳戏文化功能的普遍性,也不否定异地阳戏文化功用的特殊性,“阳戏”的命名与地域文化背景直接相关,地名是地域文化的象征,因此依地名取戏名既是区别异地“阳戏”的辨识方法,也是民族文化思维朴实简单的外化。通过选地调查,学生在学术层面形成阳戏文化价值观,实践能力也得到锻炼,这就是选地调查的作用。值得一提的是,选地调查始终都不是学生单向的无序操作,教师对调查过程都保持关注和指导。
四、结语
操作技术实践能力、理论接受实践能力、田野调查实践能力作为“中国少数民族艺术”专业(音乐方向)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其三方面功能各有所职,即:操作技术实践能力主于少数民族艺术—表演、仪式、民俗等事象的意识、行为、形态方面的认识;理论接受实践能力主于少数民族艺术思维——历史、传承、文化价值等的理解和诠释;田野调查实践能力主于观测少数民族艺术生境——现状、演变以及与现实社会关系的客观性、真实性。三方面既独立又统一。应该看到,当今少数民族传统艺术在信息文化、消费文化、旅游文化、外来文化等影响下,通过调整、融通、吸纳,已形成理性的自我发展路径,其后的艺术形式、内涵、特征等与之前有一定变化,对于这些现象的认识,缺少实践基础,仅凭过往的理论经验作重复或者扩张式推论,难以得出正确的符合情理的学术结论。因此,研究生在学时期,实践能力就成为面向田野、走向村落研究民族艺术的重要基础。当然,建立“中国少数民族艺术”(音乐方向)研究生培养模式还在不断探索之中,各民族地区高校针对本身情况采取不同方法、不同手段形成独自的培养特色,其結果则殊途同归。
参考文献
[1]梅端智.加强社会实践培养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实践能力[J].青海民族研究,2002,(4).
[2]毛艳.民族艺术:相关学科的共同视域——对20世纪少数民族艺术研究的反思[J].民族文化研究,2008,(4).
[3]马晓丽,崔明德,李国栋.跨学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以中国少数民族史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为例[J].烟台大学学报,2012,(1).
[4][美]内亨.文化生态学与生态人类学[J].民族译丛,19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