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璐
【摘要】音乐鉴赏教学能够给高中学生带来潜移默化的人格教育,极大的感染着学生的身心。文章从高中音乐鉴赏的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两个方面探讨了高中音乐教学。
【关键词】高中音乐;审美;鉴赏教学;师生互动
音乐文化源远流长,音乐体现了人类的审美情趣,表达和寄托了人们的情感。高中音乐教学的重要任务是提高高中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掌握正确的鉴赏方法,提高审美水平,音乐鉴赏教学是以中学生为对象,以美学欣赏为教育理念,通过对音乐的文化背景和艺术特征进行分析,吸收世界优秀音乐营养,拓展提升中学生的音乐鉴赏水平。
一、高中音乐鉴赏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上不重视,音乐教学设备陈旧
高中音乐课程不是高考学科,一些普通高中学校对音乐课程不够重视,只注重关系到高考成绩的学科,在音乐教学上,持应付态度。而音乐教学设备上相对比较陈旧,当今社会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网络普及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音乐教学设备根本不能适应当前的教学需要,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被遏制,在选用教材方面不能够与时俱进,不能满足学生对音乐的追求,教材的内容不能吸引学生,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观念,学生对音乐鉴赏课的理解存在误区,一些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只是停留在流行音乐上,对中外经典音乐感觉可望不可及,对音乐鉴赏课重视不够。
(二)教师教学方法单一
高中音乐教师在音乐鉴赏教学,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师生互动,再加上学生人数多,高中音乐教师缺乏,音乐鉴赏课上,教师不能因材施教,选用的教材也是固定的,学生缺乏兴趣。教师以讲授为主,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把鉴赏课变成了名作分析课,深刻地分析和研究音乐作品,学生不能用心体会这些音乐作品,枯燥的理论知识不能够深入学生内心中,个别高中音乐教师观念落后,教学水平较低,忽视了音乐对学生心灵的熏陶作用,音乐教学只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没有认真负责。许多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只注重“备教材”忽视了“备学生”,留给学生发挥和思考的空间很少,约束了学生的思维,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教师备课要将教材内容作为学生思想和情感的發展载体,在“即时生
成”的动态教学中,接受“节外生枝”,践行“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音乐课才能真正赢得学生的喜欢。
(三)学科综合存在盲目延伸现象
音乐与文学是姊妹艺术,音乐课堂中对古筝艺术的鉴赏常常把音乐与文学联系起来,例如《高山流水》作品鉴赏,教师分析作者的创作背景,这样的课堂鉴赏常常会偏离音乐鉴赏课的本质,让学生过多地关注音乐以外的内容。音乐与美术都是让学生感受美、理解美,比如,欣赏《伏尔加船夫曲》,教师通常会展现《伏尔加河上的纤夫》,让学生观察分析作品中人物,让学生过多感受画的意境,淡化了学生对音乐作品塑造的音乐形象的理解和歌曲表达的情感。音乐课必须以音乐为本,合理地进行学科综合。
二、激发学生对音乐鉴赏课的兴趣
(一)体会音乐家的时代背景和音乐风格
中学生正处于情感困惑期,音乐鉴赏课有利于抚平他们的浮躁情绪,帮助他们树立明确的目标。通过对音乐体现的人文精神、时代缩影的剖析,了解艺术家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生活经历,了解音乐家的音乐风格,激发学生对作品的浓厚兴趣。例如,著名音乐家贝多芬作品中体现了时代性和英雄主义的时代特征。在教学中,通过对比贝多芬与莫扎特不同的人生经历,体验他们音乐风格的差异。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提高鉴赏水平,提升生活的品味。
(二)通过鉴赏不同体裁的音乐作品,让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
同一音乐作品可能存在不同的体裁,不同体裁的鉴赏,能够从各个角度体现音乐的魅力。例如鉴赏德国著名音乐家巴赫的《d小调托卡塔与赋格》,可以先后欣赏管风琴演奏的《d小调托卡塔与赋格》和西洋管弦乐队演奏的《d小调托卡塔与赋格》。展现了西洋管乐队和民族管乐队不同风格的演奏文化,增进学生对各种乐器的认识。舒伯特的钢琴曲《鳟鱼》,先后欣赏歌曲独奏和童声合唱,体会两种体裁的不同特点,再欣赏钢琴弦乐五重奏的《鳟鱼》,让学生描述他们的感受。通过比较声乐器和管乐器的音乐效果,给学生带来丰富的情感体验。
三、增强师生间的交流互动
(一)通过对话式教学,有目的地开展师生间的互动交流
这种教学方式改变了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教师是教学的引导者和交流者,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学生在民主的课堂气氛中分享对音乐的感受和感悟。在对话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倾听,善待每一位学生,多鼓励、多表扬。例如,“多彩的民族风”鉴赏课,教师针对学习目标和要求,让学生讨论我国民族音乐的产生与发展,让学生踊跃发表自己的看法,学生谈到轻快和欢愉的维吾尔族音乐,挺拔、热情、外向的蒙古族音乐等,教师对学生的意见做适当的补充,利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欣赏这些民族的音乐和舞蹈。课堂氛围活跃民主,学生们情绪高涨,课程目标高效达成。
(二)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获得情感体验
音乐欣赏教学从喜欢听音乐到用心聆听音乐,再到理解评价音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的欣赏层次逐步提高。教师选择脍炙人口
的名曲,让学生接受音乐消除学生对音乐欣赏的神秘感,如欣赏古曲《十面埋伏》,为了使学生能进入音乐,教师可以简析作品的标题及每段内容,并要求学生在欣赏过程中,点点画画用文字记录,演唱音乐作品的主题调动学生的情感参与。高中教师在音乐欣赏课上要尽可能多地运用一切教学手段,使学生获得更多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总之,高中音乐鉴赏是提高中学生整体素质的关键,优化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水平,是每个高中音乐老师的责任,只有提高对音乐鉴赏教育的重视程度,才能促进音乐鉴赏教学的长期发展。
参考文献
[1]袁媛.让优秀的流行音乐走进中学音乐课堂[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0,(30).
[2]赵宋光.音乐教育心理学概论[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10.浅谈幼儿音乐的高效性 李敏婷
【摘要】长期以来,音乐课堂是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在新的教学理念下,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在课堂,教师要激发学生的音乐灵性,使学生的“自我认知”、“自我表现”得到满足。基于此,笔者结合教学实践,阐述了如何使音乐课堂具有生命活力,达到高效的课堂。
【关键词】音乐;教育人才;情感体验
一、音乐
音乐对于人来说是精神的一个产物,用它来表达、探讨精神的境界。音乐不是纯物质世界层面的,而属于精神层面的。从人类最自然、最原始的行为看,属于一种音乐活动。因为人们对事物有感情,容易动心,便会用叫、喊、动作、敲击等行为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这是发自内心的。而音乐教育,恰恰,唤起了人生来就具有的本能,即:音乐本能。
(一)在音乐教育中,音乐是一个学习的方法
音乐教育的目的,是学生能够参加快乐的活动,能够体会音乐,从音乐中,享受到快乐性趣。我们要引导孩子,让其自己去感受、自己去发现音乐,这是一个最重要的方面。对于每个孩子,属于教学活动中最重要的参与者。根据学生的条件,我们让每个孩子去做,自己愿意做的事。在教学活动中,孩子是教学活动的主角,而教学最终好还是坏,从孩子身上体现出来的。
(二)教育人才是目的
从孩子的日常生活里,我们去选取孩子熟悉的内容,把这种现象告诉孩子们,让他们通过音乐,来表现这些内容的意义,他们就能够自己去创造自己心中的音乐。例如:儿歌、童谣、谜语、神化、寓言、民间传说以及儿童图画、自编的童话、寓言等等,来表达自己心中音乐。
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引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长期以来,在音乐课堂,主要以“教师”为主,学生是一个被动的对象,这样,学生的创新、热情受到极大的影响。在新教学理念下,我们要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学生充分“自我认知”、“自我表现”,怎样使音乐课堂变得有意义。从以下来看:
二、音乐课堂的自由性
所谓“自由”的音乐教学是指:音乐教学要具有多种模式,不是固定的一种模式,通过自由,学生能够积极地去认识音乐,体验音乐。尤其对于低年级学生,具有的性格特征是:灵活、好动、对事物有好奇感、想象力足。通过他们各种动作,表现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因此,在幼儿音乐教学中,教师提供学生好的课堂氛围,提供一个自由活动的空间,课堂要成为学生充分展示的地方,让他们自由自在地表现自己。
对于我们教师来说,根据儿童心理特点,把音乐、学习、游戏、舞蹈有机结合起来,使抽象的东西,转化成熟悉、快乐的游戏、舞蹈,达到形象化、完美化。通过学生自身的活动,如:运动、唱歌、表演、游戏、舞蹈等,他们能够“动口、动手、动脚、动脑”,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会了音乐知识、技能。我们用也可以让学生“自编、自导、自演”,在实践活动中。这样,音乐的抽象、虚幻变得形象易懂。
在音乐课堂上,学生把生活想象成为音乐,音乐现象变成生活,在音乐与生活之间想象,自己的兴趣就产生了,尤其,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产生了,这样也树立了学生的自信心,发展了孩子们的童心,释放了学生的个性。在这种开放、愉悦的学习环境中,孩子们体验歌曲的内在快乐,在师生之间,平等互动中,彼此之间的交流、合作也增进了。
三、丰富情感体验
(一)音乐艺术善于表现、激发感情
音乐欣赏属于一个活动,一个感情体验的活动,也是欣赏者对音乐内涵体验的活动,还是欣赏者感情交融的活动。无论是普通的人,还是音乐专家,感情的体验,是一种心理、一个要素,在音乐学习时,这是必须具备的一个方面。音乐具有情感的艺术,即:提供人们想象的空间。对于任何、一首歌曲、乐曲来说,艺术家在情感的表达,都是通过音乐来实现的,这种特有的方式就是表达情感,“有的表达是活泼的、有的表达是婉转的,有的表达是庄严或有的表达是凄凉”,而欣赏的人们,通过音乐,也受到美的熏陶,情感的陶冶。
(二)音乐的情感需要挖掘
我们要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情感,由浅显方面到更深方面,由简单方面到复杂方面。让他们去体验音乐的意义,在情感体验中,学生对音乐的美、体验与发现,也逐步得到发展。由此,在音乐教学、实践中,我首先以自己的情感,去带动学生的情感。在孩子们的情感里,用我们的爱心与感情,去感染学生的心灵。这样,他们就会用真情去体验音乐,享受音乐的乐趣。
(三)音乐是情感的艺术
情感教育是人格教育里的核心内容,通过音乐教学,来唤醒孩子的心灵,在实践中,我们要加深与学生的情感交流,进而,学生产生对音乐的兴趣,最终实现对音乐教育的最高境界。
(四)新音乐课堂教学
在新课堂理念下,音乐课堂教学是一个新的课堂,学生除了掌握知识与方法外,主要是要使学生的素养得到提高。从教育的方面考虑,学生的情感体验需要我们注意。这样的课堂,是一个充满希望、情趣的课堂,是一个自由释放学生性格的课堂,一个有生命活力的课堂。
在音乐课堂上,学生把生活想象成音乐,音乐想象成生活,在音乐与生活之间想象,兴趣就产生了,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被引起了,也促进了孩子们的身心发展,释放了学生的个性。在这种自由、愉悦的学习环境中,孩子们体验歌曲的意义,在师生之间、平等互动中,也促进了彼此之间的交流合作。
总而言之,音乐对于人来说是精神的产物,用它来表达、探讨精神的境界。音乐不是属于物质层面,而是属于精神层面的。从人类最自然、最原始的行为活动看,属于音乐活动。而音乐教育,恰恰唤起了人生来自有的能力,即音乐的能力。音乐教育的目的,是学生能够参加快乐的活动,能够体会音乐,从音乐中,享受到快乐性趣。我们要引导孩子,让其自己去感受、自己去发现音乐,这是一个最重要的方面。对于每个孩子,属于教学活动中最重要的参与者。根据学生的条件,我们让每个孩子去做,自己愿意做的事。在教学活动中,孩子是教学活动的主角,而教学最终好还是坏,从孩子身上体现出来。
在新课堂理念下,音乐课堂教学是一个新的课堂,学生除了掌握知识与方法外,主要是要学生的素养得提高。从教育的方面考虑,学生的情感体验需要我们注意。这样的课堂,是一个充满希望、情趣的课堂,是一个自由释放学生性格的课堂,一个有生命活力的课堂。在音乐课堂上,学生把生活想象成音乐,音乐想象成生活,在音乐与生活之间想象,兴趣就产生了,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被引起了,也促进了孩子们的身心发展,释放了学生的个性。在这种自由、愉悦的学习环境中,孩子们体验歌曲的意义,在师生之间、平等互动中,促进了彼此之间的交流合作。
参考文献
[1]裴龙.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管理机制探讨[J].工会博览(论述研究),2009,(1).
[2]张智杰.教育管理制度手册(第一册)[M].北京:中国民艺出版社.2007.
[3]黄颖仪.浅谈专业音乐教育管理学的构建[J].音乐研究,2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