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秋香
摘 要: 课堂提问,是使用频率最高的一种教学手段,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提问是教师进行有效引导的重要方式,是联系教师、学生与教材的纽带。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设计有一定层次、内容丰富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把握教学时机进行追问,激起学生思维的波澜;恰当利用课堂提问,引导学生总结知识。在提问中让学生展开思考,有效实现课堂教学目标。
关键词: 数学教学 课堂提问 有效 引导
数学的学习离不开教师的启发诱导,有效引导是提高教学效率的直接途径,课堂提问在引导学生学习、思考的过程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曾经指出:“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这说明:课堂上教师应该通过适度且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有意识地使学生生疑、质疑并解疑,在此循序渐进的过程中,使学生掌握知识,获得能力。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借助提问这种方式,充分调动每一位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从而引导学生展开思考、讨论,探究规律,获取新知。
一、问题引入,激发兴趣
心理学指出,思维过程通常是从需要应付某种困难,解决某个问题开始的。问题是思维的开端,对数学学习起着决定性作用。在教学之始,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选取适当的角度,从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实例、实情入手,创设与学生生活经验相符合的问题情境,把抽象的数学知识与生动的生活实际内容联系起来,通过提问“以石激浪”,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和积极思维。如在教学“真分数和假分数”时,用学生喜闻乐见的“西游记”故事引入: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一天,猪八戒出去化缘,他很快化得了几张饼,本来是一件很高兴的事,可八戒还是愁眉苦脸,急得抓耳挠腮,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经过这一问,很快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再顺势引导学生思考,原来他只化得3张饼,3张一样大的饼平均分给4个人,该怎么分?每人分到多少呢?八戒想请大家帮忙解决“分饼”这个问题,你们愿意帮这个忙吗?在“分饼”的情境中,学生带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开始了新课学习,调动了数学学习积极性,唤起了探求新知的欲望。
二、利用设问,引导探究
有效的问题设计,是直接引导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也是课堂教学高效开展的手段。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预设的目标有很大一部分是通过提问实现的。教师在课堂上所提的问题,要起到“牵线搭桥”的作用,引领学生在探索中到达知识的彼岸。在设计课堂提问时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提出深浅适度、具有思考性的问题,用提问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从而引导学生展开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如在“平均数”这节课上,先用课件出示例题中的统计图,让学生对统计图进行观察之后,再设计以下几个问题让学生思考、小组讨论交流:(1)从统计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可以提出什么数学问题?(2)“要求平均每个人收集了多少个?”这个问题是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理解的?(3)我的解决方法。这三个问题具有较强的启发诱导性和清晰的层次性,有效增加了课堂提问的思维含量。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探究,小组上台展示汇报,一一解决了这些问题。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不仅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而且让学生真正掌握了所学知识。
三、适时追问,引导认知
有效的引导策略来自于教师高超的实践智慧,也来源于教师超强的捕捉能力和敏锐的问题意识。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生成的信息五花八门,其中不仅有正确的,而且有错误的,教师要善于发现,善于引导,准确把握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差错”,及时利用错误资源背后的价值和闪光点,通过有意义地追问,因“错”利导,引导学生从产生错误的那个环节入手,将其带到正确的道路上,使学生的思维清晰化、明朗化。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完成正确知识的建构,真正把问题转化成知识与能力。如在教学“乘法分配律”时,学生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时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情况:(40+8)×25=40×25+8,这种算法显然是错的。此时,教师不要简单地做出点评,而是可以让其他学生说出自己不同的计算方法,并追问:“这两种做法你们觉得哪种是正确的呢?”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交流,对两种方法进行对比。在此过程中学生明白了错误产生的原因是没有正确运用乘法分配律,纠正了错误,丰富了知识,对乘法分配律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四、巧用提问,引导总结
在一节课接近尾声时,我们通常都要让学生梳理总结学习过程,回顾学习内容,谈谈自己的收获和疑问。因为小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总是零散、不系统的,要实现知识的积累,教师必须利用好提问这一方式,帮助他们梳理知识,理清知识的内在联系,对所学内容进行巩固。要及时做好对课堂教学的提炼总结,教师可以在学生对知识的现有认知与理解的基础上,多设置一些问题,在引导总结时可以问:“今天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提问方式也可以多样化,如:“解决这节课中的问题我们用到了哪些方法和知识?”“想一想,今天学到的知识在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例子?可以解决什么问题?”“你觉得自己这节课表现如何?你对其他同学的表现有什么评价?”等等。还可以通过恰当提问,引导学生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形成知识结构,促进学生知识内化,达到深化理解所学知识的作用,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如在教学“积的变化规律”一课时,可以提问: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发现了什么规律?这个规律有什么特点?你能运用这个规律解决哪些问题?通过对知识点进行提问,不仅使学生对课堂所学进行了回忆与总结,而且使学生加深了认识,加速了知识的构建。
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特殊活动,一节好的数学课,就是教师引导学生探究数学奥秘的过程。一个个逻辑严密、难易适中的提问既能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启发学生的思维,真正实现课堂教学的优化。只有从根本上形成对课堂提问的正确认识,巧妙运用提问,提高引导的有效性,才能促使学生自主、高效地学习,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地发展。
参考文献:
[1]余文森.课堂有效教学的理论与实践[J].中小学教育,2011(7).
[2]石菊仙.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的有效性[J].中国校外教育,2011(19).
[3]何建明.课堂提问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浅析[J].教改聚焦,2009(5).
[4]沈宣旺.谈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有效提问[J].吉林教育,200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