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语文课堂的美

2014-04-29 19:11:23杨德阳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4年22期
关键词:体悟学习高中语文

杨德阳

摘要:“感悟”和“审美”是语文新课标中的关键词,在新课改背景下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占有突出的位置。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但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和感悟,还要重视为学生设计体验感悟性的活动,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启发学生自己去体验感悟语文的美。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学习;体悟;美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8-0073

《语文课程标准》的培养目标之一是要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这是基础教育的美育任务在新课程培养目标中的体现。也可以说,基础教育课程在美育方面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法国艺术大师罗丹曾说过:“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语文教学是美的,它的美是教材与教师集中的艺术体现,是教师创造性劳动的美。它不仅可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而且还能让学生感受到美的熏陶,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高尚的人格。教师要充分发现美的因素,及时引导学生欣赏。这样,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对于陶冶学生情操,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愉悦美

心理学研究表明:愉悦的情绪对学习有着明显的促进性,它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大脑处于明晰的状态。因此,适当得体的导语不仅能消除学生的疲劳,集中学生的精力,而且能给学生一种和谐愉悦的心理体验,感受愉悦美。人们都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一堂课的开头非常重要。富有经验的教师很重视导语的设计,他们善于抓住学生的兴趣点,“投石激浪”,往往瞬间就可激发学生的热情,引人入胜。精妙的导语能够调节学生的心理,激发学生强烈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五彩缤纷的语文课堂。导语主要根据内容的不同、文体的不同来设计。它可以是一段风趣生动的语言,可以是一幅优美宜人的画面,可以是一段轻松明快的音乐,可以是一个蕴含哲理的问题,也可以是一次小小的活动。例如:导语巧设悬念,为学生进一步体验教材中的人物美起到一个铺垫作用,它强烈地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审美教学活动。

例如:笔者在教鲁迅先生的《药》时,设置了这样的导语:同学们,你们见过用人血馒头治病的事吗?今天学习的课文《药》就是讲述用人血馒头治病的故事,这“药”说明了什么呢?

“中国”古老的名称除了“赤县”、“神州”外也曾叫“华夏”。华夏本是一家,现在分成两家,而且华家吃夏家的血,这又说明了什么呢?

辛亥革命终于推翻了清王朝,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解放中国人民。那么,无数革命先驱所寻找的救国救民的“药方”是什么呢?

二、节奏美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称诵读为“美读”,重要的不是技巧,而是情感,是读者与作者的心灵相通。真正做到与作者同欢娱共悲切,才能情出肺腑,语同己出。

吟诵的时候,需根据文章的内容及自己的体会采用不同的语调,而吟诵的方式既可以是教师的范读,学生的个别读,也可以是学生齐读。这需要根据文章抒发的情感而定。大体说来,情感低沉、缠绵柔缓的文章,宜采用个别读,从而体会到节奏的阴柔美。而激昂、热烈的文字,则宜采取集体诵读,从而体会节奏的奔放美。因此,在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时,要重视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在学生与课文之间架起感情的桥梁。例如:在教《荷塘月色》时,笔者让一名朗读水平很好的女同学来朗读,放上轻柔的音乐,让同学们闭上眼睛来听,同学们在舒缓的节奏中去感悟朱自清那淡淡的哀愁,淡淡的喜悦,体会到散文的美。

有的文章所表現的内容距离学生比较遥远,学生往往“进入不了角色”,这时便需要教师在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与学生的心灵之间“搭桥”。例如:读鲁迅的《孔乙己》,既让学生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理解孔乙己的不幸命运,又让学生以今天素质教育的眼光来评判孔乙己的悲剧性格,同时还结合当今一些社会现象剖析身边的“咸亨酒店”式的冷漠,并扪心自问自己是否也是一个“看客”,进而“读”出鲁迅那穿越时空的深邃目光……

三、意境美

意境是作者的思想感情与所描写的景物融为一体所达到的一种艺术。在语文教学中,对意境的品味最容易引起学生心理的共鸣。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不少教师仅限于把自己对意境的理解强加给学生,却忽略了引导学生对意境的体验,忽略了由此领会到的想象美。要领会意境,就必须在教师的引导下,抓住作者所描写的景物,结合作者的情感,联系自己的阅读经验,放飞学生的想象,让学生深入作者所描写的意境之中,这就是想象再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可以以作者的思想感情为径,以作者描绘的景物为纬,让想象的翅膀任意飞翔,这一点在诗歌教学中尤为重要,比如:教学王维的《山居秋暝》,正是通过想象,让学生感受到了意境美。而在感受意境美的同时,学生也会回味欣赏意境美的过程,这就是想象美。好的作品往往是一个空框结构或召唤结构,给读者留有广阔的思考空间和补白天地,读者只有调动起自己的联想力和想象力,才能形成自己真切的体验感悟或富有创造性而又个性化的解读。

例如,在《与朱元思书》中,“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是作者坐船出游看山的幻觉,为使学生更真切地感受作者这句精彩的描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熟悉的生活实践,想一想这方面观景的体验。这时学生记忆的闸门会很快打开,不少学生会自然联想到:在车船快速行驶时,四周景物仿佛会不断向后退,在类似的幻觉中观察景物,静止的景物会鲜活起来。

四、幽默美

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艺术与教学中各种偶发因素巧妙结合,便会呈现出一种教学机智,而幽默的教学机智往往可以活跃整个课堂。前苏联教育家维特洛夫说过:“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例如: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执教《小稻秧脱险记》一课,文中讲到杂草被喷雾器大夫用除草剂喷洒过以后说:“完了,我们都喘不过气来了。”有一个学生读这句话时声音很响亮,于老师笑了笑说:“要么你的抗药性强,要么这除草剂是假冒产品,我再给你喷洒点。”同学们都笑了,该同学也会心地耷拉着脑袋有气无力地读了起来。不难看出,这一招显然要比直接告诉学生怎么读要高明得多。

五、创造美

齐白石是一位国画大师,老舍是著名的文学家和语言艺术巨匠,两人交往甚笃。一次,老舍以“蛙声十里出山泉”为题,请白石作画,想来这对白石大师何难之有?但是,老舍几次去看,白石都迟迟没有动笔。经过长时间的构思之后,他才教上了“试卷”。老舍展开一看,只见清泉由乱石中泻出,水草在溪边杂生,仅在溪边的水洼里点上了几只蝌蚪。老舍不禁拍案叫绝。因为这幅画不落俗套,含蓄而不直露,耐人深思。透过画面,人们似乎听到了潺潺流水之声,呱呱青蛙之鸣。细想起来确有道理,在生活中人们总是只听到呱呱的蛙鸣,谁曾见到听到青蛙正在鸣叫?如果真的画上了一只正在鼓腮而鸣的青蛙,岂不大煞风景?

这件事启发教师,讲课要给学生留有思索的余地。教师不要包办代替,不要事无巨细说得揭底亮相,要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好习惯,逐步把他们引向创造的天地,感受语文教学的美。而不要像古代戏曲那样,总是一个大团圆的结局,看完之后再没有什么可以想象的东西,留下的只是一片空白,一个个都成了“书呆子”。教师要尊重学生,感受学生对问题的不同理解,这不仅是他们对课文内容的不同感悟,也是他们不同生活经验的积累。

(作者单位:贵州省大方县第一中学 551600)

猜你喜欢
体悟学习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甘肃教育(2020年4期)2020-09-11 07:42:24
郎世宁的心声与体悟
艺术品鉴(2020年4期)2020-07-24 08:17:32
体悟伟大梦想 汲取创新力量
当代陕西(2018年12期)2018-08-04 05:49:04
试论在高校“产、学、研”中发展现代传统手工艺文化
人间(2016年26期)2016-11-03 18:25:32
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家庭习得环境对初中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研究
创设探索情境,让学生在“探”中“学”
体悟书法
不一样的体悟 2014 RFC国际雨林赛后记
越玩越野(2015年2期)2015-08-29 01: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