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需要培养“问题学生”

2014-04-29 00:44:03奉政道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4年22期
关键词:问题学生语文课堂教学方法

奉政道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学方式也由传统的填鸭式教学逐渐向自主、创新的教学方式转变。教师也逐渐体现出“引导者”的地位,而不是“主导者”。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得到了体现。因此,教学效率有了明显的提高。在本文中,笔者主要论述了语文课堂上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出“问题学生”。

关键词:语文课堂;“问题学生”;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8-0030

袁振国先生在《反思科学教育》中有一段话:“中国教育成功的标准是,将有问题的学生教育得没问题,全都懂了;而美国衡量教育成功的标准是将没问题的学生教育得有问题,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都回答不了,那算是非常成功,所以中国的学生年级越高,问题越少;而美国正好相反。”这段话对从教初中语文十几年的笔者触动颇深:七年级开始接手的孩子问题多多,到九年级一个个都变成做题的机器了,提问的人少得可怜,为什么?因为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总习惯于传授知识和能力,解决疑难,绝不使学生带着问题离开教室,陶醉于把孩子教“会”,殊不知“没有问题成了最大的问题。”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确实在理,发明千千万,起问一点点。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语文课上教出“问题学生”。

一、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发现问题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贵有疑。“有疑”是教学过程的关键环节。教师要善于合理引导学生去质疑,使学生找到发现问题的方法。1. 细节处生疑:指导学生熟读文本,把握细节,于细微之处挖掘内涵提出疑问。比如《散步》一文,抓住开头的细节启发学生提问:“‘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如果写成‘我们全家在田野散步不是更为简洁吗?”经过质疑探究,学生领悟了细节的深意。2. 矛盾处生疑:文本中看似矛盾之处,其实往往大有嚼头,诱导学生从此处质疑可更深一层探究作者的思想。《第一次真好》文中“第一次的感觉真奇妙”、“第一次的经验不一定都愉快”,引导学生对“真好”与“不愉快”发问,诱发其思维的矛盾,学生不仅领悟了这两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而且引起学生经历的情绪体验。3. 比较生疑:有比较才有鉴别。通过比较才能区别事物间的差异,从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如学了《孔乙己》和《范进中举》之后,引导学生对范进和孔乙己进行对比,教师点问“你发现有什么问题吗?”马上就有人提出家庭背景、个人性格等方面的问题。经过大家探讨,明确社会埋下了个人悲剧的种子,性格让种子发了芽。4. 求实生疑:笔者在上《河中石兽》时,提前布置家庭作业:学生预习,通过实验针对“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的结论提出自己的问题。第二天课上学生就提出了“何必求之于上流”的问题,“原地、”“下流”未必不能,并且都经过实验说出理由。求实之法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思维,也很好理解。“其反激之力于迎水处啮沙转转逆上”的道理。当然,质疑的方法并不仅仅以上几种,只要我们给予学生发问的方法指导,学生就可以大胆思考,发现问题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二、创设和谐情景氛围——敢提问题

学生之所以不敢提问,是因为我们习惯于指名问答,不容许插话,久之连会提问的学生都怯于举手了,怎么还敢主动提出问题呢?陶行知先生说:“只有民主才能解放最大多数人的创造力,而且使最大多数人之创造力发挥到最高峰,应创设教学中良好的师生关系。”因此,教师应以合作者的身份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平等、轻松的氛围中受到激励和鼓舞,学生感到提出一个创造性的问题并且得到教师的肯定是一件很光荣和满足的事情。笔者上《看云识天气》一课时,让学生讨论“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这句中“常常”一词是否正确时,学生齐刷刷说:“准确,体现说明语言的准确性。”其中有个学生眉头紧锁,笔者让他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他很不自信地说:“我怕大家笑我上课没有专心。”我把最热烈的掌声送给了他,同时换了一种商量口气“你就当作只告诉我,好吗?”他说“这个冬天天天是低而厚密的云为什么常常不下雨?”这一问让全班学生准确区分了“云”和“霾。”从此,该同学一问不可收拾。笔者明白保护学生问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多么重要,学生没有精神束缚和心理负担,渐渐就会敢于向教师、同学提出问题了。

三、帮助学生提炼价值问题——会问问题

学生能在课堂上提出问题,从一个角度讲是一节课成功的反映。但我们又不能简单地把学生提出的所有问题在课堂上铺开来,直接进入教学过程。教师必须把文本和学生思想心理或者成长体验结合起来,帮助学生提炼出有价值的问题,这样才能克服教学的随意和无效。一位教师教学《塞翁失马》时,让学生提问,有同学问:塞翁失去的是公马还是母马?这样奇葩的问题有什么教学价值?只会闹出笑话。什么是价值问题?笔者认为一是能开启学生心智,锻炼学生语言思维,二是能帮学生准确理解文本。多年前钱梦龙老师讲《愚公移山》“年且九十”时,要求学生针对“且”这个实词提问,有同学直接问:“‘且是什么意思?”问题肤浅,钱老师趁机点拨,把问题转为针对愚公年龄提问,该同学马上修正问题:“愚公是多少岁移山?”钱老师也不忘侧击:“是九十还是九十多?”其余同学马上回到文本,准确理解了“且”的意思。教师在帮助学生提炼价值问题中要因势利导适时点拨,问题既不能一问就了然,也不能空离文本,这样既能鼓励学生提问的积极性,又能引导其他学生围绕教学内容进行有价值的思考。所以,教師既要能用自己的智慧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还要帮助学生对自己的问题进行筛选和加工,生发出有价值的教学问题。

(作者单位:四川省成都市金花中学 610000)

猜你喜欢
问题学生语文课堂教学方法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09-11 08:01:42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甘肃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09:54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基于美育视角的中学化学课教学探微
加强正面教育,转化问题学生的创新与实践
东方教育(2016年17期)2016-11-23 09:48:09
浅谈问题学生的转化
高职问题学生问题在哪?
科技视界(2016年22期)2016-10-18 17:22:09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中学语文(2015年21期)2015-03-01 03:52:05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中学语文(2015年21期)2015-03-01 03:51:59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
中学语文(2015年18期)2015-03-01 03:5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