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伟利
摘 要:目前,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入空前发展时期,为了进一步推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高校心理教育工作者需要尝试新的途径和方法,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效。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成才
根据有关高校近年来对入学新生的心理健康普查数据显示,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普查结果令人堪忧。高校学生存在心理问题的比率在逐年攀升,这对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出新的要求。
一、重要性和紧迫性
(1)重要性。《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对于在校大学生要加强心理健康指导工作,从本质上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使大学生普遍具有一个健全的人格,增强大学生的环境适应能力和抗压能力。可见,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德育工作中有着重要作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对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教兴国战略具有重大意义。
(2)紧迫性。随着当今社会政治经济环境的快速变化和家庭道德观念的转变,以及个人主观差异性而产生的大学生心理问题越来越多,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事件不断增加。然而,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健全人格发展,是新时代社会对人才素质培养的要求,同时也是大学生成长成才、顺利完成学业的有力保障。所以,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既要发挥其重要作用,也必须在当前新形势下紧抓不放。
另外,在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努力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对和谐校园建设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高校和谐校园建设,可以为社会更好地输送各类高素质人才,更好地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
二、加强大学生健康教育的新途径
(1)坚持第一课堂,丰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坚持以心理素质教育为第一课堂,运用先进的心理学教育理论和方法,从学生的个体特点和差异出发,针对大学生学业、人际交往、恋爱和性问题、情绪调节、人格发展等方面的问题,分年级进行阶段性的课程学习,使大学生获得系统的心理、卫生、健康等方面的知识,帮助学生了解心理发展规律和心理调节方法,增强自我教育的能力,做到自我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随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由心理问题干预转变为积极心理品质的培育,在我们的心理学公共课程中,应当多从正面做出积极解读,帮助学生使用积极观点对待消极事件,加强学生积极心理理念的培养,增强其自我心理治愈能力。所以,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积极心理学作为一个重要的内容补充,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辟一个新途径。
(2)理论与实践结合,提高教育形式的新颖性。在心理健康教育方式上要力求新颖性,理论与实践结合,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体验性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基本特征,要使学生在教学中通过体验来确立自身的世界观和生命价值观。课程的形式可以情境体验教学为主,除了传统的课堂教授,结合学生实际心理工作案例,寻求教学方法的灵活多样,如课堂讲授、讨论、辩论、情境模拟、团队心理辅导等。要以学生为本,体现其主体性,提高学生参与度和积极性,以提高教学实效。同时,应定期举办一定的心理专题讲座、教育培训和报告,充分利用广播、网络媒体、校刊等宣传手段,丰富第二课堂活动,加强宣传、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同时,根据学生需要,通过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社团的指导和支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通过社团等校园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自我学习热情,并营造积极、健康的校园氛围,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为提高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综合素质提供有利条件。
(3)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队伍建设。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坚持“专兼结合,以兼为主”的原則,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队伍建设,形成一支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并加强研究,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科学化水平。各大高校已普遍形成由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人员、学生辅导员和大学生组成的三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络体系,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涉及方方面面,需要全体员工的共同参与,形成全员育人的合力,最大限度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力量,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基地建设,形成积极有效的培训制度,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人员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面的专业技能和水平。当前心理健康教育,不仅要求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要有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论和专业技能,还要走在时代前沿,了解并科学地分析网络等现代技术对大学生思想、情感和生活方式等所带来的影响,并将网络技术运用到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开创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
近年来,心理问题呈现出复杂性、多样性特点,心理危机防范工作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如何及时有效地对大学生心理危机事件进行预警和干预已经成为保持高校稳定的一项重要课题和任务。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加强领导,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定位,探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强化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开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新局面。
参考文献:
[1]王传中,朱伟.辅导员工作指南[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
[2]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N].光明日报,2010-
7-30.
[3]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教育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的意见[N].光明日报,2001-4-6.
[4]王春华,刘崑.浅析如何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中国校外教
育,2012(3).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