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妙谊
摘 要:积极探索朗读训练的方法和途径,形成有效的朗读训练模式,在实践中促进与实际英语教学的融合。朗读是小学阶段英语教学的基础,朗读讲究发音准确、语流顺畅,语调得当、节奏合理。因此,要习得朗读这一技能对于三年级的小学生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在教学中,不能简单地让学生跟教师读,跟录音读,让朗读“草草结束”。教师要在教学中渗透朗读知识,向学生教授朗读技巧,让三年级学生初步了解和掌握教材中出现的连读、失去爆破、重读、语调和节奏等朗读知识,让学生在理论的指引下练习朗读,扫除音形义障碍,降低朗读难度,让理论铺路,学生的朗读技能就会很容易习得。
关键词:人才培养;心理焦虑;倾听;朗读技巧与方法;课内外训练
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目标是以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的发展为基础,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朗读是语言技能中的一项,是语言知识学习过程中必须掌握的一种基本技能,在语言习得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英语朗读就是运用重弱音、连读、节奏、语调等语音手段,把语言材料中的思想情感表达出来。也就是说,在英语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用一定的情感清晰响亮地把词汇、句子、文章等语言文字材料念出来的能力。朗读,它作为英语学习的传统方法,几乎所有的小学英语教师都认为英语朗读训练是重要的,同时也觉得朗读对小学生的英语学习有着很大的帮助。但在日常的英语教学中,却弱化了对学生进行朗读习惯的培养和朗读能力的训练,也间接地导致大部分学生不把“读”当成重要的英语学习手段。三年级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入门阶段,教材以“听说为主”,主要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形成一定的听、说、读、写技能。因此,三年级的英语课堂教学中,探索有效的朗读习惯培养与训练方法,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最终促进学生成才,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和探究意义。
一、消除心理焦虑,让朗读从心中到口中,促进朗读习惯的心理培养
朗读既是学好英语的基础,也是说好英语的前提。三年级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所处的学习语言环境,对英语朗读心理习惯会形成一定的影响。首先,已经形成的母语朗读习惯和思维定式会影响学生朗读英语的心理。其次,不敢表达的心理焦虑。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部分三年级学生存在“不敢读”的现象。究其原因,大约可以归纳为:不想开口,不会读,读不好怕嘲笑和丢脸等。因此,从心理上消除学生的朗读焦虑,让朗读从心中到口中,既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发展,同时还能促进朗读习惯的心理培养。当然,不同的学生他们的生理条件、成长过程与环境、心理发展快慢和接受水平会有所不同,造成学生在朗读能力发展上的差异性。因此,突出朗读在英语学习中的地位,营造浓厚的英语朗读氛围,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学习动机的明确和朗读习惯的培养,帮助学生突破自身心理围墙,逐渐树立英语朗读的信心,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比如,在课堂教学中尝试开展“我/我们是最佳配音员”“跟谁读/优秀领读员”等朗读活动,针对学习积极、敢读的学生有目的地进行培养,同时通过他们的表现树立朗读榜样,为一些比较内向、心理自卑或是害羞的学生营造良好的朗读学习环境。设计一些每组有5或7位层次不同的学生参加的“朗讀小组PK赛”或“朗读火车”“模仿秀”活动,并把学生喜欢的不同评价方式渗透到活动中,让学生大胆积极地参与到朗读中来。在朗读的过程中受到鼓舞和激励,在个体表现和集体合作中,不同程度地减轻学生学习英语的表达焦虑和课堂焦虑及学习无助感。让学生在朗读中,聆听他人和感受自己的正确发音、流畅语感,恰当节奏和清晰表达,积极克服影响朗读的不良心理习惯,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二、运用恰当的方法与技巧进行朗读训练,让课堂因朗读而精彩
在我们探究学生的不想读、不会读或者不敢读的心理现象的同时,我们也深刻地认识到:教师没有把朗读的技能准确地传授给学生。《英语课程标准》中的“能做什么”,具体描述了读的基本技能的操作要求:即“能正确朗读所学句子、短文或故事”。“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想,教师不妨给自己的学生一个学习的拐杖,教他们一些朗读的方法与技巧,让学生在朗读中受益,让课堂在朗读中精彩。
首先,教师要杜绝学生的思维误区,正确地认识朗读并指导学生朗读。英语朗读并不是越高声越响亮就越好,也不是“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当然不出声或小声朗读也不能达到朗读训练的目的。在chant的教学环节中,这种情况尤为突出。学生喜欢chant,喜欢它的节奏感,因此拍手拍得积极,读得也十分响亮。但在教学中,对于教材中的chant,往往学生只听一遍,就开始chant,学生既缺乏有效理解,教师也缺乏一定的朗读指导。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因此,教师必须要让学生明白,只有全心全意地投入朗读,在理解意义的基础上朗读课文,才是有效有益的。不能只朗读不理解,不思考,那样将不知所云,也将一无所获。
其次,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倾听”行为。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说:“上天赐人以两耳两目,但只有一口。欲使其多闻多见而少言。”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必须先经历听,然后模仿朗读,最后形成说。“初生牛犊不怕虎”,三年级的学生敢于模仿,不怕出错,但同时也缺乏自控能力。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会经常发现有的学生对于教师或录音的示范发音常常一听到就急于开口模仿,或轻声跟读,或不愿意听。但往往发音不准确,还影响周围其他学生的听。甚至有的学生,在播放教师或录音的示范发音的时候,认为自己已经完全会了,根本不听。因此,在英语教学的起始阶段,教师要让学生仔细听教师或录音的示范发音,提醒学生边听发音,边注意观察教师的口形,然后再模仿。比如“th”发音,必须上下牙齿轻轻咬住微伸出的舌头。这一口形,学生若不注意听与观察,就很容易与“s”发音混淆,从而影响朗读。为了培养学生的“倾听”行为,还可以设计一些听的活动,为朗读打下良好的语音基础。以闽教版三年级下册Unit2 Lesson 4的活动设计“听音找碴”为例。教材中出现如下内容:I can fly.(bird) I can lay eggs.(hen) I can swim.(fish) I can ride a bike.(monkey)。教师通过音频改变为I can fly.(hen) I can lay eggs.(bird)等句子,让学生听音找碴并正确朗读出句子,让学生明白先听好才能读好的道理。
最后,积极探索朗读训练的方法和途径,形成有效的朗读训练模式,在实践中促进与实际英语教学的融合。朗读是小学阶段英语教学的基础,朗读讲究发音准确、语流顺畅,语调得当、节奏合理。因此,要习得朗读这一技能对于三年级的小学生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在教学中,不能简单地让学生跟教师读,跟录音读,让朗读“草草结束”。教师要在教学中渗透朗读知识,向学生教授朗读技巧,让三年级学生初步了解和掌握三年级教材中出现的一些连读、失去爆破、重读、语调和节奏等朗读知识,让学生在理论的指引下练习朗读,扫除音形义障碍,降低朗读难度,让理论铺路,学生的朗读技能就会很容易习得。对小学三年级学生进行有效的朗读训练,是有必要的。毕竟他们是在学习英语的起始阶段,语感是生疏的,习惯是粗糙的,方法是模糊的。教师要充分把握課堂 40分钟时间,把教材作为训练学生朗读的第一手材料。要琢磨教材,采用最适合的方法对不同的课文进行朗读训练,让学生尽情地朗读,精彩地朗读。通过开展不同形式的单词及句子的分层朗读活动,先词后句,然后段和短文,最后实现“书读好,读好书”。通过听音让学生反复模仿准确读音,同时在教学中设计朗读游戏活动,运用范读、领读、跟读、齐读、个别朗读、分角色朗读等训练方法,激活朗读气氛。在课后布置朗读、录音等作业,组织朗读比赛,在实践中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营造浓厚的英语氛围,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将朗读训练进行到底。
三、强化课外朗读,让朗读成为一种习惯
“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如果说课堂40分钟是台上朗读的话,它是有限展示或训练,那么台下的功夫则必须依赖课后或课外完成。小学英语课时少,把朗读延伸拓展到课外空间显得尤为重要。让学生把课内已树立的朗读意识及掌握的一些朗读方法,通过课外的朗读逐渐得到强化,将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习惯。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台上三分钟,要使儿童学会有表情地、流利地、有理解地阅读,那么他就必须在小学期间朗读超过200小时以上。”三年级学生课后笔头作业少,英语的学习以听、说、读为主。教师布置的听磁带、读课文、背诵课文等作业,总有部分学生不能认真及时地完成,有的甚至不把“朗读”当作业,在家长问起时以“今天没有布置作业”来搪塞家长。当我们认真分析一些学生课后的“不听、不读、不复习”现象的成因后,怎样有效地制定策略,监督课后朗读,是解决教学问题的关键。
第一,要确定朗读材料,选择贴近生活、有趣味性且长度难度适当的朗读材料,才会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除了三年级本身的教材,教师还可以选取一些有情节的小故事,琅琅上口的英语童谣、儿歌、格言和绕口令。例如每周“Disney Story”,学生爱看,也爱读教师从故事中选取的英语经典诵读句。
第二,要建立朗读活动监督机制。在班级建立两人制的“最佳拍档”和五到七人的“学习活动小组”,根据不同的朗读材料,设定任务,采取“优优组合”“一帮一”和“朗读小天团”的形式,利用课间三分钟和下午课前二十分钟进行朗读训练。分发朗读记录表和评价表,共同学习,互相帮助并监督。在家建立“爸爸妈妈听读会”,家庭式朗读训练主要是以学生自我的学习状态及家庭的学习条件为背景,进行家庭英语朗读。教师充分利用家长会和家校联系平台,向家长说明“朗读”对英语初学者的重要性,增强家长的监督意识。同时,每个学生准备一个英语家校听读联系本和录音带,把英语作业写在听读联系本上,每次在家完成朗读作业后,请家长在听读联系本上写出书面评语;学生要对朗读作业进行录音。然后每周进行一次爸爸妈妈评语展示,每节课播放一个或两个“最佳录音”,及时了解反馈学生在家的朗读情况。利用家校联系平台表扬学生和家长,促进家长的支持、帮助和监督,提高家庭英语朗读的水平。
第三,要利用学校的平台,定期开展汇报活动。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办英语展板,根据学校每月定出的展报内容,让学生摘录自己学过的会读的课堂用语,或课外会读的谚语、环保标语、优秀英语短文和精品英语笑话等。还可以让学生参加学校的英语小播音,可以在播音室朗读英语作品或播放自己的优秀英语录音。利用学校的活动,有计划地让学生参加诗歌朗诵、课本剧等英语表演,进行学习展示。教师要尽可能地扩大课外朗读训练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对朗读产生直接的感受,利用适当的评价来全面调动学生的朗读积极性,提高朗读水平。
结束语:《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读”是任何语言教学中任何阶段都需包含的一个重要环节。重视朗读训练和朗读技巧的指导是学好英语的基础。发音标准,朗读流畅是运用英语进行交流的基础。也因此,教师要站在合格人才培养的高度,立足课内,延伸课外,不断地探究促进学生朗读水平提高的方法。通过反复实践,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培养语感,从而自如地运用语言和听懂语言,体会英语世界的博大与精彩,在语言学习的道路上“读”出精彩。
参考文献:
[1]胡春洞.英语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3]王振宇.心理学教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4]张莺,付丽萍.中小学英语教学法[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
社,2000.
[5]王电建.小学英语教学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6]周兢.早期朗读发展与教育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福建省福州市琼河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