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秋 宁文 叶马陇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3-0228-01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由EB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的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增生性疾病,病程常具自限性。只要经口密切接触而传播,也可飞沫传播,多见于儿童和少年,6岁以下幼儿多呈隐性感染或轻症感染,发病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主要临床特征为不规则发热,咽痛,肝、脾、淋巴结肿大,外周血液中淋巴细胞显著增多,并出现异常淋巴细胞,嗜异性疑集实验阳性,血清中可测的抗EBV的抗体。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院2011年7月~2013年4月共收治5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患儿,男性3例,女性两例,年龄4岁至10岁,患儿入院时均有发热,体温38.1C~39.4C不等,患儿均有明显淋巴结肿大,颈部,腋下,腹股沟等处,直径0.8~3.5cm,呈中等硬度,无明显压痛,两侧不对称,2名患儿肝脾轻度肿大,1名患儿出现皮疹,呈片状,消退后不留痕迹,3名患儿咽部充血,扁桃体肿大。
1.2 实验室检查 白细胞计数(WBC)9.8-19,异型淋巴细胞(ALY)0.8-1.0,血小板计数(PLT)稍有减少,嗜异性凝集实验3名患儿呈阳性。
1.3 治疗 本病多为自阻性。主要为对症治疗,抗菌药物对本病无效,仅用于咽或扁桃体继发链球菌感染时,一般采用青霉素G,疗程7-10天,忌用氨苄西林或阿莫西林,早期应用阿糖腺苷,阿昔洛韦,干扰素等抗病毒制剂亦有一定治疗作用。
1.4 治疗效果 患儿住院8~16天,无一例并发症发生,全部治愈。
2护理
2.1 消毒隔离 急性期应呼吸道隔离,呼吸道分泌物宜用健之素500mg/l浸泡消毒,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交叉感染,定时开窗通风,室内空气流通,阳光充足,温度适宜。
2.2 一般护理 加强巡视,密切观察病情,发现异常变化及时报告医生,根据病情对症处理,防止并发症。高热时嘱患儿卧床休息,多饮温开水,慎用解热镇痛药,可采用物理降温,用冰袋置于腋下,腹股沟等处,并及時更换冰袋,待体温降至正常撤去冰袋,注意保暖,及时更换被汗浸湿的内衣裤,以防感冒。
2.3 饮食护理 鼓励患儿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及新鲜水果、蔬菜,宜少食多餐,尽量做到食物多样化,忌食辛辣及油腻等刺激性强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2.4 心里护理 患者多为儿童,入院后易产生恐惧焦虑情绪。因此,护士要经常巡视病房,多与患儿及家属沟通,讲解疾病的发病原因,解释和介绍治疗情况,增强患儿家属对疾病的认识,消除顾虑,积极配合治疗,早日康复。
2.5 出院指导 嘱家属勿带患儿到人口密集且不通风的场所去,并注意家长个人卫生,切勿共用一套餐具进食,给予清淡易消化富含营养的饮食。保持皮肤清洁,勤剪指甲,勤洗澡,生活起居有规律,保证充足睡眠时间,适当参加体育活动,增强体质,以提高机体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免疫力。
3小结
本病起病急缓不一,症状多样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预后大多良好,所以,我们应采取行之有效的观察和护理,使病情得到有效的治疗,减轻患者痛苦,促进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杨绍基主编.传染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