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荣花
摘 要:聋儿出于先天或后天多种因素造成了听觉障碍,他们无法通过正常的听觉言语主渠道接受言语传递信息,导致言语形成和发音的障碍,也直接影响聋儿的智力发展、身心健康发展和交际能力发展。
关键词:聆听习惯;发音训练;联系实际
一、培养有残余听力聋生主动聆听的习惯
首先,要培养聋儿的听觉察知能力,让聋儿认识声音的“有”和“无”,必须让聋儿听各种各样的声音;其次,要培养聋儿的听觉识别能力,让聋儿认识声音的特征,如:声音的大小、快慢、长短等等。
再次,要培養聋儿的听觉分辨能力,让聋儿辨别各种声音,在日常生活中可让孩子听听优美的乐曲、朗朗上口的儿歌,使聋儿认识到处处有声音的存在,感受到各种声音的美妙,从而激发他们聆听声音的兴趣。
最后,要培养聋儿的听觉理解能力,理解声音是聋儿听觉康复的“质变”阶段。理解声音阶段要从具体到抽象、从简单到繁杂、从单音节到多音节、从短句到长句反复训练。
二、重视对聋生的发音器官的训练
1.呼吸训练。如吹纸条、吹蜡烛、吹喇叭、吹口琴等。利用简单的教具,训练学生用鼻子呼气、吸气,用嘴呼气、吸气和口鼻结合呼气、吸气,这样在说话时才能很好地控制气流。
2.舌体操。在音乐声中,做舌头的伸缩、上下、向两侧、旋转、向上向后卷舌等运动,训练舌头的灵活性、柔韧性和正确位置,这样有利于学生掌握发音部位,为纠正学生的构音错误打下基础。
3.唱音练习。通过长、短、缓、急四声练习,训练学生的用气和感受调值。
4.拟声练习。通过模仿各种声音,既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训练了舌、唇等的协调性。
三、注重联系聋儿的生活实际
教师应根据聋生的特点,因势利导,及时发现和抓住学生的兴趣点,把说话内容和他们平时的生活联系起来,让多彩的生活激发学生说话的欲望。例如:吃饭时,教学生说“饭”“碗”“菜”“汤”等词语。睡觉时,教学生“宿舍”“被子”“床单”等词语和“这是宿舍”“我在宿舍睡觉”的句子。由于说话内容贴近生活,富有情趣,学生有话想说、有话可说,并在说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和记忆力。
总之,对聋儿进行听力语言训练,就是要根据聋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用科学的方法利用聋儿的残留听力,发掘视觉、触觉等其他感官的代偿作用,建立聋儿的有声语言体系,发展聋儿的语言交往能力,补偿聋儿的听觉缺陷。
(作者单位 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特殊教育学校)
编辑 代敏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