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爱玉
【摘 要】 目的:分析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患者行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期间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的前列腺增生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饮食指导、感染预防、病情护理等综合护理干预,观察护理效果。结果:本组患者经心理护理、饮食指导、感染预防、病情护理等综合护理干预后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并痊愈出院,在术后三至五天拔除尿管,无一例严重并发症出现,最短住院时间一周,最长为十天,平均时间八天。结论: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患者行护理干预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关键词】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前列腺增生 护理干预 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 R4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8801(2014)03-0279-01
前列腺增生癥是一种老年男性群体的常见病症,主要引起泌尿系统梗阻。在该病患者中,大约有十分之一需要通过手术治疗,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最有效也是最常用的方式,但在手术过程中配合全面的护理干预对于提高手术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1]。为了进一步分析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患者行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本文收集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期间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的3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期间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的3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本组患者均为男性,其中最大年龄为84岁,最小年龄为59岁,平均年龄(72.22±5.24)岁,最短病程为1年,最长病程为22年,平均病程8.9年,夜尿4-9次。
1.2 方法
对所有患者实施心理护理、饮食指导、感染预防、病情护理等综合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包括:(1)心理护理,由于患者常年遭受疾病的折磨,而患者对手术治疗的认识也比较缺乏,加上害怕手术治疗会增加家庭的经济负担等众多因素容易产生悲观、焦虑等不良心理,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心理状况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为患者讲解手术治疗的相关信心,尊重和关心患者,帮助患者树立治疗的信心[2];(2)饮食指导,根据患者的病情状况和体质状况为患者建立合理的饮食方案,在手术之前叮嘱患者多进食营养丰富、清淡、易消化尤其是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比如鸡鸭鱼肉、鸡蛋、瘦肉,并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另外是多吃芹菜等粗纤维多的食物,预防便秘;术后需要短期禁食,一直到通气之后才能进食,食物类型应选择营养丰富、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的类型[3];(3)感染预防,术前叮嘱患者多喝水,通过排尿来对尿路进行冲洗,并根据医嘱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在术后要及时观察手术部位,并按时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同时还要注意出血的预防,可根据实际情况应用止血药、生理盐水冲洗膀胱等方式;(4)病情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发展状况,及时监测患者的体温、血压、脉搏等生命体征,尤其是对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血压和血糖控制[4]。
2 结果
本组患者经心理护理、饮食指导、感染预防、病情护理等综合护理干预后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并痊愈出院,在术后三至五天拔除尿管,无一例严重并发症出现,最短住院时间一周,最长为十天,平均时间八天。
3 讨论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是一种非常行之有效的前列腺增生治疗方式,但由于该病患者往往是中老年群体,免疫力较低,且大多数患者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其他合并症,加上患者对医学知识的缺乏,很容易在治疗过程中采取不当的自我护理措施而出现感染、出血等并发症,对治疗效果和术后康复都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患者行护理干预非常必要。本文采用回顾性的方式,对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期间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的3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进行了研究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本组患者经心理护理、饮食指导、感染预防、病情护理等综合护理干预后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并痊愈出院,无一例严重并发症出现。由此表明,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患者行护理干预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参考文献
[1]都春.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125例围术期护理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3,02:223-224.
[2]赵文彩,畅雅学,张海艳.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J].当代医学,2011,11:16-17.
[3]徐建华.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联合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围术期的护理干预[J].中外医疗,2012,08:135-136.
[4]丁春霞,王晓燕,张素琴.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术中配合及护理[A].河南省护理学会.2013年河南省腔镜护理管理新技术新业务研讨班论文集[C].河南省护理学会:,2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