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春雨 黄晓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参芪地黄汤,辩证论治
【中图分类号】R259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3-0054-01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主要是肾脏小血管及肾小球的病变,以硬化为主,造成蛋白尿排泄和滤过异常。糖尿病肾病一旦进入临床期,其肾脏呈现不可逆转的病理改变,肾功能会急剧恶化,最终导致肾衰竭。因此采用适当的治疗措施,早期积极干预治疗糖尿病肾病,逆转或阻止肾功能的减退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在临床中通过辩证应用参芪地黄汤加减治疗中早期糖尿病肾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择取典型病例介绍如下:
1病案举例
患者郑某,女,65岁,以“倦怠乏力,尿中有浊沫半年”为主诉入院,既往糖尿病史5年,目前应用胰岛素治疗,入院时症见倦怠乏力,腰膝酸软,纳可,寐可,夜尿(2-4次),尿中有浊沫,大便正常。舌质淡边有瘀点,苔薄白,脉沉涩。入院时空腹血糖:8.1mmol/l,糖化血红蛋白:7.5%,尿蛋白排泄率:189μg/min;四诊合参证属气阴两虚兼血瘀型消渴肾病,在應用胰岛素基础治疗上,予中药汤剂配合治疗,方用参芪地黄汤加减,党参15g、生黄芪25g、熟地黄15g、山茱萸10g、山药20g、茯苓15g、葛根30g、陈皮10g;泽泻10g、水蛭5g、地龙15g。并根据症状舌脉改变,调整方药,经过3个月调整,患者症状明显改善,尿蛋白排泄率<20ug/min,血糖控制良好。
2体会
在中医学中虽然没有糖尿病肾病的名称,但按其发病机制、临床表现隶属于“虚劳”、“水肿”等范畴。其病本在肾,与脾关系密切,由消渴从气阴两虚发展而来。《圣济总录》曰:“消渴日久,肾气损伤,肾主水,肾气虚衰,气化失常。开阖不利,水液流于体外而出现水肿。”肾虚封藏失职,气化不利,脾虚不运,不能升清散精,失于统摄,而致水液精微代谢失常,精微丢失出现蛋白尿。“久病必瘀”、“久病入络”,由于气血运行不畅,水气停积于经脉,可使肾络痹阻,瘀血内生,精气不能畅流,壅而外溢,精微下泄而成蛋白尿。故治宜补肾健脾,益气养精,化瘀通络,方用参芪地黄汤加减,熟地黄、山茱萸、山药,益肾固精止遗;党参、黄芪、茯苓、葛根补中益气升清阳,固摄精微,利水消肿;陈皮行气燥湿助脾运化;泽泻利湿泻浊以升清;水蛭、地龙活血化瘀,使气血畅达。现代药理研究证明参芪地黄汤[1]既能扩张肾血管,改善肾微循环,修复微血管损伤,又可提高机体免疫力,改善肾小球通透性,从而有效地防止和减少白蛋白尿,逆转或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展。而水蛭、地龙等可扩张肾血管,改善肾组织缺血缺氧,抗血小板抗氧化,改善内皮功能,抗纤维化[2]。而诸药合用,气旺精充,脾健肾强,肾脏气化及封藏功能改善,脾升清统摄正常,则清者上升,使尿蛋白排泄量减少,浊者下降使代谢产物排泄增加,从而肾功能得到改善。故本方不仅有助于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而且可明显降低24h尿蛋白定量,改善低蛋白血症,减轻肾功能损害,达到延缓肾功能衰竭进程的作用,且疗效持久,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李春芳,栗春敏,杨红欣,等.参芪地黄汤对糖尿病大鼠肾功能作用的实验研究[J].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09,31(4):293-294.
[2]王雪英.水蛭、地龙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血流变学的评价[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2,3(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