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艳
摘 要:在教学中实施小升初教学衔接,对学生来说这个转折点是非常重要的,我们首先叙述了在实施小升初时需要解决的问题,分别从思想、生活和学习三个方面来论述问题。然后系统的论述了教学中小升初顺利过渡的具体方法,从不同的方面来阐述了具体方法。
关键词:小升初 衔接 教学问题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4)03-108-01
一、教学中实施小升初存在问题
在教学中实施小升初教学衔接,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思想方面、学习方面和生活方面。下面就从思想、学习和生活三方面分析一下顺利过渡小升初衔接阶段需要注意的问题。
(1)思想方面
在教学中实施小升初教学衔接阶段时,需要特别注意学生的思想方面,时时刻刻的培养孩子的自律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这就需要孩子学会遇到问题后首先自我调节,多从积极的方面思考问题。进入初中,他们会认识许多新朋友,可以鼓励孩子多和新同学交流,帮助孩子融入新环境。我们一定要克服麻痹大意的毛病。不少孩子成绩不理想,不是智力问题,他们忘记了初中的学习时间只有三年,尤其是刚进入中学知识衔接时,部分内容与小学高年级会有重叠,这时候有些学生会觉得中学学习很简单很轻松,往往会放松自己,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知识难度迅速加大,思想上依旧是不重视的,这就导致整体成绩下滑严重。
(2)学习方面
在整体的衔接方面,学习方面也很重要的,我们需要帮助孩子确定正确的学习目标。在孩子小升初的关键期我们需要引导他们做好心理准备,培养做事的条理性,这样学习会相对轻松一些。因为初中老师对成绩的评价方式和小学老师不同,所以孩子不像小学时那么容易得高分,家长不要过分要求孩子。鉴于初中学习的特点,可以建议孩子确立正确的学习方法,应做到先预习,后听课、先复习、后做作业,先独立思考,后发问讨论。小学阶段同学们一般不那么重视预习,初中的学科多了,老师在课堂上要讲解的知识点多了,有些内容只能靠学生自己消化。在预习时应做到,首先大致浏览教材中的有关内容,掌握本节知识的概貌,其次,对重要概念和定理反复阅读和思考,注意知识的形成过程,在难以理解的地方做出记号,在头脑中搜索一下课堂上老师所讲的知识,努力将学习知识得到提高。
(3)生活方面
在整天衔接阶段,生活方面也需要我们来整体的协调,从一些小事着手来帮助孩子,养成练好的作息习惯,和饮食习惯,初中阶段进入青春期的孩子们身体迅速成长,需要更丰富的营养物质和更充足的休息,这时候的学生由于课业负担重,很容易饥饿和疲惫,尽量避免他们吃零食,三餐营养上要供给充足的热量。如果长时间在饥饿状态中学习,不仅学习效率明显降低,而且身体会受到一定损失。建议中学生早餐除了吃各类的主食外,最好再加点鸡蛋、牛奶或豆浆一类的优质蛋白食物,并要干、稀搭配,注意花样更换。增强学习效率,不拖沓、不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防止过度疲劳影响学习生活。
二、教学中小升初顺利过渡的具体方法
在教学中,只有顺利小升初才能够摆脱困难,由于小学教育阶段,孩子们都是在监督下学习,所以在升入初中时,并不能马上适应自主学习、有独立意识,这就需要老师在学校进行辅导,家长在家里进行督促,共同帮助孩子尽快适应中学生活,下面我们主要介绍一些具体方法:
(1)首先,我们应该培养孩子预习和复习的习惯,使其在适应阶段,适当参加一下辅导班,帮助孩子在过渡阶段能跟得上课程进度。
(2)家长可以輔导孩子,做一些趣味练习或者益智题,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同时又可以防止无休止的家庭作业让孩子产生反感的情绪。
(3)帮助孩子及时的纠正错题孩子做错题是经常发生的事,从纠正错误入手也是辅导孩子的好方式。给孩子一个专用的本子。孩子每次作业或考试出现错误,就让孩子在专用的本子上将题目抄下,然后按正确的方法重做一遍。之后分析错误原因,是不会审题,还是粗心大意;是没有掌握这部分内容,还是不会正确分析。用红笔将错误的内容标出。过一段时间,与孩子一起整理错题,将错误的类型汇总,看一看哪部分错的最多,哪种错误原因最为常见。这样就对孩子的学习状况有一个清楚的了解,就可以有的放矢地辅导孩子了。
(4)做读书笔记和摘要,读书时笔记和摘要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①记下书名、作者;②采摘生字、新词及佳句;③记录主要人物和主要内容;④在书上批注;⑤列提纲;⑥写读后感。开始时父母与孩子一起,共同阅读一篇文章,找出文章的中心思想,逐渐就可以让孩子独立完成。
(5)学会使用工具书和信息工具,“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学习中,工具书就是学生的“利器”。使用工具书的能力对于初中生来说,最主要的是学会查字典。要有运用部首、音序等查字法迅速、准确地从字典中查出生字词的能力,还要有联系上下文语言环境选择恰当的义项解释词语的能力。要具备这样能力,就必须要求孩子勤查字典,并进而养成习惯。
参考文献:
[1]陈宁.儿童问题行为与师生关系[D]. 山东师范大学 2005
[2]杨婷.两套小学英语教材比较分析及其调查研究[D]. 赣南师范学院 2010
[3]辛星.上海市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及思考[D]. 华东师范大学 2005
[4]黎文静.随班就读学生同伴交往的调查研究[D]. 西南大学 2012
[5]凌纪霞.小学生学习责任感研究[D]. 江南大学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