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抛开“做文”教作文

2014-04-29 05:18陈丽娟
科学大众·教师版 2014年3期
关键词:偷懒激活作文

陈丽娟

摘 要:作文本是生活的需要,是有话要说,有情要抒,有事要叙,是真情的流露,是一种由内而外的自然表达。而“做文”却是制造、生产文章,它受到许多诸如立意、结构、过渡、开头、结尾,甚至是遣词造句等样板模具式的控制和规范。为了能让学生的作文能鲜活亮丽起来,我们教师就应该抛开“做文”观来教作文,做到平时幫助学生多积蓄情感;指导时重在激活学生的思路;改、评时学会“偷懒”。

关键词:“做文”; 作文; 蓄情; 激活; “偷懒”

中图分类号:G623.2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3-055-001

作文教学历来深受家长、老师和社会各界的重视,《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加强写作与生活的联系,重观察、重思考,重真情实感,要求说真话、说实话、说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在具体要求上,不再从中心、条理等方面提过高的要求,而是注重培养学生初步的、实用的书面表达能力。为此笔者对小学作文教学有一些思考和建议。

一、平时重在“蓄情”

我们当教师的平时总在学生面前反复强调写作要抒发“真情实感”,但当我们批阅起学生作文时却发现:文中的泪水是制造出来的,快乐是编造出来的,甚至连“感叹号”用得也是那么地流于形式。这是因为学生的“情”没有充分积累并有效地储蓄起来。学生心灵的银行里没有储存起足够的“情”,到写作时真情就不能像流水一样地淌泄出来就一点儿也不奇怪了。因此,我认为作文教学平时就应该有意识地多为学生提供“蓄情”的机会。那么,对没有经历过太多人生风雨的小学生,教师应如何帮助他们完成“蓄情”这一环节呢?

1.关注人类社会的未来发展,蓄大气之豪情

首先我们教师应明白,作文教学的目的不是为了培养文学家,小学生的作文训练也不是文艺创作。我们的作文教学应该为培养一个个有完整人格的人服务,在我们的作文教学当中,需要重建文化视角,倡导人文关怀,关注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把对整个“世界”的体验都纳入学生“生活”的领域中。

2.关注身边大小事态的进展,蓄满腔之热情

叶圣陶老先生说:“生活就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盈而水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老师要扩展学生的学习空间,让学生在接触自然,了解民族风俗、乡土风情、校园风采的基础上,开阔学生的视野,增长他们的见识,让他们感受真实生活。学校、班级每学期都会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这些都能成为学生储存“情感”的丰富源泉。

3.关注学生自身个性的发展,蓄独特之真情

学生自身的情感世界是一种绚丽多姿的创作资源。让学生的“个人”、“个性”、“个性经验”的情感世界在我们老师有意识的培植和开发下,变得更灿烂夺目吧。

二、指导时贵在“激活”

“做文”指导往往是教师充当主角,教师凭着自己主观的意向,又是提供范文又是剖析结构,大肆讲解,学生的想象、童趣、个性都给捆绑得动弹不得,学生的思想在还未动笔之前就已经成了教师思想的复制品。殊不知,教师这种吃力不讨好的“做文”指导就像一条枷锁,把学生的作文热情牢牢拴死,写出来的东西自然就呼吸困难,奄奄一息了。

而作文指导,教师的角色应重在激活学生的思路,拓宽作文题材上,指导应远离“导”。

1.作文如搭积木,爱怎么写就怎么写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学生要做到“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要想让学生做到“易”与“乐”,教师就要洒脱地给学生松绑,尝试开放式习作指导,学生高兴怎么写就让他们怎么写。在立意上不要任意拔高要求,应追求雅俗共赏。小学生的作文不必什么硬要“立意高,构思巧,语言精,结构妙”,只要有情趣,能雅则雅,能俗则俗。在作文里他们可以自由地如搭积木似的倾诉自己的思想感情,表达自己的看法,让他们感到写作是一件多么愉快的事,他们自然就会爱上它了。

2.作文如玩七巧板,想创新还得靠智慧

《语文课程标准》非常明确地指出:语文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又强调“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这就告诉我们,写作是一种工具,你若掌握了这种工具,驾驭了这种工具,你的写作本领与水平就会高超起来。高明的老师在指导学生作文时总喜欢卖点关子,只提供几个思路,巧妙地点拨一下,在关键的时候常常点到为止,有意地留出空间让学生自己去思考。

三、改、评时惜在“偷懒”

“做文”改、评一般由教师评讲,让学生专心致志地听,教师则是改评的主导者和权威者。造成的后果是学生非但不能真正理解修改作文的意义、掌握修改的方法,达不到讲评课的目的,反而还制约了学生对作文的兴趣,制约了学生再创作的欲望和激情。因此很多时候,可以说不是老师讲得多好,而是讲得少好,不是“勤奋”好,而是“偷懒”好。

1.修改作文时,懒得孤军奋战讨人厌

首先每次作文批改前结合本次作文训练的要求,指导学生把握修改重点,提出具体修改事项;然后,组织学生合作修改,以小组互相修改、同桌修改、前后位互改、小组间交叉改,有时还让父母参与改等,动员多人多方式修改;最后作文批改后要求被改人对批改者的批改写出感想,表达意见和建议,促使习作者反思,也对批改者起督促作用,增强相互的责任感。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教师需二次批阅作文,既批阅作文,又批阅孩子们自批、互批后的评语,这样可以强化指导。

2.评价时,懒得一手遮天遭人怒

教师在评价学生作文时千万不要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水平,一手遮天独裁地妄加评价。评价前,教师可以针对本次作文提出几个关键性的问题,作为学生评价时的几个基本点。学生评价时应以自我评估为主,他人帮助为辅。每个人要充分肯定自己的成绩和进步,适当找出差距,评价他人作文也应尽力挖掘对方的成功之处。

教师在作文评价中应把交流思想的契机让给学生,让学生在思想的碰撞中激发出更活跃的思想。不过不管怎样评价,教师都应遵循一条原则,那就是要充分肯定学生作文的优点和闪光点,这有利于巩固学生对作文的兴趣,培养其创作积极性。

综上所述,我们必须抛开传统的“做文”观来教学作文。

参考文献:

[1]王崧舟.《试论张化万先生的作文教学取向》,《中国小学语文教学论坛》,2004年第1期

[2]陈树宝.《关于作文内容社会化的思考》,《宁波教育学报》,2001年第3期

[3]《浙江教育科学》,浙江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2004年第1期

[4]《小学青年教师》,河南教育报刊社出版, 2004年第8期

[5]《教学月刊》,浙江教育学院主办,2004年第5期

[6]任惠芳.《语文教师的“偷懒”艺术》,《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2010年第20期

猜你喜欢
偷懒激活作文
做个“偷懒”的英语教师
让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激活高中语文教学
创设情境,激活政治课堂
培养想象力,让语文课堂“活”起来
学会“偷懒”学会放手
“偷懒”中的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