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金花
摘要:课堂是充满活力的生命整体,处处蕴含着矛盾,其中预设与生成之间的“共振”,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文章立足于化学教学的现状,结合化学课堂教学的实际,根据教学实践谈了在化学教学中如何处理“预设”与“生成”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预设;意外;生成
文章编号:1008-0546(2014)04-0049-02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著名教育家叶澜教授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风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课堂是充满活力的生命整体,处处蕴含着矛盾,其中预设与生成之间的“共振”,是一个永恒的主题。课前预设是教学规划实施的蓝本,动态生成是课堂教学的点睛之作。“预设”与“生成”就如一对孪生兄妹,必须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缺一不可。
一、精心预设“意料生成”,埋设课堂生成之火种
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化学课堂,关注的重点是学生主体的学习状态。教学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课堂需要精心的预设,精心的预设是为了促进积极有效的生成,预设也是一种生成,一种“意料生成”。教学预设要更多地注入学习设计的内涵,这样的设计应是“弹性预设”,即教师在课前预设时要为学生的活动和发展,留出更多弹性的空间。教师在活动设计过程中尽可能地进行多种考虑,考虑学生有可能出现的状况,有可能产生的问题等等。只有充分预设,教师才能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游刃有余,使学生真正“活动”起来,并在“活动”的过程中撞击出新思想,新创意,新观念,新问题。
案例1:探究二氧化碳的溶解性(片段)
教师:在一个集满二氧化碳的软塑料瓶中注入一定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塞,振荡,观察实验现象?
学生:观察并回答:软塑料瓶变瘪了。
教师:该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
学生:说明瓶内压强变小了。
追问:压强为什么会变小,进一步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教师:很好。请根据刚才的实验原理,再设计一些简单的实验来证明二氧化碳是能溶于水的事实。
学生的思维异常活跃,他们设计出了不同的实验方案:向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倒入一定量的水,盖上玻璃片充分振荡,用手试试玻璃片是否容易拿开;向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倒入一定量的水,盖上玻璃片充分振荡,将集气瓶倒置,看玻璃片是否掉下来;向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倒入一定量的水,用一张纸片盖住瓶口振荡,将集气瓶倒置,看纸片是否掉下来;将充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倒扣于水中,观察集气瓶内液面的变化,等等。
反思:沪教版教材中并未安排相关实验来证明二氧化碳的溶解性,只是说明在通常情况下,1L水中大约能溶解1L二氧化碳气体,增大压强会溶解得更多。我在演示了“软塑料瓶变瘪”的实验后,并没有停止教学的进程,而是要求学生根据刚才实验的原理,利用桌上提供的用品,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来证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这一过程充分体现了教学的开放性和生成性。通过实验探究,学生不仅掌握了二氧化碳的溶解性,并且思维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二、敏锐捕捉“意外生成”,捕捉课堂生成之火花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堂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虽然教师在上课前的实验准备非常充分,尽可能避免意外,但有时往往会因为实验条件或某些人为的因素,出现一些意外或与实验预期效果不同的现象。敏锐捕捉课堂“意外生成”, 等于是为化学课堂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作为教师要善于“放大”教学中的意外问题,将一个学生的问题转化为全班同学的共同思考,带领学生深入探究,让学生的智慧尽情展现,让课堂充满鲜活与灵动,透射出生命的活力。
案例2:探究氢氧化钠和硫酸铜溶液的反应(片段)
教师:取一支试管加入1~2 mL的氢氧化钠溶液,再滴加少量硫酸铜溶液,观察实验现象?
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教师:巡视,对学生实验中出现的一些不规范操作进行纠正。实验结束,学生交流实验结果。
学生1:产生蓝色沉淀。
学生2 :产生绿色沉淀。
对于后一种现象,我也感到很意外。我的第一反应是:是不是药品有问题?我用学生的药品重新进行实验,结果与预期的现象一致。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这样大的差异呢?于是我让该小组学生汇报他们的操作过程:“在1~2 mL硫酸铜溶液中滴加少量氢氧化钠溶液”。很快我心中有了底,原来问题出在所加药品的顺序和用量上,这种滴加顺序的变化及药品用量对实验结果是有影响的。我把问题抛给学生:“为什么用同样的药品实验,老师跟同学们得到的现象不一样呢?”学生们提出了好几个猜想:可能与药品的滴加顺序有关;可能与滴加的溶液量有关……我趁势引导学生现场验证猜想:原正确操作的组按错误操作一次,原错误操作的组按正确操作一次。发现真的是滴加顺序惹的“祸”, 滴加的溶液量也影响了实验结果。
反思: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实验,工作至今,从未出过意外。课堂上出现的这个小插曲虽然“浪费”了几分钟教学时间,但是,它让学生懂得了实验中“加入”与“滴入”、“先滴”与“后滴”的重要;也让学生明白了实验中若出现与预期不一致的现象一定要认真分析问题所在,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
三、合理利用“预设”与“生成”,收获课堂生成之精彩
课堂教学既需要预设,也需要生成,两者相辅相成。作为教师课前应尽可能预计和考虑学生学习活动的各种可能性,减少低水平和可预知的“生成”,激发高水平和精彩的生成。教师有备而来,顺势而导,才能有真正的“生成”。这种“预设”越充分,生成就越有可能,越有效果。只有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才能收获课堂生成之精彩。endprint
案例3:探究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片段)
教师:将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可以观察到什么现象?
学生: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产生白色沉淀)。
教师: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发生了化学反应。氢氧化钠也是一种常见的碱,若将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会观察到什么现象呢?
(教师演示将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钠溶液,学生观察)
学生:没有明显现象。
教师:没有明显现象是否就说明两者没有发生化学反应?
学生:不一定。
教师:对于这种无明显现象的反应能不能设计出一些实验,使反应产生一些现象,从而直观地证明两者发生反应呢?
学生展开分组讨论,讨论后学生交流设计成果,设计出两个方案:
方案1:可以用酚酞试液来检验。
方案2:往充满二氧化碳的矿泉水瓶中加氢氧化钠溶液,看矿泉水瓶是否变瘪。
方案1很快被排除,因为NaOH为碱,其溶液显碱性;Na2CO3为盐类物质,其溶液也显碱性,不管有没有反应,溶液都会变红。
方案2可行,但有学生提出疑问,氢氧化钠溶液中有水,二氧化碳也能和水反应使矿泉水瓶变瘪。所以该学生提出可以做一个对比实验,将氢氧化钠溶液换成水,比较瓶子变瘪的程度。
(教师按照学生的方案准备好仪器进行实验)
反思:关于二氧化碳与石灰水的反应,同学们比较熟悉,但是关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由于实验现象不明显,使学生在学习这一反应时没有感性认识,掌握较难。为突破难点,我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合作设计方案并按照学生的方案准备好仪器进行实验,通过软塑料瓶变瘪的现象,使学生清楚的明白了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之间的反应。整堂课的课堂气氛是非常热烈的,学生的积极性高,思维活跃。通过安排随堂实验,不但加深了学生对有关知识的巩固和应用,同时也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总之,教师应把预设与生成有机地融合起来,用精心的预设为精彩的生成留白,在充分预设的基础上及时捕捉生成的契机,让预设的教案在实施过程中纳入直接经验和弹性灵活的成分,让学生创新的思维在课堂上充分活跃,飞扬个性,使课堂教学生机勃勃。
参考文献
[1] 赵国忠等. 有效教学最需要什么[M].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
[2] 柳志英. 关注“预设”与“生成”展现动态品德课堂[J]. 苏州教育研究与实践,2011,(4):90-91endprint
案例3:探究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片段)
教师:将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可以观察到什么现象?
学生: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产生白色沉淀)。
教师: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发生了化学反应。氢氧化钠也是一种常见的碱,若将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会观察到什么现象呢?
(教师演示将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钠溶液,学生观察)
学生:没有明显现象。
教师:没有明显现象是否就说明两者没有发生化学反应?
学生:不一定。
教师:对于这种无明显现象的反应能不能设计出一些实验,使反应产生一些现象,从而直观地证明两者发生反应呢?
学生展开分组讨论,讨论后学生交流设计成果,设计出两个方案:
方案1:可以用酚酞试液来检验。
方案2:往充满二氧化碳的矿泉水瓶中加氢氧化钠溶液,看矿泉水瓶是否变瘪。
方案1很快被排除,因为NaOH为碱,其溶液显碱性;Na2CO3为盐类物质,其溶液也显碱性,不管有没有反应,溶液都会变红。
方案2可行,但有学生提出疑问,氢氧化钠溶液中有水,二氧化碳也能和水反应使矿泉水瓶变瘪。所以该学生提出可以做一个对比实验,将氢氧化钠溶液换成水,比较瓶子变瘪的程度。
(教师按照学生的方案准备好仪器进行实验)
反思:关于二氧化碳与石灰水的反应,同学们比较熟悉,但是关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由于实验现象不明显,使学生在学习这一反应时没有感性认识,掌握较难。为突破难点,我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合作设计方案并按照学生的方案准备好仪器进行实验,通过软塑料瓶变瘪的现象,使学生清楚的明白了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之间的反应。整堂课的课堂气氛是非常热烈的,学生的积极性高,思维活跃。通过安排随堂实验,不但加深了学生对有关知识的巩固和应用,同时也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总之,教师应把预设与生成有机地融合起来,用精心的预设为精彩的生成留白,在充分预设的基础上及时捕捉生成的契机,让预设的教案在实施过程中纳入直接经验和弹性灵活的成分,让学生创新的思维在课堂上充分活跃,飞扬个性,使课堂教学生机勃勃。
参考文献
[1] 赵国忠等. 有效教学最需要什么[M].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
[2] 柳志英. 关注“预设”与“生成”展现动态品德课堂[J]. 苏州教育研究与实践,2011,(4):90-91endprint
案例3:探究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片段)
教师:将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可以观察到什么现象?
学生: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产生白色沉淀)。
教师: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发生了化学反应。氢氧化钠也是一种常见的碱,若将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会观察到什么现象呢?
(教师演示将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钠溶液,学生观察)
学生:没有明显现象。
教师:没有明显现象是否就说明两者没有发生化学反应?
学生:不一定。
教师:对于这种无明显现象的反应能不能设计出一些实验,使反应产生一些现象,从而直观地证明两者发生反应呢?
学生展开分组讨论,讨论后学生交流设计成果,设计出两个方案:
方案1:可以用酚酞试液来检验。
方案2:往充满二氧化碳的矿泉水瓶中加氢氧化钠溶液,看矿泉水瓶是否变瘪。
方案1很快被排除,因为NaOH为碱,其溶液显碱性;Na2CO3为盐类物质,其溶液也显碱性,不管有没有反应,溶液都会变红。
方案2可行,但有学生提出疑问,氢氧化钠溶液中有水,二氧化碳也能和水反应使矿泉水瓶变瘪。所以该学生提出可以做一个对比实验,将氢氧化钠溶液换成水,比较瓶子变瘪的程度。
(教师按照学生的方案准备好仪器进行实验)
反思:关于二氧化碳与石灰水的反应,同学们比较熟悉,但是关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由于实验现象不明显,使学生在学习这一反应时没有感性认识,掌握较难。为突破难点,我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合作设计方案并按照学生的方案准备好仪器进行实验,通过软塑料瓶变瘪的现象,使学生清楚的明白了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之间的反应。整堂课的课堂气氛是非常热烈的,学生的积极性高,思维活跃。通过安排随堂实验,不但加深了学生对有关知识的巩固和应用,同时也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总之,教师应把预设与生成有机地融合起来,用精心的预设为精彩的生成留白,在充分预设的基础上及时捕捉生成的契机,让预设的教案在实施过程中纳入直接经验和弹性灵活的成分,让学生创新的思维在课堂上充分活跃,飞扬个性,使课堂教学生机勃勃。
参考文献
[1] 赵国忠等. 有效教学最需要什么[M].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
[2] 柳志英. 关注“预设”与“生成”展现动态品德课堂[J]. 苏州教育研究与实践,2011,(4):90-9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