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志红 李丽晖
语病题是历年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与表达部分的必考内容,考查的是考生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能力层级是E级。纵观2007~2013年新课程高考语文67套试卷,没有考查此类题的只有7套,它们分别是2009年、2010年、2011年的福建卷,2010年、2012年、2013年的江苏卷,2012年的湖南卷。语病题的考查目的是为了检测考生掌握语法、修辞、逻辑等知识的情况,其也是教师了解学生阅读、分析等语言运用能力情况的重要题型。本文对新课程高考语文语病题的特点进行深入地探究与分析,在解析此类题型命题特点的基础上对高中语文教学及高考复习提供改进建议。
表1 2007~2013年新课程高考语文卷语病题分值统计
表2 2007~2013年新课程高考语文卷语病题题型统计
从表1的统计可知,绝大多数新课程卷语病题的分值为3分,只有少数几套试卷分值为5分,4分或2分,它们分别是2012年、2013年的福建卷(2分),2010年的安徽卷(5分),2011年的安徽卷(4分)。新课程卷中语病题分值为3分的与非3分的比例为56:4。由此可知,语病题的分值变化不大,基本上是稳定的,这正好体现了新课程高考语文卷稳中求变的特征。
从67套新课程语文卷语病题的题型统计中我们可以看出,语病题主要沿用了传统的“选出没有语病的一项”的考查形式,但也有打破传统模式的,比如,2011年湖南卷语病题就要求考生“选出有语病的一项”,这两种考查形式都是以辨析的形式出现,即只要求考生识别出句子有无语病。然而,也有要求考生综合修改病句的题型,由此考生既要辨析,又要修改,其中,出现综合修改型试题的高考语文卷分别有2010年、2011年的安徽卷,2012年、2013年的福建卷。以2010年安徽卷语病题为例,其题干内容是“找出下面文字中的五处语病,先写出有语病句子的序号,然后加以修改”;2011年安徽卷语病题要求学生在“下面五个句子中有四个语病,请先写出有语病句子的序号,然后加以修改”;2012年福建卷语病题的题干是“下面这段文字有一处语病,请先写出有语病句子的序号,然后加以修改”;2013年福建卷语病题的题干是“下面文字有一句有语病,请先写出有语病的句子的序号,然后加以修改”。
从表2我们可以看出,在2007~2013年新课程高考语文卷中,辨析病句与综合修改病句的比例为56:4,可见,综合修改病句的考查形式在语文卷中只占了绝少数一部分。但我们不能忽视综合修改这一题型,因为这种题型对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学生不仅能辨析病句,还要能修改病句,也就是说,考生不仅要有发现问题的能力,还要有解决问题的能力。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提出:“为了适应高中教育发展的趋势,适应社会对人才多样化需求和学生对语文教育的不同期待,高中语文课程必须体现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现代社会对多样化人才的能力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语病题以综合修改病句的形式出现,既切合了时代发展的需求,也是对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精神落实的完美体现。可见,综合修改病句的形式,可能是未来高考语文卷语病题考查的发展趋势,因为这种考查形式更有助于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形成,也能促进多样化人才的培养,所以,我们应对这类题引以重视。
表3 2007~2013年新课程高考语文卷语病题题型统计
表4 2007~2013年新课程高考语文卷语病题病例类型出现频率统计
从表3我们可以看出,在新课程语文卷中,语病题中的病例涉及到了多种病句类型,甚至在同一套试卷中同时出现了多种病句类型。《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文科)》(下称《考试说明》)列出了六种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在新课程高考语文试卷中,语病题也涉及了这六种类型。可见,新课程高考语文卷很好地落实了《考试说明》的精神。作为一种纲领性、指导性的文件,《考试说明》具有一定教学指导作用,教师应该研读《考试说明》中关于语病题考查的范围和具体要求,指引考生在学习语病题时,及时总结病句的类型,学会辨析错字错句。
从表4我们可以看出,新课程语文卷语病题的病句类型都是《考试说明》中所提到的六种类型,只是分别出现的频率是不一样的,其中,成分残缺或赘余、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语序不当、不合逻辑、表意不明、混合病例出现的频率分别为:60、48、33、23、17、12、5。可见,成分残缺或赘余是病句类型出现的频率最高的,其次是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表意不明的频率是最低的,那么,成分残缺或赘余、搭配不当、结构混乱三种病例类型应该成为高中语文语病题教学和备考的重点。
2007~2013年新课程高考语病题,就选材方面来看,涉及到环境卫生、医疗卫生、政治、经济、文化、旅游、信息、交通等社会生活的多个方面,语病题选择的素材涵盖了亚运会、北京奥运、动车、世博会、科学发展观等社会热点,体现了高考语文卷中语病题选材贴近现实生活、富有时代气息的特点。
由试题分析可知,语病题的素材在语文课本中并没有直接出现,内容多为当今社会生活中正在发生的事情。例如,2008年江苏卷的四句语病题,就内容上看,选入了有偿使用塑料袋、奥运火炬登顶珠峰、在建的京沪高速铁路等事件,这些都是当年而且距离高考时间并不是很远的新闻热点。再如2013年北京卷的四句语病题,内容方面涉及到食品安全、第九届中国国际园林博览会的开幕、2013年春节前后中国黄金需求高涨和酒后驾驶等问题,显然,这几起事件要么是2013年上半年发生的热点新闻,要么就是2013年还在关注的社会事件。可见语文试题的选材与时俱进,体现了高考对现实生活多方面的关注,做到了“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令病句辨析题更具有语文特质。语病题贴近实际的趋势逐渐引导学生们在平常的学习中,除了习得书本上的知识,还要学会善于捕捉生活中的信息、关注社会上的热点,在一定程度上能扭转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传统观念,鼓励他们主动关注社会生活、关心身边的人和事,增强了社会责任感。
与此同时,一些省市高考语病题的选材还突显了地方特色。以2011年安徽卷中的一则病句为例,“从2010年9月1日起,安徽省所有基层医疗机构都降低了药费,省医改办提供的数据显现,我省基药物采购价相对于国家零售指导价总体下降了52.8%。”这则病句涉及了安徽省的基层医疗问题。安徽省的考生如果平常曾关注过本地的热点新闻,那么,在考场上遇到这一内容就不会感到陌生,反而会有一种亲切与熟悉感。
再以2012年天津卷为例,“天津市‘五大道首届文化创意节’日前开幕,主办方推出的新颖、独特的系列活动,受到市民四方游客的热捧。”天津市“五大道首届文化创意节”于2012年4月开幕,对于天津考生来说,这是当年的一件热点时事。这样彰显地方特色的选材特点,在检查考生的同时也是为其做服务,既检查考生对本地情况的了解程度,也有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与把握考题。选材体现地方特色还为考生们提供了公平竞争的机会,有助于他们发挥正常的水平,同时体现了高考命题“发挥地方资源优势,体现地方特色”的精神。由此可见,语文高考试卷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
“辨析并修改病句”是《考试说明》对语病题考核的要求,从新课程高考语文卷语病题的题型来看,辨析病句的题型占据了绝大部分,这要求考生在短时间内辨别句子是否有语病。在短时间内对句子的正误做出迅速、敏捷的判断,这实际上考查的就是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即语感——“语感是对语言文字的意义与情义的敏锐感受力。”[1]语感是人对语言的感受、认识和把握能力,这种能力具有直接性、整体性、敏捷性、联想性和体验性等特点。因此,考生要对语病题有比较好的把握必须具备良好的语感。
语感的形成需要长期的积累与培养。首先,在平常的学习中,我们要充分利用语文教材。教材中选自的文章多为名家名篇,它们语法规范,文质兼美,学生朗读这样的作品,对良好语感的养成有积极的作用。因为“学习范文,积累具体的言语材料和经验,是生成语感的必要条件,诵读和积累优秀的范文,就等于语感的形成,增加了言语的活体细胞,不断地拓展了言语活动的基地。”[2]其次,在平常的生活中,学生通过勇敢正确的表达自己的思想也有助于他们培养良好的语感,因为“语言是表达思想感情的,因而,语感必然包含情感因素,要获得真切的语感,就要切身体察,把眼前耳边的语言文字同自己生活中已有的情感联系起来。”[3]可见,语感的形成,与个体情感和切身观察息息相关,当我们情感丰富,认真地观察生活时,就会对自己的生活有独特的感受,学会时时把自己的感受表达或记录出来,日积月累,良好的语感也能逐渐地形成。
语病题考查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引导学生养成规范语用的习惯,病句就是以一个反面材料的形式让学生学会使用规范的语言。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实验)》也明确指出,学生应“增强规范意识,学会辨析和纠正错误,提高语言文字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其实,规范性语言的使用,需要学生长期的积累和不断的培养。因此,我们要把规范用语纳入到日常的语文教学甚至生活之中,注重语言文字的规范应用。同时,我们也要及时更正那些用词不规范的语言、书籍,家长与教师应不断地引导学生纠正日常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错字错句,对课外读物和现代网络语言中一些不规范的语言或表达说“不”。教师的教学语言应该是正确而又规范的,教师是学生的示范,语文教师语言的规范与准确是最具示范性的语言教学,语文教师的语言和文字对学生规范语言意识的形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教师自身在日常教学中应特别注意自己语言文字的规范性,在课堂上、在与学生谈话与交流中、在校园内与同事之间的交谈时,教师都要注意处处使用正确、恰当的教学语言、文明语言,以及标准的口语普通话,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
我们总能发现,一些社会媒体、街道标语、广告牌常常会出现一些不规范的语言,这些都是语病句现成的素材,教师可鼓励学生在生活中收集那些错字错句,学会“找碴”。规范语言的使用离不开社会大众的共同关注与支持,我们应该对不规范的语言和表达零容忍,形成一种社会风气,鼓励大家文明、正确、规范地使用语言。毕竟,营造使用规范语言的良好环境,最终是能有助于学生正确运用语文能力的形成的。
由表3可知,《考试说明》明确要求的六种病句类型在新课程语文卷中都有体现,这就要求学生对语法知识形成系统的了解,因为语法是语言运用的规则,是语言的结构规律。在“淡化语法”的大背景下,高中语文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部分里都没有专门的板块讲到系统的语法知识,但并不意味着不要语法知识,毕竟语文能力的形成是以一定的语文知识的形成为基础的。如果学生没有掌握相关的语法知识,就很难对一些常见的病句如结构混乱、搭配不当等做出准确地辨析。
扎实的语法知识是诊断句子的基础,因此,学生语法知识的补充是十分必要的,学生应该学会辨析并修改病句的基本原则以及基本方法。“中学语文的语法教学应该渗透到整个语文活动过程中,因为将语法知识的传授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进行,更利于学生理解和接受,也更能训练学生的能力。”[4]比如,语文课本中的现代作品一般都是现代语法的典范,我们可以将语法知识的习得和课文内容的学习融合在一起,学生不仅容易理解,而且学习起来也轻松。当然,仅仅依靠语法知识来辨析和修改病句是远远不够的,除了给学生补充语法知识,教师还要针对学生常常出现的病句题错误进行集中训练,比如,在专题复习中对病句题进行集中讲解,把语法知识和具体的病例结合,让学生在边做题目时边回忆自己所学的语法知识,找到自己辨析修改病句的理论依据。语法知识的梳理、方法的讲解、练习的巩固可以为学生语文学习与语病辨识打下坚实的基础,也能提高他们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
在对试卷的调查统计中我们可以发现,新课程语文卷语病题的素材极为丰富、多样,试卷取材生活气息浓郁。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注重语文与生活的联系。要知道,生活,永远是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听、说、读、写能力都可以从生活中得到锻炼、提高。实践证明,紧密联系生活,语文教学就生动有趣,教师乐教,学生乐学,事半而功倍。脱离生活,语文教学就枯燥乏味,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事倍而功半。那么,在教学中怎样才能做到语文与生活的联系呢?
首先,在平常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要适时地将教学内容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例如,某教师在教授《内蒙访古》一文中,在导入新课时就将电视的报道“成千上万蒙古野驴因外蒙古生存条件的变化,进入我国内蒙古阴山一带的乌拉特旗,当地有关部门采取有力措施加以保护”这一内容引入到新课教学中。适时地引入生活事件,既能让学生在新课文的学习中产生亲切感,也有助于他们更深刻地理解课文的内容与意蕴。其次,通过生活化的语文实践活动,我们可以加强学生语文学习与生活的联系。例如,社区服务、对外帮扶等社会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走出校门;学生在设计公益广告、写对联等活动中也可以很好地训练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在各类活动的参与过程中,学生自然而然地能得到语言文字运用的正确、规范等方面的训练,从而真正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最终获得对生活的体验与感受。
[1]吴忠豪.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12.
[2]韩雪屏.语文教育的心理学原理[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310.
[3]马飞腾.初中语文语感分析方式再探[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09(20):9~10.
[4]钱芳.试析中学语文语法教学的现状与对策[J].新课程研究,2010(12):12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