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应走出“书本世界”与生活化接轨

2014-04-19 00:30罗东勤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4年38期
关键词:语文教学生活化

罗东勤

摘 要 语文教学生活化就是将学生从抽象的课本中解脱出来,给予学生感受自然、社会、事实、人物、过程的机会,让学生在与现实生活的交流中自发地、主动地获取知识,而语文教师只有将小课堂与大社会天地相接壤,使语文教学突破“书本世界”的束缚而成为“生活语文”,教学效果才会更显著更有实际影响力。

关键词 语文教学;生活化

吕叔湘先生说:“语文课跟别的课有点不同,学生随时随地都有学语文的机会,逛马路,马路旁边的广告牌,买东西,附带的说明书,到处都可以学习语文。”吕先生的意思就是让语文学习走进生活化。所谓“生活化”,就是将学生从抽象的课本中解脱出来,给予学生感受自然、社会、事实、人物、过程的机会,让学生在与现实生活的交流中自发地、主动地获取知识。那么,老师怎么才能引导学生能走出“书本世界”与生活化接轨呢?

一、学会在生活中“用语文”

我们的生活从来就没离开语文,语文让我们的生活五彩斑斓。

如果在学校里听语文老师讲课是学习语文,那么在生活中说的每一句话就是对语文的实践,也就是应用语文。说一个人长得好看,有的会直来直去说这人长得好看,可有的人说,这人长得漂亮,还有的人会说,这人相貌堂堂或是这人像花儿一样,甚至还有人说这人貌似潘安风流倜傥无于伦比,或是说这女孩天仙一样闭月羞花沉鱼落雁倾国倾城……可见语文呈现了一个人的文化水准,让我们看到了他的语文素质。

翻译家草婴说过:“语文不同于理化课程,它是重感情的,必须用心去体会。”,只有把语文的人文性内化为既有,借助丰富的联想真正领悟语文的意蕴,才能学好语文用好语文,继而语文素养才能有所提高。

二、理顺语文教学与生活化的关系

学生在“认识和经验”上着力点是很不够的,他们缺少积累与观察,缺少生活经验,学生在作文课上很容易“临渴而掘井”,写的东西自然是空洞的,没有活力的。课堂之外的世界是精彩的,如果把充满生机的现实生活嫁接到课本中,就可以将课堂日渐丰富起来——五彩缤纷的电影电视,眼花缭乱的报纸杂志,浩如烟海的各类书籍,都可以作为我们语文教材的辅助与补充。比如,讲《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有电视剧《水浒传》,讲《杨修之死》有电视剧《三国演义》,讲《香菱学诗》有电视剧《红楼梦》,讲唐诗宋词,有《唐之韵》《中国千古名篇音乐朗诵会》等大量的优秀音像制品,可引发学生极大的兴趣。稍加引导,学生学到的就不只是课本上的一篇,而是十篇,八篇,甚至是对文学一生的爱好。

语文课还应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关注现实,将社会生活的活水引入课堂,引导学生关心国家的建设发展、科学技术和丰富多采的社会文化生活,如“新闻联播”“焦点访谈”“新闻会客厅”“社会调查”等都可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把生活中的语文运用到教材中,丰富教学的内容,这也是教语文的关键所在。

三、使语文教学生活化

《语文新课标》指出:基础教育课程全力追求的价值是促进学生和社会的发展。为此,必须拆除阻隔学校与社会、课程与生活之间融会贯通的藩篱。惟有如此,学生才会感到学习不是生活的额外负担,而是生活的需要。这就很直接地告诉我们语文教学要“生活化”。

首先,课堂教学要生活化。从当前使用的语文课改教材看,今后的语文课就是让学生不仅学到语文知识,更多的是学会在生活中如何应用语文。因此在语文教学中,生活化应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

课堂导入要生活化。学习《桥之美》前,我先用相机拍下了学校附近的小石桥、放学路上的高架桥、小清河上的景观桥,授课前一一放给大家,看到熟悉的桥景,学生的兴趣马上调动起来,很自然地引入《桥之美》。

课堂提问要生活化。苏霍姆林斯基曾深刻地指出:“教学的特殊目的就是发展智力,培养聪明人。”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提问,除了与学生交流思想外,还要诱导学生引爆其思维火花,培养其创造思维的能力。讲解《故乡》时,我先布置学生找出文中描写闰土肖像的句子,然后要求说明肖像描写的作用。看到学生心求通而不能通,口欲答却又说不出,我设置了这样三个问题:①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相比,外貌有何变化?②从肖像描写中可看出闰土家境有何变化?③闰土的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由于提问相宜、适时,学生很快明白“紫色的圆脸”变作“灰黄”,这是生活重负留下的印记,是闰土家境日渐艰难的形象反映。这种家境变化,正反映了辛亥革命后十年间农民生活困苦的现实。

课堂小结要联系学生实际生活。在对《风筝》一文小结时,我让学生结合自我、结合文本独立思考五分钟,引导学生说说作者蕴含在文中的思想感情,并试着归纳本文主旨。紧接着播放了设计的幻灯片,出示:一是可以从手足情(兄弟之情)的角度谈,二是可以从鲁迅先生表现在文章中的精神方面谈一谈,三是可以从游戏对儿童的重要意义这一角度谈一谈。学生看了幻灯提示,纷纷选择感兴趣的角度,小结呈现出又一个精彩。

其次是课外活动要语文化。把学生各科的学习生活、课余生活、校外组织生活甚至家庭日常生活有机地联系起来,有意识地以语文课堂教学为轴心扩展到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使语文教学形成一个“辐射型”整体网络结构,凸显出生活处处有语文。

美国教育家华特说:“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 道出了语文教学与生活关系的真谛。因此,教师要分析教材,了解学生,关注周围的生活,跳出书本,充分挖掘社会生活的教学资源,引领学生走进生活,扩展语文教学桥梁,让学生真正享受到语文的精彩和魅力。此之为最好的教学,最棒的老师。endprint

猜你喜欢
语文教学生活化
初中写作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生活化练笔为小学生写作插上翅膀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高年级古诗词教学艺术之我见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