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成为历史课堂的主人

2014-04-18 20:55周雪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4年8期
关键词:历史课程竞争机制主体性

周雪

摘要:新课程体现素质教育观念,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强调的是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重视个性的发展。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教师要因材施教,给学生创造一个自主发展的空间,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通过课堂内互动,让不同思维在合作中碰撞,让他们发现问题,激励他们去探索、去创新。要落实学生学习主体性原则,必须在“我要学习”——“我能学习”——“我会学习”几个环节上下功夫。最终使学生要学历史、乐学历史、学好历史。

关键词:历史课程;学生;主体性;创造性;竞争机制

中图分类号:G633.51 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3-0083

初中历史教学在现代教育的大嬗变中,应重构具有历史学科特点的素质教育模式。传统教学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单纯追求学生认知的发展,而新课程体现素质教育观念,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强调培养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重视个性的发展,让学生成为历史课堂的主人。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成为历史课堂的主人呢?本文从教师对历史课堂教学的组织和指导及落实学生学习主体性原则必须遵循的环节这两方面进行探讨。

一、教师对历史课堂教学的组织和指导

首先,要使学生成为有独立行为的人和有自觉的、有意识的人,才能在历史学习中具有自主性和主动性。学生自觉主动参与与学习的程度将直接影响和制约整个历史教学过程的发展和教学结果。古人说:“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空洞抽象的讲解,使人感到枯燥、乏味,而一次成功的实践活动将使人终身难忘。

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善于发现和开发学生潜在素质的闪光点,因材施教,给学生创造一个自主发展的空间,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灵活的组织方式会给教学带来意想不到的结果。当学生对一个历史问题认识模糊时,可以把问题交给学生,让他们自由讨论、各抒己见、共同交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结论。当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出来后,合作学习更成为一种需要,通过课堂内互动、让不同思维在合作中碰撞,让他们发现问题,激励他们去探索、去创新。根据初中学生具有好奇性心强、接受能力强、可塑性强的明显特点,教师应让学生感到进行大胆想象是合理的,这样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有意识地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是极为有益的。

其次,创建宽松和谐的氛围。课堂教学的空间不是真空场所,它充满着无形但又最敏感的人为因素。和谐的人际关系、活跃的课堂气氛、高涨的学生情绪、竞争的学习机制已成为现代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关爱学生,宽容大度,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在平等的、互相尊重、互相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能够勇于参与教学,乐于参与教学,教与学才能共融互促。

二、落实学生学习主体性原则,需做的工作

第一,首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学习兴趣与求知欲,使其形成学习历史的内在动力,积极主动的探索无限的知识,把握好培养学生发展思维能力的关键。同时还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自觉意识。只有学习的目的明确,方能转化为自觉学习的行为。从终级目标看,知识经济时代需要智力型人才,从学科目标看,要使学生认识到学习历史不是单纯地应付升学考试,而是具有独特的学科优势,它能使人丰富知识,涵养品德,健全人格,发展特长。学好历史,发展自身整体素质,终身受益无穷。

第二,培养主动参与学习的习惯。首先应养成预习的习惯,它是课堂上主动学习的前奏曲,通过感知教材,初步认识学习内容,才能延伸到深化理解的层面。其次要是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善于参与到历史教学中来。再次要学会与他人交流,质疑问难,互问互议,各抒己见,教学互长,相益得彰。

第三,提高学生的自学自研能力。从实质而言,学生主动参与历史教学的程度和质量,取决于学生的自学自研能力。教师的导向作用是催化剂,那么学生的自学自研能力则是内在动力。当学生具备了自学能力,自己获得信息的能力,自己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才能对历史知识有新的认识和体会,才能进一步探求新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第四,变被动听讲型为主动学习型。从学习的角度看,除了获得信息外,还需要内化为自我的成果,学习过程不仅是视觉和听觉的活动,还需要多动口、动手、动脑,充分调动各种学习器官的功能。教师在设计活动中要重视细节,给学生充分选择的自由。通过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学习活动,使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做人。

第五,应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影响和制约学生心理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家庭因素、学校因素、社会因素等,除了这些因素外,还有学生自身成长过程中的因素,这些因素都对学生心理适应能力、心理健康水平、心理调节能力有直接或间接影响。历史教学在预防和矫正学生不良的心理行为和心理障碍上,应该是有所作为的。重视学生心理疏导,引导学生克服学习心理障碍,形成良好的学习情绪,增强自信心,是十分必要的。

最后,应引入竞争的学习机制,促使学生乐于思考、乐于探索。即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次数和质量(尤其是创造性思维的含量),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进行量化,作为平时成绩,使其在学期或学年的考核中占一定比例。这样,既有利于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动脑筋的习惯,又有利于创造能力的培养。

以上所述,便是笔者在实施课改中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几点体会,当然还有许多方法有待探索。总之,教师要以提高历史教学效率为宗旨,以实施素质教育为目的,不断探索和改进,才能使自己的教学日臻完善。

参考文献:

[1] 高凌飚、黄牧航.历史教学与学业评价[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

[2] 吕 达.新课程教师专业能力养与训练丛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作者单位:河北省保定一中分校 071000)

猜你喜欢
历史课程竞争机制主体性
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
巧用竞争机制 激活英语课堂
独辟蹊径,语文课堂要凸显学生“主体性”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
网络直播下身体在场的冷思考
激发兴趣, 成就精彩小学数学课堂
论“教学留白”在语文教学中的巧妙运用
如何调动初中生的语文学习主动性
中韩历史课程设置比较
谈高中课改下历史课程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