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亚英
摘要:本文叙述了笔者回忆书写《挖掘象山历史人物人格魅力,培养学生“立三”精神》的过程,以期能够达到让学生充分体会历史人物的人格魅力,增强学生的社会公德心与自主学习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象山历史人物;培育过程;成果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3-0118
“我最喜欢石浦延昌人纪子庚,他真正颠覆了为富不仁的观念,要是以后我有钱了,我也要多做慈善事业”、“我最钦佩丹城南庄的杨王休了,无论官做到再大,始终在履行心系民生、权为民所用的政治承诺,应该把他的事迹向全国推广,让更多的政府官员学习”、“我想做晚清女诗人叶兰贞第二,用文学来诠释生命”……听着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议论着象山历史人物,笔者感到无比得激动和感概。回想这一年尝试着书写《挖掘象山历史人物人格魅力,培养学生“立三”精神》走过的路程,有过困惑,有过迷茫,但更多的是一种感动、一种幸福。笔者形象地称之为“立三”之花的培育。
走进象山二中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黑色大理石底子的长条形校训碑,上面镌刻着六个遒劲有力的古铜色大字:立德、立功、立言。据《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载:“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再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三不朽”。此后,“三不朽”即“立三”精神一直影响着后人,成为为人处事的最高标准。正因为此,笔者所在学校在创建之时便将“立德、立功、立言”定为学校的校训,视为教书育人、学生发展的根本。然而,遗憾的是,学校部分学生却不知道校训是什么,有的学生即使知道,但其详细内涵也还是模糊的。“立三”精神好比沉睡在学生心中的一颗种子,虽埋在学生心中的某个角落,却生不了根,萌不了芽。
当笔者无意间把这个遗憾告诉学校教科室主任吕增锋老师时,他也深有同感,随即对笔者说:“你们经常讲课题难做,不知道怎么做课题,这就是一个很好的课题,你是学历史的,可以通过挖掘历史人物的人格魅力来培养学生的‘立三精神,我们不仅要让学生知道,理解我们的校训,还要让我们的校训融入到学生的生命中去,成为他们终身受用的精神食粮。”
是啊,“立三”精神这颗种子一直沉睡在学生的心中,为何不做一位唤醒使者,唤醒学生心中的“立三”精神,让这颗小种子萌发、长大。于是,“挖掘历史人物人格魅力培养学生‘立三精神的实践与探索”被顺利立项。
一、集思广益蓄养分
1. 前功尽弃
“立三”精神,在古人看来,第一谓“立德”,即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第二谓“立功”,即以赫赫政绩留名于世上;第三谓“立言”,即提出的主张学说有益于当时后世。而对当代的高中生而言,一般认为,“立德”指的是养成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勤俭自强等品德;“立功”指的是在学习中、实践中做些力所能及的事;“立言”指的是在对某一现象发表自己独特的看法、建议等。
挖掘历史人物的人格魅力,培育“立三”之花,首先要合理地选取历史人物,做好养分的采集。为了科学有效地选取符合“立三”精神的人物,笔者向教研组老师求助,最终确定康熙、华盛顿、孙中山等十二位历史人物作为我们挖掘的对象。
人物确定后,随即便是满怀信心地实践。可最初的几节课,学生没有表现出丝毫兴趣,更没有学生主动交流历史人物的事迹、探讨“立三”精神。选修课没有考试的压力,有学生甚至趴着睡觉了。
2. 失败反思
鉴于此,笔者特意向学生做了一份调查,企图寻找问题的症结。通过调查得知,学生对教科书上的相关历史人物已经烂熟于心,丝毫没有新鲜感可言。正如有学生说的:好像感觉历史课本里出现的历史人物永远都只有那么几个人,初中讲,高中讲,现在又重复讲,实在是觉得有点厌倦了。再者,这些大人物确实或为国家和民族建立丰功伟绩,或著书立说,留下大批精神财富,但或许就是太过伟大,学生总觉得很有距离感,遥不可及,这样的距离感很多时候无法引发学生内心的共鸣。
思考良久,笔者也赞成学生的想法,本以为选取学生们所熟悉的历史人物,对学生来说有一种亲切感,却忽视了学生们真实感受。那么该如何重新选取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历史人物呢?这还得多亏一次校际间乡土历史教学的交流。象山历史悠久,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人,造就了无数杰出人才,他们推动象山历史发展,蕴积人文渊薮,留下了不可多得的历史典故和人文资料。这批优秀的地方历史人物不是最能够贴近同为象山人的学生的吗?于是,笔者特意向学生说明了这一想法。果然,学生表示出极大的兴趣,就更加坚定了笔者的信心。
3. 专家指导
在筛选历史人物的环节,因为没有现成的与“立三”精神相关的象山历史人物教材,笔者只能自己动手编订校本教材。由于笔者不是象山本地人,因此对象山的历史知之甚少。网上能够搜集到的有关象山历史人物的资料也少的可怜;象山各地虽有一些人物纪念馆,但毕竟数量偏少,条件有限。
正当笔者为此发愁时,教科室的吕增锋老师联系到了象山县地方志研究办的邵鹏老师。邵鹏老师从事象山县地方历史、风土人情的研究工作。在了解事情的原委后,邵鹏老师也表示出了极大的兴趣,并表示全力支持。他将自己私藏的有关象山历史的书籍奉献出来,其中邵鹏老师自己主编的《象山与名人》赫然在列。
接下来的日子,邵鹏老师俨然成了笔者的“资料库”,面对疑问,他肯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他还特别嘱咐人物最能打动人的是细节,一定要从历史人物的细节入手,这样,才能贴近学生,引起学生思想的共鸣。在邵鹏老师的指导下,经过师生的共同讨论,最终选定十八位象山优秀的历史人物作为我们培育“立三”之花的养分,其中“立德”有为政以德杨王休、敢与明太祖“顶牛”之人钱唐、著名慈善家纪子庚、党的好儿女吴烨、爱国教授樊恭矩、最美企业家周辞美等六人;“立功”有明朝侍郎俞士吉、杭州地委书记贺威圣、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尹瑞芳、亚洲飞人柯受良、中国竹雕工艺大师张德和、世界杯冠军王成意等六人;“立言”有燕王朱棣的文学侍从汤式、经史学家姜柄璋、晚清女诗人叶兰贞、一代鸿儒陈汉章、中国无产阶级的优秀作家殷夫、当代书法家纪泽等六人。
二、多管齐下促成长
养分积蓄好了,接下来就正是进入课题的探索历程。笔者的思路是多管齐下,通过多种途径。如,开发校本课程、邀请家长讲座、参观历史遗迹、表演历史话剧、参与社会实践等来促进“立三”之花的发育成长。
令人印象最深的是在探讨《著名慈善家纪子庚先生》时,学校邀请了一个学生的爷爷作为特邀嘉宾。老人家是石浦延昌人,对纪子庚的生平非常熟悉。
大家永远都不会忘记老爷爷讲纪子庚先生事迹时的情景。老人家一口象山方言,口齿不是很清楚,声音断断续续,但学生却听得非常认真,这是在平时课堂很难出现的场景。正是这种原生态的象山方言、现身说法的回忆才是最吸引学生们的元素。尤其是讲到凡是石浦的贫穷人士生病,纪先生都会以他创办的石浦医药堂为之免费看病,免费赠药,万一不幸死掉,还会出钱予以安葬时,不少学生的眼里泛着泪光。
三、蓓蕾初绽香四方
一年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在丹桂飘香的季节,笔者似乎也闻到了“立三”之花的思思清香,那娇嫩的蓓蕾,暗香飘流,沁人心脾。
笔者欣喜地发现,象山优秀历史人物的人格魅力正在悄无声息地影响着学生。学生的道德品质、日常行为、学习态度等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学生们的社会公德意识得到了提高,在遵守公共秩序、注意公共安全、爱护公共财物等方面更加自觉了。诚实守信成为了学生们的主流思想,最明显的是,参与课题组研究的学生基本上杜绝了考试舞弊现象。除此之外,学生们的责任意识和爱心意识也在不断增强,待人做事具有认真负责的态度,能既关心自己,也关心他人和社会。例如,高一(5)班陈凡同学,家里父得重病,母残疾,家庭条件极差,欲退学。课题组的同学得知情况后,积极发动全校师生捐款,留住了陈凡同学。
在学习方面,由于挖掘历史人物的人格魅力强调的是探究的阅历和体验,在学习过程中,探究学习和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的培养。学生学习的劲头更足了,历史学业成绩也有了很大的进步。
朝霞夕晖,迎来送往!学校大门口醒目的校训依然每天伴随着我们的进出,安静地绽放在那里。但是,它已经没有了先前的陌生,仔细看,你会发现,这朵“立三”之花越来越娇艳了。我们相信,在以后的日子里,经过我们的精心培育,它会绽放地更加灿烂,更加迷人!
(作者简介:浙江省象山县第二中学 315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