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学文
(武汉城市职业学院科研处,湖北武汉 430064)
“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教育网络建设(以下简称“三位一体”)是指学校、家庭、社会三者之间有机结合,紧密合作,相互配合,形成良好的成长环境和氛围,共同促进未成年人健康快乐成长。“学校教育已不能独善其身,社会教育再不能置身事外,家庭教育对学生的影响越来越大”,建立“三位一体”教育网络,是营造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良好环境,提高学校教育质量的重要内容和途径。武汉市“三位一体”教育网络建设虽已基本形成,但在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方面作用并不明显,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三位一体”教育网络建设是一个过程,是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管理的日益完善而逐步发展起来的。其建设水平也是随着人们的认识水平不断提高,对未成年人社会教育的不断重视而建立起来的。
在“三位一体”建设之初,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三者之间并未形成必然的联系,基本上是各司其职。学校教育主要以知识教学为主,家庭教育主要是照顾学生生活起居,配合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则负责保护青少年权益、预防青少年犯罪和关心弱势群体。三者之间没有真正衔接,形成青少年教育合力,共同促进青少年成长与发展。偶有三者之间的联合,也是学校或者社会为了开展某个活动、完成某个任务不得已为之。
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的成长与家庭和社会的关系日益密切,学校开始主动与家庭、社会联系,并充分利用同家庭联系密切、便捷的条件,实施家校合作,影响、促进家庭教育的育人水平提高;学校与社区的联系,是利用社区的教育资源,联合社区开展有益于学生健康成长的活动,净化环境,创造条件,共同育人。社会也主动联系学校、家庭,为配合学校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开展相关活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学校教育是中心,家庭、社会教育为其服务。
进入21世纪以后,关注民生成为社会的焦点。青少年教育、教育公平等提上议事日程,社会教育受到高度重视,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开始真正履行教育学生的职责。公共教育设施的大量建设,公共社会教育资源的开放,各种针对青少年教育的社会活动不断开展,使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三者之间相互合作、彼此协调、互相衔接,三者之间目标一致,各有侧重,共同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三位一体”教育网络体系逐步形成。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自然的联系体,要了解“三位一体”建设状况,关键看社会教育的建设状况。1979年,武汉市成立了“青少年教育领导小组(下设青教办)”,统筹领导全市青少年教育工作,标志着武汉市“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教育网络开始建立。
早在1979年,武汉市就成立了全市青少年教育领导小组,统筹领导全市的青少年教育工作,全市各区县也成立了相应的机构,这一做法得到了党中央的高度肯定。1980年,中共中央批准了《关于武汉市加强青少年教育活跃业余文化生活情况的报告》,要求全国各地参照执行。标志着武汉市在全国率先关注青少年社会教育,也标志着武汉市“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教育网络建设率先在全国起步。
在社会教育与家庭教育联系方面,市工会、市妇联负责婴幼儿早期教育、家庭教育,团市委负责青少年社会教育,市教育局负责社区教育,三个部门之间各司其职,共同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1994年,在街道、社区成立了青少年维权中心(站),形成了“区街主导、社区整合、邻里相助、家校互动”模式。
在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联系方面,武汉市青少年社会教育不再局限于青少年权益保护和预防青少年犯罪、青少年弱势群体关心等,更多的利用其独有的优势,在青少年社会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上下功夫,开展青少年健康成长方面的教育引导。2003年,武汉市在全市组建青少年法律学校,2004年在全市组建628所社区青少年学校,2007年在7个中心城区和1个远城区组建“青少年空间”,2009年在全市推广“社区四点半学校”,利用放学后和节假日时间,对青少年进行文化、法律、艺术、体育等方面的教育,把青少年引导到健康的生活习惯和方式上来,促进了青少年学生的健康快乐成长。2010年开始,全市展览馆、科技馆、文化馆、博物馆、革命教育基地等对青少年免费开放。目前,武汉市基本形成了青少年社会教育为主体,青少年合法权益保护和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为两翼的社会教育体系[1]。
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联系方面,1983年9月,武汉市武昌区首义路小学首办小学家长学校,而后武昌区新河街开办初中家长学校,武汉健康幼儿园设立幼儿家长学校,武钢第二子弟中学成立高中家长学校。至1985年8月,全市教育系统开办家长学校1 050所,参加学习的家长达50 000余人。家长学校有明确的办学指导思想与目标,教学方法与形式多种多样,还编写了家长教育教材,创办了全国第一家《家长报》,对武汉市教育改革和全面提升教育质量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也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合作更紧密,更制度化,更常态化。在此促进下,家校合作的形式也丰富多彩,常用的形式有电话、家校联系薄、家长会、学校开放日、家长委员会、班级联系QQ群、电信家校通等。目前,武汉市家校合作已基本成熟,家校合作已经成为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体上讲,武汉市已基本形成了以学校教育为主导,家庭教育为延续,社区教育为补充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教育网络体系。特别是社会教育,在全国有较大的影响。
武汉市早先的青少年社会教育工作局限于青少年维权、青少年保护和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等方面,主要是从社会管理角度、维护社会秩序角度或政府部门职能分工角度,履行青少年社会教育职能。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从关注社会底层、弱势群体、关注老年人等社会民生,逐步发展到关注社会公平正义,关注教育公平等,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与教育开始引起全社会的关注。2003年,武汉市在社区开始创办青少年法律学校,2004年,在社区全面建立社区青少年学校,完成了青少年社会教育工作的巨大转变,形成了有机衔接家庭-社会-学校的区域性教育与活动场所格局[2]。
在青少年教育活动场所方面,武汉市根据城市规划中市、区、居住区、社区四级要求,提出了青少年社会教育阵地“4+1”模式[3]:在市、区二级提升各类大中型社会教育基地的服务功能(如青少年宫);在居住区一级探索青少年空间建设;在社区一级规模发展青少年学校。同时,以12355青少年服务广播台为依托建设青少年教育无形阵地,并对青少年社会教育阵地进行“四环配置”:一环升级改造市级青少年宫、科技馆、博物馆等市级阵地;二环加大区一级青少年宫、科技馆阵地活动建设;三环在居住区设立“青少年空间”系统,开展游戏娱乐、兴趣学习、拓展训练、家长援助等青少年活动;四环探索建立青少年社区学校,在全市建立628个青少年社区学校,每年参加社区活动的青少年达50万人次,计划用2-3年在全市1 000多个社区全面覆盖。同时,武汉市还逐步免费开放了展览馆、博物馆、中小学体育场馆、大学专业博物馆、社会革命教育基地等,为青少年社会教育提供场所。
在青少年社会教育内容上,2005年,武汉市组建了青少年教育活动指导中心及其执行机构——武汉小时候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推动青少年社会教育的社会化、专业化、市场化服务体系建设。当年,中宣部、团中央等10部委在武汉市举行“小时候”全国青少年宫系统大型广场文化文艺晚会,总结推广武汉经验。团市委组织的“5.16汉服冠礼成人仪式”、“学生新三好(社会好公民、家庭好子女、学校好学生)评比”、“现代少年形象大使评比”、“科技大篷车”等已经制度化,品牌化。还有各社区组织的“我秀我成长”、“城管革命我参与”、“绿色网络伴我成长”、“小小门栋长”、“四点半学校”等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受到了家长、学生的欢迎[3]。
在青少年社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上,1984年,武汉市在全市组建了专职青少年教育干部队伍,首批146名专职人员全部纳入财政编制。同时,按照每个街道2-3人的标准,聘请了303个专职青少年社会教育辅导员,使青少年社会教育队伍职业化。2007年,武汉市针对“青少年空间”设立了“青少年事务社工”,面向社会公开招聘19人,从富余教师中选拔21人作为专职社工,为青少年社会教育提供专业服务。另外,还组建了300名专职成员、1 100名德育工作者、80 000名五老成员(老干部、老劳模、老战士、老教授、老专家)以及20余万名注册志愿者的青少年社会教育教师队伍[3]。
在青少年教育资金投入方面,武汉市每年投入近400万元支持市青教办、武汉青少年社会教育活动指导中心开展工作,推动活动开展。按辖区6-35岁青少年人口数每年划拨青少年社会教育专项活动经费,列入各级政府预算,支持阵地建设。市青少年宫、科技馆、少儿活动中心等青少年社会教育活动场所的投入,年均增长达31%,超过武汉市地方财政年均25%的增长速度[1]。
武汉市高度重视青少年社会教育,积极整合社会资源,在实践中探索建立了以“理论、组织、阵地、活动、评价”五大体系为支撑,以“政府主导、整体联动、立足社区、体系完备、公益普惠、全面活跃”为特征的青少年社会教育工作“武汉模式”[1]。青少年社会教育正利用自身独特的优势,按照自己的方式与渠道,在促进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中发挥主体作用。
武汉市“三位一体”教育网络建设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全国青少年社会教育相对薄弱的大环境下,其建设水平也受到局限,还存在一些共性的问题需要改进。
青少年健康成长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和总目标。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过程中,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共同构成了相互联系的完整体系,他们是三个彼此独立的促进学生成长的主体,不存在依附或主次关系,各自承担着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职责。学校教育系统传授知识,培养学生的智力能力,养成学生的品德和发展学生的良好个性,主要在校内进行教育,以书本知识、间接经验为主;家庭教育重在身体健康、行为习惯、品德素质等社会性发展教育,主要在生活中进行,以言传身教为主;社会教育重在社会传统、风俗习惯和社会制度认识体验,重在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主要在社会活动中进行,以社会观察和体验为主。
青少年学生的成长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他们不只在学校里成长,在家庭、在社会中更是要成长。学校、家庭、社会在青少年学生成长过程中,都应该承担起教育的责任,而不仅仅是为了配合学校的工作、为了社会管理。“三位一体”教育网络建设就是要使青少年学生在各种环境中都能健康成长。
有调查表明,现在青少年参加社会教育活动的愿望非常强烈,大多数青少年(87.15%)表示“很愿意参加”或“有时间就参加”。只有少数青少年(12.8%)“没有太大兴趣”或“反感、不想参加”[4]。但是,在以升学为目标的教育背景下,青少年希望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愿望尚不能实现和得到满足。目前,我国尚未形成浓厚的青少年社会教育氛围。无论是青少年的父母、家人还是学校,关心的只是青少年的学习成绩,并未将青少年的全面发展,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成长放在根本位置。广大青少年学生课余时间很少,有限的课余时间也用在温习功课或培优补差上,他们抽不出大多时间参与社会活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对青少年进行的是以升学为目标的教育,这就使得“三位一体”教育网络建设困住了手脚,成为学校教育的附属品,带有明显的学校教育痕迹。
武汉市青山区“四点半学校”,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新华社、经济日报等13家媒体均作过报道,是教育部立项的全国社区教育示范项目,是“社区教育典范”。但是,他们之所以能受到社会肯定和家长欢迎,是因为他们急家长之所急,在学生放学和家长下班间隙把青少年组织起来做作业或开展学习活动。遍访武汉市青少年宫等青少年教育活动场所,培优补差仍是主要的教育项目。青少年宫、青少年空间等机构开展青少年社会教育活动的难度增加,使他们的社会教育积极性降低。因此,社会公益性教育机构只能在节假日或学生暑假期间开展零星的青少年社会教育活动。
尽管青少年社会教育已经受到政府、专家、学者的重视,并且在绝大多数社区得到开展和实施,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社会教育仍是薄弱环节,还有诸多问题需要解决。一是社会教育的普及程度不够。在社区青少年中存在着外来流动者、贫困者、残障缺陷者等弱势群体,存在着闲散青少年、心理问题青少年、失业青少年等问题青少年。这些人虽然是少数,但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造成的负面影响也较大。一方面,社会教育活动都是按正常青少年来设计的,没有针对这些特殊人群的教育计划、方案和教育措施,使他们不能享受到相应的社会教育资源;另一方面,社会教育活动往往开展的是面向全社会的大型活动,只有少数青少年能够参加,不能照顾到大多数。二是社会教育专业人才缺乏。青少年的成长是多方面的,社会教育作为社会工作和学校教育的交叉领域,急需大量专业人才,加之大城市人口密集,社会教育工作事无巨细,专业人才制约着社会教育的开展。三是社会教育平台匮乏。社会的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运动场等社会公共活动场地少,远远不能满足广大青少年社会教育的需求。四是社会教育内容与形式陈旧,缺乏吸引力。当前的青少年社会教育主要集中在思想道德、特长培训、拓展训练、文艺娱乐、科普教育等,教育性太强,发展性不足,形式也不新颖,显得太沉重,青少年参加的积极性也就不高[4]。
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教育网络建设是营造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和氛围,促进青少年全面健康成长的保证,也是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要提高武汉市“三位一体”教育网络建设的水平,还必须在运行机制与模式上下功夫,建立起学校参与组织,社区提供舞台,家庭积极配合的教育网络体系。
武汉市青教办是协助政府管理青少年事务的组织,其职责是负责经验交流、组织培训、指导青少年社会教育工作和对青少年个别事件进行处理。它不是政府职能部门,只是一个协调机构,在“三位一体”网络建设中实际上没有权利和责任。武汉市教育局分管学校教育和社区教育,重在用学校教育的形式与方法进行知识教育;团市委有青少年教育的职责,但重在维权和共青团事务;家庭教育、早期教育由工会、妇联负责一部分职责。“三位一体”教育网络实际没有职能部门管理,政府没有组织机构和责任部门。因此,要提升武汉市“三位一体”教育网络建设水平,必须加强组织建设和领导,将“三位一体”教育网络建设职责归口到一个具体部门,纳入其职责和目标管理,同时建立“三位一体”教育网络建设考核、评估机制、激励机制,纳入学校、街道、各级政府工作考核指标体系。
教育部门和全市中小学要把社会教育列入学校教育计划,逐年做到每个学生每周至少有半天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实现青少年社会教育的经常化、制度化,把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作为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的重要内容。建立健全青少年社会教育实践活动的评价激励机制,对在青少年社会教育实践活动中作出突出贡献的进行表彰和奖励。
街道、社区和家庭,要将开展青少年社会教育实践活动纳入工作计划和管理目标,整合各类社会教育资源,利用双休日和节假日,开展富有吸引力、形式新颖的活动,引导青少年和家长参与。要督促博物馆、陈列馆、图书馆、科技馆、革命教育基地、学校体育设施和青少年宫等免费向儿童开放。
武汉市政府要把青少年社会教育场所建设纳入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在城市建设、新区开发、旧城改造、社区建设中,配套建设青少年社会活动场所。各级政府要将“三位一体”教育网络建设纳入财政预算,确保社会教育的阵地建设资金和活动开展费用。
市政府要大力支持、规范管理各类服务青少年的社会组织,结合自身条件开展适合青少年的社会教育活动;鼓励企事业单位、民营企业等积极为青少年提供健康的闲暇服务;充分发挥教育学会、青少年宫协会等专业社团的作用;积极培育各类社会组织、团体大力开展青少年社会教育活动。鼓励社会各界通过捐赠、资助等方式,支持青少年社会实践活动场所建设,开展公益活动。
要广泛开展青少年社会教育实践理论研究,创新青少年宫、博物馆等社会教育实践的方式方法,吸引更广泛的青少年参加;要开拓网络、手机等新兴媒体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领域,与时俱进的开展多样化的青少年社会实践教育活动。
政府要加大购买力度,引导社会团体、组织等开展丰富多彩的青少年教育实践活动,实现社会教育社会办。
[1]武汉市政府办公厅综合信息处.武汉市探索建立青少年社会教育工作新模式[EB/OL].(2007-09-14).http://www.hb.xinhuanet.com/WangQun_Qiye/ 2007-09/14/content_11149181_1.htm.
[2]李晓凤.武汉市青少年社会教育经验模式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07,(12):14-21.
[3]服务青少年,快乐小时候[N].长江日报,2012-04-21(6).
[4]直面青少年社会教育的困难与挑战[J].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2013,(1):9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