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瑛
摘要:翁同龢,清朝两帝之师,在长期的帝师生涯中,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形成了他独特的教育观。本文对他的教育观以及这种教育观对于我们历史教育的现实意义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教育观;历史教育;翁同龢
两帝之师翁同龢是常熟的象征之一,史学家基本上肯定了翁同龢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正如著名历史学家戴逸指出的:“翁同龢是晚清政坛上的重要人物,甲午战争中坚持抗日,反对投降;戊戌运动中力图自强,促进变法,他对国家和民族作过有益的贡献。”[1]翁同龢不仅是晚清历史上的一位重要的政治家,也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在他的两帝生涯中,他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由于他的学生的特殊性,他深知教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清王朝的统治,他责任重大,因此,在他的教育生涯里,他可谓是绞尽脑汁,最终摸索出了一套得体的教育方法,形成了他独特的教育观。
一、翁同龢的教育观1经世致用的教育思想,其本质出发点是爱国,核心是救世
翁同龢的教育观集中体现为经世致用的教育思想,其本质的出发点是爱国。翁同龢生活在一个社会剧变的时代,民族面临着灭亡的危机,他深知光有爱国的情怀还不够,还得有实际行动来挽救民族危机,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重新诠释着爱国主义的新的内涵,那就是忠君爱国,中兴清王朝,而他的学生正是大清皇帝,他可以通过培养一代明君来改变清王朝的命运,于是他竭力要把光绪培养成为像康熙帝那样的名君,内可以平叛乱,外可以抵外侮,“敬从光绪当阳日,追溯康熙郅治时”[2]。在翁同龢的教育观中,经世致用的教育思想随着皇帝的成长而慢慢突显出来。
在那个复杂的环境中,翁同龢在承袭传统儒学“明道极世”精神的同时,顺应时代的潮流接受改良思潮。所以翁同龢在强调对封建理论基础的儒家经典学习的同时,更有论时务的课程,主要有经世时文和翻译的西方书籍,他还专门让奕劻带同文馆教习洋人为光绪讲英文,令出国使臣张德等讲西文和西国近事。这些课程的设计都有助于把光绪帝培养成为一个有革新精神、顺应时代潮流的君主。翁同龢虽然是一个儒家学者,但他尤其注重学历史,他对慈禧太后说:“皇上读经固然重要,然目下读史尤亟。”翁同龢希望光绪帝能以史为鉴,能吸取历史的教训来挽救清王朝,挽救民族危亡。
虽然后来光绪帝未能使清朝摆脱外族入侵,但是他做了一定的努力,就像谢俊美在《翁同龢传》中指出的:“光绪帝之所以能够有所作为,后来能鼓起立志维新变法的思想的风帆,掀起轰轰烈烈的维新变法运动,都是与翁同龢突出经世思想的教育内容有关,是翁同龢一手点燃了光绪帝的改革思想之火。”[3]
2将书本与社会实际结合起来,进行启发式的教育,以生动活泼的课堂打动光绪帝
翁同龢实施他的教育观的具体做法之一,就是将书本知识与社会实际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勤于思考,学以致用。翁同龢不希望光绪帝仅仅能饱读经书史籍,更希望他熟悉中外时务、政治得失,把光绪帝培养成为一个放眼世界、发愤图强的圣主。于是,他结合中国发生的各种重大军政外交等活动进行讲述,如1897年中俄进行伊犁交涉,翁同龢就向皇帝介绍新疆的史地,有关“海防”和“塞防”的争论,以及“和”与“战”的争论,并谈论自己对这场争论的看法,通过翁同龢的讲解和潜移默化,光绪帝对于国际、国内问题都有了敏锐的洞察力,成为领导变法的维新皇帝。
现在提倡教师与学生之间要成为亦师亦友的关系,进行启发式的教育,其实翁同龢很早就做到了这一点。他善于启发诱导的教育方法,以正面鼓励为主,反对死记硬背和惩罚学生,重视“循循善诱”,同时注意对学生的爱护和关怀,融洽师生感情,并把两者结合起来,使教学效果有明显提高。翁同龢刚任光绪帝老师的时候,小皇帝体弱多病,授读时总是读到一半,皇帝就不读了,可是师傅又不能打骂皇帝,鉴于这样一种情况,翁同龢从生活关心入手,使师生之间的感情由僵化到融洽,每当光绪帝进书屋,翁总是先要看看皇帝的气色如何,摸摸皇帝的小手心烫不烫,轻声细语地询问一番,这样光绪帝倍感亲切,读书也认真起来了。
翁同龢凭着自己深厚的功底以及丰富的经历,在为皇帝上课时讲解总是很生动,他经常用讲故事、举例法等来吸引小皇帝的注意,从而引起皇帝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皇帝学起来就很轻松了。比如翁在教《帝鉴图说》时用讲故事的方法,把自尧舜以来的81位圣主帝王做的善事和36位暴君酷帝的恶劣事迹编成了一个个小故事,并配之以一幅幅画,这样的授课既生动活泼,又能寓教于乐,把深奥的道理浅显化、通俗化,让小皇帝乐于接受。翁作为老师的同时也是关心小皇帝的人,光绪进宫后,就再也没有得到父母的关爱,在宫里有的时候连太监也欺负他,翁同龢做了他的老师后,常常会站出来为小皇帝主持公道,在那种压抑的环境中,能有一个人如此真心地关心皇帝,在小皇帝的心中自然是无限的感激,爱屋及乌,再加上翁的教学手法生动活泼,小皇帝对于翁同龢的授课特别感兴趣,学习自然有成绩。
二、翁同龢教育观对现今历史教育的启示翁同龢在他的教育过程中所采用的一些教育方法是现今我们历史教育一直提倡的。虽然翁同龢的学生与我们历史老师面对的学生有着一定的区别,但是除去这一特殊的身份,他们之间的区别是很微小的,所以,翁同龢的教育观有着一定的特殊性,但是也存在着普遍性,在一百多年后的今天来看,他的教育观对于我们现实生活中的历史教育有着很多启示。
1对于历史教学的启示:重新定位教师的角色
翁同龢上课光绪帝就特爱听,这是为什么呢?原因之一就是翁同龢授课生动活泼,很容易吸引光绪帝的兴趣。我们历史老师要把历史课上好,很关键的一点就是要能像翁同龢那样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起他们的兴趣。培根说:历史使人聪明,诗歌使人机智,数学使人精细。历史之所以使人聪明,并非因为人们记住了历史事件,而是从历史事件中找到经验教训,从偶然发生的事件中找到必然规律,以这些经验教训和必然规律来指导我们今天的学习生活,为我们创造更好的明天,让我们建设更富强的国家。历史老师要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变为无所不知的“故事大王”,能像翁同龢那样,寓教于乐,以形象化的素材、通俗易懂的语言、丰富多变的情感、合适恰当的形体动作,形象地再现历史人物的风姿面貌,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生动。endprint
光绪帝爱听翁同龢的课除了翁的课生动活泼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翁同龢与光绪帝之间形成了如同父子的关系。什么样的老师是最受学生欢迎的?调查发现,现代社会不是知识最渊博的老师最受欢迎,而是热情的老师最受欢迎,这并非说老师的学识不重要,恰恰相反,随着老师的权威性受到挑战,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历史老师更应该注重自身的专业修养。历史本来就是无所不包的,所以历史老师要随时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和结构,扩充自己的知识面。但是现实充分说明了老师光有学识还不够,要让学生能够感受到老师的热情,能够感觉到老师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让学生相信,老师和学生可以成为朋友。实践证明,教学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是师生之间的关系,教师与学生都是有感情、有思维的教学统一体,对教学而言,师生关系意味着对话、参与、相互构建。因此,在新课改中,老师要转换自己的职能,由以前的权威者转变为能与学生平等对话的人,变为能与学生平等交流的角色。这种新型关系的建立,将成为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的转折。
2对于历史课程评价的启示
教学评价是新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长久以来,历史评价问题侧重于对学生的评价,并且以学生的成绩如何来评价老师的教学。新课程有效避免了这种弊端,不仅要对学生所学进行评价,而且要对教师的教进行评价,同时还要对影响历史教学的各种因素进行评价,这样能为历史教学提供信息反馈,能调动各方面的因素,同时在这种实践中能尽早地探索出有效的评价方法,推动历史教学的发展。
历史课程标准中对于评价的功能和价值取向表述为:学生的学习评价是历史教学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反馈、调控教学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功能。[4]因此,历史教学评价中应该包括导向功能、激励功能、调整功能、鉴定功能。传统的历史教学评价侧重于鉴定功能,而忽略了其他几个功能。试想,将翁同龢的教育观放在传统的教育体系中又会得到怎样的评价呢?他的教育观有着非常可取的地方,有着让后人不断学习研究的地方,但是到今天为止,如果单从教学的结论来说的话,谁也说不清他的教育到底是成功还是失败的,所以我们对于评价问题要从多方面考虑。
正如前面所讲的,翁同龢在对光绪帝的教育中非常注重启发诱导的教育方法,常常激励光绪帝,这正是我们新课程中所强调的激励功能。强调这种功能,能使学生和教师看到自己的成绩和不足,找到或发现教学成功与失败的原因,并以此来激励学生提高成绩,改进学习的动机,增强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热情和信心,调动师生参与的积极性。
从对教师的评价角度来说,翁同龢也给了我们一定的启示,他对于自己的学生的了解程度在当今很少有之。在新课程中,在教师评价这一块,增加了对学生的了解程度,也就是说,评价教师不仅要看他对授课内容的熟悉程度,也要看他对学生的了解程度,这是非常科学的,因为教师的教学是互动的,只有基于对学生的了解程度,教师才能设计出上课的最佳方案,这样才能使上课达到最佳的效果,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轻松。
翁同龢基于对光绪帝的了解,在设计教学的时候总会有很多讨论性的课题,在彼此的讨论中擦出了智慧的火花。历史使人明智,是因为历史虽然是过去发生的,但是在探讨中,在争辩中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形成他们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历史观,这种方式的教学是历史课的特色,也是历史教学的使命。作为历史老师,我们有义务来继承和发扬这种使命,更重要的是要履行这种神圣的使命。
教师角色的转变是历史发展的趋势,评价体系操作的转变也是历史的潮流,我们要发扬翁同龢的教育观,在教育的具体过程中把他的教育方法落到实处,切实做到位,在我们历史教师的共同努力下,使历史教育更好地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翁同龢纪念馆编.二十世纪翁同龢研究.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4.
谢俊美.翁同龢传.北京:中华书局,2000.
冯长运,李明海.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教师读本.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