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管理学专业教材体系建设研究

2014-04-16 17:59梁慧稳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管理学公安体系

梁慧稳

2011年3月,教育部同意江苏警官学院增设公安管理学本科专业(专业代码为030513S),至此,江苏警官学院成为全国第二所开设公安管理学专业的公安院校(第一所是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如何建设公安管理学专业,如何办出公安管理学专业特色,科学、系统的专业教材体系建设是基础和保障。

公安管理学专业教材是体现该专业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的知识载体,是学校课程建设、学科建设的凝结和体现,也是深化课程或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保障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基础。①周玉泉:《对高职教育立体化教材建设的探索》,《职教论坛》2011第11期。一直以来,江苏警官学院公安管理系对专业课程体系建设都比较重视,基本形成了相对完善、自成体系的专业教材体系,不断更新出版系列专业课程教材。但是,随着新专业的建设,现有教材体系与学科建设发展、人才培养、新专业特色等目标和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因此,需要在整合现有资源条件下,不断加强公安管理学专业教材体系的建设,加强教材开发力度。

一、公安管理学专业教材体系建设情况回顾

江苏警官学院公安管理学专业是行政管理专业警察管理方向独立出来的,虽然公安管理学专业取得办学资格才一年多时间,但行政管理专业警察管理方向有十余年的办学经验,自1998年与南京大学联合办学开始就设立了行政管理专业警察管理方向。因此,行政管理专业警察管理方向多年的办学实践,为公安管理学专业建设积累了重要的成果和经验。

首先,行政管理专业形成了相对成熟、系统的教材建设体系,为公安管理学专业教材体系建设奠定了基础。江苏警官学院行政管理专业自1998年与南京大学联合办本科、2002年升办本科以来已有十余年的历史,行政管理专业已从最初的一个专业方向(警察管理方向)发展到现有的四个专业方向(警察管理方向、公安政工方向、涉外警务管理方向、公安文秘方向),其中警察管理方向于2011年经教育部同意批准设立为公安管理学专业,涉外警务管理方向于2012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为涉外警务管理专业。无论是专业和专业方向的发展变化,都意味着各专业和专业方向教材体系建设的多样性、发展性、区分性、创新性。教材体系建设的多样性主要体现在同一专业不同专业方向依据人才培养目标的不同所作的特色化要求。如涉外警务管理方向、公安政工方向、警察管理方向等对《公安管理学》教材的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教学目标、实战化教学形式都会有差异性体现,不是千篇一律地采用一套教学资料。教材体系建设的发展性是基本遵循知识更新的速度和频率,在相对固定的时间范围内,组织人力对相关专业课程进行不断修订、完善,以保持教材内容紧跟理论发展前沿。如对于专业核心课程的《公安管理学》教材,从最初选用公安大学编写出版的教材外,在五年内,已组织教师进行了三个版本的编写工作(2008年出版了《警察行政学》、2009年出版了《警察行政学论纲》、2013年计划出版《公安管理学》),公安管理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公安决策学》、《公安信息管理学》也作了一次修订和重编工作。总之,在多年的专业办学经验中,不断完善和充实教学内容是我们一贯的教学工作重点。教材的区分性是指不同专业不同方向、以及同一专业不同专业方向,同一门课程在教材使用上、教学内容安排上都要求尽量做到有所区分、从教材上显示专业特色。教材的创新性是指同一课程选用和编制教材时,既要体现教材内容之间的前后衔接性,更要突出时代发展、学科发展、实践进步在课程教学内容上的变化。总之,多年的行政管理学专业建设经验,在教材建设上形成了基础课程教材外选、专业课程自编为主的教材格局。目前,在专业课程教材上已先后出版了《中外警察案例选》、《当代公安决策学》、《现代公安信息管理学》、《公安应用文写作》、《警察人力资源管理》、《公安信息管理学》、《警察行政学》、《警察行政学论纲》、《公安宣传实务》等一批专业课程教材和部分专业特色基础课程教材。另外,《公安管理学》和《行政管理学》两部教材作为学院2010年规划建设教材,目前已基本完成初稿编撰任务,正在校阅准备出版。这些教材的编写、出版、使用,均为公安管理学专业教材建设和教材开发奠定了基础。

其次,整合师资,以课程团队建设为中心,促进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课程教材建设。公安管理学专业共由十一大知识模块构成:即基本素养模块、法律知识模块、通用业务模块、专业基础课模块、专业主干课模块、体能模块、警务技战术模块、治安执法模块、刑事执法模块、选修课模块、专题讲座模块,我们主要负责专业基础课模块、专业主干课模块课程教学及教材建设任务,这两大知识模块的教材建设已积累了较丰富的资源,能保证正常的教学工作活动所需。但教材的建设工作是一个长期、动态的过程,不是一朝建成即一劳永逸的事,因此,为保持教材的可持续发展性、前沿性、理论与实际的紧密联系性,我们形成了以课程团队建设为中心的师资整合模式,以此促进教材建设。公安管理学专业基础课模块和专业主干课模块共涉及11门课程,分别是:《公安应用写作》、《管理学原理》、《行政管理学》、《公安管理学》、《警察政治学》、《公安决策学》、《公安秘书学》、《公安信息管理实务》、《管理心理学》、《公安调查研究》、《公安宣传实务》,每门课程都组建了3人以上的教学团队。教材建设是课程建设的内容,以课程团队为主,推进课程的全面建设和发展,将有限的师资充分整合起来,形成合力,全面负责专业课程教材的规划、研究、编撰、充实完善等工作。

最后,大部分课程形成了立体化教材雏形。立体化教材是指依托现代教育技术,以能力培养为目标,以纸质教材为基础,以多媒介、多形态、多用途及多层次的教学资源和多种教学服务为内容的结构性配套教学出版物的集合。①孙京新:《食品专业精品课程网络立体化教材建设的可行性研究》,《计算机教育》2008年第5期。立体化教材能最大限度地满足教师教学需要和学生学习需要;满足教育市场需求,提高教学、学习质量,促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目前,《公安应用写作》、《行政管理学》、《公安信息管理实务》、《公安管理学》等课程除了纸质的教学用书、教案、讲稿、大纲、课程指南等形式外,都有配套的电子教材、教案、讲稿、多媒体课件、音像制品、视频资料、习题试题库及答案等资源。《公安应用写作》、《行政管理学》、《公安管理学》等课程作为2012年学院精品课程,已完成了网络平台资源的初期建设,基本实现了传统教学与网络同步学习的立体式教学方式。

二、公安管理学专业现有教材体系存在问题分析

教材体系是服务于专业人才培养要求的内容框架,教材体系由一系列课程教材构成,教材建设是一个过程,一个对教材不断补充、整合、充实、完善、修改的过程,①鲁捷、代岚:《关于高等职业教育物业管理专业教材体系建设的设想》,《教育与职业》2004年第24期。需要投入人才成本、时间成本的一项智力性工程。如前所述,行政管理专业教材建设成果为公安管理学专业教材建设奠定了基础,但从公安管理学自身专业特色出发,由于建设时间短,其专业教材体系依然存在很多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从公安管理学专业教材总体上看,专业教材尚未形成体系,已有教材公安管理专业特色特征不强,教材配置结构不合理。首先,学科建设与体系不完善,缺乏有效的整合机制,各门课程教材存在着简单重复现象,尤其是专业课程教材内容之间缺乏科学的衔接和补充,不是简单重复就是理论基础薄弱。如公安管理学课程内容构成基本涵盖了公安决策、公安信息管理、电子警务、警务指挥、警察人力资源、警务监督、行政管理学、管理学原理等相关课程的知识,内容、条理、编版、内涵等方面课程之间雷同性较大,而彼此在教学大纲、教学计划中都没有明确的界定。其次,专业课程教材不能突出专业本身特色,基本都是由该课程的基础理论知识体系和警务应用实践体系相叠加而成,基础理论内容没有筛选地简单迁移前置课程内容,警务实践应用部分缺乏分析和研究深度。如公安管理学基础部分内容,就是将普通管理学的原理和方法、行政管理学的原理和方法简单借鉴过来,对警务热点和前沿问题的内容,又没有较深入透彻地分析,基本是把警务管理实践工作概括总结而成。最后,教材配置不利于整合校外优质教材资源。近年来,由院内教师编写出版了一系列教材,一方面,促进了专业教材建设工作,另一方面,教材选配以自编教材为主的观念又人为地阻止了选用外部优质教材。

二是从教材理论内容上看,大部分专业课程教材理论基础薄弱,内容陈旧,脱离实际。专业课程教材理论基础薄弱,一方面是由人才培养需求决定的,另一方面是因为对教材内容缺乏深入的理论研究所致。公安管理专业培养的是能开展公安机关综合管理、后勤装备管理、政治工作等职业核心能力和一定创新精神的应用型高素质专门人才,突出应用型是公安管理专业乃至行政管理专业警察管理方向人才培养的特色和重点。无疑,服务于人才培养的课程内容尤其是专业课程内容也特别强调应用性,教材的理论基础研究受到一定程度的忽视。与此相反,由于缺乏理论研究,对实践应用问题研究也少,致使大部分教材停留在简单抄改,不从应用实践和人才培养发展实际出发编制,尽管一些课程教材在三五年内得到重新修订更新,但内容和体例均没有太大的变化,内容陈旧、脱离实际的现象依然明显。

三是从实践内容看,典型的案例分析少且针对性不强,没有针对性的训练习题,有的训练习题缺乏可操作性,专业实践性教材几乎是空白。就目前使用的大部分专业教材来看,实践内容普遍缺失,案例没有编制入教材,虽然行政管理专业办学阶段设置有警察管理案例课程,编制有相应的配套教材,但教材内案例内容比较陈旧,所选案例与课程内容体系没有太大的衔接性,案例不典型。训练习题主要以思考题为主,基本是再现教材中的知识点,没有可操作性强的实践训练习题。

四是从各知识模块的关联性看,通用业务模块、专业基础课模块、专业主干课模块、治安执法模块、刑事执法模块等之间共有的规律性特征不强,部分教材之间存在知识背景、理论内容体系、实践技能训练等内容交叉重复问题。

五是从教材更新频率来看,教材更新周期过长,导致教材内容与规划实践长期脱节。据相关资料统计,国外教材一般3-4年更新一次,①叶小群、杨婷:《关于科学构建城市规划专业教材体系的对策》,《高等建筑教育》2005年第3期。相比之下,我们教材更新频率很慢,有的教材使用5年以上仍然没有新教材替代,尤其是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教材。如专业课《领导科学》选用的是2006年的教材,专业课《管理学》选用的是2005年教材,专业课《公安指挥学》选用的是2004年教材,专业课《公安人力资源管理》选用的是2007年教材,等等。教材的更新频率跟不上人才培养发展的需求。

六是从教材表现形式来看,立体化教材的建设质量还不高,现有的立体化教材形式多是从教师的角度来设计的,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来设计的内容和形式还比较欠缺。首先,还没有建成系统的立体化教材使用平台。纸质配套材料依然是主体,虽然很多教学文件都制作有电子格式,但由于使用平台开放度不够,这些电子材料基本封存在老师个人的电脑或存储介质上,没有形成整合化应用优势;其次,立体化教材建设低水平重复现象明显,质优、量高的不多;再次,一朝建成长期不更新问题突出。我们所谓立体化教材,多是借校评和省评精品课程的契机,为应付评选一次性将相应材料提交上网,事后就不再更新维护,更不会与学生互动使用;最后,立体化教材建设没有真正体现学生需求,不利于学生自学和参考。

三、建设公安管理学专业教材体系的对策

教材建设是公安管理学专业建设的基础和先导。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我们深刻认识到教学改革的主要问题是教学内容的改革,如果教学内容陈旧,即使教学管理十分到位,教师教学态度非常认真,也难获得较好效果,甚至与培养目标背道而驰。因此,构建一个科学、完善、动态发展的公安管理学专业教材体系意义重大。

(一)转变观念,牢牢把握学科演进方向

为适应社会、经济、政治与公安工作改革发展对公安管理人才培养的需求,我们必须与时俱进,进一步转变公安管理学专业教材建设的思想观念,这是教材建设体系的先导。教材建设的过程是应社会生产力和教育教学体系的发展需要而进行的,应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教育教学体系的理论和实践的运作和变化中吸收营养。因此,在转变思想理念的基础上,牢牢把握公安管理学专业学科发展规律,以公安工作对公安管理人才的需求为导向,以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强调教材体系、尤其是教材内容处于不断调整、充实、完善的过程状态。

(二)健全机制,建立教材编写有效的遴选制度

目前学院的教材编写和遴选基本上是自下而上进行的,即教材的选用由教师确定(教材主管部门只提出选用教材的大体原则),教材编写也由教师和课程组提出申请(学院每年组织一次教材编写申报工作,提出申报要求和条件)。这种自下而上的模式虽然充分体现教材使用者的自主性地位,但也存在不足:一是教师选用教材受惯性思维影响,不愿意经常变换教材(变换教材意味着所有的教学内容都要被打乱,需要重新备课、制定各种教学文件等);二是教师受制于资源平台的限制,不能站在较高层次上跟踪全国当前同类教材出版发行情况,即教材的选用存在滞后性,不能充分共享教材资源;三是教材编写不能集中全国同行人才资源,教师只在同校或吸纳本省公安实践专家参与教材编写,不能组织全国其他公安院校教师参与共同编写教材。有鉴于此,笔者建议学院成立教材编写研究委员会,统一全国公安管理学专业教材编写修订工作,整合社会资源,建立教材建设的竞争机制、激励机制、评估机制,打破有的公安管理类教材主编多年一贯制及教材出版中存在着不公正竞争的现象,进而对教材的编写、出版、选用各个环节引入竞争机制。这不仅能有效杜绝水平不高的教材出版和使用,而且会加快教材更新建设的步伐。

(三)协调结构,正确处理教材编写的四大关系

1.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公安管理学科的特点就是实践应用性,尤其是在贯彻学院“教、学、练、践”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下,强调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就成为当前公安管理专业各课程的主要功能之一。当然,一味强调实践应用,没有扎实理论基础,实践性应用也无从谈起。因此,在教材编写中,应充分体现理论与实践的平衡度,这是一个值得认真探索的问题。一本好教材应当具有传授理论和培养能力的双重功能,并潜移默化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

2.稳定性与开放性的关系

随着学科研究的发展深化,公安管理学相关课程的知识日趋丰富,这是学科特性使然。公安管理学专业有的课程选用的教材内容丰富、知识体系完善,需要较多的学时才能全面系统地讲解透彻,但人才培养方案对这类课程规定的课时比较少,在有限的时间内,既要保证知识的传授到位,又要安排一定的实践训练,给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带来困难。对这类课程的教材,必须组织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编排,对内容进行优化处置,编制出适合专业培养要求和教学对象学习的教学讲义,再编写一部分作为学生拓展性学习的内容作补充,必学内容与选学内容之间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和开放性,保持教学内容的科学和鲜活。

3.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关系

在编写教材中,应突出对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除注重知识的先进性和前瞻性外,还力求帮助学生建立科学思维习性,并在教材中展示发挥的余地,从而有效指导学生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因此,教材的设计上应体现理论与实践融合,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并行,实践案例与教材理论内容之间衔接要紧。

4.纸质教材与现代电子教材的关系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尤其是计算机和通讯技术的发展,以及教学条件的改善,公安管理学专业学生使用电脑愈来愈普及,这给公安管理学专业课程电子教材开发应用提供了契机。在今后专业规划教材修订中,应突出纸质教材与电子教材的选用与并用,这也为在课程教学思考中利用PPT文件进行汇报、交流、讨论提供了条件,对创新式人才的培养有着重要的辅助作用。

总之,公安管理学专业教材建设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经过不懈探索和界内人士长期努力,积极参与,不断更新,循序渐进,勇于创新,才能创造出水平先进、富有特色的专业教材,才能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合格的公安管理专业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管理学公安体系
“天人合一”的管理学启示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老公安”的敛财“利器”
张瑞敏金句背后的管理学知识
浅谈管理学
“10岁当公安”为何能畅通无阻
公安报道要有度
联邦快递的管理学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公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