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话语的新闻

2014-04-15 10:32刘淑姣
新闻世界 2014年3期
关键词:框架理论雾霾

刘淑姣

【摘 要】新闻媒体受政治环境、意识形态、媒介环境和特定读者群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任何报道要做到真正的客观中立几乎是不可能的。在本文的研究中,记者将雾霾的原因归咎于急速发展的经济,中国政府在公众的舆论压力下出台的环保举措宣告失败,随之而来的是公共卫生与政治风险。显然,美媒将这一经济和环境问题上升到了政治问题的高度。而这种意识形态的意义建构正是通过标题、框架、主题结构的不同组合来进行的。

【关键词】框架理论 主题分析 雾霾

本文以美国《纽约时报》、《洛杉矶时报》、《华盛顿邮报》、《华尔街日报》四大媒体网站的相关报道为研究样本,时间界定为2013年10月21日-11月24日,样本不涉及图片新闻与视频,共得到18个样本,其中《纽约时报》7篇、《洛杉矶时报》2篇,《华盛顿邮报》5篇,《华尔街日报》4篇。本文研究的问题有:①美国四大媒体关于中国东北雾霾的新闻报道是否隐含意识形态?②意识形态在文本的宏观层面如何被建构?

一、理论和分析途径

框架(frame)一词发源于认知心理学领域。美国社会学家欧文·戈夫曼(Goffman)认为框架是“提供理解经验事件意义的惯例和原则,通过这些惯例和原则,认知被组织成基本的社会和自然框架”①。台湾学者臧国仁认为框架的内在结构方面包含了高(事件的抽象意义)、中(主要事件及其背景、情境、影响等的综合评估)、低(框架的表现形式)三个层次。

从事社会运动研究的美国学者甘姆森(Gamson)认为,框架的概念可以从两个层次进行阐述:一是“界限”(boundary),恰如窗框或相机的镜头;二是人们认知现实社会的“架构”(building framing),前者界定了视野的范围,后者则是再构意义过程中依赖的一种世界观和价值标准。从这个角度来讲,框架概念可以理解为作为名词的“frame”——人们和组织认识客观世界的心理基模;以及作为动词的“framing”——运用心理基模再构真实和现实的架构过程。

20世纪80年代,媒介研究引入框架理论,便形成了新闻框架(news frames)、媒介框架(media frames)的概念。正如塔奇曼所言,新闻是人们了解世界的窗口。“新闻把单纯的事件转化为公众讨论的事件,就是赋予事件一种公共性格”。②新闻既是一种知识资源,又是一种权力资源,它与其他权威机构一同放大了事件中的异常行为。也就是说,“媒体通过误解、敏感化、戏剧化、升级等四个阶段的叙事所形成的对最初问题的解说不断强调了行为的异常,进而凸显固定成见的正确性”③。一篇新闻报道总是当事人和记者的共同产物,这两个角色总是带有主观倾向性,受众在解读新闻时带有创造性,而主观倾向性和创造性取决于新闻价值协商、价值信仰、社会地位和观察经验。

媒介的框架就是进行选择的原则——是强调、解释与表述的符码。媒介生产者常用它们建构媒介产品与话语,不管是文字的还是图像的……在形成受众的解码活动上还可能发挥某种关键性的作用。”④潘忠党等人认为:“新闻框架就是符号工作者长期透过大众传播媒介组织言说(也即文本,包括口语与视觉)的过程,形成固定的认知、解释与呈现形态,以选择、强调以及排除社会事件。”⑤新闻框架本身有自己的学问,窗口的大小、朝向、光线明暗等,都决定了人们所看到的视野,影响了人们对世界对社会的认知,这也说明现实社会与新闻建构的社会现实并不能完全等同。因此,我们不能简单的认定新闻是现实的真实反映,或新闻是反映社会的一面镜子。在具体操作层面,新闻的生产被置于时空网络中。从时间维度看,新闻生产有自己的节奏,新闻工作者将日常事件按照其内容进行类型化,进而加工成新闻事件;从空间维度考虑,新闻机构按照地理边界化、组织专门化、部门分工化的方式安排记者,以确保不会遗漏任何可能的新闻事件。

本文立足于梵·迪克的话语分析理论,从文本视角对18个样本的标题、框架、主题结构进行宏观层面的解读,试图解答新闻文本与意识形态的构建关系。

二、新闻报道的话语分析

1、标题分析

标题是新闻报道的“眼睛”,也是最能造成受众对新闻报道“首因印象”的关键因素。为了引起读者的共鸣,吸引读者深度阅读,记者和编辑们往往倾向于将新闻所要表达的主旨和情感暗示隐含在标题里。

从标题可以看出,美媒关于东北雾霾的报道不仅包括对雾霾现状的描述、中国政府的紧急应对措施和环保举措,也有描述和评论(评价和预测)。从标题特点来看,标题大多直接陈述事实;字数不超出12个,直接明了,让读者基本了解新闻所要表达的主要内容。但是,标题虽用词不多,其中却蕴含着很大的信息量。标题整体上给读者一种中国东北深陷雾霾困境并反作用社会、经济发展,乃至引发政治风险思考的第一印象。如 “airpocalypse”一词的多次使用。“airpocalypse”即“空气末日”,也可译为“末日空气”,是由“air”和 “apocalypse”两个词演化而来,后者意为启示录,一般多是预言灾难、战争、毁灭、或是神的再度降临等。该词在18篇报道中出现7次,其中《纽约时报》有4次。

2、框架分析

框架与意识形态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意识形态是新闻中框架的主要来源,而框架则是意识形态据以经新闻而传达的重要机制”⑥。经过报道者选择后的文本的形式和内容,都承载着意识形态和意义重构的踪迹,而这种踪迹读者是不太可能轻易读出来的。一篇新闻文本可能同时存在两种或多种框架。若某篇新闻报道同时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框架,本文选择占据主导地位的那一种。如表2所示,50%的新闻报道以经济后果为主要框架,其后依次是策略框架、责任框架、无能为力。《纽约时报》57%的报道以经济后果为报道框架,《华尔街日报》的这一数据高达75%。

大多数新闻报道认为中国经济发展与雾霾具有因果关系,如《洛杉矶时报》10月22日的报道称:“The emergency was a stark reminder of the high costs of Chinas breakneck economic development(這次突发事件警醒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付出的沉重代价)”。美新闻报道将造成雾霾的原因归于经济发展,对雾霾影响市民日常工作和生活进行细致、夸张的描述,并将雾霾标志着的环境恶化上升到同官员腐败、物价上涨、贫富差距同样重要的地位,将对国外读者关于中国生态环境形象的认识产生不同程度的误导和扭曲。

如在责任框架中,更多带有评论性的语句明显否定了西方媒体标榜的客观中立。如“the top-down,one-party authoritarianism(自上而下的、一党专制)”(《华盛顿邮报》,11/4)、“there need to be checks and balances, accountability, transparency and the rule of law(呼唤制衡、问责制、透明度和法治)”(《华盛顿邮报》,11/4)、 “Chinas decades of highly centralized economic planning(中国几十年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纽约时报》,11/14)。

3、个案主题结构分析

一般而言,主题或话题是新闻文本主要讲述的内容,是最核心的信息或纲要,它由命题群组成,需要借助语义学理论的宏观结构。“话语的总体意义(宏观结构)不仅有自己的组织原则,还需要某种总体的句法来限定话题或主题在实际文本中插入或排列的可能形式。”这种结构可以借由宏观规则为基础的新闻图式来界定,即超结构(superstructure)。超结构是话语的综合性、全局性结构,它超越于新闻话语本身的图景,是话语所映射的社会历史环境。就文本内容而言,梵·迪克将其分为微观结构和宏观结构,前者由句子、语法、程式和变体组成。宏观结构主要针对主题和话题,而超结构就是阐述这种宏观结构的一种宏观句法。

图1、图式超结构和其他文本结构联系示意图

如上图所示,S代表超结构范畴,M代表宏观结构范畴,P代表命题。这个图为我们分析新闻文本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方法:通过研究命题群组成是主题结构梳理文本微观和宏观的关系,进而透视文本隐含着意识形态、社会文化价值的超结构。本文依据该理论对《华盛顿邮报》网站的《Choking smog paralyzes cities in northeast China, closing schools, airport》进行个案分析。

按照惯例,标题和导语直截了当地表述报道中的主要新闻事件(经济快速发展导致环境遭严重破坏),不过,它们概括的只有第一个主题。从功能来看,标题和导语可以表达主要事件,但不属于主要事件范畴,因为带有偏见的新闻报道就不是这样。第二段可以看做是评论(记者的评价和预测),或“叙述者文本”,这样的表态是带有偏见的报道中常见组成部分,这只是导语部分概括的主要事件范畴的一部分。第三段属于主要事件的内容;接下来的第四、八、十一段都是次主要事件,主要服务于第一个主题,细节2-6属于次主要事件范畴。第十二段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语境范畴,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前文提到的次主要事件。

报道第二部分的第一段提出了一个新的主题(中央曾颁布治污措施),前面的标题和导语并未指出该主题,而这个新的主题可以作为第一个主题的以前事件。接下来的五个段落是对新主题的口头反应。记者通过引用专业人士和普通市民的评论和切身感受的方式,让人物阐述客观的、但却不一定是记者自己的观点,因为这些观点就是这样被第三方人士表达的。但具体选择谁、选择哪一种言语就不一定是客观的,这种选择往往基于记者所要表达的新闻主旨。此处四名言说者的言语内容都是否定性陈述,记者对新主题的否定态度可见一斑。

报道第三部分的第一段提出了高层次主题,即中国政府担忧其自身合法性。该主题的背景基于美国上个月发布的一项调查报告。第二段属于中心事件范畴,接着又回到口头反应图式,与之前的口头反应相同,这一口头反应用第三方专业人士的名字、身份、直接及间接地引用其否定性陈述来进行对第三个主题的肯定性暗示。

报道最后用一个看似不那么重要的事件来结束,这个事件的概述恰巧与前一个主题不谋而合。最后一段交代了作者的评论。

这一属于经济后果框架的新闻报道有这样一条清晰的逻辑主线:(见图2)

结语

本文选取了自东北雾霾事件爆发后一个月的18篇报道,考察宏观层面的标题、框架、主题结构,通过话语和框架分析发现报道意识形态的建构方式。18篇报道将雾霾归因于急速发展的经济,中国政府在公众的舆论压力下出台的环保举措宣告失败,随之而来的是公共卫生与政治风险。显然,美媒将这一经济和环境问题上升到了政治问题的高度。而这种意义建构正是通过以下方式进行的:

首先,使用直接陈述负面事实的标题,在尽量展现新闻要素的同时,也定下了文本基本的情感倾向并对读者进行了潜在的信息引导;其次,不同的框架和主题结构的选择,恰恰是报道者的意识形态从宏观到微观的实现过程,是报道者为表达自己立场和观点而服务的。信息源和引述言语是经过选择后的约定性过程,通过不同的主题结构和框架的组合,隐含报道者基于不同社会文化中的意识形态。□

参考文献

①Goffman,E..Frame analysis: an essay on the organization of experience,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4:242

②盖伊·塔奇曼 著,麻争旗、刘笑盈、徐扬 译:《做新闻》[M].华夏出版社,2008:31

③[荷]托伊恩·A.梵·迪克 著,曾庆香 译:《作为话语的新闻》[M].华夏出版社,2003:11

④约翰·菲斯克 等著,李彬 译:《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辞典》[M].新华出版社, 2004:111

⑤Pan & Kosicki. Framing analysis:an approach to new discourse. Political communication,1993:56

⑥黃敏:《新闻话语中的言语表征研究》[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46-147

(作者: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12级硕士研究生)

责编:姚少宝

猜你喜欢
框架理论雾霾
可以消除雾霾的新型无人机
基于框架理论的隐喻翻译
浅析框架理论在实际应用中的发展困境与创新
基于报纸媒体的宏观经济报道框架研究
用框架理论阐释多义词“意思”
从雾霾中突围
儿童雾霾的长期受害者
雾霾的中医认识及其防治
雾霾下的清晰
Fillmore框架理论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