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中学体育教学模式优化组合探析

2014-04-15 00:56罗乾东
体育时空·上半月 2014年3期
关键词:优化组合中学体育新课程理念

罗乾东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03-000-02

摘 要 为了适应新时期、新阶段培养人才的需要,国家启动了新课程改革。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广大一线教师应该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转变教学观念,丰富教学手段,真正让学生学有所成。长期以来,在中学教育阶段,体育教学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它是对学生身心健康培养最为直接的手段,因此,体育教学模式的优化组合,对促进中学体育教学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新课程理念 中学体育 教学模式 优化组合

我国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才开始对体育教学模式的研究,相比其他国家来说,起步较晚。而直至今日,学界对于体育教学模式的概念依然没有达成统一的共识。但是,无论体育教学模式的概念到底是什么,其具有的整体性、操作性、稳定性、针对性以及优效性特征都是毫无疑问的。

一、体育教学模式的特征分析

(一)整体性特征

体育教学模式是教师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对相关教学理念以及教学理论的集中反映。它在更为深远的程度上,将教学目的、内容、形式和手段关联起来,而不是几种简单教学方法的排列组合。因此,它在内部结构上具有相对完整性,是各要素相互支撑、相互影响的有机整体。

(二)操作性特征

教学模式不是停留在纸上的大理论,任何一个学科的教学模式最终都会遵循一定的步骤应用到实际教学活动当中去,体育教学模式也不例外。而要有利于实际应用,教学模式的操作性是必不可少的,那些没有经过实践检验,只是停留在空想中的教学模式,只会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带来不利影响,严重时可能会造成身体伤害。如:在进行推铅球的练习时,如果教师采用的教学模式不具备可操作性,会在练习过程中造成学生手臂、脖子或者腰部的扭伤或拉伤等伤害事故。

(三)稳定性特征

体育教学模式是对大量教学实践的理论性概括,同时又是开展实际教学活动的指导性原则,因此一旦形成某种教学模式,在一定时间段内它便具有相对稳定性。如果教学模式不具备稳定性,就无法保证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如:在对学生进行柔韧性的锻炼时,教师所采用的模式通常是边示范边讲解,在讲解动作要领的同时,辅助展示示范动作,并在示范动作时告知学生应该注意的问题,以防学生拉伤。这种教学模式是经过数代人的经验积累后总结出来的,已经经过现实的考验,具有很强的稳定性。

(四)针对性特征

体育教学内容纷繁复杂,不同的教学内容会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因而,也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模式,所以针对特定内容的体育教学模式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千篇一律的教学模式无法满足特定教学内容的需要,只有针对性强,才有利于教学效果的达成。如:跑步可以分为短跑、中距离跑和长跑,每一种跑法都有其特殊性。短跑强调爆发力,中距离跑强调时间安排策略,长跑强调耐力,如果教师只是笼统地讲解跑步的动作要领,而没有针对特定的跑法进行指导,那么学生就学不到什么真东西。

(五)优效性特征

教学模式是对大量教学活动中运用的教学方法的升华与总结,而任意一种教学模式之所以能“脱颖而出”,被广泛使用,一定是具有了其他模式无法达成的效果,这种“与众不同”就是教学模式的优效性,而优效性恰恰是教学模式的最本质特征,教师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只有抓住了优效性特征才能让体育教学的目标有效达成。

二、体育教学模式的功能分析

(一)体育教学模式具备构造性功能

相比较于其他学科,体育教学内容庞杂、体系特殊,所以,在研究体育教学模式的过程中就不能简单地通过逻辑思维以及书本文字来探讨和理解,还要通过图像框架来形象地将体育教学模式内部各要素的关系展示出来。通过建立框架结构,教师可以理清教学步骤、突出教学重点、难点,并且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来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安排。这样一来,可以更为直观形象地建立结构完整、具有实际操作性的教学框架。

(二)体育教学模式具备预见性功能

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是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以及教学目的的统一整体。一旦教学模式确定,一方面,教师可以根据其内在规律,事先设计好当次教学活动要达到的目标,并且可以预想到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做到防患于未然。另一方面,学生可以根据教学计划与安排,及时反馈自己的问题,让教师可以因材施教,避免在实际教学活动中的“一刀切”对学生学习热情或人身安全带来的不利影响。

(三)体育教学模式具备解释、启发性功能

体育教学模式具有整体的框架性,可以通过已有的文字理论来对其进行解释。已有的理论有掌握学习教学策略、形成性评价理论、反馈控制与目标达成度理论、非智力、非体力因素促进技能教学的发展理论等,所有这些理论与实际教学活动的有机整合,一方面会为教师解释了采取哪种教学模式才能在最大限度上发挥出教学计划的效果,另一方面还可以启发教师开拓新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实现教学效果的有效达成。由此可见,体育教学模式具备解释、启发性功能。

(四)体育教学模式具备整体优化的功能

体育教学模式各个功能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上文阐述的体育教学模式的构造性功能与预见性功能,不但让教师可以直观地设计教学活动,同时还可以预见教学活动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这两种功能在更深层次上让体育教学模式又具备了一种新的功能—即解释、启发性功能。构造性功能有利于解释实际的体育教学活动过程,而预见性功能还可以对教师起到启发作用。通过解释与启发,教师可以因材施教,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施“诊断-确定目标-定向-反馈-矫正”的教学方法,以此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机动性。可见,这三种功能并不能独立存在,它们联合而成的整体优化才是促进教学目标圆满顺利达成的强劲驱动力。

三、新课程理念下中学体育教学模式优化组合的研究

(一)教师设问激疑——创设探索教学的情境

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的角色要适当弱化,而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要大大提高。所以,同其他学科一样,体育教师也应该在课堂实际教学活动当中转变教学观念,由课堂活动的组织者、监管者、转变成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者、铺路人。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设问激疑的方式,事先将问题摆在学生面前,不给出答案,而是为学生进行主动学习创设探索环境,让他们自己去探索总结,以此来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真正学有所得。如:教师可以分别示范投、掷和推三个动作,然后让学生为这三个动作定名,学生的回答一定是千奇百怪,接着教师可以让同学们分组讨论,到底以上三个动作有哪些异同,最后由教师给出正确答案。在这种探索式的情境中,学生经过思考、讨论,最终会将知识内化吸收。

(二)实践探索——发现新技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培养“新技”,而这里的“新技”既指教师的体育技巧,也指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使用的先进教学技术。体育作为一门动手性极强的学科,在实际授课过程中要求教师必须身体力行,为学生进行示范。但是,学生身体素质不同,教师不可能要求学生通过同一种方法进行学习,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充实自身的技巧、采取先进的教学辅助技术,争取通过不同的方式让所有学生对所学知识都能够理解、掌握。在柔韧性练习中,对于那些柔韧性较好的同学,教师可以示范稍微难一些的动作,比如瑜伽或者普拉提等;而对那些柔韧性较差的同学,教师则要示范稍微简单地动作,比如前后劈腿、坐位体前屈等,这样有针对性的训练方式就要求老师不断丰富自己的技巧,来应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要求。

(三)分析结果、概括所得

通过研究体育教学模式的特点与功能,教师可以在实际教学活动当中不断充实教学理念、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因而,教师必须认真总结教学心得,仔细分析结果,找到其中存在的不足,然后系统总结概括,为日后教学活动的开展以及教学理论的丰富留作参考。如:在短跑的教学中,教师通过学生的练习,发现学生反应速度差、起跑慢,得出了症结所在。因此,在日后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强化起跑反应的训练,以此来促进学生的短跑成绩。

(四)实现知识与技能的广泛迁移

任何知识形成后都不应该只局限于本领域内,应该充分与其他学科和领域进行广泛的交流与融合,这样不仅可以让知识发挥出更为广泛的作用,同时也可以通过广泛的融合反过来充实已得的知识,实现互利共赢,这样才能推动中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壮大。体育教育不仅仅是身体上的培养,更是对学生心智、历史、科技、创造力等各个方面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通过与历史、地理以及科技等跨学科交流,在培养学生健康体魄的同时,增加其他领域的知识学习。

四、结语

新课程理念下,中学体育教师必须充分把握住当前体育教学模式所具有的整体性、操作性、稳定性、针对性以及优效性特点,认清体育教学模式的构造性、预见性、解释、启发性、整体优化等功能,不断在实践中为学生创造探索情景、不断丰富自身技能、及时总结心得并适时进行知识与技术的迁移,惟其如此,才能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我国体育教育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 毛振明.探索成功的体育教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

[2] 赵立.体育教学模式群结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4.

猜你喜欢
优化组合中学体育新课程理念
“三螺旋”优化组合实践教学模式在高职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篮球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体育学生体能提升的有效策略探析
谈谈如何提高中学生的耐力素质
略论中学体育教学
新课程理念下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探析
新课程理念下生物课堂教学艺术的“变”与“通”
基于新课程理念的小学信息技术游戏化教学探析
评价机制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及应用探究
赛前训练中运动员竞技能力的优化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