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治疗方法、疗效及安全性的探讨

2014-04-14 03:58龚家俊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4年1期
关键词:溶栓血栓静脉

龚家俊

(云南省德宏州人民医院,云南德宏 678400)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治疗方法、疗效及安全性的探讨

龚家俊

(云南省德宏州人民医院,云南德宏 678400)

目的分析研究颅内静脉窦血栓的临床治疗方法以及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抽取近年来在我院收治的患有颅内静脉窦血栓病人20例,采用随机抽取模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例。对照组对病人采用单一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之上采用内科疗法,对两组病人在经过临床治疗以后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合并颅内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病人的临床症状积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颅内静脉窦血栓病人采用内科治疗方法,可以获得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并不良反应极少,具有安全有效性,使病人的健康生活质量得到保障,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临床治疗方法;颅内静脉窦血栓;安全性;疗效

颅内静脉窦血栓在临床当中是一种常见疾病,占脑中风的1%-2%[1]。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致残、致死率非常高,对病人的生命安全带来非常大的威胁。目前,对于治疗颅内静脉窦血栓的药物和方法有很多种,但是其临床治疗效果不一。本文笔者抽取近年来在我院收治20例患有颅内静脉窦血栓的病人,对其采用合理、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并取得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现将具体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近年来在我院收治20例患有颅内静脉窦血栓的病人,当中男性患者11例,女性患者9例。年龄在19-81岁,平均年龄为45.6岁。所有病人都经过相关临床检查,并被诊断为颅内静脉窦血栓。两组的年龄,疾病情况等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采用随机抽取的方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临床治疗模式,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采用经静脉溶栓治疗。

1.2 临床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治疗方法对照组对病人采取低分子肝素5000U治疗,采取脐部周围皮下注射,每隔12小时注射一次或者采取普通肝素1.25万U-2.5万U进行治疗,每天注射一次,同时对凝血进行密切观察,APTT控制在一分钟左右,一个疗程为10天。

1.2.2 实验组治疗方法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之上对病人采取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其中方法包括有,尿激酶50-75万U,同时加入生理盐水500毫升,采用静脉持续泵入,每天进行一次,一个疗程为7天[2],在临床治疗过程当中,一定要对凝血和纤维蛋白原进行密切观察。通过相关临床检查以后,发现局部血流保持正常或者病情稳定以后采用口服华法林片,第一次采取每次一片,每片2.5毫克,每天一次,一共三天。

1.3 临床治疗效果判定标准

治愈:病人在临床治疗以后,症状和体征完全消失,颅内压恢复正常,没有出现神经功能障碍。好转:病人在经过临床治疗以后,症状和体征有明显改善,颅内压基本恢复正常或者使偏高。无效:颅内压较治疗前没有任何变化,同时临床症状和体征也没有任何变化。

1.4 病人满意度评价标准

病人满意度评价标准:使用我科室自主研制的满意度评价标准,其中包括非常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满意率采用非常满意例数+一般满意例数来进行判定。

1.5 统计学分析

统计分析采用SPSS11.0软件包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两样本率比较都使用χ2检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治疗效果之间对比

实验组病人一共10例,其中治愈4例、好转4例、无效2例、总体有效率为80%;对照组病人一共10例,其中治愈2例、好转2例、无效6例、总体有效率为60%,实验结果表明,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两组病人满意度对比

实验组病人一共10例,其中非常满意有7例,一般满意有2例,不满意1例,满意率为90%;对照组病人一共10例,其中非常满意有4例,一般满意有2例,不满意4例,满意率为60%。结果表明,实验组病人满意度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2.3 两组临床治疗以后合并颅内出血之间对比

通过临床治疗以后,实验组一共10例病人,其中合并颅内出血2例,没有合并颅内出血8例,合并颅内出血率20%;对照组一共10例病人,其中合并颅内出血6例,没有合并颅内出血4例,合并颅内出血率60%,实验结果显示,通过临床治疗以后,实验组合并颅内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体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详见表3。

表1 两组病人的临床治疗效果之间对比

表2 两组病人满意度之间的对比

表3 两组临床治疗以后合并颅内出血之间对比

3 讨论

颅内静脉窦血栓一种特殊的脑血管疾病,其引发因素相对比较复杂,其中包括有遗传因素、获得性原因以及特发性原因等。其临床症状包括有头痛、呕吐、恶心以及乳头水肿等,甚至会出现谵妄、嗜睡,严重的会造成病人死亡。头痛是颅内静脉窦血栓当中最为常见的临床症状,大约占整体的69%-92%[3]。目前,在临床当中比较常见的就是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以及溶栓治疗,但是在治疗期间,无论是不是出血性梗塞,肝素都被看作是治疗颅内静脉窦血栓最佳药物。在初期采取抗凝治疗,可以使致残、致死率明显减少,而且没有使病情进一步发展。随着介入治疗的发展,采取经血管内溶栓具有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但是在一些基层医院没办法开展这种手术,本文笔者采取经静脉溶栓治疗,使尿激酶与血栓的联系明显提高,使溶解血栓药物浓度明显增加,使尿激酶使用剂量明显降低,使合并症发生率明显降低。采用这种治疗方法治疗,可以使溶栓速度明显增加,使血流得到明显改善,使合并症发生率明显降低。除此之外,采用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通常小于7天[4],不但可以使治疗效果提高,同时以免因留置静脉导管在机体当中导致血栓。本文实验结果显示,通过临床治疗以后,实验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合并颅内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对颅内静脉窦血栓采用经静脉溶栓治疗治疗,取得了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而且合并症发生率明显减少,具有安全有效性。现如今,对颅内静脉窦血栓主要采取肝素抗凝联合血管内溶栓治疗方法,可以在不能采取介入治疗的基层医院,采用静脉溶栓也是一个非常显著的临床治疗方法,在临床当中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1]程虹,刘圣,万琪,葛颂,张廉,顾萍,张磊,龚洁,王兴霞.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分析[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2013,33(8):1126.

[2]黄捷,李旭东,王世波,闫世鑫,韩青松,张前进,尙彦国,范一木.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治疗策略[J].当代医学,2009,29(3):156.

[3]陈英,许宏伟,张乐等.颅内出血后并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分析[J].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2010,37(2):119-123.

[4]Ferro JM,Canhao P,Stam J,et al.Prognosis of cerebralvein and dural sinus thrombosis:results of the International Study on CerebraVeinandDuralSinusThronbosis(LSCVT)[J].Stroke,201235 (3):664-670.

龚家俊,1975年生,男,大学本科,主治医师,主要从事神经内科脑血管病工作。

猜你喜欢
溶栓血栓静脉
防栓八段操 让你远离深静脉血栓
血栓会自己消除么? 记住一个字,血栓不上身!
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治疗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血栓最容易“栓”住哪些人
精确制导 特异性溶栓
两种深静脉置管方法在普外科静脉治疗中的应用比较
急性脑梗死早期溶栓的观察与护理
静脉留置针配合可来福接头封管方法的探讨
改良溶栓法治疗梗死后心绞痛的效果分析
消积散结丸联合血栓通注射液治疗脾切术后门静脉血栓1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