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打造未来的创新型人才

2014-04-10 05:43熊红云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4年25期
关键词:创新型人才信息素养创新意识

熊红云

摘 要 本文分别对创新型人才和信息素养进行了阐述,介绍了创新型人才所具备的特点,以及中学信息技术课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与创新人才所培养之间的关系。目的让教师认识到中学阶段信息素养教育的意义,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尽绵薄之力。

关键词 信息素养;创新型人才;自主学习;创新能力;创新意识

前一段时间,看到一篇文章中有这样一段话,“胡锦涛总书记在2006年的两院院士大会上指出:世界范围内的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时底是人才特别是创新人才的竞争。”作用一名教育工作者,尤其是作为一名普通中学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师,怎么能在平凡、普通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为培养未来的创新型人才,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呢?因此,我在思考,我们有必要清晰的知道,创新型人才的含义,所具备的基本要素。并对自己的目前教学工作进行分析,找出一个精准的切入点,从而日常的教学中,有目的,有方向,长期的进行实践,使学生在中学这一重要的人生成长时期,能初步具备创新型人才所具备的能力和素质。

创新型人才的含义是指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并习惯于创新性思维的人才,在其自身的认识和实践环节中,能积极发现并探求新问题,能熟练运用独特的方式解决问题,获得成果。

现代社会需要创新型人才,国家实力的竞争需要创新型人才。这类人才,他们在具体的社会活动的表现是:具有积极进取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具有在急剧变化的社会中较强的适应能力,能树立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思想观念、行为模式;具有更高的思想道德品质和对人类的责任感;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会学习、会生存、会创造,具有多种多样的个性和特长。

可见,对于创新型的人才的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创新型人才各构成元素的根本和基石。在中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其中一个教学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良好信息素养。而无论是对学生进行信息素养的培养过程,还是学生最终具有信息素养,都会促使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有效形成。因此,正确认识和理解信息素养教育和创新型人才培养之间的关系,可以使们中学的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有针对性,取得更明显的效果。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与信息素养教育之间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学生信息素养的完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过程

信息素养,指的是利用计算机等现代信息工具获取信息,整理、加工信息,从而综合利用信息、提高工作与学习效能的能力。 培养和提高中学生的信息素养也是中学信息技术课程设置的目标之一,在中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应特别注重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因为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技术性高、实践性强的课程,在教学中我们要始终把知识的学习与基本技能的培养结合起来,加强对基本功的训练。理论知识、特别是软件应用,如果单凭课堂讲解或用多媒体大屏幕演示,还远远达不到教学目标。学生应更多的通过自主学习,协作学习,通过亲身操作,通过师生、生生交流,解决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才有可能在貌似平凡的学习实践过程中迸发出灵感的火花,产生新的观点和想法。这些灵感和火花,就是创新精神的最初形态----创新意识,我们在长期的教育过程中,不断的激发出学生创新意识,并帮助学生进行这种创新意识的迁移、升华,从而渐进的让学生具备了创新精神。

二、学生信息素养的提高其本质是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创新能力是指人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并提出新设想、创造新事物、开拓新生活的能力。它是多种能力的综合,包括信息获取能力、信息处理能力、信息技术利用能力、信息整合能力和信息传播能力等。

信息获取能力是指个体能根据自己的需求有效地收集各种资料与信息,能熟练地通过阅读、访问、讨论、参观、实验、检索等获取信息的方法。信息处理能力是指人们对于信息的阅读、存储和加工能力。信息技术的利用指的是对于网络、多媒体计算机、通信技术等现代信息存储与处理技术的掌握。信息整合和信息传播能力指信息主体通过对信息的分析与加工,重新生成新的信息,并将这些具有创新意义的信息传播给其他用户的能力。

而上述的这些能力,正是我们中学阶段所要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所要达到的知识目标。我们在中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通过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推行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理论联系实际,鼓励、指导学生大胆、灵活地运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学生会在学习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的提高自己的获取信息、应用信息,传播信息的能力。

在科技信息时代,很难想象,一个连起码的信息技术都不会利用、面对纷繁的信息都无所适从的人,能在科学研究中提出具有创新意义的理论和观点。反之,越是思维敏捷、头脑灵活,在学习或工作中处于领先或独创境地的人,其信息素养的能力必定更胜一筹。

三、中学阶段的信息素养教育推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中学生的信息素养教育主要由信息技术课程来实现。而新课程改革以来,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有一项重要的教学目标就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通过在课堂教学中的自主阅读、自主实践等环节,可以培养学习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具备良好信息素养的人也是善于自主学习的人。而独立自主的学习正是创新型人才所具备的基本素质。

信息社会要求人们不断地对付和处理各种新的挑战与危机,信息量的增加要求人们必须学会对信息进行选择和判断,以掌握新的知识。信息更新速度的加快使学习阶段和工作阶段的融为一体,学习成为贯穿一个人一生的事情。这意味着学习变得比以往任何时代都重要,具有学习能力的人,也会在社会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环境下,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上早已不是被动的接受老师传授知识,而是通过老师所设计的各种学习任务,在任务的驱动下,主动的获取知识,尤其是在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更是要求学生更主动的、独主的、个性化的获取信息。从“学会”转向“会学”,只有通过信息素养教育,将来才能主动地去获取各种信息,才能够不受时空的限制,实现身学习的的目的。

综上所述,中学阶段的信息素养的培养,小到可以养成学生对信息的各种处理能力,大到为将来国家的建设培养创新型的人才。也许现在信息技术课堂上的学生,通过我们教师的正确指引,他们中间就会在将来涌现出中国的“乔布斯”。因此,我们应认识到自己工作的巨大意义,在教学工作中,随着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的不断变化而修改我们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更好的、更有效率的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从而培养学生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使信息素养教育取得更大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徐恩芹,刘美凤等.创新型人才的核心特征[J].人才开发. [2]邱绍辰.发展学习生个性、培养创新型人才[J].河北教育.

[3]教育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J].(试行).endprint

猜你喜欢
创新型人才信息素养创新意识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如何培养学生信息素养
关于导学案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
“通信系统仿真”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创新意识下日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如何在生理学教学中培养创新型人才
借助MOOC打造一门有趣有视野的信息素养通识课
高校艺术专业打造“众创空间”模式研究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浅析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