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永红
摘 要: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抽象性很强的学科,幼儿教师应将生活本质的具体形象性、随意性与数学概念的抽象性有机地统一在以集体教学形式组织的幼儿园数学活动中。作者从表现标准的数学领域中领悟幼儿在教学活动中的思考、游戏、反思等有效性的实施。
关键词: 课程标准 幼儿园数学活动 有效性
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学科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相比,详细明确地阐述了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实施建议,特别提出了面向全体学生的学习基本要求,体现了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了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了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课程标准包括几种具有内在关联的标准,主要有内容标准(划定学习领域)和表现标准(规定学生在某领域应达到的水平)。下面我从表现标准的数学领域中领悟幼儿在数学活动中的思考、游戏、反思等有效性的实施。
一、课程标准让幼儿在数学活动中善于思考
数学是一种理性的思维方式,它的本质在于抽象化。如大班上学期的数学活动《撒花片》,活动目标是要求幼儿初步感知5的組成,发现5个花瓣的分成会有两份不同的答案。本次活动的目的在于让幼儿在自然的游戏过程中感受数的可分性,知道5可以分成两份,并有不同的结果。孩子们在第一次操作中,只是把自己操作的结果写了出来,如:5分成1和4,5分成2和3,多数孩子都只有两种分法。有的孩子用点子、数字、图形、画圈等形式表现操作结果,把5分成了1和4,4和1,2和3,3和2四种分法。为了让活动更有计划性,我把孩子的操作结果有意识地进行了整理,引导幼儿初步感受数的组成。活动中,我让孩子自己去发现:你认为哪一种记录最易让人看明白?从而让孩子与同伴进行比较,得出最简单易懂的好策略。孩子在第二次操作中,能在老师的引导下,边撒花瓣边按照顺序记录5的分成,并找出规律,如: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的顺序。本次活动中的不足是:时间稍长一些。由于本次活动衔接性不是很好,孩子没有经过2、3、4分成的学习的基础,因此在学习5的分成时,掌握得不是很好。
二、课程标准让幼儿在数学活动中思维活跃
数学活动是幼儿园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幼儿数学活动中,幼儿所能接受的数学知识是很有限的,然而在幼儿获取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成人对幼儿启迪的思维能对幼儿日后的学习和成长起着长期积极的效应。教师要善于抓住幼儿瞬间迸发出的创新思维火花,及时鼓励、表扬,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例如:在中班《看图拼画》这节数学活动中,我的目标是让孩子们感受图形之间的组合关系,如两个小直角三角形拼成一个大的三角形。导入是:小猪要搬新家了,它需要一块大的三角形地垫,可是家里没有,怎么办呢?以小组为单位,同伴之间讨论后:发现组合三角形的原来有多种方法。在幼儿操作时教师给予帮助。教师又提问:如果没有一样大小的图形,怎么办?幼儿在操作中不断地尝试,摆弄图形。最后在活动中,教师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大胆地拼出各种图形,如:“房子、汽车、飞机”等。数学操作不仅能开发幼儿的思维,还有利于培养幼儿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判断等能力。在教学中,好的提问设计可以让幼儿积极开动脑筋进行思考,刺激幼儿感知、操作、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
三、课程标准让幼儿在数学活动中快乐学习
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幼儿是在游戏中快乐成长的。作为幼儿教师,我们更能深刻地理解,在游戏中,幼儿的认识、记忆、思维、有意注意等状态都比平常的时候好,这是因为轻松、快乐的游戏情境更容易激发幼儿的主动性、想象力和创造欲。游戏是一种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要求的快乐而自主的活动,具有自主性、趣味性、虚构性、社会性和具体实践性等特点。所以在数学活动中,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让幼儿置身于有趣和好奇的环境中,激起幼儿浓厚的学习兴趣、强烈的求知欲和积极思考的愿望,使他们带着高涨激动的情绪投入到活动中。
如在数学《猜猜买了啥》活动中,通过让孩子猜测,学习从不同的角度思考、解答问题。为了给孩子创设游戏情境,我们在活动前和孩子共同收集超市的商品包装、篮子,并在游戏区域进行布置,将物品按种类分类,贴上物品的价格,在“超市”的货架上摆放整齐,让幼儿拿着5元的游戏点卡进行购物。在活动开始,先让幼儿说出超市里有哪些物品?各是什么?多少钱一个?我们给孩子5元钱,只需买两样物品,加起来必须正好5元。孩子在购买时要看仔细每一件物品的价格,合起来共花费是5元,不能多也不能少。集体活动时,孩子们扮演成顾客去购物,既体验到购物的开心快乐,又学到知识。数学活动融入生活情趣,幼儿通过角色扮演,既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又产生对数学活动的兴趣。可见游戏化课程会使我们的教育更易被幼儿接受和喜爱,能切实为教学服务。
四、课程标准让幼儿在数学活动中自我反思
朱家雄教授提出“真正有效的教学,需凭借教师自己的经验和教学智慧,对灵活多变的情境创造性地作出自主的判断与选择。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经过无数次的反思逐渐形成”。可见“反思”对帮助我们开展“有意义的教学”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如在大班《服饰特征》操作活动中,教师的目标是让幼儿仔细观察各种特征,用标记记录服饰的相应特征,积极讨论﹑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孩子们要从服饰颜色、大小、款式等标记上进行记录。在数学活动中,提问需要艺术、需要技巧。
在集体教学中,孩子能跟着老师的思路走。如首先看有哪些标记。认识之后,再进一步找猪的上衣是什么颜色的?是大猪还是小猪,穿的背心还是裙子?孩子们能集体回答。个别孩子继续挑战难度较大的问题,思维活跃的孩子能认真仔细地先观察、再判断、最后记录。但是也有极少数孩子操作的成功率不是很高,我让幼儿说说自己错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有的孩子说没有看清楚,有的孩子说是看错了,有的孩子说是抄袭别人的,有的孩子说上课没有认真听。孩子说出的理由很多,也进一步说明了大班的孩子学会了简单的反思,能找出错误或失败的原因。可见,反思不在于年龄,反思不在于简单与深刻,会反思的孩子一定成长得很快。
目前世界各国在教育改革的大潮中都将课程标准的构建放在了重要位置。但是在我国,还缺少幼儿园某个领域的课程标准。由于幼儿园课程标准的缺失导致幼儿园教育的实施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幼儿教师要不断自我反思,引导幼儿学会简单反思,还要加强对幼儿数学教育理论的研究,为标准制定提供科学依据。这有助于丰富我国幼儿园数学教育课程理论,同时对幼儿园教师的实践活动具有整体上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新课程标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幼儿园渗透式领域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