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014-04-10 16:46许汉华
考试周刊 2014年12期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培养方法自主学习能力

许汉华

摘 要: 新课程要求教师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注重学法指导、提供设置思维时空等手段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 初中历史教学 自主学习能力 培养方法

现代教育要求教育由知识传授型变为方法传授型和能力培养型。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重要内容。新课标要求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学习方法和创新能力的引导与培养,教师不能包办代替,“教”是为了学生的“学”,不能以教定学,让学生配合和服从教师的教。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就要求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所谓“自主学习”,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把空间和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在学习时表现出的自觉性、积极性、独立性等特征的总和,是从事创造性学习活动的一种能动状态。我国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曾说:“所谓教师主导作用,盖在善于引导、启迪、使学生自奋其力,自致其知。”教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历史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一、自主互动,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当好“导演”,使学生的“演技”得到进一步提高,这不仅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而且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在现代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是围绕教师的“教”进行的。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教师怎么教,学生就怎么学。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得不到充分体现。而自主学习主张,学生能够掌握的学习内容让学生通过自学、讨论先行解决,教师再针对学生不易掌握的内容重点讲解或指导。这样通过自学、讨论,学生个体和集体的学习潜能得到充分开发,还可以让不同学习水平和不同学习风格的学生得到有差异的发展。同时,教师要尊重和信任学生,消除偏见,以平等的身份来到学生中间,把学生看成共同探讨问题的伙伴。

二、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产生,有赖于他的心理自由。和谐的师生关系,民主的教学氛围,能激起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轻松愉快的氛围能使学生感到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心理自由。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也是教育改革的原点。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历史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教师不是以知识的传授为目的,而是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加深问题的深度、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特别是形成对解决问题的独立见解为目的的。只有激活学生与生俱来的问题意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表现欲,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注重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知识的能力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用不着教”,这句话既道出了教学的目的,又道出了学生掌握了方法后能主动获取知识、寻求发展。由于历史知识的抽象性、逻辑性,加上学生听课时注意力不能持久集中,因此,要使学生主动听讲,积极动脑,学会学习,教师就要合理运用教学策略使学生有效地把耳、目、腦、口利用起来。教给他们科学的学习方法,鼓励他们对问题敢想、敢问、敢说,让他们在历史的世界里自主探索,从发现中寻找快乐。让他们自主学习知识,体会历史学科的价值和学习历史的乐趣。

1.教学生会听。让学生在听讲时边听边记,记录时抓住重点,不仅要认真听老师讲,而且要认真听同学发言,能够听出发言中存在的问题。教师一般采用以下两种方法训练学生听的能力:事例,学生复述要点;学生看材料,总结观点。

2.教学生会看。会看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观察习惯。凡是学生能通过自己看,经过自己想就能掌握的知识,教师可不讲或略加点拨,可以通过练习检查学生的自学情况。教师要为学生的观察提供相适应的观察材料。观察材料要准确、鲜明,要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通过观察作出判断。新版初中历史具有图文并茂的特点,大量的图表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观察是一切思维的开端,一些历史现象、考古文物、战争形势图都需要通过缜密的观察获得。

3.教会学生会用脑想。每个学生对待问题都有自己的看法。因此,教师要善于激起学生的思维火花,给他们留出一个自由自在思考的空间,促使他们活跃思维,发展智力,为自主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4.教学生会说。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要说就要积极动脑想。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表现为不同步性,分析问题往往看到了、想到了就是无法用语言表达出来,再加上历史学科特有的逻辑性,使学生感到更是无从说起。教师首先应鼓励学生敢说,怎么想就怎么说,说错了不要紧,再重说,慢慢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其次,充分利用讨论的机会,让学生大胆地说。要说得好,就要仔细听、认真看、积极想,抓住了会说就能促进其他三会。因此,要十分重视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与训练。

四、预留思维时空,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时空

学生是认识的主体,学生的自主性体现在多“思”上,它是发展性的思维活动,教师提出问题后,应让学生有充分的思维时间和空间,让他们有更多的体验、感悟、实践的机会,不要为了追求教学模式的完整,使学生的参与活动走过场,采取教师引在前讲在后、学生思在前听在后的方法。

如在教学初中《英国对西藏的侵略活动》时,教材史实比较枯燥,教师一般采用“注入式”教学方法,学生的思维得不到应有的训练,学生的主体作用不能充分发挥。教学时我首先提出问题:英国是如何侵略我国西藏地区的?为什么袁世凯的北洋军阀政府对待外蒙和西藏问题上采取不同的立场?引导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在阅读课文掌握基本史实的基础上,鼓励学生针对第二问踊跃发言,发散思维,提出个人见解,一个学生回答,其他学生补充,最后教师小结。这样给学生思维时空,充分展示知识产生的思维过程,将学生参与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何基生.自主学习能力论[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9,4.

[2]吴玲玲,汪玲,吴瑕.浅谈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J].世纪桥,2011(13).

[3]袁平.元认知与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5(04).

[4]李显超.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与探究[J].教育,2013(21).

猜你喜欢
初中历史教学培养方法自主学习能力
初中历史探究式学习的教学途径
初中历史教学中对学生情感的培养策略
浅析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小学高年级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模式探析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
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性别差异
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谈学生化学兴趣的培养
如何在中学地理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语文教学中对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