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搞好信息技术课教学

2014-04-10 16:46李士艳
考试周刊 2014年12期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以生为本教学方法

李士艳

摘 要: 本文阐述了在素质教育以学生为本的前提下,怎样充分地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与创造性,促进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 信息技术教学 以生为本 教学方法

人类已经迈进高度信息化的21世纪,在当前这个信息化社会中,信息是构成现实世界不可缺少的三大基本要素和资源(材料、能量、信息)之一。“信息处理能力”是所有社会成员应具备的如同“读、写、算”同样重要的基本生存能力之一。世界各国均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视程度。我国教育部于1999年底拟订将信息技术课纳入中小学必修课程。为了适应这个发展趋势,我们不仅要在中小学中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同时还要加强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是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与传统的学科教学有一定的交叉性、继承性、综合性,是具有相对独立特点的教学类型。它的研究与实施为学生主体性、创造性的发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使学校教育朝着自主的、有特色的课程教学方向发展。

一、教师观念的转变

(一)变传递型为引导型。教师将由事件的重述者和经验的传递者,转型为学生学习的刺激者和协作者。教师要做“领航员”,提供变换学习跑道的建议,以及关于学习方向的重要指导和援助。

(二)变复制型为创造型。照本宣科、条条框框的教学方式必然被淘汰,取而代之的将是具有敏锐观察力和强烈感召力,善于质疑,引发学生思考,具有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创造型教师。

(三)变专科型为通识型。信息时代只有具备自我导学,不断更新知识的通识型教师,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才能在全民终身教育的大潮中发挥重要作用。

(四)变专制型为交流型。信息时代的教育充满生机与活力,其开放性的特征使不同文化相互融合。这就要求教师成为一名促进学生发展的交流型教师。

二、增强趣味性,让“游戏”为学习服务

学生对信息技术是很感“兴趣”的,然而这个兴趣很多时候只是一种假象,学生对计算机和网络的兴趣在于他们要游戏、聊天、看动漫、听音乐,等等。这些实际的需求与我们的课程教学的系统性和目标性产生矛盾,这成了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一大难关。具体教学中,学生似乎对“玩”电脑更感兴趣,教师应当将学生从单纯的“玩”中引导出来,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另外,课堂纪律是任何一个信息技术教师都比较头疼的问题,我想每一位信息技术教师肯定都有过或现在还有这样的困惑,这是学生给我们上的一门必修课。对于大众来说,信息技术的课堂价值在于为了适应21世纪的网络信息生活。这个课程价值在学生身上所体现出来的就是,大部分人都喜欢计算机,大多数人用它来娱乐。游戏对小学生确实有很强的吸引力,它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下积极探究、交流成果,完成对新知识的建构。例如:在教学指法练习时,要求学生对键盘上的每一个字母键位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我给每台电脑上安装了金山打字通CAI软件,里面有吃苹果、打地鼠、警察捉小偷等教学性键位练习游戏。借助它们,学生在学习中游戏,在游戏中学习,很快在头脑中就形成各个字母键位的表象,有的同学还根据游戏中的音乐自创了字母键位歌帮助自己识记。但是,利用游戏教学时要避免出现“放羊式教育”的现象。

除了游戏外,我们还可以将一些与教材内容有关的“小技巧”、“新发现”等富有情趣的知识添加到教材中,在教学过程中一起介绍给学生。例如:在教学Windows操作系统的“用户桌面的对象和操作”时,不妨设立“小技巧”栏目,介绍一下一般信息技术教材都不曾提到的任务栏的移动和变化方法,学生在实验以后会感到新鲜。

三、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与创造性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具有较强的集成性、交互性和可挖性特点,它将文字、图形、动画、视频、声音等多种信息加工组在一起呈现知识信息。它可为教与学提供多种多样的可以选择的功能,同时提供随时的学习结果验证,学习信息的及时反馈,可调节的学习进度和可选择进行的学习路径,从而为学生提供一个可调节自身视、听、读、写、做的创造性集成的学习环境,教师这时充当一个领路人及指导者的角色,把学生放在主体的地位,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调动他们的感官,激發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使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得以在一个相对较大的空间内发挥。与此同时,可以让学生针对自身不同的情况(包括能力起点不同,认知方式不同,学习风格不同等)确定学习目标,选择适当的学习进度和达到目标的学习路径,从而确定自己需要的学习内容,找到适合自己的教学媒体,通过不断的反馈评定学习的结果,以此不断完善学习中存在的不足,使学习的效果达到最优化。

四、信息技术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在教学中,教师应做到少讲、精讲;学生做到多练,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合作学习实现学习目标。

(二)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要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要由过去的学习控制者、权威者转变为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合作者、引导者、咨询者,这是新课改对教师的要求。

(三)学生角色的转变。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由以往的知识接受者向知识传授者转变。让学生把在操作过程中得到的启发、体会,或是把“无意间”学到的新知识、新方法讲出来,给大家演示与大家交流。

(四)重交流评赏,轻定位评判。课堂上学生完成的作品或任务,在他们心中往往是“自我感觉良好”的,教师在进行作业的评价时,应注意多引导同学们去欣赏、分析作品,让学生说出自己的创意、体会或演示自己的制作方法,让其他同学得以借鉴,相互取长补短,实现共同进步。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技术不断发展,正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及学习方式。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应用能力将作为现代人最基本的能力和素质的标志,从小培养学生掌握和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是信息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也是增强综合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世界各国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都非常重视,我国如不在这方面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就会进一步拉大与其他国家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上的差距。因此,我们必须增强加快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改变以往按部就班推进的模式,以跳跃式的发展模式使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迈上一个新台阶。

猜你喜欢
信息技术教学以生为本教学方法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春风化雨,“化”身多维评价
“生本教育”理念下高中有效体育教学模式探索
发挥后勤服务育人的作用,培育合格的高职大学生
高职院校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革新的探索与研究
论强化基础 突出能力 塑造品格的职教语文教学新模式
运用“分层教学”优化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设计
浅谈初中班主任如何“以生为本”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略谈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微视频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