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波
摘 要: 本体论是一个古老又争论不休的话题。在本体论问题的研究过程中,对其历史发展过程的总结和阐述是必不可少的。本文从古代、近代和现代发展的角度,阐述各个时期本体论发展的代表学派和观点,对本体论历史发展过程作阐述。
关键词: 哲学 本体论 历史进程
作为西方一门古老的学问,哲学最早起源于希腊。虽然古代其他民族也有“哲学”,但通常认为古希腊人使“哲学”成了一门科学。在古希腊神话中,天地万物最初是未分化的,处于一种“混沌”状态,后来逐渐分化为世间万物。在这个意义上开始讨论最原始、最本质的“始基”,他们认为万事万物皆可分,只有“始基”是不变的、永恒的。这便是古希腊哲学家对哲学基本问题的探讨:“世界永不灭的、最原始的本原是什么?”即本体论。
根据本体论的历史发展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古代本体论、近代本体论和现代本体论。
一、古代本体论
在古代本体论的研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始基本体论、理念本体论、实体本体论和神学本体论。从古希腊哲学家对最原始、最本质的“始基”问题的探讨开始,我们把探讨万事万物“始基”的哲学称之为“始基”本体论。据专家考证,自有文献记载以来,“始基”的概念最早是由古希腊的米利都学派的泰利士提出的。在泰利士看来,“水”是构成世界万事万物的“始基”。他认为万事万物都由水产生,又都归复于水。再者,又如阿那克西米尼认为万物的“始基”是“气”。而阿那克西曼则提出“无定型”的概念,认为“无定型”是万物的“始基”。从泰利士的“水”到阿那克西米尼的“气”,米利都学派的哲学家都有一个基本的思想——世界的始基是物质性的存在。之后的郝拉克利特又提出了“火”是万物的始基。而作为古希腊过渡时期的哲学家,恩培多克勒则提出了“四根说”——火、水、土、木和气。古代“始基本体论”的最高成就应属留基波和德谟可利特的“原子论”。“原子论”的提出在当时和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人能够超越。
柏拉图的理念本体论是人类哲学史上第一个完整的成系统的逻辑概念体系,是人类哲学发展史上的大事件,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柏拉图认为,只有理念是最终真实的,只有理念才有真正的确定性,是绝对可靠的存在。个别的特殊的事物都处在不停的变化之中,充满不确定性和相对性。柏拉图的理念本体论是对以往哲学理论的总结和超越。因为,柏拉图之前的所有哲学家都在探寻万物的“始基”、“本原”。这些探索的目标都是寻求特殊后面的普遍,没有把普遍存在的“理念”当做世界的本原。柏拉图的理念本体论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上都是对世界最普遍、最一般东西的表达,所以对本体论研究做出了实质性的超越。
基督教神学的代表人物有:奥古斯丁、安瑟伦和托马斯·阿奎那。奥古斯丁最重要的神学著作是《论三位一体》(400—416)和《上帝之城》(413—426)。他解决了最困难的“三位一体”问题,论证了上帝、耶稣及他们的关系,即所谓的“圣父”、“圣子”和“圣灵”的问题。他认为,基督教神学的核心问题是“三位一体”,是万事万物的根源。这三者既相互决定,其自身又是无限的。这部分的内容实际上构成神学本体论的核心。公元11世纪,安瑟伦提出了关于“上帝存在本体论的证明”,对奥古斯丁的神学理论有了比较明显的超越。托马斯·阿奎那通过证明,得出了上帝是“第一推动者”、“上帝是最终动力”等结论,从而证明了“上帝是一切存在的终极原因”。
二、近代本体论
以14~15世纪的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到19世纪马克思主义诞生为标志,哲学史上把这段时间称之为“近代”。在这400年的时间里,本体论的研究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各种学说不断涌现。近代本体论的代表有:“人学本体论”、“物质本体论”和“精神本体论”。
从关注本体“是什么”转向关注“对本体的认识怎样可能”,西方哲学完成了其近代的转向,从而将认识的主体“人”作为研究对象。这就使得本体论问题的讨论得以从“人学”视角展开,从而形成人学本体论。人学本体论的哲学体系是将人作为一切事物的终极确定性的根据。在属人的世界里,一切价值和意义都依赖于人而存在,没有人,一切价值和意义都不存在。人学本体论最根本的问题是“人是什么”、“我从哪里来”和“我到哪里去”,关注人的现实幸福,肯定人的物质生理需求和欲望,把追求个人幸福看做理所应当。代表人物有:彼特拉克、皮科和巴蒂斯塔·维柯。
在一些西方学者对本体的对象性关注转向对认识主体的关注的同时,另一些思想家仍然坚持传统思维方式,他们在吸收自然科学成就的基础上,仍然试图从统一原则对世界的本原做出具体说明,即从“物质”的角度展开种种探索。这样就产生了不同于人学本体论的物质本体论。代表人物有十七世纪英国的培根、霍布斯和洛克,十九世纪德国的费尔巴哈。
与物质本体论相对,精神本体论把人的精神看做世界的本原。它把人的精神看做哲学中最重要、最高级的研究对象。精神本体论是在弘扬人学本体论的基础上提出的,是把人的精神看做本体的哲学体系。代表人物有笛卡尔、布莱尼茨、贝克莱、费希特和黑格尔。
三、现代本体论
在不同的学科中,对于“现代”的划分各不相同。在哲学界,一般把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作为划分“近代”和“现代”的标准。所以,按照约定俗成的说法,我们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后的本体论视为“现代本体论”。现代本体论包罗万象,有着无限多样的哲学形态,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生存本体论、实践本体论和社会本体论。
“生存本体论”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概念。它的基本观点是,人以外的世界不是哲学关心、研究的对象,科学和语言也不是人关注的首要问题,只有人的“意志”、“情感”、“存在”和“生活”才是哲学的主题。它关注的是“人”作为个体的存在及人在生存过程中的各种主观感受。生存本体论以叔本华和尼采的唯意志论为起点,代表人物有:柏格森、胡塞尔、海德格尔和萨特。
“实践本体论”是在讨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否是实践唯物主义的基础上提出的,是在20世纪80年代由我国学者最早提出的。实践本体论的提出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唯物主义。他们所指的实践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特指物质生产实践,即劳动,认为其在历史唯物主义中具有本体的地位和意义。
“社会本体论”是现代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的定位。这一概念的表述最早见于匈牙利的哲学家卢卡奇的《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真正提出“社会本体论”这一概念的是美国哲学家C.C古尔德。
参考文献:
[1]王金福.实践本体论还是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一元论[J].哲学研究,1989(12):20.
[2]王金福,辛望旦.实践的唯物主义[J].苏州大学出版社,1996,12,(第1版).
[3]王金福,吴仁平.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问题[J].江海学刊,1990(2).
[4]邵建.“实践本体论”辩证[J].江汉论坛,1995(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