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与音乐整合性教学在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中的改革和实践思路

2014-04-10 22:27魏玮
山东工会论坛 2014年4期
关键词:幼儿音乐语言

魏玮

(山东管理学院艺术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0)

语言与音乐整合性教学在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中的改革和实践思路

魏玮

(山东管理学院艺术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0)

在目前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中,普遍存在着课程单一、分科过多或独立性过强的现象,学科之间缺乏有效的相互渗透和科学整合。为适应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的需求,要创新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理念和课程模式。其中语言与音乐整合性教学的关键在于寻找这两门学科之间的结合点,然后向纵深发展,在深层次上自然地、有机地将语言、音乐等因素结合起来,真正达到两者相互融合渗透,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语言与音乐整合性教学;高校学前教育;教学理念;课程模式

幼儿阶段是人生智力发展的基础阶段,也是发展最快的时期,科学正确的学前教育对幼儿的后继学习和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既要掌握学前教育知识和技能,又要具有可持续发展的专业能力。这就要求高等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要把实用性、专业性、综合性作者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近年来,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大胆进行教学改革,贯彻新的教学理念,试行新的课程模式,其中语言与音乐整合性教学改革具有典型意义。

一、语言与音乐整合性教学的必要性

据调查,在目前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中,普遍存在着课程单一、分科过多或独立性过强的现象,学科之间缺乏有效的相互渗透和科学整合。这种“单兵作战式”课程教学,既不利于教学中知识结构的优化与合理配置,也不利于学生的专业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培养。教育部颁布的《幼儿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草案中明确规定,幼儿园的教育内容应是全面的、启蒙性的,可以相对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个领域,各领域的内容邀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1]。因此,秉承教育部以“能力为重”的基本理念,应将培养幼儿教师的专业综合能力作为教学的重中之重。整合性专业课程模式就是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整合具有两方面的含义:它既是一种形式上的整合,更是一种理念上的整合。在形式的层面上,整合是指将各个学科领域之间进行相互交叉、联系和结合;在理念的层面上,整合是指用一种整体的眼光去看待学科的性质,即包含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方面,它提示我们教育内容要全面,即同一个内容的学习可以实现多种价值,既要关注认识的价值,又要关注情感的需要,避免过于单一的知识传授,从而满足学生多方面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提示我们整合的教育内容要适宜,要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整合的必要性,有机整合各领域的内容,看它们是否符合专业教学现有的需要,是否从不同角度促进学生各个方面的发展。著名的音乐理论家赵宋光先生就幼儿教育提出了有关“综合构建”的问题,他试图把音乐、语言、数学、自然等学科内容予以有机组织贯通,使儿童获得全面、均衡的发展。其基本经验是:音乐和语言、数学、自然等学科的教学本身,不仅只教给学生这些学科知识,而且同时还应该使学生在知识以外获得某种整体意义上的东西[2]。学前教育专业作为综合性学科,教学中除了要求综合音乐、美术、舞蹈、戏剧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外,还着意于音乐与美术、艺术与科学、语言与音乐的结合等。目前,大部分高校就音乐与美术的结合、艺术与科学的结合研究较多,而语言与音乐结合的研究则相对薄弱。

(一)语言和音乐的相互关系

音乐和语言都是以声音来表达人的思想、情感的,音乐和语言的结合意味着一种表现力的增强。《毛诗》说:“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自古以来,语言与音乐始终形影不离,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作品就是合乐的唱词。语言与音乐都是人类表达感情的方式,音乐延伸语言表达的情感,语言辅助音乐的理解,两者紧密结合。

在幼儿生活、学习和成长过程中,语言和音乐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两者都有一定的韵律感和节奏感,各自所包含的教学内容联系密切,尤其语言教学中的故事讲述与音乐教学,音乐教学中的儿歌弹唱与语言教学之间有着更为紧密的联系。它不仅能培养和提高幼儿的素质和能力,还是使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手段。脑科学的研究表明,人类大脑左半球是与语言表述有关,而大脑右半球与音乐等直观形象的理解有关系,《学习的革命》一书中形象地称左右脑半球为“学术性左脑”和“创造性右脑”。大脑两半球的功能尽管不同,但它们却是互相密切合作的,只有左右脑均衡发展,功能互补,才能更好地发挥其作用。进行语言和音乐的整合性教学正可以促使幼儿大脑左右两半球紧密合作,增进其发展功能,从而为幼儿心理活动、智力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3]。因此,在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中进行语言与音乐的整合性教学是非常必要的。

(二)语言和音乐教学可以相互促进

首先,语言是开展音乐教学的重要保证。

语言和音乐都是按照一定的组织结构将各个成分连接在一起,并通过由表及里、由低到高的递进关系来理解表达的意义。语言和音乐是紧密相连、密不可分的,一首首优美、诙谐的乐曲好像讲述着一个个有趣的故事;一首活泼、动听的歌曲往往就是一首好的诗歌、儿歌。音乐教学不仅能够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音乐素质,而且能全面促进学生艺术综合素养的发展。在这其中,语言起着重要作用。语言是开展音乐教学的重要保证,应该寓语言于音乐教学之中,把语言教学与音乐教学更好地结合起来。

其次,音乐教育促进了幼儿语言的发展。

音乐是语言和思维的桥梁,人的思维是用语言进行的,语言的发展是与思维的发展紧密相关的。音乐教育能够丰富和发展幼儿的语言,从而促进思维的发展。幼儿教师在教唱歌时都要配合着语言的训练。让幼儿用音乐“说话”,以自己的方式结合对音乐的理解,运用动作、创编和讲故事等多种方式尽情地用音乐语言表达个人感受,进行个性化的表现。幼儿在音乐中学会欣赏音乐作品中的艺术性语言,正确理解歌词的内容,必然会丰富幼儿的知识,增加词汇贮存量,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心理学告诉我们,个体在认识过程当中开放的感知通道越多,个体对认知对象的体验就越丰富、越细致,理解也就越深刻、越全面。因此,要有计划、有目的地结合音乐教学,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幼儿语言功能的发展,从而促进幼儿逻辑抽象思维能力的提高。这就要求要正确处理好语言与音乐的关系,使二者有机结合,努力将发展语言能力有机渗透到音乐教学中,真正做好语言与音乐的整合性教学。

二、完善语言与音乐整合性教学的内容及形式

综合课程体现了人类的科学发展从混沌到精细、再到综合的整体趋势,也符合儿童的认知发展规律。语言与音乐整合性教学的关键在于寻找这两门学科之间的结合点,然后向纵深发展,在深层次上自然地、有机地将语言、音乐等因素结合起来,使之相互融合渗透,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一)整合课程要向纵深化发展,发挥综合优势

目前,国际教育界普遍公认课程的综合化特征,能够使学科之间形成一种生机勃发、持续发展的学科系统。因此,在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中只有找到语言教学与音乐教学的结合点,向纵深发展,才能真正使这两门学科之间达到最佳组合,发挥综合优势。

“将音乐故事化”。儿童们能够理解音乐,他们大多数把音乐看成是“关于某种东西的,换言之,他们把音乐当成是讲故事、表达思想等等的工具”[4]。儿童是天生的艺术家,从早期就把音乐当成是讲故事。所以,在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中,要抓住儿童这个特点,把语言与音乐领域的一些课程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将音乐故事化。要体现整合教育的观念,就应该克服单一化的思维方式,开展多样化的学习活动,采用整合的教育教学方式让音乐“说话”。例如,将儿童故事讲述课与音乐欣赏课相结合,使音乐欣赏不仅局限于纯艺术方面的体验,而是与语言领域相结合,增加趣味性。学生先充分地感受音乐,熟知音乐的整体风格和结构,在充分了解音乐旋律结构的情况下创编出与音乐相符合的故事;也可以把欣赏的音乐进行简单的歌词创编,并用语言表达出来或者是演唱出来。例如,儿歌《数鸭子》,可以让孩子们根据听到的音乐用简单的语言把它编成一个小故事。还可以把朗诵课和音乐赏析课结合起来。在欣赏《春江花月夜》时,可以朗诵张若虚的“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在欣赏《高山流水》时,也绝不能离开对王维田园诗歌的诵读。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欣赏能力,也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让自己的情感与音乐、语言更好地结合在一起。

(二)注重整合教学的内容实用性,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艺术创造力

运用语言与音乐教学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好的艺术教育是具有意向性思维的教育,在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即兴学习方式中,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和意向性思维得到充分的发展。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知识是有限的,但想象可以囊括整个世界。”但在目前的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中,语言与音乐的整合性教学内容安排上还存在着很多不足,融合度不够。因为融合不够系统,所以实用性不强,使得学生本身所具有的想象、创造等意向性思维,在追求规则和技术的束缚中受到了限制。因此,在语言与音乐课程的整合过程中,一定要注重教学内容的实用性、系统性,要系统安排、统筹规划,要在教学中不断从实践中拓展、更新教学内容,注重学生的想象力与艺术创造力的培养。比如,可以在一些音乐技能教学中,让学生进行一些创编。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技能技巧,来创编一些儿歌、寓言故事、钢琴童话故事、儿童剧等等。例如,把寓言故事《守株待兔》改编成儿童剧,开头用钢琴弹奏引出由学生扮演的一群“小白兔”和一个农夫,农夫用语言和表演讲述故事的内容,中间用音乐舞蹈表现季节的变化,小白兔和农夫各自用唱歌的方式表达剧中心情的变化,最后大家用边唱边跳边表演的方式结束整个故事。这种教学形式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和艺术创造力,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以及探索性学习的能力,使学生掌握了更多的专业技巧,十分有利于以后的幼儿园教学。

三、语言与音乐整合性教学的意义及作用

(一)语言与音乐整合性教学在幼儿教育中,可以促进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

对幼儿来说,语言与音乐活动是自我表现的方式和途径。在学前教育阶段,可以通过语言与音乐整合性教学发掘幼儿的潜能,塑造幼儿活泼健康的性格,促进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

语言与音乐整合性教学能够更好地发展幼儿的听觉能力和记忆能力。幼儿学习语言和音乐,首先是靠他的听觉获得信息,然后在多次视听中学会欣赏、感受以及表达。幼儿靠听觉不断的学习、记忆、巩固,其听觉能力便得到加强与提高。在这个过程中,只有幼儿在记住故事、歌词、旋律的前提下,他们才能更快更好地学会唱歌、讲故事,因而可以促进幼儿的记忆力得到快速发展。

音乐与语言整合性教学有利于激发婴幼儿的学习兴趣。它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增强学习的投入程度,使幼儿乐思、想说;有利于幼儿整体感性地把握所学内容,丰富表象思维,扩大想象空间,使幼儿言之有物,思之有据。把音乐欣赏中激发的内心体验变成语言形象,成为可以交流和识别的思想情感;有利于幼儿对美的体验和多感官的刺激,满足了幼儿情感的需要,使其在身临其境中直接感受、切身体验,从而更容易理解和掌握。

音乐与语言整合性教学影响着幼儿情感的发展。音乐与语言是一种特殊的力量,它能够触动人的情感。美好的音乐、语言作品能够使人振奋,能够使人感染。幼儿时期正是幼儿情感由低级向高级逐步发展阶段。随着幼儿社会交往不断扩大,情感体验社会也越来越丰富。通过音乐和语言的教育就能大大促进幼儿情感的健康发展,使其懂得对美好的喜爱和对丑恶的憎恨,产生同情心和自豪感。通过表现不同情绪的音乐和语言,幼儿的情感也会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二)语言与音乐整合性教学可以加强高校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培养实用型人才。

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对语言与音乐课程进行相关整合,能够避免专业知识的交叉与重复,有利于优化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意识及实践能力。通过语言与音乐的整合性教学,学生学会运用音乐、语言、表演、舞蹈、赏析等方法掌握专业基本理论知识,最大限度地掌握多方面的专业技能,具备集多种艺术能力于一身的综合素质,提高综合的职业能力,增加就业的选择性和从业的适应性,从而为培养实用型幼儿教育工作者奠定良好的基础。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教育指导纲要(试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王懿颖.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罗海娟.幼儿园语言教学与音乐教学整合构建初探[J].学前教育研究.1997.4

[4]H-加登纳.艺术与人的发展[M].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

(责任编辑:张希宇)

本文系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山东省文化厅2013年《音乐课程在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建构中的理论意义与事件性研究》(课题编号:2013233)的阶段性成果。

J60-4

A

2095—7416(2014)04—0158—03

2014-06-25

魏玮(1983-),女,山东德州人,大学学历,山东管理学院艺术学院讲师。

猜你喜欢
幼儿音乐语言
从“要遵守”到“我来管”——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初探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语言是刀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音乐
我有我语言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