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继红
(沈阳音乐学院 舞蹈学院,辽宁 沈阳 110168)
古典芭蕾训练立起足尖的方法
杜继红
(沈阳音乐学院 舞蹈学院,辽宁 沈阳 110168)
足尖技巧是古典芭蕾舞女演员必须具备的专业技能,任何足尖动作的完成都离不开立起足尖的动作步骤,立起足尖的动作方法涉及到动作原理、动作形式、肌肉运用等几个方面。对立起足尖动作步骤进行研究,分析立足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炼出科学有效的训练方法,可以更好地展现芭蕾舞优雅的动作美感并促进古典芭蕾训练教学水平的提高。
古典芭蕾;足尖技巧;肌肉力;身体重心
足尖技巧是古典芭蕾舞训练的高级阶段,是芭蕾舞女演员必须掌握的专业技能。舞台上女演员们在足尖上呈现的每一个舞姿、每一次旋转都需要付出艰辛与汗水,然而,付出有时未必得到回报,其中的关键问题就是训练方法是否正确与科学。relevé是足尖训练的第一个动作,虽然动作形式简单、基础,但它却包含了足尖技术的基本原理,是足尖技巧发展的根基。人们常说“细节决定成败”,在足尖技巧训练中,一个动作的成败同样取决于对动作细节的把握——动作的每个环节、每个瞬间肢体和肌肉所呈现状态。立起足尖是relevé动作的一个步骤,作为动作的一个环节,它的完成与质量直接决定着relevé动作的成败,因此,要对立起足尖这一动作步骤进行研究。通过对其动作原理、动作方式、动作方法等各方面的研究,提炼出科学有效的训练方法,从而把握relevé动作的训练。同时将relevé的动作方法作为基本原理与技术核心应用于足尖技巧教学,必将促进足尖技术的不断提高与完善。
无论足尖动作简单或复杂,其动作过程都离不开立起足尖——站稳足尖——落下足尖三个动作步骤。立起足尖是relevé动作的第一步骤,是动作的首要环节,其方法是否正确、动作是否精确,直接影响着站稳足尖与落下足尖的完成与质量,这三个动作步骤之间有着互为前提、密不可分的关系。
立起足尖是站稳足尖的前提,只有立起足尖动作完成得精确,才能保证站稳足尖时的动作表现和技巧的发展。足尖上身体重心的平衡与稳定不是立起足尖之后才开始建立,它是在立起足尖之前的demiplié中酝酿,与立起足尖的动作同时形成的。站稳足尖不是动作,它是立起足尖的结果,是这一结果的保持与延续,保持与延续立起足尖动作所形成的足尖状态;如同立起足尖与站稳足尖之间的关系,站稳足尖是落下足尖的前提与保证。通过站稳足尖的过程,准确、完全地控制了肢体动作和身体重心,在延续对肢体动作和身体重心的控制中,完成落下动作。如果没有站稳足尖的过程,没有形成对肢体动作和身体重心的控制,落下足尖的动作就是人体本能的反应,既谈不上动作的规格,更无从体现技术的水平。因此,立起足尖不仅关系着是否能站稳足尖,也决定了落下足尖的动作质量,对relevé动作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立起足尖是指下肢借助demiplié的下蹲,通过脚、膝、腿向下推地,将人体向上推起,形成以足尖为人体支撑的动作过程。这一动作过程符合了运动生物力学的一个原理——地面反作用力。地面反作用力是人体将力作用于地面后,地面反射给人体的一种作用力。在立起足尖的过程中,通过demiplié将力作用于地面,通过推地动作产生反作用力,利用反作用力将人体向上推起,完成立起足尖。
了解了立起足尖的动作原理,在立起的动作上,就要建立起地面的动作意识,虽然立起是向上的动态,但要加强下肢与地面的作用力量,使立起动作生根于地面。
结合地面反作用力原理和立起足尖动作中下肢的动作特点,我们将立起足尖的动作方法归纳为推地爆发力。推地是指下肢借助demiplié推地立起足尖的动作。爆发力是指立起足尖动作中肌肉力的运用。动作性质决定肌肉的运用方法,立起足尖的动作性质是果断、坚定而有力,因此肌肉的运用就要相应地强劲而有力,即爆发力[1]。爆发力是指下肢在推地的过程中,肌肉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大的加速度克服一定阻力,使肌肉快速收缩启动动作的一种肌肉力量,它是由速度和力量组合而成,速度上的表现是它区别于其他力量的重要特征。至此,了解了立起足尖的动作原理和肌肉的运用,就掌握了立起足尖的方法,掌握了立起足尖动作的关键。
(一)跳立
跳立是具有小跳般动作性质的立起足尖的动作。跳立的“跳”在速度上需要肌肉力量瞬间的爆发,从而集中了整条腿的肌肉力量,协调了整条腿的动作;跳立的“立”是以支撑的状态呈现的“跳”的伸直,也就是说“跳”与“立”几乎是同时的动作,所以跳立在速度、力量上的特点对支撑力的形成和重心的把握极为有利。跳立后的足尖位置在原全脚位置的脚心处,同样落下足尖也要以“跳落”将足尖落回原全脚位置。跳立的做法,虽然需要移动脚的位置,但它的力的走向是纵向的,这种小小的、瞬间的移动可以使连续动作中的人体形成规律性的上下运动,这种沿垂直轴心的运动,有利于身体重心的控制与稳定。
跳立中的“跳”要把握分寸,运用得当。立起时的“跳”是几乎不离地的“跳”,强调的是立起动作的坚决和果断,体现的是推地动作的速度和力量,“跳”得太大,立起足尖会有顿挫感,显得笨拙;落下时的“跳”只是在初学阶段,将立起的足尖落回原位的手段,不是真正意义的在足尖上完成“腾空”再落至全脚,在连续、快速的relevé中,落下时的“跳”是根本看不到、也没有时间做的。
(二)推立
推立是比较有韧性的立起足尖的动作,在肌肉的力度、速度上要轻缓于跳立。推立的动作过程是先推后立,保持全脚的位置直接推地立起足尖,脚不移动位置。推立虽不移动脚的位置,但需要向全脚脚尖的位置移动整个身体,当身体与足尖形成上下垂直的重心时,才能完成足尖的支撑。同样,推立的落下也要保持足尖的位置直接落至全脚,动作中仍需将身体重心移回至原全脚状态(跳立也可选用这种形式作为动作的结束)。正是如此,推立做法的力的走向是横向的,动作中的身体重心始终需要左右调整,不利于身体重心的控制与稳定。
推立的立起与落下,虽说身体重心都要相应地移动,但两次移动的性质却不同。立起时,重心的移动要表现得积极、主动,同步于脚的动作;落下时,格外强调重心的保持与控制,重心的移动要滞后于落脚。
(三)跳立与推立的比较
[35] Jane Perlez, “Remaking Global Trade in China’s Image,” The New York Times, May 14, 2017; Carol Giacomo, “Villagers in Myanmar Describe Destructive Power of China’s Building Frenzy,” The New York Times, May 14, 2017.
两种立起足尖的方式在时差上微乎其微,但在方法上却截然不同,需要细心的观察和具备一定的教学经验才能区分。纵向的跳立,有利于肌肉能力的增长和重心的掌握;横向的推立,突出了脚的动作过程,有利于肌肉韧性能力的增长,但在重心的掌握上极易出现偏差,特别是对于能力较弱的低班学生,会造成一些问题现象的发生。例如,为减轻下肢的负担,立起的过程中,有的学生会过多地、过早地将上身倾斜向重心点,以至于足尖还没有完全立到位,脚还没有绷到头,却已经完成了身体重心的平衡,从而形成了足尖上“之”字形不正确的重心结构。这种重心结构一旦形成是无法改变的,就像对建成的房屋进行装修,不论你想怎样设计与装修,承重墙是不能改变的。动作中的重心结构就如同承重墙,不论它是怎样的不合理、怎样的“不堪入目”,你只能接受,尝试改变的结果就是徒劳(这样的例子,我在大学的教学中经常遇到)。因为重心结构与动作的完成紧密相连,试图改变错误的重心结构就如同拆掉已经建成的房子重新再建。即使你有这样的认识和努力,学生本人未必能理解和接受,因为重建是一个“坚忍”的过程,没有强大的心理支撑和顽强的毅力是不能承受这一过程的。如果说对不满意的房子可以拆掉重建,但足尖技巧训练如同人的成长,重心结构如同人的本质,很难做到从头再来、彻底改变的。
跳立和推立两种方法没有绝对的对与错,二者有着各自的动作特点与作用,因此,在教学中要准确把握,灵活运用。跳立避免了重心的左右调整,对于旋转技巧而言,它是动作的要点、技术的关键,例如tour fouetté,它可以使技巧完成得既轻巧又踏实;推立同样可以掌握正确的重心,但完成的旋转技巧因缺乏直立与轻快之感,所以不具光彩。但推立对于脚的柔韧性的表现和身体重心的控制力有一定的训练意义。另外,推立在快节奏的舞蹈中有着独特的表现力,例如《天鹅湖》二幕白天鹅的coda和《堂吉诃德》婚礼双人舞快板女变奏中连续、快速的passérelevé,由于不需要体现垂直的身体重心,所以推立的方式可以加快动作的连接,展现动作的灵活和敏捷,从而更好地表达人物情绪,塑造人物形象。
1.Demiplié时,下肢要以肌肉外旋的力量推动两膝的外开;上身要以腹、背肌的控制力量保证骨盆与脊椎的端正、垂直;两脚要平实,不断凝聚与地板的作用力;肩、颈要舒展,姿态优雅;下蹲的节奏要平缓、均匀。推地立起前的加深动作,是凝聚力量的需要,虽然是瞬间动作,但不要破坏身体姿态的控制。
2.立起足尖时,推地站立的动作过程要迅速、果断,整条腿包括脚趾、脚背、跟腱、膝盖、大腿必须瞬间同时完成动作,伸直的腿从关节到肌肉必须完成动作到极限。
芭蕾舞训练的科学性在于其训练内容的系统性,任何动作的训练有着明确的训练目的,任何动作的完成,都是一系列训练结果的综合体现,立起足尖动作的完成同样具有这一特点。
在构成立起足尖动作众多的训练元素中,frappe的训练可谓至关重要。frappe训练本身就是跳跃动作的简易形式,它简易地呈现了整条腿自地面demiplié的弯曲到空中伸直、绷紧的两种状态,其中,自surle cou-de-pied迅速而有力的“弹直”“绷紧”整条腿的动作,就是自地面跳跃至空中的动作过程,这一训练锻炼、强化了跳跃动作过程中腿的动作要求。而立起足尖就是不离地的“跳”,因此,立起足尖动作的完成与frappe的训练关系密,frappe是完成立起足尖不可缺少、极为重要的训练。
“开、绷、直”是芭蕾艺术重要的审美特征,在教学中是训练的第一法则。在立起足尖的动作方法上,它同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开
开,即外开。立起足尖的动作是借助外开的demi plié完成的,这就决定了立起足尖的动作方式必然是外开的。对于立起足尖而言,外开的重要性是其所发挥的作用。立起足尖的目的是要在足尖上展现舞姿,完成技巧。而展现舞姿、完成技巧的前提与核心要素是站稳足尖,只有在足尖上站得足够坚实,足够牢固,舞姿才能尽情地舒展,技巧才能尽情地发挥。然而站稳足尖的前提是立起足尖,因为站稳足尖不是动作,它是立起足尖动作的结果,是这一结果的保持与延续,保持与延续立起足尖所形成的足尖状态。那么,立起足尖的外开在站稳足尖的支撑力中是怎样发挥作用的呢?要想使支撑力达到坚实而牢固,除了上下支撑力的坚实,还要避免支撑力发生横向扭转的可能。因为支撑腿的大腿可以在髋臼关节内进行一定角度的内旋和外旋活动,由此构成了支撑力具有扭转的特点,然而这一扭转的特点不利于支撑力的牢固,因此要通过立起足尖的外开动作,将腿外旋到极限,并通过外开力牢牢地“控制”“固定”住这一状态,从而避免了扭转状况的发生。支撑力的坚实只有与“控制”力和“固定力”紧密地结合,才能确保足尖上的站立坚实与牢固。
在认识外开作用的同时,我们还需对外旋以及外旋与外开的关系有一定的了解,外旋“是指髋关节处盆带肌群和大腿肌群使下肢围绕自身的纵轴向外旋转的力量能力”。而外开“是指盆带肌群和大腿肌群在髋关节处使下肢在外旋的基础上、在前屈或外展的状态下完成水平伸运动的力量能力”。由此,我们明确了外旋与外开的定义以及二者的关系,从根本上掌握了外开的原理与方法,从而可以更加科学地把握训练中的外开。
外开体现了古典芭蕾的动作特点,同时也为足尖技巧提供了技术上的保障。
(二)绷
绷,即绷脚,绷脚是立起足尖的核心动作。结合绷脚动作下肢可以形成强大的推地力量将人体向上推起,完成以足尖为支撑的足尖动作。另外,绷脚后,脚趾、脚背、脚踝在支撑的过程中与小腿形作为成了上下垂直的支撑体,这种垂直的支撑有利于力量的贯通,可以使足尖上的身体重心更加稳固。因此,绷脚是立起足尖的核心动作。
(三)直
直,即伸直膝盖,伸直膝盖是立起足尖的重要动作。与绷脚动作一样,伸直膝盖会使整条腿产生强烈的推地力量,完成立起足尖。同时,通过伸直膝盖最终形成了整个下肢的垂直与贯通,最大程度地巩固了足尖支撑力。另外,伸直膝盖的动作使整条腿呈现了修长、流畅的动作线条,从而完美了立起足尖动作,呈现了芭蕾舞优雅的动作美感。
芭蕾舞足尖技巧的训练需要科学的方法与严谨的教学态度,只有深入地研究与不断地磨练,才能获得理想的教学成果。
[1]伏育平.发展肌肉爆发力的生物力学分析[J].西安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5,20(2):126.
[2]杨鸥.舞蹈力量训练原理与方法[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2:72-123.
[3]柳文杰.西方文化冲击下的中国古典舞——当代中国古典舞发展之我见[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187-189.
[4]温柔,李春华.芭蕾舞基础动作的力学分析[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5(3):74-78.
[5]于红妍,王虎,冯春辉,等.核心力量训练与传统力量训练之间关系的理论思考——核心稳定性训练[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8(6):509-511.
【责任编辑 李 菁】
J732
A
1674-5450(2014)04-0131-03
2014-04-08
杜继红,女,辽宁沈阳人,沈阳音乐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