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岩,孙贵斌
(沈阳师范大学 美术与设计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4)
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主客体因素分析
赵 岩1,孙贵斌2
(沈阳师范大学 美术与设计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4)
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阶段,毕业生人数的逐年攀升造成了毕业生就业市场供大于求的不平衡状态。如何使自身满足国家和社会的用人需求,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符合用人单位所提出的素质与能力,不断提升就业能力,成为毕业生们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重要问题。解决此问题的策略,可以从政府、高校、就业单位以及大学生自身等多个角度来探讨。
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策略
就业力(employability)这一概念最早由英国学者于20世纪初提出,主要指个人受雇佣的潜能。英国提高学生就业力合作组织将就业力定义为“一个组织使人更好的就业并能使他们成功的胜任所选择的职业的能力,包括成就、理解力和个人特质”。笔者认为,大学生就业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它是知识水平、能力结构和心理素质的统一展现,是学习能力、适应能力、创新能力、工作能力的相互贯通。它存在于大学生职业生涯的每一个阶段,是大学生成功的应聘工作、保持工作以及提升工作时所具有的知识、技能、素质以及各种个性特征的集合。
就业能力分为普遍适应各种工作的“核心就业力”和就某一领域工作的“专业能力”。其中,核心就业力包括:学习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组织能力,交流能力,表达能力、处理人际关系能力等。专业能力包括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
(一)就业观存在偏差
一是在选择就业单位时,看重机关、事业单位、国企等,却无法客观合理地评估自身是否适合;二是在就业地点选择时,热衷追求大城市、沿海城市,却很少考虑职业前景及未来的自身成长发展;三是在就业岗位选择时,更多偏爱管理、技术等岗位,缺乏从基层做起、从具体业务做起的务实心态。
(二)缺乏职业生涯规划
一是很多学生在步入大学时,所选择的专业并不是自己意愿的,或者对专业不了解,在专业学习中找不到学习方法和方向,缺乏专业兴趣和学习动力,从而产生负面效应,没有职业理想,导致到大学毕业时仍然没有明确的职业目标倾向;二是缺乏对职业行业、市场环境的客观认知与了解,对自己没有合理的定位,不知道自己的专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不清楚未来就业所要具备的能力与素质,没有必要的前期准备,更无法对自己的专业学习进行合理规划,从而导致在毕业时被动加入就业困难群体;三是过度依赖所谓的“热门”专业,认为专业“热门”,就业也“热门”,疏于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不思进取,不了解市场的变动,没有对自己的专业进行合理的规划与学习,导致毕业后就业率虽然高,但是满意率极低,产生了严重的心理落差。
(三)独立性差,缺乏创新精神
缺乏独立意识和开拓精神,创新能力差。近年来,部分大学生明显地表现出“等、靠、要”的依赖性特征,缺乏应有的创造性品格。有人将此归结为“四靠”:考大学靠家长压(监督学习),报志愿靠家长定,上大学靠家长供,找工作靠家长帮(找关系),无法适应职业和工作所提出的能力,个人的综合素质与能力达不到工作标准及社会需求,更不用说具备创新创业精神。
(一)求职阶段,打造基础能力
第一,对自我的定位能力。求职择业时必须正确认识到自己生理、心理以及能力等各方面的因素,对自己进行充分的了解,把对自己正确的评估和衡量作为进行职场定位的依据与前提。由于大学生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对自己很难做到客观、全面的剖析,所以在就业择业时面临着无法定位的困惑。
第二,对职业的分析能力。从工作的实际境况出发,把薪酬期望适当降低,而更多地考虑其职业发展和工作前景。毕业生要合理转变观念,树立“先就业,再谈发展”的思想,不盲目区分“冷门”与“热门”,所谓“热门”,待遇好,工作相对轻松;所谓“冷门”,工作比较辛苦,待遇也不太高。但是往往“冷门”岗位更能出成绩,要结合自身的职业发展与能力优势,做最科学合理的选择。
第三,提升自身素质的能力。在工作中,努力提升自身的素质与修养,做到人格和谐,具有良好的工作品行和职业美德,通过完善提高自身能力,更好地适应和服务工作。
第四,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力。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在于对未来就业意向和发展前景进行规划,发掘自我潜能,从容地应对各方面的挑战,更有目的和计划地达到和实现个人的目标。同时,对未来工作所需要具备的能力进行积累储备,帮助自己顺利完成“学生”到“工作者”的角色转变。
第五,培养创新创业能力。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结合专业特色,运用自己的能力、经验和技术,用智慧和胆识去开创能发挥个人所长的事业。学生在校期间,参与“挑战杯”、假期社会实践、“创业大赛”“科研立项”“学术交流”“创业团队”等活动,不断丰富自己的实践活动,培养自己的创新创业能力。
第六,掌握各类就业信息和扩大就业渠道的能力。一是多利用网络平台、电子媒体、学校社团等信息网络,全方位获得各种就业信息,只有获得了准确的市场需求和就业信息后,才能够动态地对工作意向进行调整,也对各种工作机会的成本与收益进行重新权衡,从而选择到更适合自己的工作。二是多参加社校园内外的实践活动、专业实习和志愿者服务等公益活动,增加自己的见识与人脉资源、网络人脉资源,扩建自己的社会关系网,从而获取更多的就业资源。
第七,勇于到基层就业的实践能力。许多毕业生都会选择经济较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对一些新兴行业和基层及艰苦边远地区则望而却步。其实,刚刚走出校园的毕业生们应积极响应国家要求,到基层就业,到急需人才的中西部地区、农村、基层和其他条件艰苦的岗位接受锻炼,在基层工作中不断丰富经验,与广大人民群众建立深厚情谊,在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经验。
(二)入职阶段,完善实践能力
麦可思研究院的调查显示,大学生就业后流失率过高,大学生稳定性、忠诚度和职业化程度不高,每年毕业的大学生中都有近半数以上的学生认为目前工作不符合职业期待,其中有很多毕业生在毕业半年内就有离职经历。工作不在他们的职业发展计划之内,工作不符合自己的利益,当前工作的个人发展空间不够,当前工作的工资很低,成为离职的毕业生发生离职行为的主要原因,且离职毕业生几乎全部为主动离职。
对此,需要注意的是,周转频繁的职业发展不利于毕业生。2011年,麦可思研究院就业报告中显示,2007届本科毕业生中毕业三年内一直为1个雇主工作的毕业生月收入最高,为5463元。毕业三年内工作过的雇主数越多,其月收入反而越低;为5个及以上雇主工作的本科毕业生三年后月收入最低,仅为4624元。对此,笔者认为:
第一,在保持工作阶段,大学生的主要角色是适应者,面对外部工作环境,应该努力培养自身适合工作任务的能力,尽快地融入到工作环境中,迅速完成自我角色的转换。
提升应变能力,针对入职初期可能面临的各种情况,要能对工作中遇到的信息能够及时地进行观察、判断和处理。
提升人际交往能力,增强自己的亲和力,与工作伙伴建立和谐、融洽的就业关系,能够在工作中客观理智地和每个工作伙伴相处。
提升团队工作能力,建立团队意识,不以自我为中心。同时提升基本能力。麦克思调查表明,刚刚入职的毕业生对基本工作能力掌握的水平均低于工作岗位要求的水平,因此要多提升就业能力,尤其对知识、素质进行针对性的提高。
第二,进一步进行职业规划。“快闪族”“跳槽控”等毕业生就业群体的出现,充分体现了由于职业规划缺失,毕业生在新的工作环境中遭受的尴尬境遇。毕业生们要科学地看待每一个岗位背后的价值,进行正确的评估与权衡,对职业生涯进行进一步地规划。
第三,合理对待工作。促使大学生就业不稳定是多方面造成的,但关键仍在于不同的工作单位所给予的待遇不同,产生了很大的差距,有的大学生为了就业保底,多处于暂时就业状态,所以大学生在转换工作时,要科学分析新岗位是否具有含金量,是否跳槽能够对工作提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升职阶段,提升综合能力
第一,增强工作竞争力的活动,从而不断提升自己。首先,努力争取参加所在单位的培训(用人方提供的培训),包括工作职位的技能和知识培训,企业管理制度、文化内涵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培训。帮助自己更好地体验工作文化及内涵,从而对工作职业有更好的理解和分析。其次,认真自学课外知识和技能(自费培训)。大学毕业生应主动提升自身的含金量,根据工作性质及所需,可以进行自费培训,考取各种资格证书,从而更好地提升个人综合素质。
第二,扩大社会人脉关系。大学生不应只注重知识的积累和能力培养,而更应该通过广泛深入的社会工作和社会交往活动建立属于自己的社会网络,在网络中形成一个统一的价值认同和职业目标人脉群体,通过社会资本的积累来解决就业的障碍,弥补就业力不足的缺陷。
第三,加强学习,不断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增强创新能力,加强创新思维。总结工作中的前人经验,并能够进行开发和创新,不怕挫折和困境,勇于实践,不断总结,提升创新能力。
(一)政府应进一步加强对高校办学的宏观指导
当前,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升级调整,对人力资源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对大学生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对高等学校素质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对此政府要发挥自身优势,为高校提供必要的办学指导和信息服务。首先,政府要指导高校合理规划专业发展,将专业就业纳入考核体系。部分省市将健全高校专业预警、退出机制,对就业率持续偏低的专业应调减招生计划甚至停止招生。积极探索实施招生指标与就业率适度挂钩,分类指导高校根据社会需求调整专业,提升高校培养人才与社会需求的“匹配度”。其次,政府要引导高校进行教育制度改革和创新,引导高校从传统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加强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在高校的教学改革中,扶持对国家和社会发展有重要作用的专业改革和设置,必要时可以给予经济上的支持。
(二)政府要努力抓好环境和意识形态领域对大学生的影响
政府要承担起净化环境的职能,运用技术、行政和法律手段加强网络管理,充分传递健康、安全、文明的信息,使大学生接受潜移默化的影响。利用网络对大学生学习、生活提供服务,建立良好的具有思想性、趣味性、教育性的网站或网页。要营造舆论氛围,通过理论、新闻、文艺、出版等渠道弘扬社会主旋律,为大学生就业创业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为大学生就业创业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要积极树立典型,积极宣传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先进典型和先进事迹,发挥他们的带动示范作用。要鼓励和支持面向大学生的就业创业活动,积极为大学生传递及时准确的就业创业经验和信息。要增强政策的宣传发布力度,使学生更充分地了解各种优惠政策的细节,引导学生根据就业政策及个人偏好,及时进行就业意向和行为的调整。
(三)政府要在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促进与扶持中发挥更大作用
建立和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平台,及时准确地为大学生分析信息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和社会岗位职位的变化。政府对应届毕业求职的大学生要构建和完善就业服务的基础平台,尽可能将学生毕业实习与求职行为合为一体并纳入国家就业扶持政策体系;对已离校未就业、正在积极寻找工作的毕业生,要加强岗位需求信息的搜集、传送与服务,对学生就业能力存在的不同问题尤其要强化针对性的技能培训、指导,提供各种类型的见习岗位,加强不同专业学生的岗位培训。同时,政府在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过程中,要规范用人单位的应聘制度,通过法律的、经济的、行政的手段进行宏观调控,保障就业市场各个方面的正当权益,鼓励人才的科学流动和配置。政府引导、开辟通畅的就业渠道,消除地方保护主义和部分保护主义,对灵活就业给予优惠政策。大力支持毕业生下基层,到非国有企业和边远地区、艰苦地区就业,进而实现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与区域人力资源均衡配置的双重效果。
(四)高校要充分开发大学生就业能力
大一阶段,为大一新生提供专门的职业测评,对测评结果予以分析,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看待测评结果,并帮助他们根据测评的结果,合理地制定自己四年的学习计划,指导学生科学地对未来的职业发展进行规划。大学就业指导部门要科学引进适合学生的测评工具,其数据要具有权威性和指向性,并将测评结果及时准确地反馈给各个教学单位,从而在课程学习和工作活动中对大一新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帮助和引导。大二阶段,开设就业指导课程和讲座,可以通过建立双导师制,邀请企业家、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或校友为大学生担当职业生涯顾问,进行职业生涯辅导,指导学生确立发展目标,并且能够评估相关进展。此外,通过校园内的课外实习培训基地,进行技能课程培训,训练相关专业技能,促进学生知识和技能的整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大三阶段,对学生进行校园外的实习实训培训,对学生实施全程化就业指导。针对学生就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需要,学校和相关实习单位,对学生进行系统、完整、实用、全方位、针对性和可操作的就业指导。增加学生的实践环节,让学生能够接触用人单位,协助安排实习、实践活动等。大四阶段,进行职场模拟和演练,对学生求职、就业进行全方位的指导,积极发布就业信息。同时,对大一到大三的实习、实训经历进行总结,包括个人自我成长的反思和记录、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用电子和文本的形式进行备案保存,并且能够作为毕业生求职或进一步深造时的重要资料。
(五)学校要加大对毕业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力度
一是加强就业指导与培训,根据学生的特点与需求和发展,开设相关的选修课程。举办各种形式的讲座,定期组织就业指导与培训活动。二是积极挖掘学生自身的兴趣爱好,根据学生的能力及需求来进行相应的规划,打造学生的职业规划,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
(六)学校应注重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
在高校的教学环节中,要加强学生的实践教学环节,在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上把课堂教学、生产实习、社会实践、社会调研以及毕业设计等教学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强化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的培养。加强大学生的校内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提高毕业生的实践技能。高校要根据专业特点和实践教学需求及学生规模等因素,结合企业人才需求情况,认真做好学校内部教学实习基地的总体规划和发展布局,做好与企业、行业部门的合作,建立稳定、可以满足专业培养需要的培训基地,将学生的学习和工作结合起来,专业与实践相结合,学校培养和用人单位需要相结合,使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能得到与他未来的工作岗位相一致的实践机会,为学生实现顺利就业创造条件,不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七)就业单位也要加强同高校的合作,共同开发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大学生是企业或组织优质人力资源的主要来源,是组织保持竞争力和创造力的生力军,就业单位应该积极参与同高校的合作,让学生突破传统的“课堂”教育模式的束缚,通过实践,培养职业能力,提高工作技能,更清晰、更理性地加深对社会的理解,从而更好地定位自己,对未来就业进行更明确的规划。就业单位积极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搭建平台,与学校建立长期合作,共建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这些实践基地可以包括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社区等。大学生在实践基地实践的过程,就是与单位相互了解的一个过程,这样可以使许多的用人单位提前了解和掌握高校毕业生的情况,同时也增强了用人单位与高校的联系和信任感,充分利用双方优势和资源,取长补短,形成双赢局面。
积极为大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就业单位应积极建立校企联系的实习基地,提供一定数量的见习岗位,为大学生提供实习平台,让大学生来到工作前线,接触到实际的工作内容,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习锻炼大学生自身的实际工作能力,从而促进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与高校合作开展定单式技能培训。
积极开展课外学习活动项目。如今的高等教育,大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普遍良好,但是创新和实践能力亟待提高,课堂式讲授比重过大,导致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够,无法体会在实践中探究新知识过程中的乐趣,只限于书本的学习。因此,各高校应协同就业单位积极开展课外的学习活动项目,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1]刘佳.社会资本视域下大学生就业力的培养途径[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2(2):7-10.
[2]文正建.试论高校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战略意义[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2(10):14-18.
[3]雷培梁.英国高校提升大学生就业力的经验探[J].复旦教育论坛,2009(6):72-75.
[4]李恩平.大学生就业能力问题的产生背景及对策建议[J].前进,2009(11):36-38.
[5]俞云忠.浅谈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J].安装,2011(3):10-12.
[6]张洋.试论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主要途径[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2(2):17-18.
【责任编辑 赵 伟】
G642.0
A
1674-5450(2014)04-0186-04
2014-03-22
2014年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立项课题(2014lslktzijyx-039);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立项课题(JG13DB032)
赵岩,男,辽宁铁岭人,沈阳师范大学讲师,教育学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