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青虎
(西华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四川南充637002)
论《上海租地章程》及其影响
张青虎
(西华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四川南充637002)
《上海租地章程》是中英两国关于开辟外国人在上海居住的居留地的条约。上海居留地后来发展成英租界,为西方列强在中国许多通商口岸划分租界开了先河。介绍章程的主要内容,结合章程签订的时代背景,分析其背后的缘由及影响。
晚清;《上海租地章程》;不平等条约;影响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英国强迫中国签订不平等的《南京条约》,开放上海等五处为通商口岸。1843年11月7日,上海正式开埠,8日,英国首任驻上海领事巴富尔到达上海,根据已到沪的洋商要求,企图促使上海地方当局正式圈出外滩一带的土地,专供外国人租地造屋之用。到1845年(道光二十五年)11月29日,巴富尔与上海道台宫慕久经多次交涉后,由宫慕久公布了与巴富尔商定的《上海租地章程》。于是,上海出现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块外国人的居留地,后来发展为英租界。上海英租界的出现,为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在中国许多通商口岸划分租界开了先河。
《上海租地章程》全文共23条,划定东至黄浦江,南临洋泾浜(今延安东路),西至界路(今河南路),北至李家庄(又名李家场,今北京东路),一块830亩土地为英国人可以租地建屋与居住贸易的地区。租地办法,由租地人直接向中国业主商议;议成,由双方分别呈报上海道与英国领事。在这个看似平等的租赁方式下,隐藏着不平等,甚至是强迫的因素。
(一)英国侵略中国的必然产物
英国对中国的侵略,根本上是要满足自身的利益,倾销商品,促进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先进的英帝国打败落后的中华帝国,签订《南京条约》。条约规定,上海、广州等五市为通商口岸。
1.英国意图攫取更多的在华利益
既是侵略,《南京条约》就不是平等的条约。作为《南京条约》的附带产物,《上海租地章程》很明显具有不平等性。
(1)英国人掌握承租与退租的主动权。在订立租地章程的过程中,租赁双方的地位始终是不平等的。章程规定了“永租”制度。英国人可以用极低的年租,即变相地价随意租取乡民的土地。外国商人租住的土地和房屋,可以在申请后在任何时候退租;外国商人退租时,中国原业主要交纳全部“押手”,并且不得随意出租。英国人掌握承租与退租的主动权,而中国人却没有这些权利,地位的不平等显而易见。
(2)英国领事馆全权负责居留地内的事务。居留地内由英国领事馆掌握土地租赁的管理并享有最高的权力。“办理租地事宜实际上完全由英领事馆所掌握,甚至丈量租地地基,绘制租地平面图,标明租地周围道路,划定租地地址等工作也是由英国副领事具体负责的。”[1]这说明在上海居留地上,英国人完全掌握了管理权,他们可以任意上报丈量土地的数目,而且可以在划定的范围内任意丈量土地租赁。英国领事对租界内的土地租赁实际上具有决定权,他是租地外人大会的召集人和主持人,又是市政管理机关的“当然主席”。章程第十四条规定:“别国之人,如有在议定洋泾浜以北租给英商界内要租地建房,或租屋居住,存贮货物,宜先向英国管事官说明能否议让,以免歧异。”[2]在中国的领土上,外国人要存贮货物,修建房屋,不需要向中国政府提出申请,而是要向英国领事提出申请,这说明,在这片区域内,英国领事享有的权力是很大的。章程第二十三条又规定:“凡有英国管事官查出违背前定各条,或有商人等告出,或由地方官照会管事官,均由管事官查明,如何违背应否处办,即照违背条约章程一体惩治。”[2]这也说明了英国领事在租界内的最高权威。
以上两点都从侧面反映了英国是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虑,想在中国攫取更多的利益,同中国签订了《上海租地章程》。不论是不平等的租赁地位,还是英国领事馆的权力,都能看到侵略的影子。也就是说,英国对中国的侵略,是为了自身的利益。
2.英国驻沪领事个人的努力
1843年11月7日,上海正式开埠,8日,英国首任驻上海领事巴富尔就抵达上海,速度之快,令人惊叹。巴富尔根据在沪英国商人的要求,企图通过谈判的方式,在上海外滩圈出一块土地,专供外国人租地建房之用。
巴富尔与上海道台宫慕久经过多次交涉,讨价还价,历时两年多的时间,才把《上海租地章程》的所有条款议定。宫慕久于1845年11月29日把这个租地章程交给巴富尔。我们从宫慕久和巴富尔的来往函件可以了解到,《上海租地章程》各条是先后议定,而不是一次议定的。我们也可以看出来,在双方谈判期间,讨价还价、争吵很多。但是租地章程最终确定,离不开英国上海领事巴富尔个人的努力,这是显而易见的。
(二)英国别有用心,另有所图
英国在上海开放为通商口岸的事情上,表现的如此积极,是因为《南京条约》的规定,这个自不必多言。然而作者还有一疑问:为什么英国不在当时已经相当发达的广州而在当时不起眼的上海表现积极呢?
1.上海优越的自然社会条件
上海有着其他四个通商口岸没有的优越条件。上海位于长江的入海口,并且靠近中国当时最富庶的江浙地区。在上海站稳脚跟以后,英国人相信凭借自己的影响,可以进而控制长江流域。这便是英国人的长远打算。英国人从来都没有打算在中国攫取一点利益之后就离去,他们看到在中国这片土地上有更多的利益,等着他们去获得,还有更多的白银,等着他们去赚取。这是英国人出于自身利益考虑的,而且是一种长远的目标。
2.上海不同于广州的社会条件
上海优越的自然条件吸引着英国人,它的社会条件也是英国人选择首先在上海发展的根本原因。
鸦片战争时期的上海,是一个小渔村,经济并不发达,政治和军事战略地位根本没有得到清朝统治者的重视。相比上海而言,清朝统治者更看重广州。这就是英国人的过人之处。他们看到了上海的重要性,而且清政府也不重视。英国人首先在上海立足比在广州立足受到的压力和抵制会小得多。相比较其它四个通商口岸,他们更看重上海。
3.居留地变成了“国中之国”
章程一开始就规定,在居留地内不准中国乡民居住,恐招不必要的纠纷。其实质上变成了英国人独占的一个地域,在这个地域内,清政府的地方官员无法行使管理之权,因为英国领事馆掌握土地租赁的管理权,市政也由英国人把持。而且英国人还享有永久租赁权,只要交付极低的租金,便可在此处长期居住。这个地域俨然就是一个游离于中国主权之外的“国中之国”。章程第十四条规定:“他国商人愿在划归英商承担之洋泾浜界址内租地建房或赁屋居住、存货者,应先向英国领事官申请,借悉能否允准,以免误会。”[2]洋泾浜之地本是苏松太道宫慕久根据道光帝的圣谕,与英国首任驻上海领事巴富尔商议多次才签署并通告的章程,是为了方便在上海经商的英国商人居住的。而英国人却把这里当作自己的永久居住地,偷换概念,把土地租赁变为土地永久买卖。这样以来,在中国的土地上就出现了只准外国人居住的地区。在这个地区上,中国政府没有管辖权,管理权掌握在英国人手中。这个地区在事实上已经成为“国中之国”,即后来租界的雏形。所以说,《上海租地章程》的签订,是中国出现租界的开始。
(一)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从鸦片战争开始,中国一直处在列强的侵略和压迫下,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在《南京条约》签订开始,都在承受着外国的破坏。《上海租地章程》的签订,代表着中国第一块租界的出现。从此,在中国的领土上出现了不服从中国政府管辖的特殊地区,即“国中之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受到进一步的侵害和破坏。
(二)置中国于不平等的地位,刺激其他帝国主义的侵略
《上海租地章程》的签订,置中国于更加不平等的地位,中国的大国梦破灭,给满清统治者“天朝上国”的美梦以沉重的一击。臭名昭著的英国上海领事阿礼国提出了题为《我们目前所处地位和对华关系状况》的备忘录。他在备忘录中列出英国对华贸易的四点“不利地位”,其中一条的内容是“缺少政治的各个关系上的平等以及我们在社会、政治地位的一定的劣势”[3],这说明英国资产阶级不满足于既得利益,有谋求更多利益的野心。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国获利最大,在中国取得“租界”,这激起了其他帝国主义会效仿,并开始加入侵略中国的队伍。
(三)中国民众的苦难生活从此开始
中国的苦难开始于1840年的鸦片战争,然而,中国人民的苦难真正开始于《上海租地章程》的签订。租界的出现,使得中国人民开始承受着双重的压迫:一面是清朝统治者的压迫,一面是来自外国人的欺压。更难以承受的是,清朝统治者的压迫,人民不能承受,可以向上级官吏投诉,让皇帝把那些不称职的管理罢免。而外国人对中国人民的欺压,中国人民却没有申述的地方,更没有申述的权利。向当地政府申述,当地政府也无能为力,他们没有权力去管洋人。这真是叫屈无门!
(四)中国普通民众的观念开始转变
当时的普通民众,只知有家,不知有国。梁启超先生在其著作《新民说》中说到“吾中国人之无国家思想也。其下焉者,惟一身一家之荣瘁是问;其上焉者,则高谈哲理以乖实用也。”[4]梁先生的这本著作成书于光绪年间,批判的就是当时民众的思想。可见当时的民众,不管是贫苦百姓还是上层知识分子,都只注重自身和一家的荣辱,认为国家是满清统治者的国家,跟自己没有关系。《上海租地章程》签订后,外国人来到他们身边,占有他们的祖产,损害到他们的利益。时间长久以后,他们意识到应该保护自己的利益。随着西方各种思想的传入,逐渐形成国家的意识。
(五)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进步和发展
众所周知,近代中国是被强迫地纳进世经济贸易圈的。列强把中国强迫地拉进世界经济贸易圈,客观上促进中国的近代化。《上海租地章程》签订之后,租界出现,外国人来到了中国普通民众的身边,尽管租界与普通居民区存在着种种限制和障碍,然而毕竟外国人来到了中国,会带一些先进的思想进入中国,促使中国人更加了解世界。
与此同时,中国人民在外国的侵略和压迫下,尤其是近代租界内对华人的种种歧视,中国人越来越明白,只有自身的强大才能赢得洋人的尊重,才能在洋人面前抬头做人。于是,中国人逐渐觉醒,“救亡图存”,为了中国的富强和独立,甚至不惜牺牲生命。
《上海租地章程》作为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签订的一系列条约中的一个,并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其实,它的签订影响很大。英国从自身利益出发,用侵略的手段,同中国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上海租地章程》的签订,标志着中国第一块租界的出现,中国人民也受到了更加残酷的压迫,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进一步受到破坏,充分显现了西方列强的侵略本质。中国人从近代的苦难经历中明白了“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1]吴乾兑.鸦片战争与1845年《上海租地章程》[J].史林,1990(4):21-23.
[2]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研究室.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汇要[C].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6:16-19.
[3]戴一峰.简述近代中国租界的形成和扩展[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2(2):68-77.
[4]梁启超.新民说[M].宋志明,选注.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25.
Study on The Shanghai Land Regulations and Its Influences
ZHANG Qing-hu
(College of History and Culture,ChinaWest Normal University,Nanchong 637002,Sichuan,China)
Shanghai land Regulations also known as The Land Regulations,Shanghai First Land Regulation, Shanghai Real Estate Association,Shanghai Concession Constitution,is about to open two foreigners living in Shanghai reservation treaty.Shanghai reservation later develop into the British concession,as capitalist powers opened in China many ports into concessions.Thus,this had a great effect.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main contents of the articles of association,combined with the articles of association signed the era background, analysis the reasons behind,and analyzed the influence and the articles of association signed.
Late Qing Dynasty;Shanghai Land Regulations;inequality;influence
K253
A
1007-5348(2014)09-0104-03
(责任编辑:廖铭德)
2014-06-21
张青虎(1988-),男,山西方山人,西华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硕士生,主要从事中国近代政治制度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