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席理
【摘 要】教育对于国家、民族、家庭极为重要,那么在生活中就没有必要严格区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因为不管那种教育的对象都是孩子,目的都是为了孩子健康的成长。所以,大家所要关注的则是教育作用于学生身上所产生的效果如何,是否促使学生的身心得到了健康的成长,是否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其自身的整体素质是否得到了提高。
【关键词】教育 学校教育 家庭教育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4.12.189
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都属于教育,这个谁也不能否认。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逐渐的富裕起来,许多人在事业有成之后开始关注起自己的下一代,这主要就体现在对孩子的教育上。对孩子的教育,学校教育古已有之,这且不必说,而家庭教育在人们忽视多年后的今天,已引起更多关心孩子的家长的关注。当然,家长关注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其中,家长对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心里也有一杆秤。
一、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辅相成
学校,在人们的心目中就是让学生接受教育、学习文化知识的场所,而老师也是以教书育人为己任。直到今天,到了入学年龄而不去上学就如古时封建社会女子不学纺织上私塾一样令人费解。由此可见,到学校接受教育是多么令人习以为常的事。
的确,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场所,老师也是以教书育人为己任,所以,建国以来,各代领导人都在提倡教育、发展教育。邓小平同志曾说过:“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在国家的支持下,学校对学生受教育的环境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的完善。有人曾说过:“穷,不能穷教育;苦,不能苦孩子。”初听起来说的有些绝对,不够客观,可细细想来,却是有些道理的。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若要发展壮大,不光要汲取先辈的经验,发展经济,更重要的则是关注未来。而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未来恰恰体现在后备力量上,也就是祖国、民族下一代所具备的能力上,这个重担自然就落到了孩子身上,落到了对孩子的教育上。
教育,我们刚才说过,除学校教育外,还有家庭教育。在人们大力关注学校教育的质量时,很少有人想到家庭教育对学生自身发展的影响。家长之间谈论最多的话题莫非是孩子的成绩怎样,哪所学校怎样,某位老师如何等等诸如此类的话题。然而,又有多少家长去反省自己对孩子的家庭教育关注了多少、付出了多少?自认为为孩子提供必要的衣、食、住就是关心孩子,尽量满足孩子的要求就是疼爱孩子。不可否认,这些多少与孩子的健康成长有关,但仅此而已吗?这些就能促使孩子成才吗?这就要问家长对孩子的身心健康究竟关注了多少,付出了多少?仅仅依靠在学校老师的教育就可以百分之一百的培养出一个身体健壮、心灵健康的孩子吗?任何一所学校、任何一位老师也不能、也不敢打下一张如此的保票。
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这些都是国家、学校为孩子们能接受良好的教育所付出的努力。
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每一个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仅仅依靠老师、学校是远远不够的。学校教育需要家庭教育相配合,家庭教育离不开学校教育的引导,只有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互配合、相辅相成、互相补充,才能弥补学校教育或家庭教育在作用于孩子时的不足,也才能培养出有用之才,接受时代的挑战。
二、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缺一不可
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中,究竟哪一种教育对孩子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呢?
很多人可能听过“三娘教子”的典故,古代流传下来的“二十四孝”。“三娘教子”是母亲教育孩子的故事,这大叫都能理解,那“二十四孝”和教育又有什么关系呢?“二十四孝”中的二十四个人又是如何成为了传颂千古的孝子的呢?那都是生活中一个又一个活生生的事情教育了他们,这些都是家庭教育。“同一个灵魂支配着两个躯体,母亲的愿望对于其腹中的胎儿不断的产生影响,母亲的意志、希望、恐惧以及精神上的痛苦对胎儿的严重影响,大大超过对母亲本身的影响!所以,教育孩子首先从改造孩子的母亲开始。”这其实也是一种家庭教育——胎教。胎教在21世纪的今天人们早已习以为常,甚至还越来越重视这种家庭教育。无论那种教育,从古至今其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让孩子的身心得到健康成长,最终成为对国家、对社会的有用之才。
记得有这样一本书:“这是一本中外教育史上的奇书,其德文原版藏于哈佛大学图书馆内,据说是美国的唯一珍本。从问世至今,凡是有幸读到此书并照书中方法去做的父母,都成功的培养除了极其优秀的孩子。”这本书就是德国卡尔·威特著的《卡尔·威特的教育》。从中我们不难看出,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功所起的作用是不可小视的。
学校作为教育的专门场所,自然以教育为己任,而且学校教育在社会中的地位目前为止还没有完全被那些现代信息技术所取代,只是用其辅助学校教育。
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哪一个都不能放松,就好像人的两条腿,只有在生长过程中同步生长,长短一致时,人才能平稳的行走。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也只有不分主次,共同进步、发展,才能促使教育更快更好的完成其最终目的。所以说,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缺一不可。
参考文献
[1]《邓小平的教育理论》
[2]倪文锦 《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3]倪文锦 《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4]卡尔·威特 《卡尔· 威特的教育》 京华出版社2001年6月版 第1页
[5]卡尔·威特 《卡尔· 威特的教育》 京华出版社2001年6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