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长银
【摘 要】计算是数学的基础,尤其是在学生的小学阶段,运算伴随着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始终,学生运算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小学生数学成绩的好坏,因此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是小学教师进行数学教学过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关键词】小学阶段 数学 运算能力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4.12.128
众所周知,数学是一门具有明显的逻辑性与抽象性的学科,并且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学习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数学一直是需要学生学习的重点科目之一。小学阶段也是如此,并且小学数学教学主要围绕数字的运算展开,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一直是整个小学教学工作的重点部分,在我看来要想切实提高小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首先就要了解小学生在运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以此为依据通过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教给学正确的计算方法,增加做题量等方式,切实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计算问题,提高学生的运算精确度。
一、分析运算中存在的问题
小学生在数学运算方面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我通过自身的教学实践发现,小学生在运算方面出现的问题主要可以分为三个类型:
首先,小学生在运算过程中存在粗心问题。小学生在生理与心理方面的不成熟,决定了其在自我约束方面存在缺陷,研究表明,小学生在听课或做题过程中集中精神的时间有限,并且不同学生具体状况不同也会有所差异,这就导致学生在做题过程中专注度不够,以至于审题不仔细,从而导致运算出现错误。并且小学生爱玩的天性导致他们往往认为做完题目就算完成任务了,不习惯进行检查,这也是做题错误率较高的一个原因。
其次,部分学生存在运算法则掌握不明确的情况。数学运算中存在许多基本运算公式和简便运算法则,这些都是需要学生进行记忆并且做到熟练运用,从而节省学生的做题时间,提高做题效率。但不少学生还不能够熟练的掌握这些运算法则,以至于在做题过程中不能灵活运用,从而增加了运算的难度,降低了运算准确度。
再次,大部分小学生对于学习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抵触心理,习惯于被动的学习,教师不督促就不会主动进行运算练习,因此小学生的做题量较少,这就使得运算能力得不到充分的锻炼。
二、形成良好的做题习惯
小学阶段,是学生接受系统性的教育的开始,因此在学习习惯的养成方面具有非常强可塑性,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做好引导工作,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做题习惯,从而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首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帮助学生养成认真审题的习惯,从而提高计算的准确度。小学阶段的教材中规定掌握的都是较为简单的数字运算,这就导致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容易放松警惕,从而在最简单的部分出现错误,尤其是考试过程中,做题时间有限,这就更加需要学生认真仔细的审题,避免出现错误,从而为其他题目争取时间。
其次,学生要养成做完检查的习惯。在做题方面,任何人都不可能保证一遍就绝对的正确,检查可以帮助学生及时的找出错误并加以改正从而增加运算的准确度,因此,学生在日常做题过程中就要有自己检查的习惯,从而为考试过程中进行检查做好准备。
三、计算方法的运用
加、减、乘、除是小学阶段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运算法则,且学生在运算方面主要涉及三类数字的运算:自然数、小数和分数。想要切实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就必须保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准确熟练地掌握并使用与之相对应的运算法则。
首先,数学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学会使用相应的运算法则,并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口算是笔算的基础,准确的口算可以让学生节省时间,提高做题的效率,尤其是在一步等式过程中存在许多简便的运算法则,如25×4=100,125×8=1000等。熟练掌握这些运算小窍门可以提高学生的口算准确度,大大节省学生的做题时间。
其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还要熟练掌握各种运算法则运用。尤其是在混合运算的运算法则。小学数学主要存在两类运算法则,一类是机械性记忆的运算法则,此类运算法则主要依靠机械性的记忆来掌握,如九九乘法表,四则混合运算中“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规定等,另一类就是理解性记忆的运算法则,此类运算法则一般采用公式的形式出现,需要学生在理解的基础生进行记忆,如以(A+B)×C=A×C+B×C,A+B+C=A+C+B为代表数字的合成与分解公式等。只有熟练的运用这些公式,才可以减少计算的复杂性,提高运算的效率和质量。
再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及时进行纠错。学生在运算中出现的错误往往具有很强的代表性,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及时的进行总结和纠正,教师可以结合例题针对学生在某一部分的学习中出现的典型问题进行集中讲解,从而让学生在听课过程中意识到计算的易错点所在,从而在以后的计算过程中提高警惕,避免类似错误的重复出现。
四、量的积累促成质的变化
数学是一门需要大量练习的学科,运算方面更是如此,因此学生要想切实提高运算能力,不能仅仅依靠课上有限的时间,在课下也要进行练习,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适当加大学生的练习量,小学生的课余时间较多,教师可以在课下有针对性的布置一些题目,从而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的基础上,锻炼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
首先,教师在进行作业布置时要做好度的把握。小学生虽然课余时间比较充足,但与之相对应的是小学生的注意力和专注度都有所欠缺,因此学习的有效时间也会相对减少,教师布置课下作业是一定要考虑到学生的接受程度,不能布置过多的作业来增加学生的可以负担。
其次,教师布置的作业要具有一定代表性,课后作业的目的是巩固学生当天所学知识,教师围绕当天所讲的重点公式或定理进行有针对性的作业布置,从而保证学生能够通过课后作业来巩固所学知识。教师在布置作业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之间的差异,在布置作业过程中也要做到分层次,针对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布置不同难度的作业,对于运算速度快、准确性相对较高的学生教师可以适当的布置一些提高性的、具有一定难度的作业,而对于运算能力相对较差的学生来说,教师布置的作业要以基础为主,量的方面也要适当增多。
数学学习成绩的高低对学生整体的学习成绩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们要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的困难,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从而帮助学生提高数学学习水平,为将来进一步进行数学的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