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高峰
(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江苏如东226400)
高中化学知识负迁移的成因分析及转化策略探究
郭高峰
(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江苏如东226400)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过程不是学习者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通过联系新旧知识及经验的相互作用完成对知识的建构的过程,这种新旧知识之间的相互影响就是学习中的迁移。作者通过常见的几种高中化学知识的负迁移的成因分析,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几种有效转化负迁移的策略。
高中化学;负迁移;转化策略
一次考试结束经常会听到有学生说这道题做错了,和原来的哪道题目混淆了,其实这种混淆就是教育心理学上的“负迁移”。所谓负迁移,就是旧的知识和习惯性思维方法对新学内容的影响,这种影响对新学习起干扰或抑制作用。在平时的教学中如果仔细分析学生在作业或者试卷中出现的错误可以知道,由于负迁移现象造成的错误比例很高,因此作为教师应该遵循促进学习正迁移的教学原则,分析负迁移产生的原因,采取必要的措施,减少或杜绝负迁移,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运用。
1.思维定势诱发负迁移[1]
所谓思维定势,就是学生按照以往积累的经验或者已有的固定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表现出思维的一种倾向性。如果是积极的思维定势会促进知识的正迁移,但是随着学习内容不断增加、复杂性和灵活性逐步提高时,消极的思维定势将成为后继学习的一大障碍,诱发负迁移,特别是当新旧问题形似质异时,思维定势往往会使学生步入误区。比如:根据Na2O2与CO2反应生成Na2CO3和O2,若推理出Na2O2与SO2反应生成Na2SO3和O2,显然是错了,因为CO2与SO2看起来形式相似,但是+4价是碳元素的最高价态而非硫元素的最高价态,应该生成Na2SO4。再如:工业上可以利用电解原理来电镀铜,但是不存在电镀铝的电镀池,因为铝离子在水溶液中不可能得电子。
2.认知缺陷造成负迁移
认知结构的缺陷很容易造成学生的认知障碍而造成负迁移。实践证明,当学生认知结构不完善时,原有的认知基础会对问题的解决起到阻碍作用,它会成为学生学习的“绊脚石”造成负迁移。比如:在介绍电解原理的时候涉及到放电顺序的问题,很多教师总结了阴离子在阳极的放电顺序:S2->I->Br->Cl->OH->含氧酸根(NO3-、SO42-、CO32-等)>F-,殊不知放电顺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与离子浓度、介质等条件有关,像2009年江苏高考第16题(4)利用惰性电极电解(NH4)2SO4溶液生产(NH4)2S2O8(过二硫酸铵),阳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应为:2SO42--2e-=2S2O82-。如果不加变通的利用知识解决问题则得不出正确的答案。
3.以偏概全导致负迁移
学习化学,要学会总结,善于揭示化学规律的本质,以加深理解,便于运用。但是,化学规律与其他任何规律一样,有绝对规律,也有一般性的相对规律,即规律性的结论常有例外或不适用的情况,忽视了化学规律的特殊性,就易犯以偏概全的错误,导致理解错误。比如:“两种不同的酸溶液混合,溶液一定呈酸性”有不少学生认为这句话是对的,因为在学生的脑海中认为酸就是H2SO4、HCl、HNO3之类的,混合当然呈酸性,殊不知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例如:H2S和H2SO4以物质的量之比2∶1混合后溶液呈中性(2H2S+H2SO4=2S↓+3H2O)等。
4.理解浮浅造成负迁移
学习迁移理论和经验都告诉我们,没有理解的知识是难以发生迁移的,深入理解是为了更好地掌握和应用所学知识。也就是说,理解知识,更重要的是为了应用知识,是为了更容易地把所学知识迁移到新情境中去,使今后的学习变得更容易。作为教师,为了让学生能透彻理解所学知识,应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尽可能多地设计一些新的应用情境,让学生能在这些情境之中应用刚学到的知识,让知识在迁移应用过程中得到强化。比如:2013年江苏高考第15题考查了绝热条件下的化学平衡讨论,如果不深入理解平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就很难得出正确的结论。再如:SO2通入Fe(NO3)3溶液中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很多同学忽视NO3-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而写出了这样错误的离子方程式:SO2+2Fe3++2H2O=4H++SO42-+ 2Fe2+。
1.注重探究实验,克服负迁移[2]
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和思维能力是实现知识迁移的重要因素,而这种能力提高的关键是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在化学学习过程中有相当一部分知识的负迁移必须依赖探究实验来转化。如:在学生的印象中排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前面的金属可以把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但金属钠却不能置换出硫酸铜溶液中的铜,如果仅凭老师讲,学生印象不会深刻,在教学过程中演示钠投入硫酸铜溶液中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到钠溶解,有气泡逸出,且有蓝色絮状沉淀生成,这样就会让学生轻易地获得感性认识,印象深刻。再如:不少同学认为在氢氧化镁沉淀中,加入浓的氯化铵溶液沉淀完全溶解是因为氯化铵溶液呈酸性,这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设计如下实验:在氢氧化镁沉淀中,加入浓的CH3COONH4溶液,结果沉淀也完全溶解,通过探究实验让学生感知醋酸铵溶液呈中性,氢氧化镁溶解是由于NH4+与OH-结合成NH3·H2O而使c(OH-)减少,Ms(OH)2沉淀溶解。
2.重视变式训练,消除负迁移
在学习化学过程中,一部分学生虽然已经具备了解决问题所需要的各种化学知识,但在解题过程中难以准确地提取应用,只是简单地将已有的知识经验机械地“模仿”,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采用变式训练往往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提高学生灵活解题的能力。常见的变式训练是围绕一个重点难点或者疑点知识的教学内容,从不同角度和层面来设置问题,通过训练使学生全面准确地理解问题的本质属性。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全面地看问题,注意从事物之间的联系和矛盾上来理解事物的本质,促进知识的正迁移。比如:2013江苏高考20题第(2)白磷中毒后可用CuSO4溶液解毒,解毒原理可用下列化学方程式表示:11P4+60CuSO4+96H2O=20Cu3P+24H3PO4+60H2SO460molCuSO4能氧化白磷的物质的量是。教师可以设置以下变式训练:(1)60molCuSO4参与反应,体现氧化性和体现还原性的白磷的物质的量之比是。(2)11mol白磷参加反应能还原CuSO4的物质的量
。(3)11mol白磷做还原剂能还原CuSO4的物质的量。通过变式训练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氧化还原知识的内在联系,不怕回答“刁”、“难”的问题,让学生的学习变得更加自信。
3.运用对比分析,减少负迁移[3]
心理学研究表明:运用对比学习可抗干扰。加强对易混知识的比较,找准分化点,有利于排除干扰,加深对某些相关概念的认识和理解,使易混知识在学生头脑中彻底分化。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对一些相似概念,通过对比分析,引导学生找出概念间的相互联系和本质区别,如对“同系物”、“同分异构体”、“同位素”、“同素异形体”;“氧化反应”、“还原反应”、“被氧化”、“被还原”等这些易混淆的概念加以对比区分,让学生准确把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从根本上杜绝由于概念混淆不清而导致记忆不深刻,从而有利于减少知识的负迁移。再如:“配位数”的概念,在选修三课本中出现了三次,但学生往往忽略它们之间的区别,最后常常发生张冠李戴的情况。若在课堂上教师能将三个概念组合在一起采用对比教学,明确配合物理论中配位数为直接与中心原子连接的配体的原子数目,一般为中心离子所带电荷的两倍;晶体学中,金属晶体配位数是晶格中与某一原子相距最近且相等的原子个数;离子晶体中离子的配位数是指一个离子周围最邻近的异电性离子的数目,通过引导学生对比分析,可以更好地掌握和区分这三个概念,从而防止因混淆关系而导致错误。
4.构建知识网络,防止负迁移
学生掌握了基础知识,但不代表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就可以运用自如了!这就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基础知识进行全面回顾,把知识结构化、条理化和系统化,即对知识进行深度加工,寻找知识的内在联系和深层次的意义。比如在复习元素化合物时,对众多繁杂的化学反应,特别是有着密切联系的一些反应,构建知识网络无疑是十分必要的,我们可通过具体直观的网络图形有选择性地进行归纳,即以物质转化图的这种形式来深化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复习,如“铁网”、“铜网”、“铝网”、“硫网”等,当然加强它们相互间联通也是很关键的,像2011年江苏卷的第9题就是将“钠”与“氯”有机融合。再如关于海水的综合利用的复习,由于其涉及的知识面广、内容多、似乎都是记忆的内容,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构建这样一张知识网络图(图1),不仅融合了元素化合物知识,而且还结合了实验、原理等内容,让学生一目了然。通过“知识网络图”对各种知识进行整理归纳能很好地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启发学生的联想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有意义学习。
1008-0546(2014)01-0019-02
G632.41
B
10.3969/j.issn.1008-0546.2014.0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