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小斐
【摘 要】数学学困生是一个突出问题,如何转化这些学困生已成为紧迫的课题,笔者认为首先要营造“我要进步”的氛围,其次是帮助学生寻找转化的切入口,再是修补学生的认知结构以及因势利导、革新评价制度,发挥学生集体的力量等来实施。
【关键词】中学数学;学困生;发展;转化
班级教学中学生学习的个别差异是最普遍的现象。随着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实施,小学毕业生悉数升入初中,初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差异日趋扩大。这势必造成更多的学生成为学习上的落伍者,成为老师经常议论的对象——学困生。由于诸多因素的制约,学困生成为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其转化工作举步艰难,从某种程度上影响着义务教育的质量。
著名教育家布卢姆指出:“如果提供了适当的学习条件,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能力、学习速度、进一步学习的动机方面会变得十分相似”。根据学困生的可逆性,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营造“我要发展、我要进步”的氛围
由于班级学生的差异,学困生在班级占有一定比例。如不能形成学困生的学习氛围,不但不利于学困生的转化,而且势必会影响到优等生的学习。对于学困生学习氛围的形成,我们应该从发展的角度加以确立,着重学生每天的变化,每天的进步,通过一天天的量就,以达到一天天的质变。在初始阶段,我们不应强调每天变化量有多少,只求他们每天在发展,在进步。通过当今世界各国追求发展的事实,特别是引起穷国、弱国坚持独立,埋头苦干不断发展的事实,引起他们的共鸣。“发才是硬道理”这句话同样适合学困生的转化。营造“我要发展、我要进步”的氛围,是一种比较符合学困生实际的学习氛围,它将会给学困生的转化做好思想和心理上的准备。
二、帮助学生寻找转化的切入口
学困生中通常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只可意会不可言说,也就是说学生为知道自己的需求是什么,但不能用准确的语文来表达出来,这就要求老师做好寻找转化切入口的工作。
1.修补学生的认知结构
学习的认知理论认为:数学学习是数学认知结构的建立、扩大或重新组织的过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从原有的认知结构出发,在交流中内化了新知识。分析学困生的情况不难发现,影响他们学习发展的因素主要是基础知识薄弱,数学概念模糊不清,公式、法则、定理似懂非懂,对新知识不能接受,久而久之就成了课堂的“陪客”。针对这一点,我们应摸清他们“虚”在哪?“缺”在何处?特别是对于即将学习的新内容如何做到有的放矢。在教学时精心寻找知识的产生点,要根据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引导他们自己进行知识迁移。例如:在讲授“同底数幂的乘法”时,通过幂的意义,正整数的加法等必需知识的修补,让一些学困生能和其他学生一样顺利接受新知识,使他们产生自信,成为继续学习的一个转折点。通过修补学困生的认知结构所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有时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有的学生由于尝到学习的甜头,会自发地去修补,形成良性循环。
2.因势利导
应该怎样帮助学生呢?波利亚认为:“老师对学生的帮助应当不多不少”,“应当不显眼地帮助学生”,“应当顺其自然”。也就是说,因势利导地帮助他们。对学困生的教育,我们应尽可能淡化教育的痕迹,应有意识地退回与学生相仿的思维势态,把熟悉的推向陌生,把再次授课当成首次接触,设身处地揣摩学生的心态。如在求多边形内角和时,使学生置身于猜想发现的情景之中,先让学生考虑三角形的内角和,然后考虑四边形的内角和,再演绎五边形、六边形及N边形的内角和,探索其规律,猜想出多边形的内角和,再加以严密的证明。这样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不断探索,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
3.给学生成功的感觉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如果没有学习动力,就不会产生学习的需要。而从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的成功感,则可产生巨大的内驱力(动力)。在教学过程中,应始终向学困生提出这样的问题:“我想干什么?我要干什么?我能干什么?”增强他们学习的目的性和成功感。请学困生回答问题,如果答对了,哪怕是非常简单、容易的一个问题,我们都应该给予高度评价,使他们从心理上产生自豪感,满足感,成功感,激发他们学习动机。如果他们答错了,我们也应该考虑让他们如何体面地坐下。
4.革新评价制度
记得有位老师是这样评价一名认为3+5=7的学困生,很不错,你的回答离正确答案就差一点点,下次继续努力。就是因为一句话,这名学困生后来真的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班上数学尖子,可见如何让我们对学困生的评价为我们的转化工作服务是值得我们深思的一个问题。我们应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人,应在昨天的基础上看今天,在今天的水平上指出明天的发展。学困生的评价应侧重于他的发展,而不是一场考试的分数。学困生和其他学生比的不应是分数,而是昨天和今天的差异。对学困生学习有进步的学生的奖励要大于那些中等生和优等生。奖励分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以精神奖励为主,物质奖励时,发奖要在全班同学面前进行,行动要显得庄重一些。平日,这些学困生听多了批评之言,这时,在众目睽睽之下,走上讲台,耳听老师热情鼓励之话语,又在师生信胜地与友好的掌声中接过奖品,此时此刻,对学困生的鼓励效果,是任何空洞的说教所不及的。
三、发挥学生集体的力量
我们可以把学困生理解成一种更有人性,更尊重人格的称谓——“需要帮助的学生”。这种帮助一部分来自于老师,更大一部分应来自于他们生活、学习的集体。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认为:“集体不仅是教育的客体,也是教育的主体”。所以学困生的转化应大力动员学生集体,拓宽帮助渠道,尽可能发挥学生集体的力量。对于班级的优等生,我们应发挥他们的辅导作用,通过“一帮二”、“一帮一”甚至“多帮一”达到双重的目的——即有利于优等生知识外在表达、加深知识理解和深度,又有利于帮帮学困生取得进步,对于班级的中等生,我们应发挥他们的目标作用。(我们不赞成让优等生成为学困生的直接目标)对于班级的学困生,我们同样要寻找他们的作用,一种容易被忽略的作用——比超作用。我们要求学困生发展和进步,在他们的发展过程中存在快慢的问题,只有让他们自己寻长同档次的人去竞争,才能加快他们的转化。不看学生的过去,只注重学生的现在和奖来。让他们有“比”的对象,“赶”的目标,“学”的榜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学生集体的力量,更有利于学困生的转化。
学困生的转化不是一帆风顺的事情,有时会出现“回流”,有时会进展缓慢,甚至感觉不到他们的进步,这都要求我们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学困生的转化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有时需要一年、甚至三年的努力。这就要求我们脑子进而的“打持久战”的准备。能制定学困生的转化策略。我们应认识到:转化一名数学学困生的难度不亚于培养一名数学尖子生,转化一批数学学困生的成就也不亚于培养几名数学尖子生。
参考文献:
[1]孙维刚.《孙维刚谈全班55%怎样考上北大,考上清华》北京妇女儿童出版社,2000年
[2]毛永聪.《中学数学创新教法》学苑出版社,1999年
[3]蔡鼎文.《心理学》江西高校出版社,1992年
[4]邵忠杰.《教育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