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琴
摘 要 创新是民族之魂,是一个国家永不衰竭的动力。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培养、造就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适应新世纪竞争合格人才的光荣使命和时代的重托就落在了“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身上,这也是当代教师深思远虑的时代课题,本文从“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设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引导下确定适宜的尝试空间”四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答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关键词 创新思维;创设情境;兴趣激发
一、通过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进行设想
教学过程中很多新知识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比较、归纳从而引导他们进行设想、验证。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一课中,“圆心”概念可以通过这样的方法来建立:让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圆形,引导学生思考:在不用任何工具的条件下,如何才能找到圆的中心点?引导学生将圆进行多次对折,多次对折之后学生会发现折痕都相交于圆中的某一点,这时应该引导学生进行进一步的设想:我们该如何命名这一点?学生会根据自己的思考给出各种各样的答案如“圆中”、“中心”、“圆心”等。经过讨论后一致认为“圆心”比较好。这一过程中,学生通过对所学知识进行分析与比较从而确定了对“圆心”的命名,关于设想的结果无论对错都体现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能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探索,是学生求知欲强烈的体现,是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因此,要在实践操作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大胆尝试,为学生创造自己动手的机会或教师自己进行实践操作,让学生体验创新的自由最能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在教学行程问题时,教师可以用这样的题目让学生进行实地操作感受:“已知客车每小时行50千米,货车每小时行40千米。现在两车同时从相距150千米的甲、乙两地同时出发,经过2小时两车相距多少千米?”由于题目没有说明行驶方向,故两车出发2小时,两车相距的路程是多少并没有确定的标准,因此,教师可以组织两个学生在教室中按以下四种情况进行演示:1、两个同学同时相背而行;2、两个学生同时相向而行;3、两个学生同时向同一方向而行,走得慢的同学在前;4、两个学生同时向同一方向而行,走得快的同学在前。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这道题应该如何进行解答。并引导学生这道题应分以下四种情况进行讨论:
(1)两车同时相背而行:(50+40)×2+150=330(千米)
(2)两车同时相对而行,相遇后又拉开距离:(50+40)×2-150=30(千米)。
(3)两车同向而行,货车在前面客车在后面:40×2+150-50×2=130(千米)。
(4)两车同向而行,客车在前面货车在后面:50×2+150-40×2=170(千米)
这动手动脑的实际操作过程为学生创设了思维情境。将问题通过实际演示使得问题清晰明了,减少了小学生理解的困难,提高了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创新教育要求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发挥好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数学教学中,教学环境与学生学习有不可分割的关系。民主、宽松、愉悦的教学环境,可以使学生放松心理,享受自由的的思维空间,能促进积极思维,大胆想象,主动参与。反之,严肃的课堂气氛会使学生紧张,抑制学生的积极性,阻碍学生思考,影响学生探索欲望和创造性的发挥。因此首先必须建立民主、平等、互相尊重的师生关系,教师应当尊重、信任、理解关心学生,尊重他们的人格,唤起学生对成功的渴望。同时,教师要学会营造和谐、宽松、愉快的教学氛围。其次,在数学教学中,教师更要发扬民主,善于发现和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数学教学中教师更要给学生思考的自由,让学生拥有广阔的思维空间;鼓励学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动手实践和尝试,让小学生通过自身努力体验解决问题、获得知识的的喜悦。
为了更好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秉承因材施教的原则将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并注重知识发展过程的教学。虽然数学教学过程中所有定理、公式是早已被发现定义的,但这些知识对学生来说却都是新知识、需要被认知。这就要求数学教学应该多采取引导认知而不能经常采用直接注入式,另外数学中的概念及定理等到最后也应该被还原到实际的生活问题中,创设问题发现和提出的过程,让学生通过对知识的再创造获取。这样,通过“再创造获得的知识与能力要比被动获得的理解更好,也更容易保持。”
四、在教师引导的条件下为学生确定适宜的尝试空间
由于小学生认知水平有限,感知有很大的随意性,在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时,要明确探索内容和目标,确定学生的探索能力。如果探索所内容和目标过小,则对学生而言探索的意义不大;反之则会误入歧途、打击学生尝试的信心。如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时,为让学生理解“体”这一概念,让学观察实物图并思考:与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比较有什么不同?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每个面剪下来比较,找出相等的面。总之,通过教学实践,运用尝试教学的理论,引导学生通过各种尝试,实现创新,发展学生的思维,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同时培养学生敢于创新的精神,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创新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更为强烈”。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当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都树立起创造的欲望、勇气和信心。创新是目前教育教学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在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为学生充分发挥创新能力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探索中,从而发掘学生创新的潜能。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