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护生职业能力的现状调查与研究

2014-04-08 04:44赵全红潘萍
考试周刊 2014年9期
关键词:护理教学职业能力

赵全红 潘萍

摘 要: 本文的目的是了解中职护生的职业能力现状,分析其提升途径。主要从专业态度、学习能力、职业技能、就业选择四个方面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只有57.7%的学生认同自己的职业;70.2%的学生主要靠考前临时突击;排在能力欠缺前两位的是操作能力和应变能力;94.8%的学生认为很有必要或有必要在校接受职业指导。可见,教学过程中必须突出专业,以强化实践为特色,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深化内涵管理和教学改革,实现教学、招生、就业的良性循环。

关键词: 护理教学 技能型中职生 职业能力

中等护理职业学校如何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原则,构建适应的教学模式,培养所需的“技能型”人才,是职业教育工作者需要长期研究与探索的课题。中等护理职业教育要想获得持续性发展,必须针对中职护生的现状,重点抓知识、能力、素质的内在统一,从而构建新型中等护理职业教育培养模式。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对烟台护士学校2012级拟实习的548名学生进行培养需求的问卷调查。共发出问卷548份,回收有效问卷509份,占92.9%。其中男生69人,占13.6%,女生440人,占86.4%。

1.2方法。自行设计问卷,从专业态度、学习能力、职业技能、就业选择四个方面进行调查,对收集数据使用Excel进行统计处理。

2.结果

2.1专业态度。虽然进入实习前期,但只有57.7%的学生认同自己的职业,很喜欢或比较喜欢护士角色,这一点与入学志愿由父母决定的缘故是有直接关系的。有45.6%的学生承认中考志愿由父母做主,只有35.4%的学生是依据自己意愿选择的专业。在选择志愿的出发点上,排在首位的原因是看其具有一技之长(46.2%),其次是工作的稳定性(28.8%)和方便自己及家人(16.5%)。基于就业压力及教育成本的考虑,约有78.3%的学生认为将来自己会从事护理工作。

2.2学习能力。结果显示,针对学生听课状态及习惯的调查结果不容乐观。能做到随堂记笔记、及时预习复习的学生仅为23.8%和17.9%,从来没有这一良好学习习惯的学生比例为13.7%。课堂上仅16.9%的学生经常动脑思考,高达53.3%的学生很少或没有思考、提问的习惯,学生存在被动学习的特点。70.2%的学生认为自己考试成绩的取得主要靠考试前临时突击,说明在应对以记忆为主的医学课程考试时,课堂教学仍未摆脱“满堂灌”模式,大部分学生仍沿用死记硬背的应试方法。

2.3职业技能。在对个人能力欠缺项目的选择上,排在前两位的是操作能力和应变能力,分别为32.4%和21.7%,其次为学习能力、礼仪沟通、创新能力,说明学生除了重视动手能力外,知识结构需求因就业市场的变化而呈现多元化态势。一方面,学生普遍认识到操作技能的重要性,并对操作技能实验课比较重视,76.8%的学生认为操作技能对就业竞争有大的影响,但实验中机械模仿现象比较严重,74.3%的学生有按部就班模仿老师的现象,仅有32.8%的学生遇到不懂地方会查资料或问老师。有36.4%的学生认为自己在公众面前的讲话机会不多,有30.5%的学生认为自己与同学关系不太融洽或不融洽;有52.3%的学生在与模拟病人的沟通中不太自然和不自然;仅13.9%的学生认为自己的沟通交流能力非常强。这些都反映出由于长期以来教学导向的指引,中等护理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实用型”的一线护士,学校更多关注的是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而忽略对学生沟通交流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没有教会学生针对不同病人进行人文关怀和健康教育,造成学生整体观念、情景对话、沟通等能力比较薄弱。

2.4就业选择。74.1%的学生选择医院就业,只有4.2%的学生愿意去社区诊所,这一结果严重脱离社会需求,毕业后实际约30%的学生工作在社区诊所,说明开展针对性就业指导非常有必要。累计81.2%的学生可接受月薪2000元以下,46.7%和41.3%的学生主要靠父母亲戚和学校解决就业问题。94.8%的学生认为很有必要或有必要在校接受职业指导。以上数据显示学生缺乏对自己的正确定位,缺乏对就业市场的调研,缺乏主动就业的准备,坐等分配择业,在就业市场上明显处于劣势。学校应提早开设就业指导课,培养学生健康就业心理,树立健康就业观念,提高就业能力是中职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3.讨论

3.1调研市场,优化专业结构。“面向21世纪职业教育的目标可以概括为:‘培养综合职业能力,发展全面素质[1],职业教育课程必须围绕就业,充分体现服务性、实践性,以需求决定目标”。[2]结合对市场调查分析的结果,根据不同用人单位对岗位人才的要求和学生意愿,我校近年来围绕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生源,在教改中做了一些探索,开设了就业班、英护班、韩语班、高职升学班、高中起点的弹性学制班等不同培养目标的护理班。尝试“窄口径、多适应、小批量、多规格”地构建专业体系,教学中始终坚持以岗位需要为出发点,以能力培养为重点的宗旨,围绕市场需求,开发有针对性的岗位培训方案。“小批量、多规格”突出针对具体岗位的特殊性和实践性,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个别化教育,既能保证学生毕业后就业的基本需要,又能与高一层次教育课程相衔接。“窄口径、多适应”根据不同专业岗位要求选择“必需、够用、会用”的教学内容,根据学生成绩的差异采用分层次教学,组织教师进行校内教材的删减与合并。如针对就业班学生,将原教学计划中数学、化学、物理等内容进行汇总,重点掌握将来护理岗位上可能用到的知识点,专业培养目标更加灵活,有利于培养高技能护理人才。

3.2定向培养,深化特色教学。护理专业特色是职业教育竞争力的具体体现,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保证。“要根据经济结构调整和就业市场需要,调整专业结构,加快发展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相关专业,开发新的课程和教材”[3],定向培养因充分发挥医院参与的作用、学校培养目标及教学导向,更贴近医院一线,学生实现入学与就业的同步,受到医院、学生及家长的推崇。我们通过与各级医院、养老院等取得联系,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联合办学。与北京、济南等用人单位达成协议,在了解其对合同制护士的具体业务标准和综合素质要求后,由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穿插进行,以专业技术标准为依托,切实加强对实验、实习、临床职业技能训练课等实践性课程的管理工作,形成以技术操作能力和人文素质培养为目标的培养特色。针对本地医院采用定期聘请护理部主任或护士长到校举行培训,学校专业教师利用假期到医院,以集训形式完成师资准备,学校承担基础文化课与专业基础课教学,而医院承担部分临床专业课教学,学生在临床课的学习过程中已全程接触医院,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通过见习查房的形式强化知识点,在医院的真实环境中,在与真正病人的接触中,逐步形成专业的实践环境和氛围,获得社会工作能力、沟通交流技巧等隐性知识技能。在校期间还组织学生分别参加推拿按摩、养老护理员、美容技术、膳食与营养等技术培训,这种“非标准化”的培训方式将职业能力的培养与考核直接与用人单位的需要和就业岗位挂钩,因而容易增加学生的就业筹码。

3.3突出应用,强化实践能力。学校一方面加大资金投入,积极进行硬件建设,扩大校内仿真实训的实验室建设,护理技能实验室由过去4个教室扩大为现在的16个,有效改善了实验环境。另一方面进行人员储备。借助职业技能大赛的平台,临床教师对各项操作技能编写标准化程序,进行师资和选手的选拔、培训。抓住实习前的契机,开放实验室,对实习前的学生进行统一规范化培训,最后抽签考试。实习期间强化对医院实习期间学生技能考核的监督力度,锻炼处理复杂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以满足学生就业需要和持续发展需要。而医院考录时,面向入围学生举办考前操作及面试技巧强化班,确保提升我校学生的最终上线率。

中等护理职业教育要培养素质高、能力强、上岗快、用得上的职业护士,整个教学过程中必须突出专业,强化实践,重点培养高技能护理人才。我校在近几年的实践中坚持“抓教学、促就业”两条腿走路,通过优化结构、定向培养、强化实践能力等形式深化内涵管理,护士注册考试最终通过率达到90%以上,医院人事就业考试考取率则达到80%以上,有效实现了招生、教学、就业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刘春生.跨入新世纪的中国高等职业技术师范教育[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37.

[2]教育部.关于加快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意见.教职成[2005]1号,2005.2.28.

[3]张依莉.职业教育专业课程改革实施构想[J].职教通讯,2006,(6):37.

猜你喜欢
护理教学职业能力
妇产科护理教学中的临床思维训练
人文教育对促进护理教学改革的价值研究
“三位一体化”教学模式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护理教学查房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消毒供应中心护理教学中PBL的有效运用探析
高职学生个性特征及职业能力调查与分析
图书馆员职业能力的现状与提升对策分析
护理教学中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初探
在新形势下创新汽车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的初探
职业能力导向下的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