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庆富
摘 要: 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有效适应教育改革的深化要求,为了充分发挥小学生的性格优势,实现小学数学的教学目标,生活化教学得以引入。本文从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出发,联系小学生这个特殊群体的性格特征,结合生活化教学的意义与必要性,进行生活化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索,以期探索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关键词: 生活化教学 小学数学课堂 应用探索
面对小学生活泼好动的性格特点,家长和老师往往是又爱又恨,因为不知道怎么针对他们的性格进行有效引导,使他们的性格优势能够完全发挥,实现教育目标。因此,生活化教学得以引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教育的目标也越来越多元,生活化的教学在未来的小学教育中越来越必要,尤其是针对数学这种本身实用,学起来却有些抽象的学科。因此,本文从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出发,联系小学生这个特殊群体的性格特征,结合生活化教学的意义与必要性,进行生活化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索,以期探索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的教学模式。
1.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分析
从前的小学课堂往往是老师一进门,学生静悄悄,上课过程中只有老师一个人在说,学生只是瞪着眼睛在下面听。如今强调学生主体,老师主导,老师不再是一味地讲,而是考虑学生的情况有效开展教学,但是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暴露出来的却是自身的性格特征,活泼好动,不能安静学习,对老师讲的东西要么是不听,在课堂上处于“游离”状态,要么是听不懂,茫然地看着老师,思想处于“停滞”状态,老师说什么完全不知道。
小学生的好动导致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不能安静下来认真听老师讲解,和老师之间没有形成教学伙伴关系。老师不能有效把握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有效教学,如此种种都不能有效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起不到积极的作用。抛开学习,你会感觉小学生对生活中的事物充满兴趣,对什么都想问为什么,那是一种无限的求知欲在驱使他们,原因就是生活对于他们来说很实在,是可以接触到的,不是书本上的只能听,却不知道该怎么想的理论。
学生思想“停滞”和“游离”都是小学数学教学中比较普遍的现象。譬如,有时上午第一堂课是数学课,部分学生还没有睡醒,处于一种困顿状态,但是他们和高年级的学生不一样,不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不知道上课要认真严肃地对待,然后就趴着睡了,也不去听老师讲的是什么。再者,数学本身是一门对逻辑思维有一定要求的学科,但是小学生思考问题是单线的,譬如,老师在讲乘法或除法的时候,如果没有让学生从根本上理解乘除法的含义,就会像听天书一样听不懂,接着好动的性格特征就会表现出来,学习效果不言而喻。
2.生活化教学的意义与必要性
生活化教学就是在教学中引入生活元素,让学生处于一种熟悉的状态进行学习,这样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很快投入到学习中,从而进行高效教学。这需要在课堂教学和生活之间找到一个最佳的结合点,使生活和教学能够有效结合,最终发挥最大效用,对学生的成长成才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首先,生活化教学可以有效将生活元素融入到课堂教学中,使学生能在熟悉的情景中进行学习,有利于学生很快地融入,有效地吸收知识。其次,生活化教学可以让学生知道知识的来源,对于知识的运用能有个宏观大体的了解,这对于学生运用知识是有积极意义的。
面对教育目标的多元化,生活化教学的引入,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有足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乐而好学。同时,面对未来小学生需要全方位发展的教育要求,在生活化教学中可以更容易让学生找到自己的兴趣和优势所在,从而进行有效学习,这对于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实现教学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是非常有利的。
3.生活化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小学数学教学不是为了让学生学到很多很难的知识,而是注重对基础的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与数学思维,为他们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但是现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暴露出了越来越多不容乐观的问题,生活化教学的实施已刻不容缓。下面探索生活化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3.1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小学生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重,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也都有局限。如果老师只是照本宣科进行书本知识的讲解,不加以形象描述或是将其简单化,学生理解起来是很有难度的,有的学生甚至还会产生厌学情绪,这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都是不利的,还可能对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造成负面影响。因此,生活化教学的第一步就是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在教学内容中融入生活元素,在生活中寻找教学内容的原型,使学生在从根本上实现学习目的。具体到实际教学中,譬如,老师在进行乘法教学的备课时,可以借助多媒体,把生活中的人物、房屋或是其他的学生熟悉的实物分堆做成动态的PPT,给学生进行呈现,让学生先用加法进行计算,再进行乘法的学习。这样不仅可以激起学生参与的兴趣,还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记忆,更扎实地进行基础知识的学习。教学内容生活化的例子还有很多,主要是老师要发挥主导作用,让学生能够愉快地进行学习,最终实现高效教学。
3.2课堂形式的生活化。教学内容生活化了,课堂教学的生活化就有了基础,接下来就是实施。老师可以创设一些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譬如,在进行加减乘除的合运算的时候,可以给学生创设在菜市场买菜的场景,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在买卖过程中进行加减乘除的运算。这样可以让学生对知识进行实际运用,还使学生有了参与热情,这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都是有积极意义的。课堂形式的生活化不限于此,老师还可以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了解一下学生的兴趣爱好,针对性地结合生活实际能更好地实现课堂形式的生活化。
3.3课后作业的生活化。从教学内容生活化的制定到课堂形式生活化的实施,都是在有效实施生活化教学,但是要想长久实施,并且使之成为高效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成为学生的一种学习习惯,还需要进行课后作业的生活化。课后作业的生活化就是要打破传统教学中的课后作业形式,让学生从死板的书本中走出来,走入生活,这对于学生学习知识的巩固及掌握运用都是有积极意义的。课后作业的生活化可以多样化地落实,譬如,老师可以对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可以是让学生统计一下平时生活中见到过的图形,统计一下每天见过多少种颜色或是多少个人,也可以是让学生下来对书本上应用题的原型进行寻找,等等,这些都是为了让学生在生活中找到知识的来源,在知识中寻找生活的影子,从而真正爱上学习,爱上生活。
参考文献:
[1]邵泽斌.教学与生活关系之解析.中国教育学刊,2006(12).
[2]付秀丽.生活与教育:杜威“教育即生活”思想的“源”与“流”.内蒙古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版),2009(1):26.
[3]郭亚玲,张敏.对教育回归生活的反思.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8(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