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两个注重

2014-04-07 23:09:18舒秀芳
南北桥 2014年11期
关键词:语文教学

舒秀芳

【摘 要】在新课程背景下,我们如何教学初中语文,才能够体现新课标的精神,搞好初中语文教学呢?一是要注重新课的导入,二是要注重课文文本的深入读解等,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搞好初中语文教学。

【关键词】语文教学 课文导入 文本读解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4.11.063 在新课程背景下,我们如何教学初中语文,才能够体现新课标的精神,搞好初中语文教学呢?下面从两个方面来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注重每节课的导入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很多老师不注重课前的导入,对如何导入研究得很少,或者基本上谈不上什么导入,往往以上节课学了什么,这节课我们上什么等这样很平常的套路进入新课的学习,让学生觉得索然无味。要想吸引学生喜欢语文,就一定要在每一节课的开始,就精心创设好的开始,从一开始就吸引住学生,这样才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比如,在上课开始的时候,放一点和课文有关的音乐,就是很不错的导入形式。音乐具有感染力,在上课之前放一段音乐,特别是与新课有关的乐曲,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当悠扬的音乐环绕在学生耳边,学生的情绪就随着音乐起伏飘荡,音乐中的歌词就沁入学生心扉。比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我没有讲解课文,先让学生学唱《明月几时有》,学生很快就能唱得有声有色。在音乐的旋律中,歌词所表现出的意境悄悄地渗入到学生的心灵,教师此时就能顺利地导入新课。枯燥的文言文有了音乐的渲染,学生学习起来更有劲头了。在讲《出师表》时,當我放出音乐时,那如泣如诉的歌声一下子感染了学生,我让每一个学生写出自己的感受,学生们不约而同地写出了诸葛亮为刘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品格。这就是音乐的力量,引发共鸣。教师利用音乐导入新课,能够烘托气氛,把学生带入课文之中,为上新课蓄势,很受初中学生欢迎。

再比如利用多媒体来导入。多媒体是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直观形象,让学生获得感性认识。有效地利用多媒体,让多媒体称为我们教师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不仅能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能提高学生认知能力、审美能力、思维能力等。比如《小石潭记》《岳阳楼记》等。特别是《岳阳楼记》,范仲淹的诗文,王羲之的笔迹,岳阳楼原址,还完好地保存着。在引课时,用多媒体进行展示,让学生近距离地欣赏足以震撼心灵,陶冶情操。在讲授《出师表》《隆中对》时,先播放《三国演义》中相关的情节,当鹅毛大雪在空中飞舞,刘备冒着大雪,第三次去请诸葛亮时,每个学生都能深切地体会到刘备求贤若渴的心情。当诸葛亮为国家社稷寝食难安,出征前辗转反侧,泣血为皇帝写下肺腑之言,电视上扮演者泪流满面,教室里的学生也深深地感受到诸葛亮的舍身为国的精神。多媒体能从声、光、形等多角度的展示,这是文字所不能的。在这样丰富的教学情境下,学生成为主体,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情在其中,趣在其中,这样自然能够学好语文。

二、注重对教材的研读,促进学生学好语文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很多语文教师不是很注重文本的解读,而是随意发挥和读解,或者是借助各种各样的教学参考书的知识点、观点来代替自己的思考,因此,根本谈不上自己对教材的独特理解,也就难以引起学生的共鸣。我们知道,教材是知识的载体,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就必须要积极引导学生挖掘文本的隐性知识和素材,用文本中体现的积极思想来培养和感染学生积极进取的乐学精神。可以说,教师在文本研读上沉下去了,学生在学习中才能真正乐起来。没有以教材深入研读为依托,学生的乐学只能是空中楼阁,其他一切教学都是空的。

每篇课文都有自己的独特性,这种独特性需要我们教师用心去品味。通过深入地反复研读课文,才能把握文本个性,才会有科学合理的教学思路,才能真正落实新课程理念。比如,研读文本标题促进学生对课本的学习。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是文章的灵魂。从标题切入,往往就能抓住课文的头绪,理清课文的脉络,可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比如《背影》一文,其标题很有特点。因为一般来说,写人主要是写人的正面,但《背影》却是写人的背影,这一点是不同寻常的。于是,在教学时,我就抓住了课文的这一特点确定了教学思路。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后启发思考:本文写到父亲的“背影”共有几次?(四次)2.课文中写到的这四次背影,实际上是几个背影?(两个,一个是父亲过铁道买橘子时的背影;一个是父亲离去时消失在人群中的背影。)3.课文中的这四次背影,和作者是怎样联系在一起的?(课文开头:思背影;买橘子时:望背影;消失在人群中:找背影;结尾处:头脑中呈现背影。开头结尾是虚写,中间两次是实写。消失在人群中的背影是略写,买橘子时的背影是详写。)4.品读买橘子时的背影。思考:A.为什么这里要详写?(因为这个背影感人至深,催人泪下。)B.进一步思考:为什么父亲买橘子时的背影让作者感动得落泪?(研读课文后明确:逆境;亲临——本可以不来,却亲自来了;年高,体胖。总之,父亲爱子之深,感动了作者。)在这里,我抓住“背影”设计教学思路,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迅速理清课文结构,明确课文写人时的虚实结合、详略结合的特点,而且有效地引领学生从整体到局部,层层深入地研读课文。当然,根据课文特点设计教学思路的方法,远不局限于此。只要我们深入钻研教材,深入了解学生,从实际出发,更多、更好的教学思路就一定能不断设计出来。在此设计之下,学生也将学得更轻松更有效。

很多有识之士都明白一个道理,研读教材是一个语文教师的基本功,只有把课文研读透了,才能深入挖掘课文的内涵,并形成自己深入贴切的理解,这样就可以让文本美好的思想情感引领着学生向善、爱美,从而更加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比如,我发现许多学生对文言文比较头疼,厌学情绪比较普遍。于是,每次备课时,我总要反复研读,力争自己要先读透,读出文本的趣味,读出传统文化的魅力。因为朱自清先生在《经典常谈》一书中早就指出:“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教师自己读出了文化的魅力,才能引导学生去感受这种魅力。于是,在教学《孙权劝学》时,我就让大家通过分角色表演和有感情地朗读来体会古人的谆谆教诲,来培养积极乐学的心态。这样引导,巧妙借助文本渗透的劝学思想,让学生从吕蒙的转变中受到启发和感染,培养了乐学的积极心态,提升了课堂效率。

初中语文教学需要教师的全身心投入,这种投入不仅是时间上的投入,更有学习新课标精神方面的观念的更新,没有观念的更新,很多努力都是徒耗精力。就比如本文谈及的这两个注重,如果我们不加重视,就难以达到语文教学的理想效果。

猜你喜欢
语文教学
分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49:15
语文教学要在不断的反思中成长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35:30
语文教学中对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34:48
打造务实、创新、高效的语文课堂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32:41
绽放诗意的语文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30:16
语文教学中因势利导渗透德育探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09:53:14
高年级古诗词教学艺术之我见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