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竹文化疑议*

2014-04-07 23:42赵志强王冬梅
关键词:伯夷大词典匈奴

赵志强,王冬梅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文法学院,河北秦皇岛 066004)

孔子用伯夷叔齐的例子来阐述自己的教育思想,这种做法无形中宣传了伯夷、叔齐,同时也使得孤竹国被更多的人了解。古代许多民族的语言没有相应的文字,所以传世文献较少。依据《汉书》和《史记》的记载,匈奴没有文字,只是用言语来约束行为。山戎是匈奴的一支,所以现在能看到的与山戎(孤竹属于山戎)的资料很少。历史就这样留下一些无史可征的空白,等待我们去探寻。首阳山、孤竹器皿、孤竹、孤竹语言是孤竹文化中的典型标记。笔者主要从语言文字的角度,对孤竹国的这几个文化标记进行梳理。

一、首阳山

高山是许多隐士喜居的地方。古代诗文大多夸赞伯夷、叔齐的壮举。受此影响,首阳山也成为许多人关注的焦点。伯夷、叔齐采薇的首阳山到底在哪里,历来有不同的解释。《诗·唐风·采苓》:“采苓采苓,首阳之巅。”毛传:“首阳,山名也。”[1]671《汉语大词典》解释“首阳”时说:“首阳山在今何地,旧说不一。”概括来说,期刊中关于“首阳山”的观点主要有这样几种:一是在山西永济;二是在河南洛阳;三是在甘肃陇西;四是在陕西渭源;五是在河北迁安。

山川名称的演变,往往具有复杂性。一方面,历史久远,会出现相同名称的山,比如现在发现的五处首阳山。笔者发现,大多数学者都认为历史上的首阳山只有一个,这种看法有失偏颇,首阳山不止一处。因为历史上文人听到首阳山就会联想到伯夷叔齐,殊不知会有同名异物的现象;另一方面,山川名称也会随地异名。比如“雷首山”,在山西省的中条山脉西南端。《汉语大词典》解释:“此山绵亘数百里,随地异名。《水经注·河水》载俗称尧山。《括地志》、《通典》各载九名。略有差异,有历山、首阳山、蒲山、襄山、甘枣山、猪山、渠猪山、独头山、薄山、吴山、中条山等称。”[2]679虽然雷首山也叫首阳山,但不一定就是伯夷叔齐饿死之地。

现在能查到的较早的关于“首阳”的语料来自《诗经》,分别是:“采苓采苓,首阳之颠”、“采苦采苦,首阳之下”、“采葑采葑,首阳之东”[3]。《诗经》十五国风,收录了十五个不同地区的乐歌。其中的“唐”应处在现在的山西省,可以推断这里的“首阳”应该在现在的山西,不应是伯夷、叔齐采薇之处。

先来看一下“首阳”的意思。首,本义是头,后来产生了“向、朝着”的意思。向,朝着。《论语·乡党》:“疾,君视之,东首,加朝服,拖绅。”杨伯峻注:“古人卧榻一般设在南窗的西面,国君来,从东边台阶走上来,所以孔子面朝东来迎接他。”[1]666《史记·淮阴侯列传》:“北首燕路。”张守节正义:“首,向也。”[4]2532

所以,首阳的本义就是朝着太阳的意思,和“朝阳”意义相同。《汉语大词典》解释“朝阳”:山的东面。《诗·大雅·卷阿》:“梧桐生矣,于彼朝阳。”毛传:“山东曰朝阳。”《释名·释山》:“山东曰朝阳,山西曰夕阳,随日所照而名之也。”[5]1323

首阳,就是指朝阳的山,朝东的山,即东山。伯夷叔齐的《采薇歌》中有:“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3]“西山”和“东山”正好相对。当然,“西山”也可以看作是古代“大名+小名”语序颠倒的现象,与古代的“中州、中林、中河”语序一致,可以倒过来理解为“山西”,山的西边,也与“首阳”相对。

上古之时,许多山应该是无名,或者没有固定的名称,何况孤竹又处在一个人烟稀少的地方。所以,“首阳”不是专名,只是一个宽泛的提法,就是“东山”的意思。不过,伯夷、叔齐隐居的“东山”的大致方位应该是可考的。首阳山应该在河北东北、辽宁西南境内,理由如下:

一是孟子语录。孟子曰:“伯夷辟纣,居北海之滨,闻文王作兴,曰:‘盍归乎来!吾闻西伯善养老者。’太公辟纣,居東海之滨,闻文王作兴,曰:‘盍归乎来!吾闻西伯善养老者。’”[6]174太公所在的东海在先秦时代多指现在的黄海。那“北海”在哪里呢?北海泛指北方最远僻之地。《左传·僖公四年》:“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荀子·王制》:“北海则有走马吠犬焉,然而中国得而畜使之。”杨倞注:“海谓荒晦絶远之地,不必至海水也。”《北史·突厥传》:“自轩辕以来,獯粥多为边患。今远穷北海,皆为臣妾,此之盛事,振古未闻。”[7]200依据王国维论证,獯粥和匈奴同名。陕西、河南、山东,属于中原。不应是夷齐隐居的地方。再依据后来秦筑长城抗胡,可以看到匈奴的大致生活区域。作为匈奴的一支,孤竹国在河北东北、辽宁西南境内是比较合理的。

二是韦昭注疏。随着山戎的势力强大,威胁燕国的安危。到齐桓公时,令支和孤竹作为山戎的两部分,遭到齐国的打击。《国语·齐语》:“遂北伐山戎,刜令支、斩孤竹而南归。”韦昭注:“二国,山戎之与也。刜,击也;斩,伐也。令支,今为县,属辽西 。”[8]1118这里的山戎是泛称。山戎是中原人对边远民族的称呼,而不同民族都有自己的名称。《春秋谷梁传注疏》中总提的“号从中国,名从主人”[1]666,也是这个道理。王国维认为,生活在边远地区的民族是不会自称戎、夷、狄、蛮的。

再看韦昭注中“与”的含义,“与”与“属”经常连文,与之同义,也是类属的意思。由此可知,“山戎”是上义词,是个上位类型,“孤竹”、“令支”是下义词,属于下位类型。所以,韦昭是先总说攻打的对象,然后再按照时间顺序说明攻打的对象。此外,韦昭注明令支在辽西,孤竹与令支接壤,也可获知孤竹国统治区域应在现在河北东北、辽宁西南境内。

《管子·轻重甲》:“天下之国,莫强于越,今寡人欲北举事孤竹、离枝,恐越人之至,为此有道乎?”何如璋注:“离枝,即令支,有孤竹城。”《史记·齐太公世家》:“北伐山戎、离枝、孤竹。”司马贞索隐:“离枝、孤竹,皆古国名。秦以离枝为县。”[2]887《管子》中的标点是对的,《史记》中的标点应为:“北伐山戎——离枝、孤竹。”

三是方志。《括地志》:“孤竹城在卢龙县南十二里,殷时诸侯孤竹国也。”《通典》:“营州柳城郡,古孤竹国也。”《辽史·地理志》:“兴中府,古孤竹国,汉柳城县地。”(兴中府在现在的辽宁西部)《一统志》:“土默特二旗,本孤竹国。”[9]65土默特二旗包括辽宁北票和内蒙古敖汉旗南部。古代的行政区域与现代不同,现在的辽宁西南与内蒙古接壤。孤竹国的主要生活方式应是游牧,所以生活区域也会大些。

四是夷齐遗迹。人们依据伯夷、叔齐的坟冢及相关建筑来判断首阳山的位置,应该是没有说服力的。《庄子》:“伯夷、叔齐,辞孤竹之君,而饿死于首阳之山,骨肉不葬。”[10]665既然骨肉不葬,何来坟冢?现在有关夷齐的坟墓及祠堂,都是后人为了树立道德榜样而建的。为了教化老百姓,把夷齐奉为道德楷模是有意义的。

《庄子·让王》讲到伯夷、叔齐听说西方有有道之人,去探寻,到了岐阳,碰到了武王。岐阳在岐山之南。岐山在今陕西省岐山县境。《文选·张衡〈西京赋〉》:“岐、梁、汧、雍 。”薛综注引《说文》:“岐山在长安西美阳县界,山有两岐,因以名焉。”[11]801这说明,兄弟俩去过陕西。但是后来为了避纣,夷齐兄弟迁于北海。

五是采薇。用薇菜来说明首阳山的位置,说服力较弱。薇,菜名。也称野豌豆。《诗·召南·草虫》:“陟彼南山,言采其薇。”毛传:“薇,菜也。”陆玑疏:“薇,山菜也。茎叶皆似小豆,蔓生。其味亦如小豆藿,可作羹,亦可生食。”[12]565

司马贞给《史记·伯夷列传》索隐:“薇,蕨也。”[4]1975虽然现在的卢龙山上有蕨菜,但是此条注解不可信。参考《故训汇纂》,只此一家注释为“蕨”。薇、蕨和藿的嫩叶都可作蔬菜,贫苦老百姓常吃。葛洪《抱朴子·释滞》:“被褐代衮衣,薇藿当嘉饍。”《说文·艹部》:“薇,菜也,似藿。”《说文》比较可信。《尔雅·释草》:“薇,垂水。”郝懿行义疏引《六书故》引项安世曰:“薇,今之野豌豆也。”《诗经》:“言采其薇。”朱熹集传:“薇,似蕨而差大,有芒而味苦,山间人食之,谓之迷蕨。”[4]1975这种薇菜在河北东北和辽宁西南的山上都是有的。

刘向《战国策》记载:“民之所食,大抵豆饭藿羹。”[3]当时的贵族能吃上肉羹,对于伯夷、叔齐来说,生活水平下降了,“采薇”是其饥不择食的表现。

六是考古发现。辽宁喀左墓葬中发现的带有“孤竹”、“目夷”文字的器皿,是说明孤竹国生活区域的最重要的证据。辽宁朝阳地区考古发现的唐代墓志也可印证孤竹人在这里曾经生活过。现在辽宁的朝阳市,西汉时属孤苏县地。唐代在辽宁的营州设置孤竹县,这说明唐代的人认为孤竹县处在古代孤竹国的地域。

二、孤竹器皿

经过不同学者的条分缕析,我们对一些孤竹器皿文字有了新的认识。金耀《亚微罍考释——兼论商代孤竹国》[13]中,亚微、亚凭的考证是有问题的。亚微、亚凭中的“亚”不是文字,应是装饰性的方框,与后世印章文字旁边的方框功能相同。殷代金文中,常常在专有名称外边加一个“亚”字边框,不应该把“亚”字看作铭文的一部分,“亚”型方框只是为了在铭文中凸显一个重要的专名。“亚”不当文字讲的理由如下:

“亚”的本义是丑,不可能有那么多人名用“亚”作名。金文中带“亚”框的文字较多,可以推知那时不会有数量较多的带“亚”的名字。其实,把“亚”框去掉,许多铭文依然可以解释。比如“亚微”,应该是“微”,古代单音节的名字很多。

把“亚”解释为官职也不妥。“亚”如果是官职的话,金文中怎么会有如此多的亚官呢?青铜器上的文字较少,一般不会标注官职。另外,在文献中找不到“亚”单独作官职讲的用例,“亚”只是用在专名中,表示位次。《书·牧誓》:“亚旅师氏。”蔡沈集传:“亚者,卿之贰,大夫是也。”《容斋四笔》卷十五:“唐人好以它名标榜官称,御史大夫为亚台,为亚相,为司宪。”[4]66古代的亚旅,表示上大夫;亚祝,即上士。亚将,就是次将。

此外,金耀考证孤竹器皿文字上的人名是孤竹君王,也有问题。古代器皿文字中常常会记录时间、国别和制造者的名字(偶尔为接受者的名字)。所以,“微”不应该是孤竹君王的名字。把“微”和“初”(墨台初,伯夷、叔齐父亲)联系起来也不合理,因为古人的名字是不会轻易改变的,铸造器皿的奴隶更不会把墨台初和墨台微弄混。器皿上的“微”更可能是“微子”,《春秋左传研究》:“《潜夫论·志氏姓》篇以目夷氏为微子之后。”[14]245由于传世文献和考古资料较少,所以,除了墨台初,孤竹国其他君王的名字,依据现有资料还没法考证。

三、孤竹

人们对“孤竹”的解释主要由四种:竹子、酒器、乐器、生殖崇拜。首先,孤竹人不会选择在北方不常见、不熟悉的竹子作为诸侯国名;把“觚”这种青铜做的酒器名称和“竹”连在一起作国名说不通;北方少数民族历来使用琴类乐器,如马头琴、三弦琴等,而不是“孤竹”这种乐器;孤竹国是被华夏化的诸侯国,生殖崇拜是现代人的臆想。也有学者把甲骨卜辞中的“竹”与孤竹国关联起来,这是学者们拘泥于“孤竹”字形产生的一种联想。出土甲骨的地方与孤竹国相去甚远,不可能有那么多与孤竹国相关的卜辞。

“胡”、“匈奴”是一个词,这在《容斋随笔》的“切脚语”的内容中已有论述。“匈奴”在英语中翻译为hun,其实就是“胡”的音译。“孤竹”是匈奴语“hun”[xu:]的对音,“hun”是“儿子”的意思。“孤竹”的“孤”在上古的拟音是[kua],“竹”在上古是[tiuk],二者合音为[xu:],[k]和[x]发音部位相同。孤,古胡切,“胡”在上古的语音同“孤”相近。“孤竹”即“孤塗”,音近义同。《汉书·匈奴传上》:“匈奴谓天为橕犁,谓子为孤塗。”[4]552因为“橕犁孤塗单于”经常连用,“孤塗”也就会有“天子”之意。所以,“孤竹”就是“儿子、天子”的意思。

早期的人类生活往往依赖自然,人们的生活受大自然左右,干旱、寒冷都会对牲畜的生死产生影响。不知所措的人们只能把这一切都归结于上天,所以就产生了对天的敬畏。以“孤竹”为诸侯国名就是这种崇天心理的表现。秦皇岛市青龙县也处在孤竹国生活的区域,这里有个孤山子镇。可是,这里山川众多,并没有“孤山”之形。所以,这里的“孤”不应是单独、孤独之意,“孤”应该是匈奴语“hun”[xu:]的音译。

由“孤竹”可以想到“孤”、“寡人”、“不谷”。“孤、寡人、不谷”是古代君王的自称,学术界对此历来有争议。学者们习惯使用形训的方法,依据“孤、寡、谷”这些字的本义解释这些称谓的来源,总是显得牵强。如:不毂,喻不能如车毂为众辐所凑。毂,一本作“谷”[8]474。不谷,不善。《老子》:“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谷。”[8]466《礼记·曲礼下》:“诸侯见天子,曰‘臣某侯某’。其与民言,自称曰‘寡人’。”孔颖达疏:“寡人者,言己是寡德之人。”[11]1589

古人尚天,自称天子,权威性很大。考查“孤、寡、谷”在上古的语音,十分相近。“孤竹”的“孤”又是匈奴语[xu:]音译的主要承担者,所以“孤”可以作为“孤竹”的略语,表示天子。孔颖达的解释是:“无凶则常称寡人,有凶则称孤也。”事实上,“孤”和“寡人”,析言有别,浑言则无异。“不谷”的“不”没有实义。《玉篇》:“不,词也。”《集韵》:“不,辞也。”[4]15这说明“不”为虚词。依据用例,可知“不”是用来凑足音节的。

四、孤竹国语言

上古社会,不同民族有不同的语言。《荀子·荣辱篇》:“越人安越,楚人安楚,君子安雅。”[15]30不同民族语言融合、分化,逐渐形成了现在中国的语言格局。由于不同民族语言不同,交际时就需要翻译官——象胥。“通夷狄之言者曰象胥,其有才智者也。”《周礼·秋官》:“象胥,掌蛮夷、闽貉、戎狄之国使,掌传王之言而谕说焉。”[4]2164

孤竹人使用的最早语言和汉语应该是不同的。依据《汉语大词典》可知,山戎是匈奴的一支。古代匈奴人生活的区域是不断变化的,匈奴名称也在不断变化。《史记索隐》说明了山戎、淳维、鬼方、玁狁、匈奴这些名称的演变。王国维说:“其见于商、周间者,曰鬼方、曰混夷、曰獯鬻。其在宗周之季,则曰玁狁。入春秋后,则始谓之戎,继号曰狄。战国以降,又称之曰胡、曰匈奴。”[16]296由此可知,山戎人民族语言应是匈奴语,孤竹属于山戎,最早也应使用匈奴语。

早在五千多年前,中国北方就有人生存繁衍。1986年7月25日《光明日报》报道:“去年辽宁牛河梁女神庙大型女神头像和大量生殖女神落体陶质塑像以及猪龙的出土,说明东北远在五千多年前,已进入极为繁荣的母系社会末期,具有国家雏形的原始文明社会。”牛河梁处在辽宁朝阳市附近,是古代大凌河孕育的早期文明。这片区域是古匈奴人游牧之地,匈奴语也会应运而生。辽宁朝阳和河北青龙、卢龙接壤,可以推知,在孤竹国之前,这片山岭地带已经有了悠久的繁衍生息。

随着中原优势文化对山戎文化的影响,孤竹人使用的语言非常容易被华语同化。古代典籍中记录的伯夷、叔齐劝周武王,说明二人通华语。此外,伯夷、叔齐的姓、名、字、谥号,都和中原传统文化一致。伯夷、叔齐的父亲姓墨台(目夷),到了伯夷、叔齐这一代,缩略为“墨”,这是受中原单音节姓氏影响形成的。匈奴语没有文字,所以已经发现的孤竹器皿上,使用的也是金文。

少数民族在古代有自己的语言,后来受中原文化影响较大,语言同化的现象势必会出现。但是也会保留一些“底层”,比如专名。专名往往是记录文化的活化石,例如一些地名“无终”、物名“距虚”、姓氏“目夷”、国名“令支”等,会以音译的方式存在。它们在现代蒙语中的语音分别为:无终[mu?]、距虚[gu:]、目夷[m?r]、令支[li:r]。具体内容笔者已在《“孤竹”及其相关考》[17]中论证过了。鉴于蒙语与匈奴语之间的亲属关系,可知无终、距虚、目夷、令支是孤竹国民族语言的遗留。

中原文化对山戎文化产生过影响,其实山戎文化对中原文化也有影响。其实,孤竹人使用的语言对原始汉语的形成影响很大。依据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汉族人认为自己是炎黄子孙。可是再往上推,炎帝、黄帝又是谁的子孙,无史可征。孟子曰:“舜生於诸冯,迁於负夏,卒於鸣条,东夷之人也。”[3]可见,殷商人是东夷人的一支。据《后汉书·东夷传》,可知现在的河北、辽宁一带也是东夷人生活的地域。依据生活区域,可以推断东夷人使用的是古匈奴语,与“鬼方、混夷、獯鬻、猃狁、孤竹”一致。东夷人后迁于甘肃一带,《国语》:“昔我先王后稷,以服事虞夏,及夏之衰也,弃稷不务,我先王不窟用失其官,而自窜于戎狄之间。”[3]在戎狄生活的区域,东夷语受到当地羌族等其他民族语言的影响,慢慢形成了甲骨卜辞记录的语言。所以,原始汉语很可能是一种混合语。这也可以解释现代汉语和周边语言的种种不同。罗骥《论汉语主体源于东夷》[18]提到了原始汉语来源于古羌语和古匈奴语融合的观点,是很有道理的。

[1]罗竹风.汉语大词典:第12卷[M].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4.

[2]罗竹风.汉语大词典:第11卷[M].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4.

[3]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古代汉语语料库[EB/OL].[2014-01-10].http://ccl.pku.edu.cn:8080/ccl_corpus/index.jsp?dir=gudai.

[4]宗福邦.故训汇纂[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5]罗竹风.汉语大词典:第6卷[M].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4.

[6]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60.

[7]罗竹风.汉语大词典:第2卷[M].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4.

[8]罗竹风.汉语大词典:第1卷[M].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4.

[9]田鹏颖.辽河文明演变与现代社会转型[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09.

[10]张默生.庄子新释[M].济南:齐鲁书社,1993:665.

[11]罗竹风.汉语大词典:第3卷[M].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4.

[12]罗竹风.汉语大词典:第9卷[M].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4.

[13]金耀.亚微罍考释——兼论商代孤竹国[J].社会科学战线,1983(2):207-213.

[14]童书业.春秋左传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

[15]章诗同.荀子简注[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

[16]王国维.观堂集林[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

[17]赵志强、王冬梅.“孤竹”及其相关考[J].汉字文化,2013(4):58-61.

[18]罗骥.论汉语主体源于东夷[J].古汉语研究,2002(3):51-57.

猜你喜欢
伯夷大词典匈奴
匈奴王的珍宝
《汉语大词典》“籀”释义辨证
义退匈奴兵
《汉语大词典·火部》书证断句献疑
李代桃僵(上)
伯夷列传 / 杨明臣
“生化危机”之匈奴的阴谋
朴趾源의「伯夷論」연구*——논증 방식을 중심으로
关于《突厥语大词典》汉字译写偏误研究
从《韩非子》析伯夷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