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市文化软实力综合评价及提升对策研究*

2014-04-25 07:30:02高素玲韩婷婷张路瑶高晓菲
关键词:秦皇岛市秦皇岛实力

高素玲,韩婷婷,张路瑶,王 华,高晓菲

(1.河北科技师范学院财务处,河北 秦皇岛 066004;2.燕山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河北秦皇岛 066004)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新目标,第一次把文化作为国家软实力,在党的代表大会报告中作为重要任务提出来。文化软实力作为现代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和思想动力,越来越成为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重要源泉,更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着国民经济的发展[1]。同时,文化软实力在21世纪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新理念,文化软实力的高低已成为一个城市竞争力强弱的衡量标准。

一、秦皇岛市文化软实力的综合评价

1.秦皇岛文化软实力的界定

通过对国内外学者对软实力界定的了解和认识,对秦皇岛市文化软实力定义为:建立在文化素质、文化设施等非物质要素基础上,体现城市文化精神的凝聚力、文化资源的吸引力、文化设施的服务力、人力素质的发展力、城市形象的传播力等文化力量的总和,这些非物质力量使本市居民产生认同感,对城市外部区域产生影响力、感召力和亲和力,为城市经济社会的和谐、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动力支持,引领并带动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

2.秦皇岛市文化软实力的SWOT分析

第一,优势(S)。秦皇岛市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是中国唯一以皇帝命名的城市,管辖三区四县,其中山海关区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北戴河区是驰名中外的避暑胜地和夏都,卢龙县是中国千年古县。拥有李广射虎、孟姜女哭长城、秦皇求仙等诸多历史典故和传说。山海关区被命名为“中国长城文化之乡”、“中国孟姜女文化之乡”,且成立了“中国长城文化研究中心”、“中国孟姜女文化研究中心”;抚宁县被命名为“中国吹歌之乡”。

此外,秦皇岛市拥有极其丰富的旅游资源。集大海、沙滩、山脉、温泉于一体,与古长城、历史传说、名人足迹等人文旅游资源交相辉映。南戴河国际娱乐中心、山海关、老龙头、北戴河海滨、新澳海底世界、集发植物观光园、祖山、板厂峪,形式各异的旅游资源,,可以使不同游客高兴而来满意而归,在促进秦皇岛市经济发展的同时提高了城市影响力。

秦皇岛市位于河北省东北方,是环渤海经济圈的中心位置,被誉为“京津后花园”,交通便利,公路铁路网线发达,拥有北方最大的天然不冻港和世界第一的煤炭输出港,优越的区位优势吸引了大批海内外游客来此观光。曾先后获得“中国最佳休闲城市”、“中国旅游竞争力百强市”、“城市休闲国家标准试点市”等荣誉称号。

第二,劣势(W)。虽然秦皇岛是我国第一批沿海开放城市之一,经济较其他内陆城市发展较早。但是与同样的沿海开放城市大连、青岛相比,差距仍然很大,城市综合发展水平不高。2010年大连 GDP达到5 158.1亿元[2],2011年达到6 150.1亿元,增长率为13.5%[3];2010年青岛GDP达到5 666.19亿元[4],2011年达到6 615.6亿元,增长率为16.75%[5]。而秦皇岛GDP从2010年的930.49亿元[6]增加到2011年的1 064.03亿元,增长率仅为12%[7]。因此,资金问题必定会成为制约秦皇岛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秦皇岛旅游产业受季节影响严重,旅游企业在淡季经营效益低下,旺季时又人满为患;秦皇岛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许多具有文化特色的旅游景点,但由于宣传力度不够,文化特色没有得到充分凝炼和广泛弘扬,游客对某些参观性的旅游景点并不是很感兴趣,久而久之,可能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和闲置。秦皇岛市文化产业的整体水平不够高,市场竞争力不够强大,与国家提出的文化产业要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要求相差较远。文化软实力缺少强大的产业经济载体。科技创新水平较低。虽然秦皇岛市近年来一直提倡以技术创新为动力,提高工业技术水平,但实际却没有太大的提高和发展。这是因为由于企业起点低,资金短缺、人才缺乏,技术创新投入较少,从而严重削弱了企业的持续竞争能力,导致企业缺乏成长潜力,制约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

第三,机遇(O)。河北沿海发展纳入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即将上升为国家战略,这说明由秦皇岛、唐山、沧州组成的河北省临海区域在国家生产力布局中得到了明确定位,必将获得政策和资源配置上的更大支持。

国家“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计划的实施和国家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的出台,为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扩大文化消费、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政策基础。秦皇岛先后被确定为全国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国家首批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国家休闲服务标准化试点城市,并列入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所有这些,都为秦皇岛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提升自身文化软实力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可以“生态型、国际型、现代化滨海港口旅游城市”为发展目标,用最大的魄力优先发展旅游业;利用历史文化优势吸引外资,加快秦皇岛在其他文化产业方面的发展;抓住经济发展的良好趋势,努力提高秦皇岛在各个领域的经济发展水平;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并加大力度提高秦皇岛的科技创新水平。

第四,威胁(T)。国内的通货膨胀压力进一步加大,政府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手段不断加强,特别是曹妃甸新区、滨海新区、渤海新区和葫芦岛沿海经济带竞相隆起发展,使区域竞争更加激烈。这些都使秦皇岛发展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多,发展形势更加复杂,发展的目标和任务更加艰巨。

因此,秦皇岛市要处理好与沿海经济带的竞争与合作关系,促进经济的共同发展;抓住其特有的历史文化,发掘特色旅游资源,努力实现差异化战略;重视人才,尊重知识,为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大力宣传秦皇岛的历史文化,使其带动秦皇岛旅游业、其他文化产业有序发展。

二、文化软实力指标体系的构建

在以上定性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构建以基础竞争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科学教育发展、城市形象为一级指标的指标体系,对秦皇岛市的文化软实力进行定量分析。

在选取指标时遵循以下原则:第一,有较强的针对性。所选取的每一个指标都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城市文化软实力的特点。第二,全面科学性[8]。指标体系应该全面考量,尽量覆盖城市文化软实力涉及的各个方面。第三,互相独立。每个指标尽可能地代表要素某个方面的特点,而某个特点尽可能用少而精的指标来反映。第四,便于获取[8]。必须确保所选指标的数据能够准确、有效的收集。

评价指标体系中各级设置的原因和科学性如下:首先,经济是基础,文化属于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一个城市的文化软实力与它的基础竞争力——经济实力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因此,将基础竞争力选为评价城市文化软实力综合水平的一个重要一级指标。其次,政府是城市的直接管理者。政府的意图,决定了城市的定位、发展方向、发展步骤。政府的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能力,是城市软实力的关键内容。对于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来说,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必定是政府应努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再次,优质教育资源目前仍为稀缺资源,拥有优质教育资源的城市,一方面能为本地居民提供良好的发展基础,另一方面也成为吸引外地优秀人才前来求学、定居、工作的重要原因。对内是维持城市不断发展的动力,对外是城市吸引人才的资本。最后,城市形象是对城市的总体印象和评价,反映了整个城市的特色,是城市最具价值的无形资产[9]。塑造良好的城市形象,来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吸引力,进而提高城市竞争力,所以选取城市形象作为最后一个一级指标,具体指标体系见表1。

定量分析的具体方法:首先确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然后搜集指标数据,无量纲化处理后,再根据指标的重要性专家打分确定其权重,最后利用权重对处理后的指标数值进行加权汇总计算,得到综合指标得分。从而利用得分比较各年秦皇岛的动态变化,但是综合得分并不代表绝对程度,而是代表相对程度。[10]

专家打分法[11]:对25位专家(其中包括大学教师、政府工作人员、机构工作者、高校学生)进行调查,每位专家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对文化软实力的理解对各三级指标确定权重,将该25位专家所提供的数据求算数平均值得出最终权重值,见表1。

表1 秦皇岛市城市文化软实力评价指标体系及权重

由于各项指标计量单位不同,且数量级相差较大,很难直接进行比较,因此必须采用消除量纲影响的方法对数据进行同度量处理,使之转化为可比较的数据序列。笔者采用比重法对秦皇岛市城市文化软实力评价指标原始数据进行无量纲化,无量纲化后的数据见表2。

表2 秦皇岛市城市文化软实力纵向评价指标标准化后数据

利用表2的权重,将秦皇岛市2007~2011年指标标准后的数据带入公式(1)中计算,得到表3;将秦皇岛市文化软实力各一级指标评价数据代入公式(1)中计算,得到表4。

式(1)中,Wi是第i个评价指标的权重,Li是第i个评价指标标准化后的数值。

表3 秦皇岛市文化软实力各一级指标评价得分

表4 秦皇岛市2007~2011年文化软实力的得分

秦皇岛市文化软实力2007~2011年各一级指标变化趋势和总体变化趋势分别如图1、图2所示。

图1 文化软实力各一级指标2007~2011年变化趋势

图2 2007~2011秦皇岛市文化软实力指标变化趋势

由图1和图2可知,2007~2011年,文化软实力各一级指标,除教育和科技事业发展外总体呈现出逐年上升趋势。在教育和科技事业指标中2008年体育系统举办运动会次数和参加运动会运动员人数较2007年分别下降93%和98%,为该指标得分下降的主要影响。此外还因为2007年备战奥运会使得该年体育事业的指标指很高。在城市形象方面,2011年外商投资额较2010年增长211%,使得该指标得分迅速提高。

总的来说,2007~2011年,秦皇岛市文化软实力综合得分呈现出持续上升的趋势,即秦皇岛市文化软实力的水平在不断提高。

三、秦皇岛市文化软实力提升对策

1.提高城市发展水平,增强基础竞争力

促进城市高度发展,提高经济发展水平,是文化软实力发展的基础和关键[12]。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文化必须在一定的经济背景下展开,而经济发展程度的高低又会对文化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它们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只有经济实力高度发展,才能为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提供必须的物质条件,反之,文化软实力也会拉动经济的发展[13]。

发展文化产业是提升文化软实力又一重要途径。提升文化软实力,归根结底是要发展文化产业。秦皇岛市应大力发展文化旅游。开发包括历史文化旅游、生态文化旅游、休闲文化旅游、民俗风情旅游、产业文化旅欧在内的一系列旅游产品。依托秦皇岛市独特的资源开发会展节庆业。秦皇岛优越的环境优势、区位优势和人文历史积淀,使得这一举措大有可为。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会议、展览和节庆活动,吸引大批与会人员、参展商、贸易商及一般公众前来进行经贸洽谈、文化交流、旅游观光,以此带动秦皇岛市相关产业的发展。重点构建新闻出版造纸印刷产业链、休闲娱乐产业链、婚庆文化产业链进一步带动秦皇岛市经济的发展。

2.落实公共文化服务,提高市民文化涵养

秦皇岛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够完善,文化资源的供给和保障能力较弱,不能适应和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市政府应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丰富文化内容和文化载体,开展一系列公益文化活动以增加市民参加社会教育活动的机会,形成经常性的宣传教育机制,扩宽知识、信息的传播途径。

重点实施博物馆、海上音乐厅、美术馆、大剧院、文艺家活动中心、会展中心、非物质文化遗产收藏展示中心等一批重大文化工程。开展多渠道、经常性的文化服务和文化传播活动,保障市民的基本文化权益,使市民享受先进文化成果。推动公共博物馆、纪念馆和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向社会免费开放,提高服务社会水平。推进高雅文化建设。加强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加强对历史风貌保护区、历史文化名镇、优秀历史建筑以及优秀民间和民俗艺术等的保护。

3.加快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步伐,建设创新型城市

强调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培育有自主创新能力和自主品牌的创新性企业。鼓励创新园区发展,重点促进燕山大学科技园、诺贝尔生物医药产学研基地、数据产业基地、北戴河信息技术研发中心等重点园区建设,支持企业申报省级、国家级创新型试点企业。引导企业加大对创新的投入。财政资金在一定程度上向企业倾斜,对创新型企业实行税收优惠政策,例如加计扣除研究开发费用。支持企业开展与高校的合作,强化科研和高等教育的有机结合,针对企业需求开展一系列创新活动。

其次,培养引进创新型人才,打造创新创业的人才高地[14]。以优势创新企业为主体,依托博士后流动站、科技园、创业中心等资源,培养和吸收高层次的创业创新领军人才和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充分利用高等学校的优势,提高高等教育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水平和能力。

4.制定文化传播的发展战略,构建综合型的文化传播体系

大力实施品牌带动,把品牌培育作为提升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抓好品牌策划、品牌定位、品牌传播和品牌保护,建立秦皇岛独树一帜的品牌文化,推出一批知名文化企业、文化产品、文化旅游、文化节庆会展、民俗工艺品,提升各类文化节庆活动的内涵和水平,继续办好山海关国家长城节、秦皇岛国际葡萄酒节等节庆活动,加大对外宣传和文化交流,打造国际知名文化节庆活动品牌。

[1]THOMASCIESLIK.MINGJIANG Li,ed.Soft Power.China’s Emerging Strategy in International Politics[J].Chinese Political Science,2012(17):101-102.

[2]2010年1-12月份大连统计月报[EB/OL].[2013-12-16].http://www.stats.dl.gov.cn/aview.jsp?docid=20055.

[3]2011年1-12月份大连统计月报[EB/OL].[2013-12-20].http://www.stats.dl.gov.cn/aview.jsp?docid=20111.

[4]2010年青岛统计年鉴[EB/OL].[2013-12-20].http://www.stats-qd.gov.cn/statsqd/Columns/tjnj2011.asp?typeid=1930&videos=&jms=230.

[5]2011年青岛统计年鉴[EB/OL].[2013-12-20].http://www.stats-qd.gov.cn/statsqd/Columns/2012nj.shtml.

[6]2010年秦皇岛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13-12-20].http://www.qhdtjj.gov.cn/tjdt_1.asp?Dongtai_id=375.

[7]2011年秦皇岛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13-12-19].http://www.qhdtjj.gov.cn/tjdt_1.asp?Dongtai_id=534.

[8]熊正德,郭荣凤.国家文化软实力评价及提升路径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1(9):16-26.

[9]龚娜,罗芳洲.“城市软实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其评价方法[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8(12):28-31.

[10]陶建杰.城市软实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运用——基于中国大陆50个城市的实证研究[J].中州学刊,2010(5):112-116.

[11]罗能生,谢里.国家文化软实力评估指标体系与模型构建[J].求索,2010(9):22-24.

[12]翟晓丹.提升城市的文化软实力对策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1(4):81-82.

[13]XIN LI.VEMERWORM.Building China’s Soft Power for a Peaceful Rise[J].Chinese Political Science,2011(16):69-89.

[14]韩振峰.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十大举措[J].福建理论学习,2008(4):9-11.

猜你喜欢
秦皇岛市秦皇岛实力
见证创新实力的跃升
中国人民银行秦皇岛市中心支行
秦皇岛市
软实力致胜
秦皇岛煤炭价格行情
秦皇岛煤炭价格行情
中国人民银行秦皇岛市中心支行
秦皇岛市
实力抢镜
中外文摘(2020年18期)2020-09-30 14:47:04
2019《中华诗词》第16届秦皇岛·金秋笔会在秦皇岛举行
中华诗词(2019年11期)2019-09-19 09: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