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功兴 劳中兴 胡莹莹
【摘 要】分析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应基于学生心理特点、专业特色和社会需要,以专题式教学模式融入心理素质拓展教学方法,使学生获得心理健康知识,掌握自我探索技能、心理调适技能,提升职业素质。
【关键词】高职院校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专题式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2C-0084-02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一门为学生传授心理知识、注重学生心理体验、训练学生行为的公共必修课程。目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仍以讲授教学法为主,未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许多教师在教学中脱离学生实际,照本宣科,导致教学对象的针对性不强,学生学习兴趣减弱。因此,探索和建构有效的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模式十分紧迫。
一、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虽然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安排了心理咨询教师,但在实际中学校工作的重点还是放在教学规模发展和学科专业建设上,存在注重形式、忽视内容,注重过程、忽视结果的现象。具体表现为:一是内涵及外延理解不够。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过于注重课本的理论传授,未能结合高职学生的特点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二是教学方法单调,教学理念落后。以传统的“填鸭式”方法为主,很少运用启发式教学、体验式教学等。三是师生交流少,未能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高校扩招后,学生人数大增,心理健康教育师资不够,导致上课人数过多,大班教学中师生沟通很少。
高职院校以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满足社会、企业、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因此,高职学生必须全面提高道德修养、专业知识、职业技能、心理素质等综合素质,尤其是心理素质。良好的心理素质将使学生激发个体潜能,优化心理品质,提升生命价值,更好地适应社会和环境。目前高职学生心理问题主要集中在学业、人际交往、恋爱和求职等领域。然而,目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主要以理论传授的形式进行心理健康知识普及,重理论、轻实用。在实践教学中,忽视了师生互动和交流,忽视了学生在活动中的心理体验和行为训练,使学生处于一个接受式、被动的学习状态,未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践中努力更新教育理念,注重学生心理健康技能的掌握,积极建构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专题式教学模式。
二、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专题式教学模式的构建
专题式教学是根据教学大纲规定的基本要求,打破传统的按章节依序授课体系,依据课程内在逻辑关系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提炼和充实,形成既连接又相对独立的系列专题,并围绕专题制订教学方案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方式。专题式教学具有以下优势: 一是通过专题的设计,打破理论与实践的界限,将它们有机地统一,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技能的掌握,打破理论与实践的隔阂,促进教学与实践结合。二是专题式教学可以把最新学科领域的理论、技术和实践融入到教学当中,在提高教学质量的过程中,提升教师的科研水平。三是专题式教学秉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新颖,以问题为导向,项目为载体,使学生以参与学习、发现学习、自主学习的方式去获得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其创造力。
按照2011年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文件的要求,结合高职学生心理特点、专业特色和社会需要,本文提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专题式教学模式,该课程分为10个专题。专题1:“身心和谐、健康之本”。通过心理测试和案例分析,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知识,正确认识心理咨询,有效应对异常心理。专题2:“学会适应、成才之道”。通过素质拓展训练和课堂讲授,学生学会适应大学生活,了解学习心理障碍的现象及其原因,学会调适学习心理障碍。专题3:“完善自我、健心之始”。通过心理测试和体验活动,学生了解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能识别并调适自我意识偏差及原因,建立正确的自我意识。专题4:“优化个性、健康基础”。通过心理测试和案例分析,学生了解个性、识别异常人格并掌握调适方法。专题5:“人际和谐、友善之举”。通过情景表演、案例分析、素质拓展训练,学生了解人际交往原则和技巧,掌握人际关系障碍的类型及调适方法,提升自身人际交往能力。专题6:“恋爱婚姻、幸福之舟”。通过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学生认识恋爱和性心理的特点及存在问题,学会表达爱、发展爱和拒绝爱。专题7:“化解情困、平衡之径”。通过素质拓展训练、情景表演,了解情绪特点,掌握调控情绪方法、保持心境良好。专题8:“应对挫折、减压之策”。通过素质拓展训练、小组讨论,正确理解压力和挫折,掌握压力管理和挫折应对的方法。专题9:“珍爱生命、幸福之源”。通过情景演示、素质拓展训练、案例分析,学生能识别心理危机的信号,掌握初步的干预方法,学会珍爱生命,提升生命价值。专题10:“择业求职、职场之门”。通过心理测试、角色扮演、小组讨论,学生能结合自己的个性、学习和工作等实际情况进行职业规划、掌握成功求职技巧和择业适应策略,学会应对职业危机。
研究表明,完成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目标可以通过心理素质拓展训练来实现,运用心理素质拓展训练促进新生适应,提升学生的非专业素质,满足不同年级学生的需求。心理素质拓展主要以拓展游戏、拓展项目、预设情景等形式开展,注重参与者全身心投入、积极参与用心体验真诚感悟。不仅在身体上得到锻炼,在心理精神层面也能够得到升华。在心理素质拓展中,更重要的是学会迁移,把活动中的体验和感悟迁移到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心理素质拓展的教学形式主要包括课堂教学活动、课内外训练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前两种是目前学校进行心理素质训练课所采用的主要形式。心理素质训练课的教学方式多种多样,且有时候也可以作为一种教学形式,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认知法、角色扮演法、集体讨论法、实践操作法、行为改变法。心理素质训练课教学目标的表述应符合以下要求:一是表述的应是学生学习后所产生的心理和行为上的变化;二是应尽可能表述得具体,有心理描述和行为上的表现;三是应反映学习结果的类型和层次。心理素质训练缩短了学生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之间的距离,解决了学生认知和行为之间的矛盾,使学生对自我的评价更趋合理,包括自我认知训练、个性优化训练、情绪调节训练、意志品质训练、学习心理训练、人际交往训练、生涯规划训练。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掌握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在相应的专题教学模式中融入心理素质拓展的教学方法(见图1)。本文提出高职院校“三位一体”专题式心理素质拓展模式,“三位”指阳光心理素质训练、积极心理素质训练、职业心理素质训练。“一体”指总体目标“优化心理品质,激发个体潜能”。阳光心理素质训练以“生命教育”为主题,通过“同栽成长之树”、“罐头鞋”“毕业墙”和“空中相依”等具体项目,使学生关注生命、培养生存的能力、提升生命价值。积极心理素质训练以“挫折教育”为主题,通过“梅花桩”、“礼让通行”、“移花接木”、“软梯”和“高空绳网”等具体项目,激发大学生的心理潜能,塑造自信心、创造性、爱的能力等积极的个性品质,学会应对挫折。职业心理素质训练以“团队合作”为主题,通过“雷阵”、“盲目障碍”、“信任背摔”、“高空吊桩”、“高空断桥”、“巨人梯”和“模拟电网”等具体项目,塑造学生注重团队合作、人际交往、克服困难、创新思维等职业心理素质。
图1 心理素质拓展模式融入专题式教学中
在基于“三位一体”专题式心理素质拓展模式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专题式教学中,学生通过搜集、分析、归纳和整理资料,或者角色扮演等参与方式,可以提出基于自身思考的对问题的基本认识与见解。这一教学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以及综合分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专题式教学使教学内容更加具体明确,信息量更大,可以融入学科最新的理论、技术和实践,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动性和观点的独创性,加深学生的知识的学习。因此,克服学生难以接受枯燥理论知识和单调教学形式的困难,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采用专题式教学模式,融入心理素质拓展教学方法,以问题为导向,可以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通过参与专题讨论、角色扮演、素质拓展训练等方式,学生加深了对心理健康知识的学习,重视自身的心理体验和行为训练,全面地激发潜能,优化心理品质,提升职业能力,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参考文献】
[1]王珏.高职“概论”课专题式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4)
[2]詹海都,李鸥.大学生心理素质拓展训练——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新趋向[J].文教资料,2010(3)
[3]周荣,杨华.高职院校心理素质拓展训练课程设计与实施[J]. 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2)
[4]陈功兴.高职院校“三位一体”主题式心理素质拓展模式建构[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3(6)
【基金项目】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教学研究项目 (2011JG11);2012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12JGA339)
【作者简介】陈功兴(1985- ),男,江西南康人,硕士,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讲师,心理健康教育专任教师;劳中兴(1964- ),女,广西灵山人,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工处副处长,副教授;胡莹莹(1986- ),女,江西吉安人,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助教,辅导员,广西师范学院在职研究生。
(责编 黎 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