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院校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研究

2014-04-02 05:49孙娜刘晓晶黄云蕾
学理论·下 2014年2期
关键词:公共创新人才培养课程设置

孙娜 刘晓晶 黄云蕾

摘 要:针对目前中医院校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专业方向、课程设置和实践教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我国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指出了该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及相关改进办法,同时针对上述培养要求,提出了该专业人才培养应实现的具体目标,建立该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公共(卫生)事业管理;创新人才培养;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G40-0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6-0195-02

新医改政策下,要求医学院校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建设要紧扣时代脉搏和卫生体制改革发展的要求,以专业发展战略为落脚点,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调整和优化,以适应卫生事业体制改革发展的需要。

一、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全面分析医学院校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四年制)人才培养现状、医学课程与专业课程设置情况及存在问题,探讨医学院校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医学课程设置的发展方向。对中医药院校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总体思路、基本原则、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的科学化进行研究,制定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同时为全国其他中医药院校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建设与发展提供参考。

(一)医药企业和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人员职业化发展的需要

中国卫生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急需既有医学背景又懂管理知识的卫生管理人才。如今中医院校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出现问题,不能满足卫生事业管理领域对人才的这一需求。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及卫生体制改革发展的领域中,医药企业和医疗卫生机构对卫生管理人员要求越来越高,中医院校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应适应新的医疗卫生环境。目前,我国的各类卫生管理人员总数已达60万,而90%的管理人员未经过系统的卫生管理专业培训,也未通过自学系统地掌握卫生管理知识。

(二)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建设的需要

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卫生事业管理学科建设起步晚,底子薄,专业建设还处在摸索和爬坡阶段。中医院校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不仅是为了卫生体制改革发展的需要,更是为卫生管理领域输送人才,也为卫生事业管理学科的建设发展理清思路,构建策略,从根本上打造知识和能力资源优势,进一步提高人才核心竞争力,促进学科品牌化、战略化、精品化发展机制的优化和完善。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卫生事业管理学是研究卫生事业发展规律的科学,它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一门边缘学科。20世纪30年代美国芝加哥工商学院率先开设了医院管理学课程,开始把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引入卫生保健事业。英、法、日、澳等国均在20世纪40-50年代开始卫生管理教育,20世纪70年代后卫生管理学已由一门课程发展成为一门专业,卫生管理教育迅速发展成为世界各国高等院校的重要专业,目前已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培养体系[1-2]。

我国卫生事业管理教育在20世纪80年代初兴起,当时我国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在全国按大区建立了7个卫生管理干部培训中心和5个卫生管理干部学院。此后,全国各地的一些医学院相继开设了卫生管理专业。199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做出了《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要高度重视卫生管理人才的培养,造就一批适应卫生事业发展的职业化管理队伍”[3]。1998年全国绝大部分高校根据国家教育部的要求,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卫生事业管理方向)(以下简称“卫生管理专业”)学制改为四年,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1999年云南大学、东北大学首次招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之后许多高校都陆续开始招收该专业学生,包括综合性院校、西医院校、中医院校,据不完全统计,医学院校中有近80%的院校均开设了本专业,其发展规模之大,发展速度之快,是社会始料不及的。中医药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起步晚,但发展较快。据调查,全国25所高等中医药院校中有14所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都先后开设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本科教育,并且在该专业下分化出卫生事业管理、医院管理、医药经营管理、医疗保险、医药国际贸易、医药信息管理、药事管理等多个方向。2009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必须加快建设一支职业化的卫生管理队伍。”建立职业化的卫生管理队伍,需要合格的卫生管理专业人才。而公共(卫生)事业管理在发展的这十几年中,出现非常尴尬的局面,面临招生难、就业难,这些严重问题,甚至被誉为“十大最冷专业”之一。

到目前为止,各中医院校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没有统一的培养模式,教学规范没有确定,各中医院校对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要求、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在培养目标设置方面,均体现以培养具备现代化卫生管理理论、技术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具有较强的管理、交际能力,了解卫生事业发展趋势,具有创新和良好的职业道德,能在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医院、医药企业等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的高层次、高素质的人才。但各院校在培养目标设置方面没有统一的标准,教学计划与培养目标没有对应,培养人才类型各不相同,南京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福建中医药大学培养的是高级专门人才,山东中医药大学则是应用复合型管理人才,还有其他院校是高级复合型人才或应用型人才。关于教学时数,必修课程总学时数:最多的是3 610学时,最少的是1 926学时,平均2 650学时。其中理论学时最多的是2 776学时,最少的是1 366学时,平均2 603学时。实践学时最多1 697学时,最少114学时,平均562学时[4]。

我国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发展落后于卫生体制改革发展的需要。随着我国经济和卫生体制改革发展的不断深入,社会对卫生管理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我们要认真研究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三、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各高校办学主体不一

有的高校是由公共卫生学院主办、有的由人文社科学院主办、有的由管理学院主办。除在综合类大学、医学高等院校外,一些师范类院校、管理院校也在开办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但至今还没有统一、标准的培养模式;在专业定位上缺乏共识,有的偏重医学,有的偏重管理学,有的强调培养学生扎实的理论功底,有的注重实际工作技能,由此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定位模糊,教育、教学特色不明显。

(二)课程设置不系统

《中国高等医药院校课程指南》(2007年3月出版)中我们发现,我国卫生管理教育现仍处于医学教育范畴,有很多院校的医学课程比重都在1/3以上,而且有部分院校的医学课程用书整体套用临床专业教材。而在国外,许多院校都不把医学知识教育作为卫生管理专业教育的基础,而是注重把卫生管理教育建立在基础的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和管理学知识之上。不同中医药院校间,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各不相同,应本着:通识教育——基础医学——管理知识——卫生管理的课程体系。

(三)培养内容不能满足发展需要

众所周知,人才培养速度与社会发展速度相比有一定的滞后性。近年来,由于卫生领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城镇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公立医院运行机制改革、药品流通体制改革以及医疗事故处理的变革等对行业的影响也趋于复杂化和深化。但目前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教材使用还比较滞后,且公共(卫生)事业管理是一个发展中的专业,这些新的形势、新的改革、新的思路、新的方法都因为教材的编写、出版周期较长而没有写进教材。所以,目前该专业的人才教育培养模式已明显落后于形势变化的需要。因此,如何及时有效地使该专业的培养内容适应社会需求,将是我们今后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四)高校师资严重不足

目前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高校师资明显不足,很多高校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任课教师大多出身于其他专业,其知识结构、综合能力都使教学效果难以得到保证。从事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教学、科研的高校教师与卫生管理实践还有一定差距,大多数教师没有从事过公共(卫生)管理专业相关的一线工作,只能单一地传授理论知识,缺乏专业实践技能和实务工作经验。在学生到实习基地进行实践时,实习基地带教老师的师资水平也明显不够。高校目前公共(卫生)管理专业开展的研究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公式化的模型,有很多研究成果都只是空中楼阁。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创办10年来,同样也存在上述问题。基于学校新631教学改革行动计划的实施背景,把握新一轮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改革之际,通过本文的研究,旨在推动我校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建设的步伐,构建科学合理的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胡善联,康庚.外国卫生事业管理[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87:197.

[2]徐爱军.我国卫生事业管理高等教育现状透视[J].中医教育,2008,27(5):18-20.

[3]夏保京,何军,李晓庆,吴少平,聂正怀,于洪典,王凤鸣.我国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与行业环境分析[J].中国医院,2011(3):16-18.

[4]斯宾塞.斯宾塞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80.

猜你喜欢
公共创新人才培养课程设置
公共人力资源约束的理论渊源及实现途径
公共《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与探索
供给侧改革下营销创新人才培养思考与实践
创新性科研人才的培养模式
陕西省体育运动场馆设施运营现状研究
高职物流专业课程设置与物流岗位职业证书的有效对接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高校科研团队与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