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宝良
石家庄市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设计探讨
□李宝良
小型水库主要是为农业生产提供灌溉水源,也为人民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提供水源,同时为防御洪水灾难也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由于各种原因许多水库都不同程度存在一些病险问题,这类水库分布区域广、多偏僻、坝型多、老化失修、欠完建、病种多、防洪标准低,工程本身质量差,存在不同程度的渗漏,放水系统破损无法正常起闭,蓄水不正常,达不到有关规程规范的要求,不仅不能充分发挥其效益,而且还严重威胁到下游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对其进行除险加固处理迫在眉睫。
一是病险率高,病害严重。据调查,全市现有小型水库均有不同程度的险情。防洪标准低、大坝渗漏、裂缝和坝坡滑塌、溢洪道泄洪标准不够、放水建筑物不能发挥正常功能等问题普遍存在。二是缺乏大坝安全观测、水情测报和防汛抢险设施,工程盲目运行,极易失事。三是管理工作薄弱,特别是乡村管理的小型水库,日常管理和养护工作无人负责,安全管理责任无法落实。
2.1 坝基渗漏
很多病险库都存在坝基渗漏问题,不是清基不到位导致坝基与坝体接触面成为渗水薄弱环节,就是截水槽的开挖深度不够,留下了渗水通道,或者坝体填筑标准不够,压实度根本满足不了设计要求,给坝体稳定埋下安全隐患。针对这些情况,可结合覆盖层的深浅、库区情况、附近黏土料源实际进行垂直截渗或者水平铺盖。如覆盖层为砂卵石,厚度超过30m,选择混凝土截渗墙比较稳妥;如果为粉细砂,厚度又较小,则采用高喷灌浆即可。
2.2 坝体渗漏
坝体渗漏多由于坝体填筑材料或者填筑标准不符合要求,密实度不够,渗透系数偏大。针对这种情况,采取如下措施比较适宜:一是对坝体采用高压旋喷灌浆造墙,或采用冲抓套井回填黏土造墙,来切断坝体内上、下游的渗水通道,防止坝体渗漏。二是首先应对坝体进行必要的充填灌浆,增加坝体的密实度,然后在坝体上游坡铺设复合土工膜,要注意处理好土工膜与坝基的结合部位。三是采用劈裂灌浆,劈裂灌浆利用了坝体填筑的自然应力状态,是一种既节约又效果良好的措施。对于坝体填筑标准不符合要求的,可以劈裂两排,不但可以在两排之间形成很好的防渗层,而且因为其灌浆压力较大,还可以在两排灌浆孔以外的一定范闱内,对坝体起到较好的加固作用。四是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采取往上游坝坡贴防渗斜墙、铺设复合土工膜、加大坝体断面等措施。
2.3 坝体稳定不满足规范要求
常见的原因有上游坝体渗透系数太小而坡比较陡,浸润线偏高,坝体断面偏陡等。根据规定,坝体稳定应对正常运行期的上下游坝坡、水位骤降的上游坝坡、一定蓄水位与地震组合的上下游坝坡、施工期上下游坝坡进行抗滑稳定验算。
如果上游坝体渗透系数太小而坡比较陡,使得在水位骤降工况下,上游坝体内的水不能及时排出坝体,增大了土体重量(此时一般为饱和容重),处理措施一般是减缓坝坡。
如果浸润线偏高,说明坝下游坡脚的排水不畅,坝体各层之间的渗透性不完全符合逐渐增大的原则,处理措施主要是增加坝体内部排水和坝坡脚排水体,一般采用贴坡棱体排水。
坝体断面偏陡一般采取的措施是加培断面,如果工程实际情况允许,结合技术经济指标分析,也可住下游加培。需要注意,在这种情况下应复核施工期坝坡稳定。
2.4 溢洪道布置不合理、泄洪标准不够
多数病险水库的溢洪道设计平面布置不尽合理,这种情况多出现在岩石基础上,尤其是控制段的堰型,既不是WES堰,也不是直坎宽顶堰(驼峰堰非常少见),梯形的断面型式居多,造成泄洪时流量系数和过水断面不够,从而泄洪能力不足。
常见的问题还有纵剖面设计、消能设施设计不合理,甚至无消能防冲设施,空蚀破坏严重等。
针对以上情况,应该根据《溢洪道设计规范》(SL252—2000),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对平面布置、控制段、泄槽、排水、消能设施等进行系统设计,结合水库调洪,认真复核泄量,使其满足现行规范要求。
2.5 放水设施老化失修,不满足原设计要求
这种情况多出现于病险水库,原工程绝大多数为放水卧管,年久失修,淤积严重,不能满足放水要求,一般应废弃原放水卧管,另建放水斜管和放水隧洞。但要充分考虑水库淤积发展对放水的影响。
2.6 其他常见病害
其他常见的病害还有:上游坝坡无护坡、下游坝坡无排水或者排水系统不完整、坝顶宽度不足、坝顶高度不够、背水坡脚无反滤、无监测设施等等,针对这些问题,应该根据工程等级,严格按照《碾压土石坝设计规范》(SL274-2001)进行完善设汁。
除上述工程措施外,还应强调的是,应加强对监测资料的整理和分析,为工程的安全运行提供科学依据;加强非工程措施的投入和管理,施工质量管理和加固后工程运行管理。
小型病险水库数量多、病险程度严重。做好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作对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保障社会稳定意义重大。而要做好除险加固设计,是要对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作现场调查,为除险加固设计方案提供工程依据,这样才能达到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的目的。□
2014-04-22
李宝良,男,汉族,石家庄市水政监察支队,副支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