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健
(安徽农业大学 团委,安徽 合肥 230036)
农业高校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问题及对策
——以安徽农业大学为例
张 健
(安徽农业大学 团委,安徽 合肥 230036)
随着时代的发展,农业高校“三下乡”工作存在的问题逐步显现。以安徽农业大学“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为例,通过对现有问题进行分析,建议要综合考虑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形势、高等教育改革的新格局和大学生的新特点,推动“三下乡”的体制机制创新,更好地服务大学生成长成才。
农业高校;“三下乡”;体制机制;工作模式
1997年,团中央在全国范围内启动实施了大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以下简称“三下乡”),安徽农业大学积极响应,将“三下乡”作为服务“三农”发展、培养农业人才的重要途径抓紧抓好。作为一所农业高校,17年来,“三下乡”从无到有,从小范围小投入小动作到“百千万工程”(即:每年组织百支重点服务团队、千名共产党员、万名共青团员采取集中和分散的方式,深入农村基层,开展调查研究、走访典型、农技服务、生产劳动、志愿帮扶、挂职锻炼等多种实践活动)的深入推进,无论是在经费投入、活动的覆盖面和效果等方面均取得了长足进展。“行百里者半于九十”,为了适应当前形势的变化,同时也为了更好地发挥“三下乡”的作用,需要教育工作者对“三下乡”进行深入的调研和全面的分析,进一步探讨新形势下农业高校“三下乡”工作模式的完善与创新。
(一)紧贴学校优势,社会效益明显
发挥农业高校优势,送农业科技下乡,送温暖下乡,切实解决当地生产实际问题,为“三农”事业做出积极贡献,受到服务地政府、群众和省内外媒体的高度评价和积极关注,成为学校“大别山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紧贴办学特色,育人效果突出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有效途径,在大学生中影响广泛,一批又一批大学生走进农村,在震撼中激发爱农情节;走访典型,在感动中领悟青春责任;走进生产,在历练中提升实践能力,通过亲身实践进一步加深对国情、世情、民情的的了解,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真正达到了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的育人效果。
(三)紧贴学校发展,师资队伍受益
学校组织专家、青年教师随队开展技术指导,及时发现生产实际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回校后,教师带着问题做学问、搞研究。同时,对于青年教师来说,参与“三下乡”本身也是一次难得的实践机会,一次与大学生亲密接触了解他们思想动态的机会,对于提升素质、促进工作都有积极作用。
(四)紧贴实际效果,体制机制完善
学校采取集中组队和分散就近就便开展活动的有效方式,特别是在集中组队方面,活动主题特色化、服务内容科技化、团队申报项目化、实践成果目标化“四化”联动。此外,在多年的实践中逐步形成了学校决策部署、团委统筹安排、各学院具体指导的领导体制;在部门合作、项目评审、动员培训、过程指导、评比表彰、总结宣传等环节逐步形成了制度化的安排。
(一)思想认识需要提高
虽然学校做了统一安排,但是各学院对实践育人重要性的认识程度和对“三下乡”活动组织力度层次不齐。多数学院紧扣学院特色、结合专业特点、加大组织力度,活动开展成效明显。也有少数学院领导不够重视,指导力度不够,活动组织无序,拉了全校后腿。一些同学参加活动的动机不纯,功利主义色彩浓厚,不能务实的开展活动。这些反映了我们还需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对“三下乡”重要性的认识。
(二)实践方法需要改进
学生在组队的时候继承传统的多,改革创新的少。一些团队在立项的时候说的天花乱坠,但是在结束答辩的时候言之无物。主要原因是当初做计划前缺少对服务地真实情况的调研,做的方案缺少针对性,对如何更好的实施“三下乡”缺少感性的认识。
(三)组织管理需要完善
实践服务地每年都在变化当中,“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另外,由于目前经费主要依靠学校投入,受到经费的影响,目前服务团队的实践时间基本在3~5天,容易给人造成走马观花、浮光掠影的印象;缺少对指导老师的考核,老师指导过多依靠学院动员和自觉,很难让所有人整齐划一,指导不到位,必然会影响到实施效果。
(四)活动成效有待挖掘
学生对活动成效的理解有误区,不少人尚停留在完成一篇调查报告的层面上。一个团队的每个同学都去写同一个主题的调研报告,以至于报告的质量不高,很难看到更多的团队集大家智慧写一篇高质量的调研报告。同时,学生有没有真正的收获、服务的满不满意,也应该是活动成效的重要体现,却往往被我们所忽略[1]。
(一)党和政府出台了关于“三农”事业发展的新举措
党的十八大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十八届三中全会也做出了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的重要部署,安徽省委省政府做出了关于全面推进美好乡村建设的重大战略决定。这些都为农业高校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研究领域和发展机遇,同时也给“三下乡”活动提供了新契机。借此机会,可以在以往基础上进一步的探索“三下乡”活动的模式创新,切实发挥农业高校的学科、师资优势和同学们的积极性,以“三下乡”为阵地,做到真正兴农、助农、惠农,为“三农”事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科技支撑,同时也通过“三下乡”培养出更要学农、爱农、服务“三农”的人才。
(二)高等教育改革有了新格局
十八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战略部署,提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教育部等七部委于2012年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教思政﹝2012﹞1号),安徽农业大学也提出了培养创新型和创业型人才目标,培养有诚信、有自信、有责任、有能力的“四有”大学生,并且实施了一系列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三下乡”活动契合了国家和学校对新时期人才培养的新期待,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领域,也是农业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载体。
(三)大学生对参与“三下乡”活动有了新期待
通过集中座谈和随机走访,笔者了解到90后大学生思维更加活跃、兴趣更加多元、个性更加张扬,对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方式更为接纳,更多的人对亲身参与一次“三下乡”充满了期待。另外,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的逐年增加,大学生迫切需要通过“三下乡”的平台拓展素质、提升能力、增长见识,从而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就业竞争力。倾听学生呼声,解决学生关心的问题,是学校办学的优良传统,对学生需求的积极呼应必将进一步拓展“三下乡”的实施空间。
(一)立足思想观念转变,端正实践动机
思想观念转变是先导。应该在全校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深化对“三下乡”工作的理解和认同。对于组织实施单位来说,应该对“三下乡”工作的重要性有深刻的认识,切实增强实践育人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突出优势、办出特色,想方设法组织好“三下乡”,助力大学生成长成才,发挥农业高校服务“三农”事业发展的职能。对于参与活动的师生来说,应该珍惜难得的机会,走近基层一线,扎实开展活动,亲农、近农,培养同“三农”事业的感情,将“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作为参与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立足体制机制创新,强化制度保障
体制机制创新是保障。应该进一步解放思想,通过创新加强对活动的组织和管理。在体制上,在坚持学校、部门、学院各施其职的基础上,要特别注重部门之间的协同创新,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部、组织部、宣传部、教务处、学工部、团委等各部门的资源应该整合,将农业高校服务社会职能的发挥、思政课实践教学环节的实施、大学生村官的采访、社会问题的调研、素质拓展学分的认证等方面统一到“三下乡”活动中去,加强对活动的顶层设计。在机制上,需要建立健全活动的宣传动员、团队选拔、培训、管理、安全保障和考评机制,通过制度建设,保证工作规范开展[2]。
(三)立足实践模式改进,突出实际成效
实践模式创新是关键。应该在实践模式改进上下大功夫,为活动效果保驾护航。在平台搭建上突出“特色”。围绕学科专业特色选定方向、搭建平台,更好的发挥学校优势为地方提供服务,让学生在校所学有用武之地。在地点的选择上突出“基地”。依托学校的产学研基地和综合实验站点,推进服务地点的基地化,实现每年的实践地点相对固定。在时间的安排上突出“常态”。变“三下乡”为“常下乡”。利用双休日、节假日等时间节点有计划的开展经常性的活动。在内容的安排上突出“务实”。找准服务地的实际需要和服务团现有资源的结合点,突出解决实际问题和获得实实在在的收获。在形式的设计上突出“吸引”。充分考虑新青年的新特点,通过时尚、情感、艺术的元素增加活动对大学生的吸引,在潜移默化中寓教于乐。在成果的体现上突出“多赢”。眼睛向外,充分挖掘政府、企业、公益组织等社会资源的潜力,找准各方的工作的着力点和利益的共同点,通过共建实践基地、共促社会管理、共解发展难题、共推品牌宣传等多种方式,从而达到资源的有效整合[3,4]。
(四)立足实践作风整改,确保务实亲民
实践作风整改是重点。应该积极响应中央关于作风建设的有关规定,从学生时代开始培养大学生务实亲民的作风,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加强教育引导。教育参加活动的师生对工作要“勤”,对群众要“敬”,对条件要求要“简”,对成果要求要“高”。身体力行,用实际行动赢得服务地群众的认可和尊重,展示新时期农业高校师生的精神风貌。严格监督管理。通过服务团队的项目化运作形成竞争机制,起到优胜劣汰的作用。通过服务团队的考评奖励先进鞭策后进,起到提升积极性主动性的作用。通过建立服务地信息反馈、满意度制度调查了解“三下乡”服务团工作的真是情况,起到督促的作用。强化典型宣传。通过培育典型、选树典型、宣传典型,树立标杆,号召更多的团队向典型学习,杜绝形式主义的作风,让艰苦奋斗、勤奋努力、务实高效成为青春最厚重的底色,通过“三下乡”的开展传递正能量,汇聚起实现中国梦的强大青春力量。
[1] 刘家祥.科学构建高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有效机制[J]. 滁州学院学报,2013(6):13-16.
[2] 闫冰.“中国梦”背景下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新路径探索[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24):123-124.
[3] 阚银环等.立足“两课”教育精神,开展“三下乡”社会调研的实践与思考[J].黑龙江教育学报,2014,33(3):49-50.
[4] 朱国朋.社会互动论视角下的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研究[J]. 商品与质量:消费研究,2014(4): 253-254.
(编辑:刘伟霄)
2014-06-08
安徽省2013年教学改革和质量提升计划重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高等农林院校‘五型’实践育人模式的创新与实践”(编号:2013zdjy058);安徽农业大学2012年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项目:“农业高校实践育人工作体制机制的构建”(编号:Jf2012-23)。
张 健(1982-),男,安徽霍邱人,硕士,实习研究员,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G642.45
A
1008-6927(2014)06-0022-03
DOI号:10.13320/j.cnki.jauhe.2014.0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