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 滟
(甘肃农业大学人文学院,甘肃兰州730070)
新世纪以来,各行业特色大学在办学模式上逐渐向综合性大学迈步,作为综合性大学和高等师范院校的传统专业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也在许多大学“安家落户”。据调查显示,现有高校中的80%都设有汉语言文学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传统的人文学科专业,对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人文精神导向作用。但是,随着社会发展和时代变革,专业分工越来越细,自建国以来就保持明显优势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就业形势从原来的“皇帝的女儿不愁嫁”也变得不容乐观,而农业院校的中文专业更是如此。究其原因有高校扩招和社会需求变化的原因,也有毕业生专业特色不突出,就业观念落后等原因,但最根本的原因是培养目标定位过于狭窄。大多数农业院校在设置汉语言文学专业时,一般都参考高等师范院校的专业设置,将培养目标定位于以培养中学教师和部分语言文学研究人员为主。这种培养目标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并不完善。农业院校以农为特色,农业学科建设在几十年的发展中日臻成熟,但作为农业院校的弱势专业的中文专业,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办学理念上一味学习师范类院校,已跟时代需求产生了差距,显得僵化而陈旧,缺乏生机与活力。那么,面对纷繁复杂瞬息万变的信息社会,如何转变观念,调整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及优化教学内容就成为必须要探讨的问题。
目前,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一般包括3个平台:一是通识教育平台,主要是全校公选课。一般有政治、外语、高等数学、体育、计算机、军事理论、就业指导和创业教育;二是基础教育平台,主要开设一些专业基础课,如古代汉语、现代汉语、中国文学史、现当代文学、写作等;三是教育平台,主要开设专业教育课,主要是文艺理论、西方文论、语言学概论、马列文论、古代文论等课程。在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计划中,学生的公共必修课所占比例过大。其实,有些课程可以不以必修为条件,而是以专题、讲座等形式放到选修课中,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从精英教育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转型过程中,学校因追求应用性人才的培养而导致很多课程内容的多次交叉,甚至一再重复。如在“中国古代文学”与“唐宋文学研究”,“文书学”与“应用文写作”,“文艺理论”与“文学批评方法”等课程之间都有一定的重复或交叉。课程内容的交叉、重复导致学生重复学习,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造成了负面影响。
主要表现在课程设置上一味向师范类大学学习和借鉴,而忽视农业院校的自身特点。其课程体系与综合性大学、师范类大学一般无二,专业理论课越来越高深,主干课程内容僵化而陈旧,有的内容与社会脱节。并且在安排学时时,优先保证政治科目的教学时间。专业课的设置也向师范类院校学习,科目设置重理论,轻实践。实践类课程开设少,且由于实践基地、实践经费的限制,实践课往往走走形式,教师和学生都无充足的时间扎扎实实去做,仅仅停留在参观认知阶段,学生难于形成真正的综合能力。
面对越来越大的就业压力,多数院校根据市场需求,随意增设短期应需课程,致使学生所学课程越来越多。农业院校的汉语言文学的课程设置也不例外,为了适应市场需求,贪多求全,大量开设32学时的专业课。这样的结果使得教师疲于奔命,一个人带多门课,备课不充分,上课时蜻蜓点水,学生感觉上了很多课,考了很多试,收获却不是很多。
面对这种局势,农业院校如何在保持自己专业优势的同时办好汉语言文学专业呢?笔者认为出路之一是进行课程改革。
针对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和设计,既是对教学计划所规定目标的分解与落实,也是培养应用型汉语言文学人才、提高就业率的客观需要。农业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改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是汉语言文学最基本的教育责任担当,也是汉语言文学成为一切学科的基础,并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最根本的差异所在。要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必须以科学、合理的人文类课程为知识载体,因而制定相应的课程并完善相应的课程内容,这是培养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前提。从目前的专业现状来看,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反映在课程内容上的要求主要在于:
1.整合课程内容,合理取舍,“有所为,有所不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中往往蕴含着深刻道理,学生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能够潜移默化地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因而在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问题上,应该主要抓好“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文学理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等核心课程内容的建设,舍弃一些跟专业无关的课程。
2.加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核心课程的教学。在课程内容的改革中,着力打造汉语言文学专业骨干课程的核心价值,在教学内容上充分挖掘核心课程在人文素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如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核心课程的教学大纲进行整体规划式的修订,并进一步建设成校级精品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将核心课程中蕴含人文素养的理论核心与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在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自信的同时,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1.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文学思辨是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发掘艺术潜能,培养艺术气质的重要素质,也是一切文学作品创作的思想源泉。因此,课程内容应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相适应。
课程内容应该凸显理论归纳。如从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课程的文选、语法、词汇的讲授中给学生归纳出汉语言的发展规律;从《水浒》、《红楼梦》等经典名作的讲述中,结合故事情节给学生归纳总结文学创作方法及经典中表现出的处世哲学,并且要把这些归纳和总结在教学目的中有所体现。
2.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是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应用素质要求之一。由于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往往要从事文秘、记者、编辑、行政管理人员、语文教师等工作,这些行业都要求从业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为了培养学生“说”的能力,一方面在课程的设置上,应该安排说话类课程群,如“演讲与口才”、“普通话训练”、“辩论技巧”等课程;另一方面在其他课程内容的安排上,应该适当安排相应的内容让学生自觉练习“读”、“讲”、“说”、“辩”等技巧,以提高学生口头表达的能力。
3.发挥写作课程的理论优势,加强学生的写作实践训练,培养学生写作能力。
写作能力是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必须具备的专业素质之一。在课程内容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强调写作基础知识的同时,应该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学生写作实践训练。在目前的实际教学中,虽然汉语言文学专业安排有“基础写作”、“新闻采访与写作”、“文书写作与处理”等写作类课程,但是这些课程学时有限,教师能在有限的学时讲完写作理论部分已属不易,留给学生写作训练的机会就更少,学生实际写作能力并没有因为有这些课程的开设而有所提高。因此,培养学生“写”的能力,必须在发挥写作课程理论优势的同时,增加写作类的实践作业,加强学生的实践写作环节。与此同时,开设写作实践课作为专业选修课,增加写作训练的课时,要求进行写作训练,并对写作的作业进行检查考核,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4.加强公共必修课与学科基础课内容的实用性,强化学生办公、制作等操作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1)课程设置与内容应与初衷相结合。如公共选修课“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设置的初衷是教会汉语言文学学生如何利用现代化的办公设备完成办公室的日常工作,如一些文秘工作中常用的复印机、传真机、扫描仪等办公设备的正确使用技巧。但在具体的课程内容中,只安排了日常软件使用技巧的学习内容,而忽视了教授学生利用现代化的办公设备。
(2)避免学科基础课程的理论化。如“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等课程本应给机会让学生到社会上去参与实际调查,但其教学内容却主要是课堂理论教学,使实践课变成了理论课。
基于以上的种种问题,笔者以为,培养汉语言文学应用性专业人才应该积极加强课程的实用性。
5.课程内容凸显“授人以渔”,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调查研究能力。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新知识的不断涌现使学习成为每一个社会公民所必须掌握的基本能力。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在教学中显得格外重要。因此,在课程教学内容中应该体现学习方法的教授。如在“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程中应该有文献检索技巧的相关内容;在“文学批评方法”、“文学理论”等课程中也应该给学生讲授文学批评和评论方法。在“中国古代文学的讲授”中,结合《文心雕龙》、《诗品》的相关理论以及历代的文学评论家的评论技巧教给学生鉴赏和评论文学作品的方法。
从农业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实际效果来看,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普及中文专业知识的作用,毕业生的就业岗位也较为广泛,如中学教师、企业文秘、村官、出版社及广播电台的文字编辑等。但是,作为农业院校的中文专业,在农业院校中处于边缘化的尴尬地位,和综合类大学、师范类大学相比,差距极大,没有明显的办学特色。在以农为主的大环境下,存在着专业办学历史太短,积淀太浅,基础设施薄弱等现实问题,不能在农业院校的大环境内取得广泛的影响和辐射作用,以至于专业教师缺少教学动力和支持,学生与其他院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相比,无形中有自卑感。因此,要想改变这种现状,就必须进行课程改革,彰显农业院校的中文专业的特色和优势。
1.探索和改革教学内容,体现“农”与“文”的结合。高等农业院校一般都有着自己的农业特色和优势,农业方面的相关教学资料也相对比较充实。因此,教师在中文专业的教学中,应将农业院校的优势与文学结合起来,形成“农”与“文”的交融,凸显出高等农业院校中文专业的特色与优势。如在古代文学课教学中,就可以尝试“农”与“文”的结合。历代文学作品中有大量和农业相关的作品,且非常丰富:《诗经》中有大量的农事诗,全唐诗、全宋诗中也有大量的农事诗,教师在教学中,应在保证基本的文学知识传授的基础上,有意识地重视与农业相关的作家作品的讲授。如在讲授农业文学作品时,把劳动工具、劳动场面、植物品种的图片、农耕习俗等运用在多媒体教学中,以增加教学效果。当然,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农”与“文”的结合中,要注意适度,不能偏废“文”的根本,极端地一味强调“农”和“文”的结合,而忽视中文的“当行本色”,那就过犹而不及了。
2.进行课程改革,突出农业特色。农业院校的课程设置应以培养为农村、农业、农民服务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其课程设置应结合自身优势,设置一些农业文化、农业历史、中国农耕文化概论、农业文献、民间文学等课程,甚至建议开设本省地方文化课程,以体现农业院校的独特优势和特色。这样,就能立足农业院校实际和特色,走出一条特色鲜明的农大汉语言文学的独特道路。
调整必修课科目,在必修课中增加“中国农耕文化概论”、“社会调查研究”等课程,以提高整个课程体系的综合程度。同时,取消课程内容不适合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实际情况的课程。如“高等数学”课程的设置,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毕业后从事与高等数学相关工作的寥寥无几,且学习起来也比较困难,对学生并无大益。因此,课程设置应符合各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的实用性,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保证教学效果。
课程内容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最核心的部分,因此课程内容应与人才培养目标对接。但农业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往往向其他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习,实践课程设置较少,理论课程较多。应用型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的培养,必然要求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的学生具备一定的听、说、读、写等能力,因此在教学计划制定和课程内容设置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实践教学和个性化的教学平台,如开设“三字一话”、“演讲与口才”、“新闻采访与编写”等实践课程,以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农业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设置还要考虑生源基础和当地社会经济实际。因为农业院校的学生大多数来自农村或者文化落后的偏远地区,且因为多年的应试教育,学生的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普遍欠缺,尤其是实用性文书的写作更是弱项。因此,农业院校在办中文专业时,就必须夯实汉语言文学专业基础,加强学生的文字基本功,以适应社会各行各业的处理文字的需要。因此,应在加强现代汉语、口语交际等课程的教学的基础上,从基础写作到应用文写作、文学创作、毕业论文写作循序渐进地对写作课程进行改革,并要求学生在大学期间必须为校报和院刊投稿;另外,为拓宽就业渠道,应专门设置新闻类课程,如“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编辑学”、“传播学概论”等,培养学生新闻写作综合素质。只有这样,培养的学生才能具备扎实的文字功底,不论将来去何种部门工作,学生都可从事办公室、文秘、新闻宣传等综合性工作。
跟理工科学生相比,文科学生的实践能力较差,因此汉语言文学专业在课程体系优化方面,必须在保证中文理论课程体系基本完整的前提下,考虑农业院校实际,充分利用现有的教育教学和学术资源,文理交叉,重视电子信息类课程(如办公自动化、电子商务与政务、网络营销等)的开设,增加社会学类课程(社会学概论、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传媒社会学等),扩充专业实践课程(三字一话综合实践,经典影视作品鉴赏与评论、经典文学作品阅读与写作等),从而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教会学生科学的思想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专业综合素质。
综上所述,对农业院校来说,要想办好中文专业,就应顺应时代要求,扬长避短,突出农业院校特色。与传统的中文专业教育模式相比,在保持汉语言文学系统完整知识与理论的前提下,密切联系现实,紧跟时代步伐,优化课程体系,整合优化教学内容,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写作能力,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等能力的符合社会需求的新世纪复合型中文人才。
[1] 李晓峰.汉语言文学专业“一基多元”课程体系创新研究[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11,13(3):301-304.
[2] 向彪.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就业趋势与课程体系改革[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12,25(4):115-119.
[3] 刘群.湖北文理学院文学院课程教学内容的优化[J].湖北文理学院学报,2013,34(3):38-42.
[4] 陈润生.探讨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本思路[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5):278-279.
[5] 白玉红.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与改革——以郑州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为例[J].中国校外教育,2012(27):95,100.